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6:00:31 1
專利名稱: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桶,尤其涉及一種聚氨酯發泡用的攪拌桶。
技術背景[0002]目前聚氨酯的發泡所用的發泡裝置普遍採用手工發泡,手工發泡中,原料的混合通常是在攪拌裝置內完成的,將物料混合均勻後,從攪拌桶的上口倒入發泡模具中。該工藝存在的缺點為傾倒時原液飛濺,空氣夾雜在原液中導致大氣孔,成型後的泡沫製品容易產生氣泡;另外,原液不能均勻平鋪在發泡箱底,造成泡沫製品高低不平;攪拌頭攪拌時發泡原液易沿鐵桶壁旋轉產生漩渦,使得原液得不到充分攪拌;因此採用該攪拌裝置得出的製品不良比率相當高。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攪拌均勻,能夠提高產品合格率的攪拌桶。[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的下端開口,且該桶體的下端部上套設有橡皮圈,桶體的內側周壁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所述導向條呈「L」 形,且「L」形的兩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48° 168°,優選為158°。[0005]所的述導向條至少包括2個,優選為3個,所述「L」形導向條的上側邊與下側邊的比可以為3:2,也可以為1 :1 ;導向條均勻分布在桶體的內側周壁上且沿桶壁圓周方向的開口相同。[0006]本實用新型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在攪拌桶的兩側設有提手,便於對桶進行提拉。[0007]聚氨酯發泡攪拌過程中,由於發泡原液沿壁撞擊到導向擋條,既起到輔助攪拌作用又起到導向作用使發泡原液往攪拌頭中心翻騰,不斷受到撞擊,不至於產生漩渦,達到較好的攪拌效果。
[0008]圖1為攪拌桶的結構示意圖;[0009]圖2為攪拌桶的結構展開圖。[0010]其中1為桶體,2為提手,3為橡皮圈,4為導向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眾所周知,聚氨酯發泡用攪拌裝置主要包括攪拌桶,發泡箱,以及電機,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攪拌桶相配合使用的電機可受控上升且設有能夠伸入攪拌桶內的攪拌軸,所述電機上還設有與攪拌桶固定連接的桶蓋,桶蓋與攪拌桶是採用方便拆卸的螺栓或搭扣連接。使用時,將攪拌桶放置在發泡箱中,電機下降在重力的作用下緊緊壓在發泡箱上,由於發泡箱的表面很光滑,電機與發泡箱的接觸面密切配合,使得攪拌桶下端部上的橡皮圈3 牢牢吸附在發泡箱中,桶體1的下端部上套設的橡皮圈3被壓實後,發泡原液不會從桶底漏出來,將發泡液倒入攪拌桶內,電機帶動攪拌軸攪拌發泡原液。[0012]參見圖1和圖2,該攪拌桶包括桶體1,所述桶體1的下端開口,且該桶體的下端部上套設有橡皮圈3,桶體1的內側周壁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4,所述導向條4呈「L」形,且 「L」形的兩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48^168°,優選為158°導向條4共3個,均勻分布在桶體 1的內側周壁上且沿桶壁圓周方向的開口相同。「I/,形導向條4的上側邊與下側邊的比為 3:2,也可以為1:1。為了便於對攪拌桶進行提拉,在攪拌桶的兩側設有提手2。攪拌過程中,發泡原液沿壁撞擊到導向條,既起到輔助攪拌作用又起到導向作用使發泡原液往攪拌頭中心翻騰,不斷受到撞擊,不至於產生漩渦,達到較好的攪拌效果。[0013]待發泡原液攪拌好以後,電機受控上升,攪拌桶隨電機一同被提起,桶體的下端部上套設有的橡皮圈3與發泡箱分離,桶內的混合物料就直接從桶底開口注入模具中。
權利要求1.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包括桶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1)的下端開口,且該桶體(1)的下端部上套設有橡皮圈(3),桶體(1)的內側周壁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4),所述導向條(4)呈「L」形,且「L」形的兩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48^168°。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共3個。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的上側邊與下側邊的比為3:2。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的上側邊與下側邊的比為1 :1。
5.根據權利要求書1或2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均勻分布在桶體的內側周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書5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沿桶壁圓周方向的開口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4)的兩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58°。
8.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桶的兩側設有提手(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聚氨酯發泡用攪拌桶,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的下端開口,且該桶體的下端部上套設有橡皮圈,桶體的內側周壁設有至少兩個導向條,所述導向條呈「L」形,且「L」形的兩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480~1680。聚氨酯發泡攪拌過程中,由於發泡原液沿壁撞擊到導向擋條,既起到輔助攪拌作用又起到導向作用使發泡原液往攪拌頭的中心翻騰,不斷受到撞擊,不至於產生漩渦,達到較好的攪拌效果。
文檔編號B01F15/00GK202270500SQ20112034378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李田生 申請人:溧陽市山湖實業有限公司汽車裝飾材料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