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土傳病害的生物智能菌塊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2023-07-08 22:01:51 1
一種防治土傳病害的生物智能菌塊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活體生物智能菌塊,所述生物智能菌塊採用3種菌株ACCC40033: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Streptomyces hygrospinosusvar.beigingenis Taoetal 、ACCC40060:小金色鏈黴菌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Yanetal.)Yanetal.和ACCC11112:枯草芽孢桿菌 Bacillussubtilis (Ehrenberg)Cohn,經發酵乾燥製得各菌株母粉後與載體輔料按比例混合壓制而成,該生物智能菌塊可以用於多種蔬菜、花卉、經濟作物的育苗,不僅在苗期能夠防止土傳病害對植物的危害,而且在移栽到田間或溫室後,仍然能夠對植物的土傳病害起到非常好的防治作用,特別是對黃瓜枯萎病、辣椒立枯病和西瓜猝倒病有很好的防效。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土傳病害的生物智能菌塊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育苗菌塊,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用於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活體生物 智能菌塊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土傳病害是土壤中的病原物在條件適宜時從作物的根部或莖基部侵害作物而引 起的病害,其病原菌主要是通過土壤有機肥料、灌溉水或者自然流水進行傳播危害,危害嚴 重的地塊可使作物減產30%-50%。
[0003] 土傳病害之所以越來越嚴重,難防難治,究其原因就是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一般為 多寄生微生物,一種病原菌就可以侵染數種乃至數百種作物和雜草,使得傳統的輪作、品種 選擇與改進栽培方式等治理土傳病害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0004] 本發明以ACCC40033:刺抱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var.beigingenisTaoetal、金免J叛黴嵐Streptomycesmicroflavus(Janet al.) Yan et al?和ACCC11112:枯草芽抱桿菌(Ehrenberg) Cohn (這3個菌種均獲購於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的發酵母粉為防治土傳病害的核 心成分,輔以天然載體物質(草炭土、椰糠、糖渣)、促生劑(羥烯腺嘌呤、烯腺嘌呤)、凝結劑 (聚丙烯醯胺凝膠)、粘合劑(阿拉伯樹膠粉)、保護劑(海藻酸鉀),用專用壓片機壓製成中間 帶寬2cm、深為lcm小孔的圓柱形菌塊(直徑4. 5cm,高2. 5cm),製得本發明的生物智能菌塊。
[0005] 本發明的生物智能菌塊,產生的抗菌素不僅對多種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使到抑制作 用,還可以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產生致死作用,同時生物智能菌塊的菌種在與病原微生物 產生生態位點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更好地保護了作物的生長。
[0006] 本發明的產品適用於多種蔬菜、花卉、經濟作物的育苗以及移栽,不僅在苗期可以 防止植物土傳病害的發生,而且在移栽到田間或溫室後,仍然能夠對植物的土傳病害起到 非常好的防治作用。移栽15天後對西瓜猝倒病、辣椒立枯病、黃瓜枯萎病等植物的土傳病 害防效可達90%以上,持效期長達2-3個月;並具有對人畜安全無毒、不汙染環境等有利於 生態平衡的特點,滿足了國家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高度 統一。
【發明內容】
[0007] 菌株 ACCC40033 為刺抱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Far. 辦et a/ ;菌株AC(X40060 為小金色鏈黴菌ffiicro/yaras (Yan et al.) Yan et al.;菌株 ACCC11112 為枯草芽抱桿菌(Ehrenberg) Cohn ;上述3種菌株均購自於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
[0008] 本發明的生物智能菌塊是採用如下方法製備的。
[0009] 步驟一、製備發酵母粉。
[0010](1)製備菌株ACCC40033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KN03-1. 2g, K2HP04-0 . 54g,NaCl-O. 55g,FeS04 ? 7H20-0. Olg,可溶性澱粉-25g,MgS04 ? 7H20-0. 6g, 羥烯腺嘌呤-0. 5g,烯腺嘌呤-0. lg,瓊脂-0. 25g,pH值調至7. 2,清水補齊至lOOOg。按上 述比例配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後將菌株於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 30°C條件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後(有效活菌數均達到3. 0 X 109cfu/ml)製得一級種 子;然後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比例,接入裝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 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溫度30 °C,通氣量開始在1 :1 ( v . v . m ),培養 24小時後增至1:1.5( v ? v ? m ),48小時後降至1:1.2( v ? v ? m ),發酵至72 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檢發酵液中ACCC40033: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的菌量達到30億 cfu/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的比例將菌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 ± 1 °C左右 的氣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合格的發酵母粉。
[0011](2)製備ACCC40060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KN03-L 2g,K2HP04-0.54g ,NaCl-0. 55g,FeS04 ? 7H20-0. Olg,可溶性澱粉-25g,MgS04 ? 7H20-0. 6g,羥烯腺嘌 呤-0. 5g,烯腺嘌呤-0. lg,瓊脂-0. 25g,pH值調至7. 2,清水補齊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 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後將菌株於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30°C條件 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後(有效活菌數均達到3. OX 109cfu/ml)製得一級種子;然後 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比例,接入裝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的發酵 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溫度30 °C,通氣量開始在1 : 1.2 ( v ? v ? m ),培養24 小時後增至1:1. 4 ( v ? v ? m ),48小時後繼續增至1 : 1. 6 ( v ? v ? m )。發酵 至72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檢發酵液中ACCC40060:小金色鏈黴菌的菌量達到30億cfu/ 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的比例將菌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土 1°C左右的氣 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合格的發酵母粉。
[0012] (3)製備ACCC11112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蛋白腖-5. 3g,NaCl-5. 8g, MnS04?H20-0. 004g,羥烯腺嘌呤-0. 4g,烯腺嘌呤-0. 2g,牛肉膏-3. 3g,瓊脂-0. 25g,pH值 調至7. 0,清水補齊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後將菌株於無菌 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30°C條件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後(有效活菌數 均達到3.OX109cfu/ml)製得一級種子;然後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比例,接入裝有 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溫度30 °C,通 氣量開始在1 : 1(v?v?m),培養24小時後增至1:1.5(v?v?m),48小 時後繼續增至1:1.2(v.v.m)。發酵至72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檢發酵液中 ACCC11112:枯草芽孢桿菌的菌量達到30億cfu/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的比例將菌 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1°C左右的氣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合格的發酵 母粉。
[0013] 以上所述菌液與載體攪拌乾燥中,載體為6:4比例的碳酸鈣和拉開粉混合物。
[0014] 步驟二、生物智能菌塊的製備。
[0015] 按重量百分比將草炭土 58. 6%、椰糠15%、糖渣15%、羥烯腺嘌呤0. 2%、烯腺嘌呤 0. 2%、聚丙烯醯胺凝膠2%、阿拉伯樹膠粉1%、海藻酸鉀8%的比例混合均勻製成載體物質。 然後將配置好的載體物質與菌株ACCC40033的發酵母粉、菌株ACCC40060的發酵母粉、菌株 ACCC11112的發酵母粉,按照重量百分比10:0. 4-1 :0. 4-1:0. 4-1混拌均勻後,用專用壓片 機壓製成中間帶寬2cm、深為lcm小孔的圓柱形菌塊(直徑4. 5cm,高2. 5cm),製得本發明所 述得生物智能菌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白,用以下具體實例進行說明,但本發 明不局限於這些具體實例。
[0017] 實施例1:製備本發明的生物智能菌塊。
[0018] 所使用的菌株:菌株ACCC40033為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泣 Far. a八菌株 ACCC40060 為小金色鏈黴菌 ffiicro/yaras (Yan et al.) Yan et al.、菌株 ACCC11112:枯草芽抱桿菌 (Ehrenberg) Cohn,這3種菌株均獲購自於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 管理中心。
[0019]首先,製備菌株ACCC40033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KN03-1.2g, K2HP04-0 . 54g,NaCl-0. 55g,FeS04 ? 7H20-0. 01g,可溶性澱粉-25g,MgS04 ? 7H20-0. 6g, 羥烯腺嘌呤-0. 5g,烯腺嘌呤-0. lg,瓊脂-0. 25g,pH值調至7. 2,清水補齊至1000g。按上 述比例配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後將菌株於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 30°C條件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後(有效活菌數均達到3. 0 X 109cfu/ml)製得一級種 子;然後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比例,接入裝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 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溫度30 °C,通氣量開始在1 :1( v . v . m ),培養 24小時後增至1:1.5( v ? v ? m ),48小時後降至1:1.2( v ? v ? m ),發酵至72 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檢發酵液中ACCC40033: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的菌量達到30億 cfu/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的比例將菌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 ± 1 °C左右 的氣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合格的發酵母粉。
[0020] 其次,製備ACCC40060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KN03-1. 2g ,K2HP04-0 . 54g,NaCl-0. 55g,FeS04 *71120-0. 01g,可溶性澱粉-25g,MgS04 *71120-0. 6g, 羥烯腺嘌呤-0. 5g,烯腺嘌呤-0. lg,瓊脂-0. 25g,pH值調至7. 2,清水補齊至1000g。按上 述比例配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後將菌株於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 30°C條件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後(有效活菌數均達到3. 0 X 109cfu/ml)製得一級種 子;然後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比例,接入裝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 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溫度30 °C,通氣量開始在1 : 1.2 ( v . v . m ), 培養24小時後增至1:1.4 ( v ? v ? m ),48小時後繼續增至1 : 1.6 ( v ? v ? m )。發酵至72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檢發酵液中ACCC40060:小金色鏈黴菌的菌量達到30 億cfu/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的比例將菌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1°C左 右的氣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合格的發酵母粉。
[0021] 再次,製備ACCC11112的發酵母粉:液體發酵培養基配方:蛋白腖-5.3g, NaCl-5. 8g,MnS04 ? H20-0. 004g,羥烯腺嘌呤-0? 4g,烯腺嘌呤-0? 2g,牛肉膏-3. 3g,瓊 脂-0. 25g,pH值調至7. 0,清水補齊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發酵培養基的量,然 後將菌株於無菌條件下接入液體發酵培養基中,在30°C條件下於搖床上振蕩培養72小時 後(有效活菌數均達到3. OX 109cfu/ml)製得一級種子;然後將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按3%的 比例,接入裝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經滅菌並冷卻後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生產,發酵培養 溫度30 °C,通氣量開始在1 : 1 ( v ? v ? m ),培養24小時後增至1:1.5 ( v ? v ? m ),48小時後繼續增至1 : 1.2 ( v ? v ? m )。發酵至72小時發酵完畢,經過鏡 檢發酵液中ACCC11112:枯草芽孢桿菌的菌量達到30億cfu/ml時為合格菌液,最後按7:3 的比例將菌液與載體攪拌均勻,放入溫度在90 ± 1 °C左右的氣流乾燥機進行乾燥,最後得到 合格的發酵母粉。
[0022] 最後,稱取草炭土5. 86kg、椰糠1. 5kg、糖漁1. 5kg、輕烯腺噪呤20g、烯腺噪呤20g、 聚丙烯醯胺凝膠200g、阿拉伯樹膠粉100g、海藻酸鉀800g、菌株ACCC40033的發酵母粉 500g、菌株ACCC40060的發酵母粉500g、菌株ACCC11112的發酵母粉500g混合攪拌製成總 量為11. 5kg的載體物質,放入專用壓片機中壓製成中間帶寬2cm、深為lcm小孔的圓柱形菌 塊(直徑4. 5cm,高2. 5cm),製得本發明所述得生物智能菌塊。
[0023] 拮抗試驗:將菌株ACCC40033、菌株ACCC40060和菌株ACCC11112分別在高高氏 一號固體培養基、營養肉汁瓊脂培養基以及高氏一號與營養肉汁混合固體培養基上接種培 養,三點放置相互間隔3cm,每個組合重複三次進行交叉拮抗試驗,結果表明三者之間不存 在拮抗,能夠共同生長。
[0024] 實施例2 :測定本發明生物智能菌塊的生物活性。
[0025] 按本發明的製備方法製得:只含菌株ACCC40033的育苗菌塊、只含菌株 ACCC40060的育苗菌塊、只含菌株ACCC11112的育苗菌塊和本發明的生物智能菌塊。
[0026] 用以上製得的4種菌塊分別對黃瓜、辣椒和西瓜進行育苗並最後分別移栽到黃瓜 枯萎病、辣椒立枯病和西瓜猝倒病等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的溫室或地塊,15天後觀察黃瓜枯 萎病、辣椒立枯病和西瓜猝倒病的發病率。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活體生物智能菌塊,其特徵是:所述的生物智能菌塊採 用3種菌株ACCC40033:刺抱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Stre/?Far. beigingenisTao et al、kOZQA^&y. 金免J範黴儀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Yan et al.) Yan et al?和 ACCC11112:枯草芽抱桿菌(Ehrenberg) Cohn,經 發酵乾燥製得3種菌株母粉後與載體輔料混合物按特定比例混合壓制而成。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ACCC40033: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和ACCC40060:小金色鏈 黴菌的液體發酵配方為:KN03-1.2g,K2HP04-0 . 54g,NaCl-0.55g,FeS04.740-0. Olg, 可溶性澱粉_25g,MgS04 ? 7H20-0. 6g,羥烯腺嘌呤-0. 5g,烯腺嘌呤-0. lg,瓊脂-0. 25g,pH 值調至7. 2,清水補齊至1000g。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ACCC11112:枯草芽孢桿菌的液體發酵配方為:蛋白腖-5.3g, NaCl-5. 8g,MnS04 ? H20-0. 004g,羥烯腺嘌呤-0? 4g,烯腺嘌呤-0? 2g,牛肉膏-3. 3g,瓊 脂-0. 25g,pH值調至7. 0,清水補齊至1000g。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輔料與3種菌株母粉的重量百分比比例為:10:0.4-1 : 0.4-1:0. 4-1。
5. 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輔料混合物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草炭土 58. 6%、椰糠15%、 糖渣15%、羥烯腺嘌呤0. 2%、烯腺嘌呤0. 2%、聚丙烯醯胺凝膠2%、阿拉伯樹膠粉1%、海藻酸鉀 8%〇
6. 權利要求1所訴的生物智能菌塊用於多種蔬菜、花卉、經濟作物的育苗,可以對植物 苗期和移栽后土傳病害的防治作用,特別是對黃瓜枯萎病、辣椒立枯病和西瓜猝倒病有非 常好的防效。
【文檔編號】A01N63/02GK104430547SQ20141079156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9日
【發明者】吳景霄, 唐睿, 任承才, 杜榮鍇, 吳淑科, 王昌顯, 嚴崇澤 申請人: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