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拉力水力油管錨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17:46:01 1
專利名稱:一種預拉力水力油管錨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油井井下作業和生產的井下裝置,屬採油作業井下工具類。
背景技術:
目前,現場通常使用的油管錨定器有機械式和水力式兩種,機械式油管錨定器是通過上提下放油管,將油管錨定在套管上,最後將油管的部分重量壓在卡瓦上,再由卡瓦卡在套管上。這樣,油管就受到了預壓力;水力式錨定器則是通過水力將卡瓦錨定在套管上,在水壓力的作用下,油管受拉伸長,在水壓洩掉後,油管要恢復原來長度,就會使這種上提解封的錨定器解封,為使之不解封,也要下放油管,將油管部分重量壓在套管上。這樣,油管同樣受到預壓力。油管受到預壓力之後,就會產生彎曲,使抽油杆接箍與油管內壁的摩擦增加,同時泵筒也要彎曲,使得柱塞與泵筒之間的摩擦增加,並使抽油機負荷增大,抽油泵泵效和使用壽命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將油管和泵筒受力狀態由預壓力變為預拉力,從而使之由彎曲狀態轉為拉伸狀態,以減少摩擦、提高泵效和使用壽命的預拉力水力油管錨定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此種油管錨定器由內管、外管、錐體、卡瓦、解封銷釘、剪斷銷釘和密封圈組成,內管外側套裝有外管,二者下部用解封銷釘連接固定;外管與內管之間設有錐體,外管中部沿周向均布的3個開窗處的錐體上分別設有卡瓦,錐體與外管之間用剪斷銷釘相連接固定;外管、內管、錐體上分別設有密封圈。工作時,將該油管錨定器置於泵筒下方1~2根油管處,用水泥車給油管內的水加壓;在水力作用下,升壓至20MPa時,由於錐體上端面積大於下端面積,錐體與外管之間的剪斷銷釘被剪斷,錐體下移,卡瓦漲開外移;繼續加壓,錐體繼續下移,卡瓦卡在套管內壁上。與此同時,油管在水力的作用下伸長,水壓撤去後,伸長後的油管的回彈力通過內管、外管拉緊卡瓦,而卡瓦牙採用的是鋸齒牙,使卡瓦卡的更緊更牢。在工具外管內管之間設有解封銷釘,由於外管與卡瓦固定在套管上,內管上設有軌跡槽,解封銷釘位於軌跡的橫槽上,通過正轉油管很小的角度,使銷釘由橫槽進入豎槽內,再上提油管,內管推動錐體上移,錐體鬆開卡瓦,卡瓦離開套管,即可實現解封。一旦解封銷釘不能順利進入豎槽內,也可強行上提管柱12~13噸,完成解封,不會卡井。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使油管和泵筒由受預壓力變為受預拉力,從而可以避免油管和泵筒彎曲,減少抽油杆接箍與油管內壁間的摩擦,有利於提高泵效,延長使用壽命。此種油管錨定器操作簡便,可直接打壓座封,而不用上提油管打壓後再下放座封。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以下實施例給出,
以下結合附圖予以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內管1、外管3、錐體4、卡瓦5、解封銷釘8、剪斷銷釘9和密封圈2、6、7組成,其結構、組裝關係如下內管1外側套裝有外管3,二者下部用解封銷釘8連接固定;外管3與內管1之間設有錐體4,外管3中部沿周向均布的3個開窗處的錐體上分別設有卡瓦5,錐體4與外管3之間用剪斷銷釘9相連接固定;內管1、外管3、錐體4上分別設有密封圈2、7、6。其中,內管1上、下部外徑較大,上、下端分別設有內、外螺紋,中部外徑較小,並與其外的錐體4內圓面相配合,中部縮徑段上、下部分別設有側孔,下部設有銷釘孔和銷釘軌跡槽。外管3內徑上大下小,分別與內管1、錐體4相配合,其中部沿周向均布有3個設置卡瓦5用的矩形開窗,上、下部分別設有銷釘孔。錐體4內徑上大下小,下部內徑與內管1外徑相配合,外徑上大下小,中部沿周向均布有3個燕尾槽,下端設有凸臺,與外管3下部內圓面相配形成閉合。卡瓦5共3片,卡瓦牙呈鋸齒形。
權利要求1.一種預拉力水力油管錨定器,由內管(1)、外管(3)、錐體(4)、卡瓦(5)、解封銷釘(8)、剪斷銷釘(9)和密封圈(2)、(6)、(7)組成,其特徵在於內管(1)外側套裝有外管(3),二者下部用解封銷釘(8)連接固定;外管(3)與內管(1)之間設有錐體(4),外管(3)中部沿周向均布的(3)個開窗處的錐體上分別設有卡瓦(5),錐體(4)與外管(3)之間用剪斷銷釘(9)相連接固定;內管(1)、外管(3)、錐體(4)上分別設有密封圈(2)、(7)、(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油井井下作業和生產的預拉力水力油管錨定器,由內管1、外管3、錐體4、卡瓦5、解封銷釘8、剪斷銷釘9和密封圈2、6、7組成。此種油管錨定器結構新穎,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使油管和泵筒由受預壓力變為受預拉力,從而可以避免油管和泵筒彎曲,減少抽油杆接箍與油管內壁間的摩擦,有利於提高泵效,延長使用壽命。此種油管錨定器操作簡便,可直接打壓座封,而不用上提油管打壓後再下放座封。
文檔編號E21B23/00GK2734978SQ200420070218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6日
發明者劉小龍, 張玉良, 郭建偉, 周來才 申請人:盤錦遼河油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