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23:31:41
專利名稱: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尤其涉及深水作業海洋工程船舶油 潤滑密封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油潤滑密封裝置是船舶常用的密封裝置之一, 一般用於防止海水從船舶旋 轉軸處進入船體或設備內部,其密封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船舶的安全運行, 是船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油潤滑密封裝置主要由橡膠製成的環狀的唇形 密封圈(又稱辛潑萊克司密封圈)和夾持並固定唇形密封圈的密封座以及油腔 構成。唇形密封圈的唇部內側有不鏽鋼彈簧,該彈簧緊緊箍住唇形密封圈的唇 部,使唇形密封圈的唇口緊緊貼合併正壓在旋轉軸(或軸套)上。唇形密封圈 的前刃角一側(以下簡稱前側)面對海水,其後刃角一側(以下簡稱後側)和 密封座一起構成油腔,油腔中注有有壓力的潤滑油,其作用是O為唇形密封 圈的唇口部分提供潤滑油,防止唇口部分幹磨;②為唇口部分散熱;③減少唇 形密封圈前後側的壓差。由於唇形密封圈由橡膠製成,容易發生形變,當唇形 密封圈前側的海水壓力過大並導致唇形密封圈前後側的壓差較大時,容易使唇 形密封圈沿旋轉軸(或軸套)向唇形密封圈後側移動,使唇形密封圈的唇口不 能正壓在旋轉軸或軸套上,從而導致油潤滑密封裝置的密封性能下降。當唇形 密封圈前後側的壓差過大時,甚至能衝開唇口導緻密封失效,這在深海作業的 海洋工程船中尤其容易發生,因而油腔中的油壓可以抵銷一部份海水壓強,減 少唇形密封圈前後的壓差。但在實船運行中較難做到唇形密封圈的前後壓差較 小且穩定,這也是油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 供一種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既能隨時調整油腔的油壓,使唇形密 封圈前後壓差接近於零,又容易實施,運行可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 一種油壓自 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包括唇形密封圈、夾持並固定該唇形密封圈的密封 座,所述唇形密封圈前刃角一側與該唇形密封圈後刃角一側之間通過管道和儲 油容器連通連接,所述的儲油容器串聯連接在所述的管道中。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唇形密封圈前後側之間由管道和儲油容器連通連接,
管道中注有油和水,因而唇形密封圈前側的海水壓強能夠通過管道和儲油容器
中的油和水迅速傳遞到該唇形密封圈後側的油腔,並使油腔的油壓接近或者等
於海水壓強,從而使得該唇形密封圈前後側的壓強基本平衡,能有效的使該唇
形密封圈不發生形變,大大提高了油潤滑密封裝置的密封性能,又由於油腔油
壓不可能高於海水壓強,因而油腔中的潤滑油不可能洩漏到大海,避免海洋汙
染。另一方面,用管道和儲油容器將唇形密封圈的前後側連通連接,無論是在
零部件的加工工藝上還是實際安裝中都不複雜,因而該方案能夠實現。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 密封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應用於船舶油潤滑 密封裝置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密封座1相互之間採用凸臺結構相互套接在一起,並採用螺 栓緊定(圖中螺栓未畫出),以確保安裝精度。密封座1固接到船體上,
唇形密封圈12由兩隻相鄰的密封座1夾持並固定,唇形密封圈12的唇口 貼合在旋轉軸套ll上,唇形密封圈12的前刃角一側是海水,其後刃角一 側是注滿潤滑油的油腔10,與海水接觸的密封座1的側壁上沿徑向加工有 海水側傳壓孔2,與潤滑油接觸的密封座1的側壁上沿徑向加工有滑油側 傳壓孔9,管道3的一端通過管接頭與海水側傳壓孔2固定連接,管道3 的另一端通過另一管接頭和滑油側傳壓孔9固定連接,儲油容器6串聯連 接在管道3中,其中與海水側傳壓孔2連接的管道3固接到儲油容器6的 底部,與滑油側傳壓孔9連接的管道3固接到儲油容器6的上部,以防止 竄入儲油容器6中的海水流到油腔10中,儲油容器6的頂部還安裝有帶 單向閥的注油嘴7和滑油側空氣排放闊8。與儲油容器6底部相連接的管 道3上串連安裝有油路閥門5,並且在油路閥門5與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 一側之間且緊靠油路閥門5處從管道3上引出一支管道,該支管道端部安 裝有管內空氣排放閥4,該管內空氣排放閥4的排空口與大氣連通。油潤 滑密封裝置中的滑油循環冷卻系統圖中未畫出。
首次注油時,開啟滑油側空氣排放閥8並關閉油路閥門5,通過帶單 向闊的注油嘴7向儲油容器6和油腔10注滿潤滑油後關閉滑油側空氣排 放閥8,當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一側充滿海水時,開啟管內空氣排放閥4, 待管內空氣排放閥4的排空口出水時關閉該管內空氣排放閥4,同時開啟 油路閥門5,這時海水、管道3中的潤滑油和水、儲油容器6中的潤滑油、 油腔10中的潤滑油處於連通狀態,當船舶或旋轉軸在水中的深度位置發 生變化時,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一側的海水壓力隨之變化,該壓力變化通過海水側傳壓孔2、管道3、儲油容器6、滑油側傳壓孔9等各部件中的介 質迅速傳遞到油腔10,從而使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一側和後刃角一側的 壓力基本平衡,與水下深度關係不大,有效提高了油潤滑密封裝置的耐壓 性能和深水密封性能。
實船應用中,油潤滑密封裝置靠近螺旋槳一側還裝有氣壓密封裝置 13,當油潤滑密封裝置密封失效時才啟用氣壓密封裝置,阻止海水進入船 內。
上述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施方式之一,本實用新型還可 以和機械密封裝置或者迷宮式密封裝置等組合在一起,構成密封性能更好 的深海密封裝置,這些變化和改進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包括唇形密封圈(12)、夾持並固定該唇形密封圈(12)的密封座(1),其特徵是所述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一側與該唇形密封圈(12)後刃角一側之間通過管道(3)和儲油容器(6)連通連接,所述的儲油容器(6)串聯連接在所述的管道(3)中。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其特徵是 <諸 油容器(6)的頂部還安裝有帶單向閥的注油嘴(7)和滑油側空氣排放閥(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其特徵是 與儲油容器(6)底部相連接的管道(3)上串連安裝有油路闊門(5),並 且在油路閥門(5)與唇形密封圈(12)前刃角一側之間且緊靠油路閥門 (5)處從管道(3)上引出一支管道,該支管道端部安裝有管內空氣排放 閥(4),該管內空氣排放閥(4)的排空口與大氣連通。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尤其涉及深水作業海洋工程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油壓自調整船舶油潤滑密封裝置包括唇形密封圈、夾持並固定該唇形密封圈的密封座,所述唇形密封圈前刃角一側與該唇形密封圈後刃角一側之間通過管道和儲油容器連通連接,所述的儲油容器串聯連接在所述的管道中。本實用新型既能隨時調整油腔的油壓,使唇形密封圈前後壓差接近於零,又容易實施,運行可靠。
文檔編號F16J15/32GK201359088SQ20092003735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2日
發明者丁鬱華 申請人:江蘇華陽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