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極耳貼膠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15:30:11 1
專利名稱:一種極耳貼膠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鋰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ー種極耳貼膠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清潔能源的ー種,鋰電池由於其具有電壓高,充放電壽命長,對環境汙染小和自放電率低等諸多優點,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電子產品上,如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和便捷式小型電器等。鋰電池的結構一般為電芯和容納電芯的包裝殼,電芯的前端設有導出能量的正負極耳,為了保證電池的安全,一般需要在正負極耳的兩面上粘上膠,以避免正負極耳接觸造 成的短路。實際エ業化生產中,極耳的貼膠裝置一般包括順序連接的極耳送料裝置、極片預加熱裝置、貼膠裝置、成型裝置、整形裝置、運輸裝置、探測裝置、粘膠切斷裝置、極耳切斷裝置以及收卷裝置,貼膠裝置上方設有粘膠送料裝置。其中的探測器用於檢測粘膠質量。但是,現有技術的極耳一般至少為兩條,而現有技術的探測裝置一般只能探測到最外側的ー條極耳,檢測不到位於內側的極耳,無法做到機器全檢,導致無法完全檢測到粘膠不良的現象,如單面膠和無膠的現象,不利於電池的安全。有鑑於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極耳粘膠質量的極耳貼膠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極耳粘膠質量的極耳貼膠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如下技術方案—種極耳貼膠裝置,包括機架和設在所述機架上順序連接的用於運輸極耳的極耳送料裝置、用於加熱極耳的極片預加熱裝置、用於將粘膠貼在極耳上的貼膠裝置和成型裝置、用於使粘膠平整的整形裝置、將粘有粘膠的極耳運輸到下ーエ序的運輸裝置、用於探測粘膠質量的探測裝置、將多餘的粘膠切斷的粘膠切斷裝置、將多餘的極耳切斷的極耳切斷裝置以及將粘有粘膠的極耳帶收捲起來的收卷裝置,所述貼膠裝置上方設有用於輸送粘膠的粘膠送料裝置,所述探測裝置包括面板和固定於所述面板上的兩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兩組負極電源連接柱,所述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之間連接探頭。本實用新型中的探測裝置的工作原理是正極電源連接柱、探頭和負極電源連接柱連接成電路、另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探頭和負極電源連接柱連接成另一條電路,兩條電路並聯,探頭用於探測極耳的粘膠情況,當極耳上出現了單面膠或無膠的情況時,相應的電路導通,從而發出電信號使位於電路末端的機器報警,從而探得單面膠或無膠現象的存在,並進行補膠操作。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二面板。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面板包括一體成型的平臺區和高臺區。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面板通過螺絲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的平臺區。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面板的中央區設有凹槽,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面板的平臺區上對應於凹槽的位置設有第二螺絲孔。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螺絲孔為3個。將第二面板固定於不同的螺絲孔,可以調節正負極電源連接柱之間的距離。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面板的高臺區上設有第一螺絲孔,用於將探測裝置整體固定連接於機器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部設有支撐柱。作為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面板的高臺區上設有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所述第二面板上設有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兩組正負極電源連接柱可以通過第二螺絲孔來調節距離。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中的探測裝置不僅能夠探測到位於外側的極耳上的粘膠情況,而且可以探測到位於內側的極耳的粘膠情況,杜絕漏檢的發生,從而保證極耳粘膠的質量,保證電池的安全。此外,本使用新型可以在兩個探頭檢測兩條極耳的基礎上隨意添加探頭,使產品得到100%全檢,並可以隨意調節探頭與探頭之間的距離,即不受極耳與極耳之間距離的影響。因此,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能夠提高極耳的粘膠質量,避免半面膠或無膠情況的發生。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探測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如圖I所示,ー種極耳貼膠裝置,包括機架20和設在所述機架20上順序連接的用於運輸極耳的極耳送料裝置I、用於加熱極耳的極片預加熱裝置2、用於將粘膠貼在極耳上的貼膠裝置3和成型裝置4、用於使粘膠平整的整形裝置5、將粘有粘膠的極耳運輸到下一エ序的運輸裝置6、用於探測粘膠質量的探測裝置7、將多餘的粘膠切斷的粘膠切斷裝置8、將多餘的極耳切斷的極耳切斷裝置9以及將粘有粘膠的極耳帶收捲起來的收卷裝置10,所述貼膠裝置3上方設有用於輸送粘膠的粘膠送料裝置11、如圖2所示,探測裝置7包括面板70和固定於所述面板70上的兩組正極電源連接柱71和兩組負極電源連接柱72,所述正極電源連接柱71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之間連接探頭。其中,面板70包括第一面板73和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73上的第二面板74。第一面板73包括一體成型的平臺區731和高臺區732。所述第二面板74通過螺絲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73的平臺區731,第二面板74的中央區設有凹槽741。第一面板73的平臺區731上對應於凹槽741的位置設有3個第二螺絲孔75,通過將第二面板74固定在不同的第二螺絲孔75中,可以根據極耳之間的距離調節兩組正極電源連接柱71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之間的距離。第一面板73的高臺區732上設有第一螺絲孔76,整個探測裝置7通過安裝在第一螺絲孔76內的螺絲連接在機架20上。第一面板73的底部設有支撐柱77,以免整個探測裝置7直接接觸機架20。第一面板73的高臺區732上設有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71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第二面板74上設有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71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連接吋,正極電源連接柱71、探頭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連接成電路、另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71、探頭和負極電源連接柱72連接成另一條電路,兩條電路並聯,探頭用於探測極耳的粘膠情況,當極耳上出現了單面膠或無膠的情況時,相應的電路導通,從而發出電信號使位於電路末端的機器報警,從而探得單面膠或無膠現象的存在,並進行補膠操作。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探測裝置不僅能夠探測到位於外側的極耳上的粘膠情況,而且可以探測到位於內側的極耳的粘膠情況,杜絕漏檢的發生,從而保證極耳粘膠 的質量,保證電池的安全。此外,本使用新型可以在兩個探頭檢測兩條極耳的基礎上隨意添加探頭,使產品得到100%全檢,並可以隨意調節探頭與探頭之間的距離,即不受極耳與極耳之間距離的影響。。因此,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能夠提高極耳的粘膠質量,避免半面膠或無膠情況的發生。實際生產時,先將極耳帶預熱,然後將粘膠貼在極耳帶的正反兩面,經成型和整形後運輸到探測裝置所在位置,檢測粘膠質量,然後將多餘的粘膠和極耳切掉,得到貼膠後的極耳帯。如果檢測到單面膠或者無膠的極耳區域,則進行補膠操作。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掲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掲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ー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ー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ー種極耳貼膠裝置,包括機架和設在所述機架上順序連接的極耳送料裝置、極片預加熱裝置、貼膠裝置、成型裝置、整形裝置、運輸裝置、探測裝置、粘膠切斷裝置、極耳切斷裝置以及收卷裝置,所述貼膠裝置上方設有粘膠送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探測裝置包括面板和固定於所述面板上的兩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兩組負極電源連接柱,所述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之間連接探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二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面板包括一體成型的平臺區和高臺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面板通過螺絲連接於所述第一面板的平臺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面板的中央區設有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面板的平臺區上對應於凹槽的位置設有第二螺絲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螺絲孔為3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面板的高臺區上設有第一螺絲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部設有支撐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極耳貼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面板的高臺區上設有一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所述第二面板上設有ー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鋰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極耳貼膠裝置,包括機架和設在所述機架上順序連接的極耳送料裝置、極片預加熱裝置、貼膠裝置、成型裝置、整形裝置、運輸裝置、探測裝置、粘膠切斷裝置、極耳切斷裝置以及收卷裝置,所述貼膠裝置上方設有粘膠送料裝置,所述探測裝置包括面板和固定於所述面板上的兩組正極電源連接柱和兩組負極電源連接柱,所述正極電源連接柱和負極電源連接柱之間連接探頭。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極耳貼膠裝置能夠提高極耳的粘膠質量,避免半面膠或無膠情況的發生,保證電池的安全。
文檔編號H01M10/058GK202405357SQ20112056380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朱偉, 李旭花 申請人: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