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3:31:21 2
專利名稱: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壓縮機,尤其是一種可將高壓排氣腔中的冷凍油排回到低壓油池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具體地說一種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渦旋式壓縮機是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一種空調用壓縮機,它具有轉速高,可在少油條件下正常工作,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簡單,但由於其結構複雜,加工難度大,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而無法在房間空調器中廣泛使用。而隨著近年來加工技術的不斷完善,其成本越來越低,故其在房間空調器特別是高檔空調器中使用的比例越來越高。
壓縮機排氣腔中會由於油氣分離在腔底形成機油層,如不能將油回到低壓腔會隨壓縮氣體進入管路系統中,不僅會對管路造成影響,而且為影響壓縮機的製冷熱效率,嚴重時會影響壓縮機的正常工作。同時由於低壓腔機油的大量消耗,造成壓縮機潤滑缺油,加劇了傳動部件的磨損,而目前的渦旋式壓縮機均未進行油氣分離,而是將油隨氣體在空調系統中進行自然循環,這就影響了換熱效率和潤滑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既可減少機油在系統中的循環量,從而提高換熱效率,又可在保壓情況下將機油送回到低壓腔從而保證運動件潤滑的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包括機殼1以及安裝在機殼1中的電機2、曲軸3、動盤4、靜盤5,曲軸3套裝在電機2的轉子上,其上端與動盤4相連,其下端穿過電機2與潤滑油池相對,動盤4插入靜盤5中,靜盤5與動盤4之間形成有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靜盤5上開有高壓排氣孔6,該高壓排氣孔6與排氣腔7相通,排氣腔7連接有排氣口8,其特徵是排氣腔7的底部設有集油池10,集油池10中安裝有與低壓腔11相通的回油裝置9。
回油裝置9或為在排氣腔7底壁上加工的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孔,或為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管,毛細孔或毛細管與低壓腔11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製造、安裝方便,既保證了排氣腔的壓力不會下降,又解決了壓縮媒體中所含的機油分離後的排洩問題,並補充潤滑油,可延長壓縮機的保養周期,減少管路系統中的含油量,提高壓縮的製冷熱效率,延長潤滑油的被充周期。
2、不僅提升了換熱效率,提高了能效指標,又能改善潤滑,提高壓縮機的可靠性。
3、用途廣,用可於各種規格尺寸的房間用渦旋式空壓機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所示。
一種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包括機殼1以及安裝在機殼1中的電機2、曲軸3、動盤4、靜盤5,曲軸3套裝在電機2的轉子上,其上端與動盤4相連,其下端穿過電機2與潤滑油池相對,動盤4插入靜盤5中,靜盤5與動盤4之間形成有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靜盤5上開有高壓排氣孔6,該高壓排氣孔6與排氣腔7相通,排氣腔7連接有排氣口8,排氣腔7的底部設有集油池10並安裝有與低壓腔相通的回油裝置9,如圖1所示。回油裝置9可為在排氣腔7底壁上加工的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孔,也可為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管1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採用的是毛細管12,毛細孔或毛細管與低壓腔11相能。毛細孔或毛細管的孔徑可通過常規計算加以確定,要求既保證排氣腔7中的壓力維護在設定值上,又保護潤滑油能在毛細作用下下落到低壓油池中,其孔徑一般在0.5~1毫米之間為最佳,如圖2所示。
本實施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包括機殼(1)以及安裝在機殼(1)中的電機(2)、曲軸(3)、動盤(4)、靜盤(5),曲軸(3)套裝在電機(2)的轉子上,其上端與動盤(4)相連,其下端穿過電機(2)與潤滑油池相對,動盤(4)插入靜盤(5)中,靜盤(5)與動盤(4)之間形成有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靜盤(5)上開有高壓排氣孔(6),該高壓排氣孔(6)與排氣腔(7)相通,排氣腔(7)連接有排氣口(8),其特徵是排氣腔(7)的底部設有集油池(10),集油池(10)中安裝有與低壓腔(11)相通的回油裝置(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其特徵是所述的回油裝置(9)或為在排氣腔(7)底壁上加工的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孔,或為與集油池(10)相通的毛細管,毛細孔或毛細管與低壓腔(11)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回油裝置的房間空調器用渦旋式壓縮機,包括機殼(1)以及安裝在機殼(1)中的電機(2)、曲軸(3)、動盤(4)、靜盤(5),曲軸(3)套裝在電機(2)的轉子上,其上端與動盤(4)相連,其下端穿過電機(2)與潤滑油池相對,動盤(4)插入靜盤(5)中,靜盤(5)與動盤(4)之間形成有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靜盤(5)上開有高壓排氣孔(6),該高壓排氣孔(6)與排氣腔(7)相通,排氣腔(7)連接有排氣口(8),其特徵是排氣腔(7)的底部設有集油池並安裝有與低壓油池相通的回油裝置(9)。
文檔編號F04C18/02GK2811622SQ200520074480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5日
發明者錢永貴 申請人:錢永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