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20:33:16 3
專利名稱:水冷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技術,特別涉及水冷散熱器的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在對空間及可靠性要求較高或者散熱不好的電力驅動場合,普通風冷控制器由於體積較大、可靠性低或散熱條件限制而無法滿足使用要求,而水冷控制器體積比同等規格的風冷控制器更小、可靠性更高及散熱條件更好更適合上述使用場合,例如電動汽車驅動用控制器。電機控制器內部的功率開關管一般安裝在一大塊散熱板上,功率開關管損耗發出的熱量首先傳給散熱板,再由散熱板通過風扇或者冷卻水散發出去。水冷散熱板內部分布有循環水道,冷卻液體從進水口入,從出水口出從而帶走熱量,散熱效果大大提高。傳統結構的散熱板是把金屬管彎成所需的形狀後通過鑄造的方法形成所需的水冷散熱板,水冷散熱板鑄造成型後金屬管在其內部便形成循環水道。上述結構的散熱板工藝複雜,加工難度大,成品合格率低,不適合小批量生產的場合。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加工水道,水道與散熱板為一體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工藝複雜、成品率低以及不適合小排量生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的散熱器包括散熱板體、在散熱板體表面設置的進出水口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板體內並連通所述進出水口的水道,所述散熱板體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和蓋板,所述水道為在所述底板上通過機械加工而成的。,所述底板與蓋板之間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底板上圍繞所述水道設置有閉環的密封溝槽,所述底板與蓋板之間通過密封圈密封。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將水冷散熱板分成兩部分(水冷散熱板本體及水冷散熱板後蓋)分別加工,然後用密封膠及螺釘組裝在一起的方法,極大地簡化水冷散熱板的製作工藝,降低製造成本,特別適合小批量化生產。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冷散熱器底板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蓋板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上述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由圖1至圖3中可知,這種水冷散熱器包括散熱板體10、在散熱板體10表面設置的進出水口 20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板體10內並連通所述進出水口 20的水道30,所述散熱板體1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11和蓋板12,所述水道30為在所述底板11上通過機械加工而成的。水冷散熱器主要由底板11和蓋板12兩部分組成。本實用新型採用分體式的散熱器結構,並且採用機械加工方法加工水道30,可以簡化加工工藝,水道與散熱板為一體,也避免管道與散熱板之間出現間隙,影響散熱效果,同時,本結構也適合小排量加工。由圖1中可知,底板11上圍繞所述水道30設置有閉環的密封溝槽40,所述密封溝槽40內填充有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為橡膠密封圈或者是密封膠。所述底板11與蓋板12之間的安裝方式可以採用緊固件連接固定。如果使用密封膠還可以直接利用密封膠粘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在水冷散熱器本體上通過機械加工工藝形成所需彎曲水道、密封槽及進、出水口,進、出水口與水道貫通。密封槽內填入密封膠後將水冷散熱板後蓋通過螺釘與水冷散熱板本體緊固在一起形成水冷散熱板。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冷散熱器,包括散熱板體(10)、在散熱板體(10)表面設置的進出水口(20)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板體(10 )內並連通所述進出水口( 20 )的水道(30 ),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板體(10 )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11)和蓋板(12 ),所述水道(30 )為在所述底板(11)上通過機械加工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熱器,其特徵在於底板(11)上圍繞所述水道(30)設置有閉環的密封溝槽(40 ),所述密封溝槽(40 )內填充有密封件(50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件(50)為橡膠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件(50)為密封膠。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水冷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1)與蓋板(12)之間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1)與蓋板(12)之間通過密封膠粘接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水冷散熱器包括散熱板體(10)、在散熱板體(10)表面設置的進出水口(20)以及設置在所述散熱板體(10)內並連通所述進出水口(20)的水道(30),所述散熱板體(1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板(11)和蓋板(12),所述水道(30)為在所述底板(11)上通過機械加工而成的。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將水冷散熱板分成兩部分(水冷散熱板本體及水冷散熱板後蓋)分別加工,然後用密封膠及螺釘組裝在一起的方法,極大地簡化水冷散熱板的製作工藝,降低製造成本,特別適合小批量化生產。
文檔編號H05K7/20GK201957393SQ20112009383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日
發明者馮衛軍, 張龍海 申請人:深圳市大地和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