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吊綻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10:41:06 3
紡織機械吊綻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耐磨,防繞紗,生產效率塊,產品質量高的紡織機械吊綻。紡織機械吊綻,包括:上殼、吊綻螺杆、壓蓋、吊綻套、以及吊綻主體,其特徵在於:上殼內設有壓簧,吊綻放入上殼內由雙耳卡環鑲嵌在上殼下端內側的環形槽內;吊綻螺杆設置在吊綻套內部,吊綻螺杆外部設有防護墊圈,所述防護墊圈設置在壓蓋內與壓蓋之間設一復位簧;吊綻套、吊綻螺杆與吊綻主體由銷釘A連接固定;吊綻主體內部設有鎖扣,並設置在軌道槽內;鎖扣下端為圓錐型支撐圈,支撐圈下端設有固定卡環防止支撐圈脫離吊綻主體。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粗紗管上纏滿粗紗時,吊綻承受力最大;再當上殼下壓後,壓力通過壓簧,鎖扣,支撐圈,支撐圈打開鎖扣,支撐片向兩側張開,卡在粗紗管內,從而吊綻在更換粗紗管時效率最快。
【專利說明】紡織機械吊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落紗領域,特別是一種用於紡織機械自動落紗和粗細連,細絡連等紡織機械吊綻。
【背景技術】
[0002]在紡織過程中要經過粗紗工序再到細紗工序,在粗紗工序中紡出的粗紗纏繞在粗紗管上,然後將粗紗管裝到吊綻上,再將粗紗牽引到細紗機進行下一部加工。隨著細紗機的運轉,粗紗不斷地從粗紗管上牽引經過細紗機捻細。為了使牽引速度均勻,目前的吊綻上一直採用了二三十年以前的技術,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經緯紡織和上海二紡及紡織部裝備公司聯合在江陰市塑料防止配件廠試製,在八八年通過部級鑑定並制定了部頒標準,但是該技術一直延續到現在仍在使用。
[0003]該技術,主要結構為阻尼蓋和鋼球腕結構,當它們之間的摩擦力調節到設計的阻尼值上,在運轉過程中不能自動調整引紗張力。但是吊綻摩擦力受到重力影響,當粗紗重力大,則摩擦力大引紗張力也大;如果摩擦力不便,引紗張力也受引紗力臂變化的影響,粗紗管滿紗時引紗力臂最大,這時引紗張力芻向減小。兩者中影響最大的因素為重力。當粗紗管上繞滿粗紗時,吊綻承受的重力最大,摩擦力最大,牽引粗紗時,容易發生意外伸長並出硬頭,增加了擋車工的操作強度,並影響紡紗質量;當纏繞在粗紗管上的粗紗逐漸減少時,摩擦力也減小,在同等的牽引力牽引下,紗條容易下墜,此時粗紗管停止轉動。隨著引紗動作的進行,當消耗完下墜的長度後紗管突然轉動(此時的引紗張力最大)造成意外小微節牽伸,形成細紗的長細紗紗疵。
[0004]現有的吊綻在與粗紗管連接時容易磨損吊綻頭部組件,支撐上端易繞紗,在調換粗紗管時吊綻頂部下壓套件還容易使套件損壞。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紡織機械紡織工作時發生的機械損壞狀況,生產效率慢,產品質量差,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耐磨,防繞紗,生產效率塊,產品質量高的紡織機械吊綻。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的:
[0007]—種紡織機械吊綻,包括:上殼、吊綻螺杆、壓蓋、吊綻套、以及吊綻主體,其特徵在於:上殼內設有壓簧,吊綻放入上殼內由雙耳卡環鑲嵌在上殼下端內側的環形槽內;吊綻螺杆設置在吊綻套內部,吊綻螺杆外部設有防護墊圈,所述防護墊圈設置在壓蓋內與壓蓋之間設一復位簧;吊綻套、吊綻螺杆與吊綻主體由銷釘A連接固定;吊綻主體內部設有鎖扣,並設置在軌道槽內;鎖扣下端為圓錐型支撐圈,支撐圈下端設有固定卡環防止支撐圈脫離吊綻主體。
[0008]進一步的,所述銷釘A下端設有第二臺階,吊綻主體與吊綻套相接處為第一臺階,防止吊綻工作時繞紗以損壞機械。
[0009]進一步的,所述吊綻主體下端設有固定卡環,卡環為金屬制佔面小且耐磨,由超聲波鑲嵌在吊綻主體下面的環形凹槽內。
[0010]進一步的,所述為阻止支撐圈打轉或損壞吊綻頭組件,支撐圈的下端兩側與支撐片相接處設有固定缺口。
[0011]又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圈下端與軌道槽兩側設有方座,方座與支撐圈連接為一整體,方座卡在軌道槽內,且只能上下滑動,當向上推動鎖扣下面的凸起時,支撐片向吊綻主體外側張開為打開鎖扣,支撐圈再向上推動,支撐片向吊綻主體內部收縮為關閉鎖扣;為防止支撐圈氧化,支撐圈整體採用金屬製作。
[0012]進一步的,所述鎖扣鑲嵌在吊綻主體內,鎖扣的兩側突出吊綻主體外側,坐落在軌道槽內,且鎖扣下端向外凸起。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金屬制支撐片呈倒鉤型,支撐片上端設有圓孔,由銷釘B固定在鎖扣上。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吊綻主體採用上下層或左右式分兩塊合併,當粗紗管上纏滿粗紗時,吊綻承受力最大;在當上殼下壓後,壓力通過壓簧,鎖扣,支撐圈,支撐圈打開鎖扣,支撐片向兩側張開,卡在粗紗管內,從而吊綻在更換粗紗管時效率最快。
[0015]本實用新型能適用於大多數紡紗機,在更換粗紗管時具有效率高,耐磨,防繞紗,生產效率塊,產品質量高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紡織機械吊綻結構主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紡織機械吊綻結構左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吊綻主體分合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標記為:1上殼;2壓簧;3環形槽;4雙耳卡環;5吊綻螺杆;6壓蓋;7吊綻套;8吊綻主體;9復位簧;10防護墊圈;11鎖扣;12軌道槽;13支撐圈;14固定卡環;15環形凹槽;16第一臺階;17第二臺階;18支撐片;19缺口 ;20方座;21凸起;22圓孔;銷釘A ;銷釘B。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 ] 實施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紡織機械吊綻,包括上殼1、吊綻螺杆5、壓蓋
6、吊綻套7、以及吊綻主體8,其特徵在於:上殼I內設有壓簧2,吊綻放入上殼I內由雙耳卡環4鑲嵌在上殼I下端內側的環形槽3內;吊綻螺杆5設置在吊綻套7內部,吊綻螺杆5外部設有防護墊圈10,所述防護墊圈10設置在壓蓋6內,並與壓蓋6之間設一復位簧9 ;吊綻套7、吊綻螺杆5與吊綻主體8由銷釘A連接固定;吊綻主體8內部設有鎖扣11,並設置在軌道槽12內;鎖扣11下端為圓錐型支撐圈13,支撐圈13下端設有固定卡環14防止支撐圈13脫離吊綻主體8。
[0022]銷釘A下端設有第二臺階17,吊綻主體8與吊綻套7相接處為第一臺階16,防止吊綻工作時繞紗以損壞機械。吊綻主體8下端設有固定卡環14,卡環為金屬制佔面小且耐磨,由超聲波鑲嵌在吊綻主體8下面的環形凹槽15內。為阻止支撐圈13打轉或損壞吊綻頭組件,支撐圈13的下端兩側與支撐片18相接處設有固定缺口 19。
[0023]又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圈13下端與軌道槽12兩側設有方座20,方座20與支撐圈13連接為一整體,方座20卡在軌道槽12內,且只能上下滑動,當向上推動鎖扣11下面的凸起21時,支撐片18向吊綻主體8外側張開為打開鎖扣11,支撐圈13再向上推動凸起21時,支撐片18向吊綻主體8內部收縮為關閉鎖扣11 ;為防止支撐圈13氧化,支撐圈13整體採用金屬製作。
[0024]所述鎖扣11鑲嵌在吊綻主體8內,鎖扣11的兩側突出吊綻主體8外側,坐落在軌道槽12內,且鎖扣11下端向外凸起21。金屬制支撐片18呈倒鉤型,支撐片18上端設有圓孔22,由銷釘B固定在鎖扣11上。
[0025]所述的吊綻主體8拋棄了原始的整體制式,採用上下層(或左右式)分兩塊合併式:當粗紗管上纏滿粗紗時,吊綻承受力最大;再當上殼下壓後,壓力通過壓簧,鎖扣,支撐圈,支撐圈打開鎖扣,支撐片向兩側張開,卡在粗紗管內,從而吊綻在更換粗紗管時效率最快。
[0026]本實用新型能適用於大多數紡紗機,在更換粗紗管時具有效率高,耐磨,防繞紗,生廣效率塊,廣品質量聞等特點。
[0027]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做若干的調整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織機械吊綻,包括:上殼、吊綻螺杆、壓蓋、吊綻套、以及吊綻主體,其特徵在於:上殼內設有壓簧,吊綻放入上殼內由雙耳卡環鑲嵌在上殼下端內側的環形槽內;吊綻螺杆設置在吊綻套內部,吊綻螺杆外部設有防護墊圈,所述防護墊圈設置在壓蓋內與壓蓋之間設一復位簧;吊綻套、吊綻螺杆與吊綻主體由銷釘A連接固定;吊綻主體內部設有鎖扣,並設置在軌道槽內;鎖扣下端為圓錐型支撐圈,支撐圈下端設有固定卡環防止支撐圈脫離吊綻主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銷釘A下端設有第二臺階,吊綻主體與吊綻套相接處為第一臺階,防止吊綻工作時繞紗以損壞機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吊綻主體下端設有固定卡環,卡環為金屬制佔面小且耐磨,由超聲波鑲嵌在吊綻主體下面的環形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為阻止支撐圈打轉或損壞吊綻頭組件,支撐圈的下端兩側與支撐片相接處設有固定缺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支撐圈下端與軌道槽兩側設有方座,方座與支撐圈連接為一整體,方座卡在軌道槽內,且只能上下滑動,為防止支撐圈氧化,支撐圈整體採用金屬製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鎖扣鑲嵌在吊綻主體內,鎖扣的兩側突出吊綻主體外側,坐落在軌道槽內,且鎖扣下端向外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金屬制支撐片呈倒鉤型,支撐片上端設有圓孔,由銷釘B固定在鎖扣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械吊綻,其特徵在於:吊綻主體採用上下層式或左右式分兩塊合併。
【文檔編號】D01H9/02GK203475001SQ20132058658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牛伯華 申請人:牛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