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人文地理概況(陝西百科知識大全)
2023-07-25 07:22:38 2
一、長安八水
八水指的是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屬黃河水系。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描寫了漢代上林苑的巨麗之美,以後就有了「八水繞長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匯入黃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匯入渭河。然而由於時代變遷,滻河成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為潏河的支流,潏河與灃河的交匯。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上林賦》)
1渭河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於陝西潼關注入黃河。全長818公裡,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裡,年徑流量102億立方米。渭河繞西安之北。
2涇河
涇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幹流發源於六盤山東麓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於高陵縣蔣王村匯入渭河左岸。全長455公裡,流域總面積45421平方公裡,年徑流量21.4億立方米。涇河繞西安之北。
3灃河
發源於秦嶺北麓的西安市長安區灃峪,流至鹹陽市匯入渭河,全長82公裡,總流域面積1460平方公裡。 據載,大禹曾經治理過灃河,西周的豐、鎬二京就建在灃河東西兩岸。秦鹹陽、漢長安也位於灃河、渭河交匯處,漢、唐時的昆明池也是引灃河水形成的。灃河繞西安之西。
4澇河
古稱潦水,源頭有兩條,東澇河發源秦嶺北麓[lù] 的於靜峪堖,西澇河發源於秦嶺梁,兩河交匯後北流,最後北經鹹陽流入渭河。澇河全長82公裡,總流域面積663平方公裡。 澇河繞西安之西。
5潏河
發源於秦嶺北麓[lù]的西安市長安區秦嶺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區最負盛名的河流。潏河在牛頭寺附近分為兩支,向北為皂河,向西則與滈河合流匯入灃河。河長67.2公裡,流域面積687平方公裡。潏河繞西安之南。
潏河,是西安地區最負成名的河流,古稱泬水,發源於長安區秦嶺北坡的大峪,據有關資料記載,從古生代至三迭紀末,經過多次區域構造的強烈運動,多期多次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混合巖化作用,形成了多旋迴褶皺複雜的地質構造帶,其地形地貌有秦嶺山地、黃土臺塬、洪積平原和河谷衝積平原四個區域。由於北西向斷裂的影響及滻、潏兩河的侵蝕衝刷,將黃土臺塬分割為炮裡、八裡、少陵、神禾四塬,其中少陵、神禾兩塬位於潏河樊川段。潏河受流水的長期作用,形成眾多切割較深的峽谷。其中著名的有大峪、小峪等,出峪後流經大峪、王莽、杜曲、樊村、申店、郭杜、黃良、內苑、興隆、灃惠、五星等十多鄉鎮,途經大峪、胡留、劉秀、王莽、南寨東村、紅廟、洋橋、寺坡、申店等村莊,流至樊村牛頭寺附近,向北分為皂河,經三橋、漢城入渭河,今皂河實為潏河之下遊古河道,約先秦時人工開鑿新河道,繞神禾塬西去與滈水相會,才形成今天潏河水寨――香積寺段,全長約4公裡。向西則與滈河在郭杜鎮香積寺合流,由寺向南流去,在秦都鎮附近匯入灃河,河道全長67.2公裡,流域面積687平方公裡,河道兩岸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等,地勢資源亦相當豐富。
6滈河
發源於西安市長安區石砭[biān] 峪,全長46公裡,流域面積292平方公裡。與潏河在香積寺匯合後向西,在戶縣秦渡鎮附近注入灃河。滈河繞西安之南。
7滻河
發源於藍田縣湯峪,是灞滻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經西安灞橋區廣太廟附近注入灞河,全長70公裡。滻河繞西安之東。
8灞河
發源於藍田縣灞源鎮,全長109公裡,流域面積2563.7平方公裡,據史載,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為了炫耀其霸業,改名為灞河。唐在此地設驛站,親友出行多在這裡折柳送行。因沿河岸遍植柳樹,春天柳絮紛飛如雪,「灞柳風雪」成為長安八景之一。 灞河繞西安之東。
注意:皂河不應屬於「八水」,它原是潏河的古道,河原來沿今之河直接入渭,後於長安區附近之瓜洲村經人工改造繞經神禾原,在香積寺附近和滈河匯流,稱為洨河,西流於秦渡鎮注入灃河。 皂河起自長安區水寨村,流經長安區韋曲、杜城、申店進入西安市區,再經丈八溝、北石橋、三橋鎮、六村堡至草灘入渭河。全長32公裡,西安市區段長27.4 公裡。
二、關中八景
1華嶽仙掌
西嶽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東120公裡的華陰市南。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以「險、奇、 峻、絕、幽」而名冠天下。旅遊區內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 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遊覽活動。1994年,新 建黃南峪道竣工通車,華山索道將於1995年底投入營運。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大,文物眾多,目前正在修復並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
2驪山晚照
驪山位於陝西臨潼區城南地區,西距西安市25公裡。是秦嶺東端的一個支脈,海拔800米,東西長約5公裡,南北寬約3公裡,系秦嶺山脈一個支峰,最高峰仁宗廟海拔1256米。「驪」在古漢語裡是黑色駿馬的意思。古時山上松柏滿坡,林濤滾滾,從遠處看去,鬱鬱蔥蔥,活象一匹奔騰青駿的驪馬立於渭河平原,美如錦繡,所以人們叫它驪山。山上有兩峰,稱東繡嶺和西繡嶺,均滿披青松翠柏,鬱鬱蒼蒼。每當夕陽西下,雲霞滿天,蒼山繡嶺塗上萬道紅霞,景色嫵媚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這一美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山腰有兵諫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捕處。過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臺。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驪山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後代的王宮貴族。周、秦、漢代都在這裡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後建溫泉宮。公元 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宮,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池是楊貴妃休浴處,今已建成遊覽區和療養所。
3雁塔晨鐘
這裡的雁塔指的是西安市城南薦福寺內的小雁塔。塔旁保存著一口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的2萬多斤重的大鐵鐘。
過去,每天清晨都要按節律敲擊大鐵鐘,向人們報曉。清脆而宏亮的鐘聲,遠震古城內外。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薦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宗室皇族為他「獻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15級,是密簷式磚構建築,塔形秀麗,是我國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遺產。小雁塔內有一口金代鑄成的大鐵鐘,鐘聲清脆悅耳,10公裡之外都聽得清楚,人稱「神鍾」。鍾高4.5米,重10噸,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法輪長轉」16字吉祥語。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裡之外的親人耳中.因此 「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4曲江流飲
曲江流飲,曲江池位於西安市南郊、距城約5公裡。它曾經是我國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
常年的曲江池兩岸樓臺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洫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區江流飲」由此得名。
5草堂煙霧
位於鍾馗故裡秦嶺終南山的圭峰山北麓的戶縣草堂鎮草堂營村。創建於後秦,後秦王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於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譯佛經。今寺內有建於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內有一井,井中常有煙霧升騰而出,與周圍山崗水氣及草堂寺上空繚繞的香菸混為一體,形成草堂煙霧的美景,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
草堂寺,相傳始建於晉代。日本的日蓮宗視草堂寺為祖庭,1982年為草堂寺奉送高級木質鳩摩羅什雕像,以永久紀念。每年該宗都組團來此參拜,與中國佛教界進行交流。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高2.33米八面12層,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燦爛瑩潤,每曾玉色不同,故此塔又稱「八寶玉石塔」塔前有二柏一井,人稱「二柏一眼井,爬柏龍雀樹」。傳說當年井中央有石一塊,每見一蛇臥石上,輒有白霧沖天而上繚繞於帝都長安,因而被稱「煙霧井」,形成 「草堂煙霧」。
6灞柳風雪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裡處,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一條河,橫貫西安東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像冬日雪花飛揚。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相關聯。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裡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被喻為「關中八景」之一。
7鹹陽古渡
"鹹陽古渡幾千年"。就是鹹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從古秦都鹹陽旁邊流過。古橋遺蹟,在隱沒百年後數年前重現人間。
據鹹陽地方志記載,「鹹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鹹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西北地區的交通、經濟、軍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橋梁建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證。
8太白積雪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位於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主峰仙臺海拔3767米,自然保護區 5.4萬公頃,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經注》載:「漢武帝時,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傳中人」,《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主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 偉,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發育有第四紀末冰川。山巔有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和玉皇池4個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測。由於山高雲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終年積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皚皚白雪,仍然莽莽天際銀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壯觀美麗,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
三、陝西八大怪
「關中八大怪」,指陝西省的關中地區(秦嶺以北,黃土高原以南,大致包括西安、鹹陽、渭南、寶雞、銅川,千陽)出現的八種奇特風俗習慣。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習慣。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的「八大怪」,以其「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成為外地遊人探尋的一大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關中八大怪」有時被稱作「陝西八大怪」,但這是不完全合理的。實際上「陝西八大怪」中的風俗僅出現在關中一帶,在陝西的大部分地區並非如此。陝西省地理緯度跨度極大,從北至南存在陝北(黃土高原為主)、關中(渭河平原為主)、陝南(以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為主)三大自然條件、文化差異巨大的區域。以關中一地的風俗概括整個陝西,存在以點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為「關中八大怪」以去除歧義。
1一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由於蹲起來比坐著更方便(因為關中地區主要是以農業為主,農忙的時節比較多,所以大家在抽空休息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蹲在地上,從而形成了一種獨到的習慣,所以人們(指農村)一般不坐板凳,即使有板凳也會蹲在上面。(陝西當地有句話說「蹲著吃飽,站著剛好。」 )
2二怪----房子半邊蓋:
關中農村的房屋,如同把雙坡形式的房屋從中間一刀切開,背面是從屋頂到地面的一堵高牆。另一面是斜坡的屋面,這名獨特的「半邊式」建築在國內其他地方是罕見的。
關中人比較講究風水,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裡,二則是為了採光的方便,三則關中地方農民閒時比較愛「串門子」(即鄰居常走動諞閒傳),為了不至於鄰居看到自己的物品而蓋才成這樣;最後就是家家戶戶的廁所在屋子的最後面,以前沒有化糞池,基本是人工把糞便積攢起來用「架子車」拉到地裡上肥方便,也為了更好的通風。
3三怪----姑娘不對外:
關中地區嫁娶講究的是「知根知底」,舊俗認為自己的女兒嫁到外面會受欺負,而外面的媳婦娶到家裡又怕丟失,所以一般情況下姑娘是不往外嫁的,基本都會在縣內,或鄉村一級的範圍內結婚,這也和當時的娃娃親有關係(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男子或女子10歲左右就會相親找對象)
4四怪----手帕頭上戴:
關中一帶的中老年婦女都喜歡頭上頂一幅大手帕。手帕前邊的兩隻角打成兩個「結兒」用髮夾別住,後面的兩隻角任其飄拂。戴手帕的目的,既可以防止太陽直射頭頂,同時也起到了防塵的效果。
夏天戴手帕,為了方便農耕作業,冬天戴手帕主要為了保暖,關中地區婦女沒有戴帽子的習慣,二則是因為關中,特別在陝西武功、乾縣、興平、楊凌一帶至今還流傳著結婚要給小叔子手帕的習慣。
5五怪----麵條像褲帶:
關中地區的麵食花樣繁多,大多數麵條比較粗較寬,其實比腰帶要略細些。關中豪爽,愛吃寬面,厚面,比如戶縣軟面,褲帶面,澄城手撕面等等。
6六怪----鍋盔像鍋蓋:
由於關中人喜歡用秸稈燒火做飯,而秸稈的火恰到好處,比較「文」,且不容易將鍋裡的食品燒糊,而且喜歡一大家子在一起燒飯吃,避免浪費,從而用的鍋基本口徑都在80公分以上,烙的鍋盔自然就和鍋蓋一樣大了。
7七怪----辣子是道菜:
陝西關中地區喜愛吃辣椒,所有的麵食中都帶辣子,無辣不下飯。
8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秦腔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主要地方戲曲,而秦腔的唱法常用「吼」,這樣也能體現出陝西人的豪邁。
1、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處於東經 105 度 29 分至 110 度 15 分、北緯 31 度 42 分至 39 度35 分之間,是我國的內陸省之一,60%的面積屬於黃河流域。全省東西寬約 150——500 公裡,南北長約 870 公裡,與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湖北、河南等七個省區毗鄰,成為連接西北、西南的天然樞紐。
2、三秦:項羽以其軍事優勢逼使劉邦退居陝南漢中為「漢王」,然後三分秦故地關中賞賜部下大將。項羽將秦降將章邯封為「雍王」,領地為今陝西鹹陽以東地區;封董翳為「翟王」,領地為陝西關中北部地區,合稱「三秦」。
3、關中八大怪:一怪麵條像褲帶;二怪鍋盔像鍋蓋;三怪油潑辣子一道菜;四怪凳子不坐蹲起來;五怪帕帕頭上戴;六怪房子半邊蓋;七怪碗盆分不開;八怪秦腔吼起來。
4、陝西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
5、陝西總面積 20.58 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為 3753.09 萬人(2012 年),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 99.4%以上,境內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羌族等。
6、陝西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
7、陝西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陝北榆林的紅鹼淖。
8、陝西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大約在 80~120 萬年前,關中地區的藍田猿人和陝南漢中龍崗寺人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開始製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採集果實和狩獵鳥獸。
9、陝西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曾以古長安為起點,從兩漢時期時,就以長安為中心,同南亞、西亞、歐洲各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
10、陝西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較多和時代較長的省份之一。
11、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長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
12、西安周圍有 120 多座帝王陵墓圍繞,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為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蹟;古城牆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
13、西安市包括西漢、唐在內的總共 13 個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14、西安市的面積為 9983 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為 1066 平方公裡,有 9 個管轄區,分別是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高陵區、臨潼區和長安區。
15、西安市管轄的縣有 3個,分別是藍田縣、周至縣、戶縣(
(鄠邑區)。
16、八水繞長安:市區東有灞河、滻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灃河、澇河,北有渭河、涇河。
17、世界八大奇蹟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亞歷山大港燈塔、愛琴海太陽神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特米斯月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巴比倫空中花園和秦始皇兵馬俑地下軍陣。
18、關中八景:華嶽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鹹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二,西安名人
古代:
西安的十三朝: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政治家:軒轅黃帝、神農炎帝(出生於寶雞)、大禹、周文王、周武王、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等。
軍事家:姜太公、王翦、白起、衛青、霍去病、李廣、馬援、李靖、郭子儀、楊門虎將、韓世忠
思想家:周文王、周公、董仲舒、王徵、範仲淹、張載、李顒
外交家 :張騫、蘇武、班超、張儀
文學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杜牧、王昌齡、柳宗元、韋應物
歷史學家:司馬遷、班固、班彪、班昭
畫家、書法家:閻立本、吳道子、顏真卿、柳公權、周昉
佛學家、翻譯學家:玄奘、鑑真、悟空僧人
還有:倉頡、后稷、杜康、孫思邈、王重陽、鍾馗、劉海
近代與現代:
政治家:連戰(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符浩(原外交部部長)、賈治邦(國家林業局局長)
軍事家:楊虎城、劉志丹、孫蔚如、仵德厚、張靈甫、關麟徵、張耀明、孔從洲
社會活動家:高又明、柏惠民、宋向辰
現代作家 :柳青、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韓雪紅、蕭雲儒、周明、葉廣芩、高建群、京夫、李若冰、趙熙、莫伸、商子雍、紅柯、雷抒雁、吳宓、屈濤、劉成章、孫見喜
現代畫家:徐祥勇、趙望雲、何海霞、石魯、康師堯、方濟眾、劉文西、王西京、黃山雲
商界人物:張朝陽(中國最大的媒體搜狐網 CEO)、張維迎(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馮軍(北京華旗數碼 愛國者 MP3)董事長
作曲家:趙季平、劉熾
導演:張藝謀、顧長衛、黃建新、王全安、李楊、馮小寧、侯詠、張子恩、劉惠寧、吳天明
影視明星:文章、尤勇、閆妮、景甜、白冰(陳東)、吳暘潔、張延、苗圃、張鐵林、周杰、張嘉譯(張小童)、凌瀟肅、戴春榮、郭達、李琦、石國慶、郭濤、陸樹銘、劉曉虎、孫菲菲、胡蝶、高亞麟、趙崢、王茜華、張鐸、董維嘉(劉小雅)
其他:任醴(革命烈士)、李維俊(革命烈士)、李洹(留法愛國青年)、曾光(07 中華小姐冠軍)、熊寧(被譽為「西安最美女孩」,一名愛心公益志願者,在青海進行公益活動的途中因車禍不幸去世)。
三,陝西西安文化常識
1、「中國」二字最早出自陝西
「中國」一詞是周人的發明,最早見於西周青銅器「何尊」內底部的銘文,這件1963年出土於寶雞市賈村鎮的青銅重器,告訴了我們「中國」二字的來歷。何尊上的「中國」,指的是周都城的中心區域,這也是「中國」一詞的最初之意。
2、唐代詩人王維竟勸人在鹹陽酒駕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這個當年無盡傷感的送別之地,就在現在的陝西鹹陽。
3、北京奧運五福娃靈感來自半坡!
福娃的創意靈感源於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盆,最初是長著「人面魚紋」臉的「五行娃娃」!幾經修改之後,「五行娃娃」最終定稿成為五「福娃」。
4、陝北人說的「婆姨」竟然是外語
陝北人將已婚女子成為「婆姨」。「婆姨」一詞源於佛教。佛教盛時,人人信佛,家家女居士,很多人的老婆都能稱是「優婆夷」,後來略為「婆夷」。 隨著「婆夷」這個對女人的稱呼的宗教意義越來越淡,書寫時便多了個女字偏旁,稱了「婆姨」。
5、起底小寨 ——村姑現在潮潮噠
小寨這個名稱,是因為明代在這裡曾有過一個叫「小寨」的村子而得來的。小寨距大雁塔很近,又處於西安中軸線上,交通便利,多條地鐵線路穿過。小寨周邊,名勝古蹟、大學眾多,被譽為西安最具青春活力的商圈。它是與北京王府井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等全國15個城市的21個著名商圈齊名的全國重點示範商圈。
6、永寧門為啥老不開
中國民間,百姓都認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為避火災,爐灶一般不開向南面。南門永寧之意,就是向火神禱告,勿起火災,永保安寧。為以示誠心,永不開正南門。
7、我國最早的國道在陝西!
米倉道始創於秦朝末年,興於漢代。由此道可以直下閬中和巴中地區。這條路也是我國最早的國道,距今已有3500年。
8、太陽食品產量3000噸
西安太陽食品生產的太陽鍋巴,是最早的鍋巴零食。1990年太陽鍋巴產量佔據中國零食產量半壁江山,月產量達3000噸。
9、《走西口》到底走到哪兒
走西口去的是內蒙。西口說白了就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後來就是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
10、四個西安名男人一人被「擠下」福布斯榜
福布斯「2014中國名人榜」發布,陝籍演員張嘉譯、文章、郭濤紛紛在榜,而張藝謀卻不在榜單之列。
11、好貓煙的牌子竟然這麼來的
好貓名稱的來歷,源於一位偉人的名言「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12、世界上最早的推拉門在陝西
推拉門早在2200年前就被秦人發明並使用,它的原型就出現在秦陵兵馬俑二號銅車上。
13、世界上第一個百萬人口大都市是西安
七世紀唐朝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15、聽秦腔才高大上
曹禺曾稱讚秦腔《三滴血》簡直可以同莎士比亞的劇作媲美。《三滴血》是陝西已故著名劇作家範紫東先生的一部優秀劇作,始創演於1912年。
16、「先後」啥意思
「先後」除了指「先和後,早與晚;前後相繼,陸續地,接連地」之外,還指妯娌,兄弟的妻子之間關係的稱謂。
17、陝北人頭上的毛巾三道道藍純屬巧合
最初的包毛巾兩頭本身就有三道道藍,不需解釋,沒有矯情,這才是咱粗獷豪氣的陝北人!
18、「未央」啥意思
未央一詞出自《詩經》:「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意指沒有盡頭,連續不斷。
19、大熊貓的故鄉在陝西
大熊貓當然也有故鄉,位於秦嶺南麓的陝西佛坪,就被譽為「大熊貓的故鄉」。陝西漢中佛坪大熊貓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設有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專家稱為「野生大熊貓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20、貂蟬是陝北人
貂蟬這位活躍在一千八百年前的宅男女神,就是陝西米脂人!另據,《綏德縣誌》記載:「才貌雙全的呂布是綏德人」。
21、大地原點在陝西
大地原點,亦稱大地基準點,它並非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而是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陝西鹹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距我國邊界正北為880公裡,距東北2500公裡,距正東1000公裡,距正南1750公裡,距西南2250公裡,距正西2930公裡,距西北2500公裡,正處在祖國大陸的中部,由此,就有了中國的大地原點。
22、老陝最懂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眾所周知,我大陝西是《詩經》的發祥地,《詩經》的大部分詩歌在以豐、鎬為中心的八百裡秦川產生和最初編集。經專家考證,今天渭南市合陽縣的洽川,就是《周南》早先的詩歌採集之地。
23、黃帝穿過高筒靴
看到黃帝光著腳板奔走各地,有一名叫做素雀的女粉絲就心疼了。她把黃帝在河灘上留下的腳印挖下來,刻到了石板上,然後按尺寸做成了一雙軟木作底、麻布作幫的高筒靴子。黃帝試穿後,覺得很滿意,人類第一雙高筒靴子就此誕生。
24、黃土高坡上有溼地!
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千河谷地中遊,以河流溼地特徵為主,集河流溼地、庫塘溼地、沼澤溼地特徵於一體,是中國西北地區典型的黃土高原溼地。寶雞千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全國38個國家溼地公園之一。
25、李廣射虎的故事發生在陝西綏德
民間相傳,漢代名將李廣射虎的地點就在陝西綏德縣城東的虎兒焉。
26、西安城牆竟然還有這倆門
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在西安東城牆中段新開闢了一座城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為中山門。1927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徵,就從中山門出城,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將軍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徵門"和"凱旋門"。
27、「橋梓口」意思是「父子口」?
橋、梓為南山高、矮兩種樹木,橋樹高大,梓樹低矮。橋亦名「喬」,「喬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橋梓,又作「喬梓」。用來比喻父子關係。儒家認為父權不可侵犯,似喬;兒子應卑躬屈節,似梓。故後世稱父子為「喬梓」(即橋梓)。
28、秦代老百姓為啥被叫做「黔首」?
黔字從黑從今。「黑」指「黑色頭巾」,「今」意為「當面的」。「黑」與「今『聯合起來表示」戴黑色頭巾出門見人「,即以黑色頭巾作為出門的行頭。黔首是秦代對百姓的稱謂。《說文解字·黑部》:「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秦詔令稱百姓為「黔首」,是由於秦為水德,水德尚黑。
29、陝北嗩吶原產地竟然不是陝北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嗩吶這個名稱,是古代波斯語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30、資深文青柳青在陝西哪裡寫的《創業史》?
柳青為了創作長篇小說《創業史》,1952年,他把全家從北京遷到陝西省長安縣的皇甫村,時任長安縣委副書記。也就是在那裡,他經歷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各個階段,並且在他以後創作的長篇小說《創史業》見證了那時代。
31、陝西冷娃吃煎茶 石子饃上磨過牙
石子饃是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漢族風味小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如今、以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傳遍陝西關中地區。它油酥鹹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就外賓吃後也大加讚賞。
32、都知道鼓樓南面寫著「文武盛地」,那北面寫的啥?
北匾「聲聞於天」,匾長8米,寬3.6米,為藍底金字木匾。
33、人面魚紋彩陶盆印著幾條魚?
兩條。這件陶盆上畫有人面,人面兩側各有一條小魚附於人的耳部。
34、陝北民歌裡的山丹丹花究竟是啥花?
山丹丹花,學名斑百合,別名紅百合,幼時和雜草毫無區別,一旦綻放,周圍的一切都成了它的背景。
35、古詩「空山新雨後」指的是哪座山?
名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中「空山」指的是終南山。
36、小南門大名叫個啥?
朱雀門旁邊的小南門,又名勿幕門,就是民國時期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
37、孫悟空舍利竟然在陝西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原型是陝西涇陽人,俗名叫車奉朝。悟空禪師的舍利在陝西涇陽嵯峨山。
38、陝西寧強有「矮馬」
矮馬指成年體高在106釐米以下的馬,寧強矮馬,我國主要的矮馬品種之一。由於是長期閉鎖繁育形成的,保持了較為純淨的原始的基因庫,科研價值極高。
39、「止園」是啥意思
西安市青年路止園飯店西側的止園,建於1935年,原名叫「紫園」。1936年接受國民黨政府參議李元鼎先生建議,取「止戈為武」首字,將「紫園」改為「止園」。
40、唐長安城的中軸線是哪條路
朱雀門是皇城南城牆的正門,明德門是整個長安城南城牆的正門,而兩者之間是長安城的中軸線——朱雀大街。
四,十五個西安之最
西安現代最高的塔:電視塔
西安最高建築:綠地中心
西安最古老劇院:易俗社劇場
西安最早的師範學校:西安師範學校
西安第一座立交橋:星火路立交橋
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大雁塔北廣場
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西大寺
世界最大的佛塔地宮:法門寺地宮
西安最大的溼地公園: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
中國最大的火車站:西安北客站
西安最大的單體購
物中心:賽格國際購物中心
西安最大森林公園:黑河森林公園
西安最大的主題公園:大明宮遺址公園
西安最大的公共圖書館:陝西省圖書館
西安最有名的花鳥魚蟲市場:西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