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筒狀體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7:11:46 2
專利名稱:針織筒狀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織筒狀體,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優良的保溫性的針織筒狀 體。
背景技術:
通常,護腹戴在腹部用於腹部的保溫,因而,表紗使用毛線或者毛腈混紡紗,裡紗 使用橡皮筋或者彈性紗,並且利用平紋針織,羅紋針織,拉毛針織等針織成筒狀,然後摺疊 成雙層使用(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羅紋針織的護腹,能夠在羅紋之間保存空氣,拉毛針織的護腹,能夠在線圈內保存 空氣,這些護腹比平紋針織的護腹均具有優良的保溫性。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5-171460號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08-113802號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發現,例如,在拉毛針織組織,將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 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的橡皮筋或者彈性紗,則表紗的複數個格被橡 皮筋或者彈性紗拉引,成為向外側或者內側彎曲成圓形的針織組織,而且,如果使之成為內 層和外層的雙層結構,則在彎曲的針織組織之間形成空間,而該空間可以保存空氣,從而能 夠大幅提高保溫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鑑於上述問題而作,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大幅提高保溫性的用於 護腹等的針織筒狀體。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針織筒狀體,其表紗用針織紗,裡紗用彈性紗或者橡皮筋針 織而成,該針織筒狀體,呈外層和內層的雙層結構,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 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外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另 一方面,將內層表紗的縱向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 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而外層和內層的彎曲針織組織互相重疊,由 此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沿著周向反覆形成多個空氣保存空間。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將表紗的縱行線圈(縱行排列)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 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如此一來,表紗的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被橡皮筋或者彈性紗拉引,成為向外側或 者內側彎曲成圓形的針織組織,而且,如果使筒狀體成為內層和外層的雙層結構,則彎曲成 圓形的組織互相重疊形成圓形空間,而該空間可以保存空氣,從而能夠大幅提高筒狀體保 溫性。優選地,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 入裡紗為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或 者,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將內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為將內層表紗的縱 行線圈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或者,將內層表紗的縱行線圈 的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優選地,外層表紗,使用具有優良的防潮性、保溫性的紗,內層表紗,使用具有優良 的吸溼性的紗。優選地,外層表紗為棉紗、棉腈混紡紗、毛線或者毛腈混紡紗,內層表紗為絲線或 者絲腈混紡紗。在本實用新型,沒有對針織紗的材質進行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棉紗、棉腈混紡 紗、毛線、毛腈混紡紗、絲線、絲腈混紡紗,然而,如果外層表紗使用毛線或者毛腈混紡紗,內 層表紗使用絲線或者絲腈混紡紗,則,由於毛線具有優良的防潮性、保溫性,絲線具有優良 的吸溼性,因而,穿上筒狀體,會有冬暖夏涼的感覺。而且,彈性紗可以使用卷有尼龍的聚氨 基甲酸乙酯纖維。本實用新型,適用於護腹其效果最好,然而還可適用於護腕、護膝等護具。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針織筒狀體的最佳實施方式的使用例。圖2是概略地表示上述實施方式的針織筒狀體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上述實施方式的針織組織的圖。圖4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針織組織的圖。圖中10護腹11外層12內層40表紗41裡紗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所示具體例子,就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圖1至圖3表示本實 用新型所涉及的針織筒狀體的最佳實施方式,是將其適用於護腹的例子。如圖1至圖3所 示,護腹10為外層11和內層12的雙層結構,外層11以及內層12,將以拉毛針織為主進行 編織的長的筒狀體摺疊之後縫合開口邊緣而成。外層11,其表紗40使用一根(或者兩根)毛腈混紡紗,裡紗41使用一根橡皮筋, 表紗40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wale)的三個格編入裡紗41,而三個格的表紗40向外側彎 曲成圓形。另一方面,內層12,其表紗使用一根(或者兩根)絲線,裡紗41使用一根橡皮筋, 表紗40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三個格編入裡紗41,而三個格的表紗40向內側彎曲成圓 形。另外,由四根表紗40構成縱行線圈的一個格。而且,圖3中,40(U)表示上側表紗, 40 (D)表示下側表紗。[0030]外層11和內層12,在用單針筒針織機進行針織的中途交換表紗40,由此能夠連續 地進行針織。拉毛針織時,將表紗40以及裡紗41放在針織機的測深錘(sinker)的頭部進行針 織,然而,不將裡紗41放在測深錘的頭部,而跳過縱行線圈的三個格與表紗40的縱行線圈 的一個格針織在一起,也能夠獲得圖3所示的針織組織。平紋針織,也與此相同,只是絨毛 的高度不同而已。在本實施例的針織組織,表紗40每隔三個格,其一個格與裡紗41針織在一起,因 此,其伸縮彈性小,伸長率為2至3倍,而且能夠獲得適度的縮緊力。因此,穿上本實施方式的護腹,由於適當地縮緊腹部,因而能夠獲得如同抱著腹部 的舒適的穿著感。而且,如圖3所示,針織組織,在外層11和內層12之間形成有多個空氣保存空間 13,因而具有優良的保溫性。由於外層11的表紗40使用毛腈混紡紗,內層12的表紗40使用絲線,因此,外層 11表現毛線的優良的防潮性和保溫性,內層12則表現絲線的優良的吸溼性,其結果,如果 腹部出汗,絲線會迅速吸取汗水,而絲線的溼氣則被毛腈混紡紗迅速吸取而向周圍擴散,因 而絲線本身保持乾爽狀態。圖4表示第2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紗40的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每隔縱 行線圈的兩個格編入裡紗41。上文討論的示例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前提下可作各種更改和添 加。例如,表紗40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還可以是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編入裡紗41,表紗 40的縱行線圈的兩個格也可以是每隔縱行線圈的三個格編入裡紗。這種能在外層11和內 層12之間形成多個空氣保存空間13,使針織筒狀體具有優良保溫性的編織實施方式都應 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意在包括所有這樣的可選方案,更改 和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針織筒狀體,其表紗用針織紗,裡紗用彈性紗或者橡皮筋針織而成,其特徵在於呈外層和內層的雙層結構,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 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外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另一方面,將內層表紗 的縱向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內 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外層和內層的彎曲針織組織互相重疊,由此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沿著周向反覆形成多個 空氣保存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織筒狀體,其特徵在於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為 將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或者,將 外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將內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為 將內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或者,將 內層表紗的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兩個格或三個格編入裡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織筒狀體,其特徵在於外層表紗,使用具有防潮性、保溫性的紗,內層表紗,使用具有吸溼性的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織筒狀體,其特徵在於外層表紗為棉紗、棉腈混紡紗、毛線或者毛腈混紡紗,內層表紗為絲線或者絲腈混紡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織筒狀體,其表紗用針織紗,裡紗用彈性紗或者橡皮筋針織而成,該針織筒狀體,呈外層(11)和內層(12)的雙層結構,將外層表紗(40)的縱行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41),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外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另一方面,將內層表紗的縱向線圈的一個格或者兩個格每隔縱行線圈的複數個格編入裡紗,從而針織成反覆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針織組織,而外層和內層的彎曲針織組織互相重疊,由此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沿著周向反覆形成多個空氣保存空間(13)。採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的保溫性的筒狀體。
文檔編號D04B1/14GK201826116SQ20102019411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明者中井秀典 申請人:中井針織品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