奇蹟笨小孩感動片段(奇蹟笨小孩被痛吻過的)
2023-08-05 17:33:07 1
奇蹟笨小孩感動片段?今年春節檔,最令人我深思的,而且直擊人心的電影,非《奇蹟·笨小孩》莫屬,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奇蹟笨小孩感動片段?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奇蹟笨小孩感動片段
今年春節檔,最令人我深思的,而且直擊人心的電影,非《奇蹟·笨小孩》莫屬。
影片講述了只有20歲的男主景浩,為拯救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妹妹景彤,需要在一年半之內湊出至少30萬,幫妹妹進行手術,絕境之下,觸起反擊,走向成功的艱辛之路。
電影看完,內心久久不能平息。
本該享受青春年華的孩子,無依無靠,生活在大城市的最底層,背負著與年紀並不相當的重擔,被生活壓到絕境,卻從未言棄,終創奇蹟。
正如影片中所說:「只要我們努力,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為景浩的磨難落淚之餘,更多的是對於人生成長的啟發。
如果你沒有時間帶孩子去看,請把這些道理講給孩子。
苦難的降臨不做選擇,被壓垮或是崛起全由自己
上天總喜歡欺負弱者,將磨難一次又一次地降臨在弱者的身上。
影片的開始,景浩叫妹妹起床,收拾,送妹妹上學,再回到自己的手機維修店鋪,用自己的手藝掙下華強北老闆的一桶金。
怎麼看,景浩都是有一技之長,可以養活妹妹,平穩生活的存在。
但影片的走向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父親拋妻棄子,母親撒手人寰,留給自己相依為命的妹妹,偏巧不巧的遺傳了媽媽的心臟病。
已經6歲半的妹妹,需要在8歲前完成手術。
「抓緊湊錢吧」,高昂的手術費用,成了景浩身上最大的負擔。
小小的手機維修店面,只能保障兄妹兩人的正常生活,想要在一年半之內湊齊妹妹的手術費完全不可能。
時間緊迫,完全沒有辦法。好在朋友的一通電話,給景浩送來一條「發家致富」之路。
大批堆積在倉庫的問題手機,無人認領,便宜出售。
景浩以精湛的手藝,很快便可修好,思量之下,賭上自己的門店做貸款,鋌而走險,買下了這批問題手機,打算做翻新機來獲利,至少可以賣到90多萬。
可惜一夜之間,政府開始打擊翻新機,無論收購還是售賣都屬於違法。
景浩進的貨全砸在手裡了,手機店也因為還不起貸款被債主強拆。
如入絕境之地,除了欠款一無所有,被壓垮了嗎?沒有無路可走的景浩,下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個賭注。
拆分問題手機零件,將零件賣給工廠。賭贏,妹妹順利入院做手術;賭輸,失去唯一相依為命的親人。
景浩找到問題手機的公司,為了十分鐘,電瓶車追轎車,終於用一片誠心打動企業老總。
但是,沒有定金,不提供場地,合格率必須達到85%,才會收。
景浩沒有退路,他必須做,租廠房,找工人,購買設備……
可這些錢哪裡來,做「蜘蛛人」,高空清理樓宇玻璃。
困難的到來從來不選時機,「不法分子」半夜偷盜手機,景浩捨命追趕,兩根手指骨折。
唯一一份能夠支付高昂薪水的工作丟了。
好在廠裡員工的不離不棄,同舟共濟。
……
故事的最後,萬難之後,景浩成功了。
順利賣出電子零件,並拿下更大的合作訂單。
一次又一次的磨難,都沒能打倒他;
一次又一次的絕境,都沒有困住他;
絲毫沒有退路的泥潭,景浩硬生生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巴爾扎克說:"絕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這世上沒有絕境,每一次的絕境,都是機遇。
所以,請告訴我們的孩子,不要害怕未知的迷茫,挫折能壓垮的只有弱者,積極向上的人定會絕處逢生。
學歷、年紀、身份都不是能力的禁錮,但學習是
影片很長的時間,並不知道景浩的學歷,直到在廠工劉恆志結婚的宴席上。
高興之餘,梁叔問起景浩:如果成功了,有什麼打算?
第一反應,景浩說:治好妹妹的病。
梁叔再次問道:我說的是你。
景浩才慢慢回答道:可能回大學繼續讀書,完成學業。
他只是一個大學都未畢業的學生。
沒有學歷,只有一股子的拼勁。
片中問題手機企業的經理,也是被網友認為劇中最冷漠的人——李平。
在公司一人之下,把控著企業的運轉,景浩數次求見都避而不見,要不是景浩多次的堵截,李平根本不會見他。
李平打心底裡看不起像景浩這樣的底層人員,在他的眼裡,景浩沒學歷,沒資歷,只是一個想要一夜暴富的打工仔。
他傲慢且高高在上,待人處事狹隘且刻板:學歷、工作、職稱甚至穿著都可能是李平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所以在與景浩的談話中充滿了鄙夷:
「這不是你一個修手機的/你這個年紀該想的事。」
「你這樣的打工仔我見多了。」
在行駛的火車上,老總問及李平:你是什麼時候跟我的。
李平脫口而出:碩士畢業那年。
他把學歷看得太重,學歷為他帶來一畢業就能進入上層公司工作的機會,學歷讓他覺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學歷成為他衡量別人的最大標準。
所以,當景浩和他的合伙人在老總的辦公室,順利完成訂單交付,並拿到兩年合作的時候。李平還在對著員工指指點點,在老總的話語下謹言慎行。
他不信打工仔能夠成功,他不信沒有學歷,沒有資歷,年紀輕輕的手機維修員真的可以完成如此的任務。
網友抱怨李平的不近人情,但是他有錯嗎?並沒有他只是有自己的規則且不想要景浩這個毛頭小子打破他建立下的規則而已。
李平是現實的最好寫照,高學歷永遠是好工作的一塊敲門磚,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不多管閒事是職場上最簡單的生存之道。
但是,我們總要明白,學歷並不是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小人物可以逆襲,高高在上的人物也有馬失前蹄。
一味地追求高學歷、耀眼身份可能使我們的孩子機器化,成為名利的犧牲者。
而學習是一件終生進行時的事情,就像景浩一樣,成功之後的他還是要選擇回到學校,去學習,完成學業。
在外闖蕩的經歷雖然讓他受益良多,但是總有些知識需要去學習,生活並不會告訴你。
如果可以,請讓我們的孩子做學習的踐行者,而不是學歷身份的僱傭者。
被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誰都沒有錯
影片中,景浩有兩次尋求幫助。
第一次是尋求梁叔的幫助。
在與企業老總溝通之後,就算沒有廠房,沒有設備,景浩也必須要幹。
但是他一個人是幹不起來的,他需要找一個靠得住的人來幫他照看廠子,而他則需要找一份高昂的工作來養活廠房及廠工。
這個靠得住的人就是梁叔。
梁叔並沒直接答應,而是對景浩說道:風險比較大,你想清楚了哦?
景浩很確定,梁叔答應了景浩的請求,白天幫景浩看廠,晚上再在養老院值班。
梁叔與景浩之間本就有情分,梁叔的答應並不在意料之外。
第二次求助,是李平。
沒有資金,無盡的打擊,在颱風來臨前的暴雨夜,景浩攔下了李平的車,想要預支部分資金。
李平用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的道理拒絕了對景浩的幫助。
很多人覺得李平冷漠,不近人情,但其實他是有道理的,既然景浩選擇了不拿定金辦成這件事兒。就得靠自己的能力去辦成這件事,在協議的前提下,李平並沒有義務去幫助景浩。
生活中的我們,經常會因為別人拒絕對自己的幫助而耿耿於懷,可是回想起來,並沒有誰有義務去幫助我們,被幫助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分,不被幫助則是人與人之間的常態。
我們可以去尋求他人幫助,卻不能要求他人幫助。
所以,請告訴我們的孩子,被幫助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不被幫助也不是一件值得傷感的事,這並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有網友詬病《奇蹟·笨小孩》的結局過於happy ending。
一個只有20歲的孩子,帶著一群老弱病殘,4個月掙80萬,著實不可能。
光是開廠房的設備,廠工的員工就需要大量的花費,更何況景浩雖然有一技之長,卻並沒有足夠薪資的穩定收入來維持廠子的正常運轉。
那是大家不了解二十幾年前的深圳。
那時候,在深圳這片土地上,不分學歷,不問出身,甚至不管年齡,只要能抓住一個機會,肯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如果不是在深圳,景浩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廠房,找全廠房需要的設備;也不可能找到極為廉價的廠工來進行勞動;更不可能找到一份能夠支付高昂薪水的工作來維持廠房開銷……
中國人辦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當時深圳的發展,大量務工人員湧入深圳,無疑為景浩提供了良好的天時地利環境。
而景浩能夠成功的重要條件還是自身。
雖然父親拋妻棄子,母親撒手人寰,與妹妹相依為命,但景浩並不是一個缺愛、沒有擔當的孩子。
媽媽去世前對景浩說「也要照顧好你自己」。
妹妹夢醒對景浩說「媽媽讓我照顧好你」。
妹妹治療需要的巨額手術費,並沒有讓景浩放棄掙扎,相反的,成了景浩的前進動力。
這份打不敗的精神,是生活壓迫下的錘鍊,更是媽媽生前給予景浩的愛結成的底氣。
看完影片的家長,不由得開始進行抉擇,我們都是有私心的,既想要孩子像景浩一樣出人頭地,又不想孩子遭受景浩般的苦難。
但有一點我們明白,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總會充滿很多磨難是我們無法幫助只能靠自己走出來的。
而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為孩子創建背景,富足孩子的內心。給孩子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不退縮的勇氣,給孩子想要闖一闖便敢闖一闖的底氣,讓孩子無論進入怎樣的境地,都有積極向上的精氣。
家長能為孩子做的很多,它不局限於吃飽穿暖,也不局限於吃喝遊玩,更不局限於學歷提升,但他必須作用於孩子的需要。
再小的人物,都要有自己的英雄主義
好景電子元件廠的員工,老弱病殘加不良網癮少年。
聽力受損找不到工作的汪春梅,打傷工頭無人敢用「憂鬱拳手」張龍豪、創造過網吧包宿紀錄的「三和大神」劉恆志和「追風少年」張超,以及退伍老兵鍾偉和一幫住在養老院的白髮老人……
他們是死活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大城市的底層不著痕跡般的求生活,但他們心底仍有自己的堅持:
汪春梅一直在上告讓自己聽力受損的工廠,明明可以拿到專屬的賠償和解,卻不想更多的人重複自己的悲劇,而堅持到底。
出手傷過人的豪哥,嘗過了出手傷人的苦楚,在汪春梅的打鬥中終於出手,將鬧事的混混降服。外表冷酷的他,卻一直在救助流浪的小動物。
「三和大神」劉志恆,遇到了喜歡的女孩,願意為了女孩而改變自己,找一份正經的工作。
脾氣暴躁的退伍老兵鍾偉,也曾為救助戰友而失去半條腿。
……
最後的他們,各有成就。
他們本來也不相信奇蹟,不相信自己身上閃著光,卻始終有著自己的堅持。
後來的汪春梅成為了維護婦女權益的模範人物;張龍豪創建了自己的拳館和流浪動物救助社;網吧的常駐客創建了連鎖網吧,劉志恆也有了孩子;退伍老兵建立了養老院;梁叔成為好景通訊的人力資源部主任,帶著另一半和父親喬遷新居;……
每個人都應該有信仰,有堅持,我們的孩子同樣需要。
只要有希望,就有生機,肯奮鬥,能堅持,就能成功。
告訴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視自己,每一個絕地反擊的實例都以痛苦為起源,而不是終點。
堅持心中的光,就有前進的方向,做自己的英雄就好。是金子就不會被沙埋沒,終有一天會勢如破竹,看到奇蹟發生。
劉德華的《笨小孩》唱到「老天偏愛笨小孩。」
老天並不偏愛笨小孩,所謂的笨小孩都有不斷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打不到的意志,內心的堅持與充足的底氣。
人生本就是一場賭局,如果沒有退路,願我們都敢賭一場。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太陽升起於暗黑的夜,不要去懼怕苦難,因為那才是老天的「偏愛」。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我們能告訴孩子的不多,與其無邊的說教,不如身心的關注。
希望大家都能探索到更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培養出自信有底氣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