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
2023-08-11 11:20:41 1
專利名稱: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摩託車制動系統加工技術領域,特別與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有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一般為Φ0. 5mm孔,如圖1所示,加工時都是由外往內徑鑽孔,這種加工方式操作簡單方便,但是由於摩託車剎車總泵缸徑很小,回油孔直徑也小,在加工上有很大難度。由外向內鑽孔,在內徑與0. 5孔的貫通處有毛刺,即使用特殊毛刷去除毛頭也不能完全把毛頭去除乾淨。此方法存在的缺陷
1、毛刺未去除乾淨,存在安全隱患。2、破壞表面粗糙度,使內徑不光滑增加在制動器總泵活動的活塞和皮碗的摩擦阻力,降低剎車性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設計出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本案
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使得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壁的回油孔內徑光滑無毛刺,不損害皮碗表面,無安全隱患,提高使用壽命。使得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先在制動器總泵上鑽一定的深度但不鑽通預留孔;二、由衝孔機在預留孔上從缸徑內向外衝孔,得到回油孔;三、 衝孔後在回油孔內徑處形成一倒角;四衝孔後在制動器總泵的外壁去除毛刺。所述的第一步中預留孔採用Φ 3mm的鑽頭鑽出。所述的第一步中預留孔為由外向內鑽出。所述的第三步中倒角尺寸為Φ 0.5mm。採用上述方案後,摩託車剎車總泵缸內壁確保光滑,沒有毛刺產生,使得在剎車總泵缸內活動的活塞皮碗與回油孔不產生毛刺摩擦,延長了活塞的使用壽命、無毛刺,無安全隱患,提高剎車性能。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裝配完成後的示意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摩託車制動器總泵的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部加工前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2中A部加工後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3
結合圖廣圖4,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先在制動器總泵1上採用Φ 3mm的鑽頭鑽出一定的深度但不鑽通預留孔。二、衝孔機的衝孔部件伸入到制動器總泵1內部,對準預留孔的位置,從缸徑內向外衝孔,形成回油孔3。三、衝孔後在回油孔內徑一整圈上形成一倒角,倒角的直徑為Φ0.5πιπι。四、衝孔後在制動器總泵1的外壁去除毛刺。本發明中加工而成的回油孔與傳統工藝相比,傳統加工方式得到的制動器總泵1, 其內部安裝的活塞杆4上套置皮碗5,在常溫下25萬次耐久皮碗破損,而本發明採衝孔後加工常溫50萬次耐久皮碗5無磨損,大幅度提高了皮碗的使用壽命。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發明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發明權利保護的限定, 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一、先在制動器總泵上鑽一定的深度但不鑽通預留孔;二、由衝孔機在預留孔上從缸徑內向外衝孔,得到回油孔;三、衝孔後在回油孔內徑處形成一倒角;四、衝孔後在制動器總泵的外壁去除毛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步中預留孔採用Φ 3mm的鑽頭鑽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步中預留孔為由外向內鑽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三步中倒角尺寸為Φ 0.5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主要公開一種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回油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先在制動器總泵上鑽一定的深度但不鑽通預留孔;2、由衝孔機在預留孔上從缸徑內向外衝孔;3、衝孔後在缸體內徑處形成一倒角;4、衝孔後在制動器總泵的外壁去除毛刺。本發明使得摩託車制動器總泵內壁的回油孔內徑光滑無毛刺,不損害皮碗表面,無安全隱患,提高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350619SQ20111028591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3日
發明者王鍵熊, 高平良 申請人:亨國(廈門)精機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