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8:47:26 2
專利名稱: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影機組件,更具體地說,涉及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
背景技術:
現今,投影機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其光源發出的光線經光機系統投射到屏幕上。該光源在發光時會散發大量的熱量,為了使投影機的光源保持穩定並儘可能延長使用壽命,就必須確保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溫度範圍內運行。因此,投影機的光源多設置有散熱風扇。 圖1是現有技術中投影機的光機系統以及光源散熱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LED (發光二極體)1用作光源模塊,並通過螺釘鎖付在光機系統2上。散熱片3貼置於LED1的背面,當LED 1工作時,其散發的熱量傳導到散熱片3。在散熱片3的一側,設置有風扇4。該風扇4固定於外殼上(未圖示)。工作時,風扇4轉動,使散熱片3的熱量隨空氣排出投影機外。這種散熱模塊中,散熱片3的數量為多個,且間隔排列。各散熱片3均為矩形薄片,其長度L等於風扇4的直徑。這種散熱片3的體積通常都比較大。[0004] 光源散熱模塊的設置,需考慮風扇4的大小、位置、氣流量,同時儘量縮小散熱空間。 一方面,LED 1的工作溫度需在25-85t:,最佳發光色彩的溫度範圍在25-6(rC,且在該範圍內越低越好。另一方面,投影機的整體體積越來越小型化,但現有技術中的這種散熱片3的體積使得投影機的體積不能有效縮小。因此,如何在縮小光源散熱模塊的體積同時,保證良好的散熱性能,使光源的溫度保持在正常工作溫度範圍內,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的體積較大的缺陷,提供一種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其體積較小,同時能夠使光源在正常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投影機的光源散熱
模塊,包括散熱片,與所述投影機的光源模塊相互貼置;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片一側的風
扇,其中,所述散熱片包括 導熱板,與所述光源模塊貼置; 多個翅片,從所述導熱板上延伸出來;以及 側板,從所述導熱板的一端朝向遠離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風扇;所述側板朝向所述風扇的表面為波浪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側板的長度與所述翅片的長度之和等於所述風扇的直徑。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風扇的直徑等於所述光源模塊的高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側板靠近翅片處的厚度小於遠離翅片處的厚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風扇為進風口 ,所述散熱模塊與風扇相對的另一端為出風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導熱板上貼置有導熱膜。[0015]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中,所述散熱片由高導熱率金屬製成。[0016]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光源散熱模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減小了散熱片的體積,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的體積更小,同時能夠保證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溫度範圍內運行。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0018] 圖1是現有技術中投影機的光機系統以及光源散熱模塊的結構示意圖;[0019]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投影機的光機系統以及光源散熱模塊的分解示意圖;[0020]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光源散熱模塊中的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機包括光機系統101、固定於光機系統上的光源模塊102、以及光源散熱模塊103。該光源模塊102包括金屬基板、設置在金屬基板上的連接陶瓷、以及半導體晶片(均未圖示),該光源模塊102可以是,例如LED(發光二極體)光源模塊,它發出的光線經光機系統IOI,從鏡頭投射到對應的屏幕上(未圖示)。[0022] 光源模塊102通過螺釘105固定到光機系統101上。在光源模塊102的背面,設置有散熱片106,兩者緊密貼置。該散熱片106由高導熱率的金屬製成,例如,銅、鋁等。且散熱片106包括導熱板107、以及從導熱板107上平行延伸出來的多個翅片108,其中導熱板107與光源模塊102的背面貼置,且長度與光源模塊102的長度相當。為了更好地進行導熱,在導熱板107上貼置有導熱膜109,該導熱膜109具有黏貼性。 散熱片106還包括側板110,該側板110從導熱板107的端部朝向遠離翅片108的方向延伸至光機系統101側部,且垂直於導熱板107。光源散熱模塊103外部設置有外殼112。在外殼112上,設置有凸片113;在導熱板107上,設置有對應的卡槽114。凸片113伸入卡槽114內,從而將外殼112固定連接到導熱板107外部。在外殼112的側部,設有通風孔115。風扇111固定在通風孔115處,且靠近散熱片106的側板110。當組件安裝完畢後,外殼112將散熱片106、風扇lll容納於其中。該風扇111可用作進風口,散熱模塊103與風扇lll相對的另一端用作出風口 ;或者,風扇111用作出風口,散熱模塊103與風扇111相對的另一端用作進風口,從而將散熱片106的熱量帶到投影機外部。[0024] 如圖2和圖3所示,散熱片106的導熱板107、翅片108、以及側板110大致形成"L"形結構。側板110的長度與翅片108的長度之和等於風扇111的直徑,且與光源模塊102的高度相當,與現有技術相比,減小了翅片108的長度。為利於散熱,將氣流在流向風扇111的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並使氣流流動通順和穩定,該側板IIO朝向風扇111的表面為波浪形,靠近翅片108處的厚度較小,而遠離翅片108處的厚度較大,氣流可以順暢地從翅片108流動到風扇111。 利用熱流分析軟體,對以上散熱模塊的熱流進行分析。當風扇lll用作出風口,散
4熱模塊103與風扇111相對的另一端用作進風口時,其中,進風口的平均風速為20. Xm/s,出風口的平均風速為10.Xm/s。最高溫在光源模塊102的半導體晶片中心,約為59. 71°C ;光源模塊102的溫度分布約為47°C。這些溫度均位於光源模塊102的正常工作溫度範圍25-85°C內,同時也位於最佳發光色彩的溫度範圍25-60°C內。並且,電腦確定其係數已經平衡。 當風扇111用作進風口,散熱模塊103與風扇lll相對的另一端用作出風口時,其中,進風口的平均風速為10. Xm/s,出風口的平均風速為16. Xm/s。最高溫在光源模塊102的半導體晶片中心,約為51°C ;光源模塊102的溫度分布約為40°C。這些溫度均位於光源模塊102的正常工作溫度範圍25-85t:內,同時也位於最佳發光色彩的溫度範圍25-6(TC內。並且,電腦確定其係數已經平衡。其預期噪音的範圍比現有技術或其它模式更低。[0027] 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可藉助熱流分析軟體,在相同尺寸的風扇111中,找出風速最大的一個,用於輔助設計散熱片106的外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103的體積更小,同時能
夠保證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溫度範圍內運行。
權利要求一種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包括散熱片,與所述投影機的光源模塊相互貼置;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片一側的風扇,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片包括導熱板,與所述光源模塊貼置;多個翅片,從所述導熱板上延伸出來;以及側板,從所述導熱板的一端朝向遠離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風扇;所述側板朝向所述風扇的表面為波浪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板的長度與所述翅片的 長度之和等於所述風扇的直徑。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扇的直徑等於所述光源 模塊的高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板靠近翅片處的厚度小 於遠離翅片處的厚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扇為進風口,所述散熱模 塊與風扇相對的另一端為出風口。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熱板上貼置有導熱膜。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熱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片由高導熱率金屬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包括散熱片,與所述投影機的光源模塊相互貼置;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片一側的風扇,其中,所述散熱片包括導熱板,與所述光源模塊貼置;多個翅片,從所述導熱板上延伸出來;以及側板,從所述導熱板的一端朝向遠離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風扇;所述側板朝向所述風扇的表面為波浪形。本實用新型減小了散熱片的體積,投影機的光源散熱模塊的體積更小,同時能夠保證光源在正常的工作溫度範圍內運行。
文檔編號G03B21/16GK201527532SQ20082017721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0日
發明者李世明, 林錦騰 申請人: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