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亂之後的歷史(大唐樂聖李龜年)
2023-04-16 18:52:40 1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的這篇《相思》,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幾歲的小朋友也是背誦如流。大家都以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篇,其實不然,這首詩裡的相思表達的並非是愛情,而是一種有友誼。《相思》這首詩又名《江上贈李龜年》,是王維與好友李龜年分別時,寫給李龜年的贈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唐著名樂工李龜年。
李龜年,邢州柏仁人,是唐玄宗時期著名的音樂家,能歌善舞、吹篳篥、奏羯鼓樣樣精通,被人們稱作為「唐代樂聖」。開元中期,李龜年和兩位兄弟李彭年、李鶴年一起創作了一首《渭川曲》,由於曲目動人、演藝精湛而一舉走紅。《渭川曲》成為了大唐帝國最流行的音樂曲目,李龜年也因此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
王公貴人經常請李龜年三兄弟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賞賜都成千上萬。三兄弟可謂是大紅大紫,在東都洛陽建造宅第,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公侯府第。李龜年是一位一心忠於唐王朝的樂工,與唐玄宗李隆基的感情很深,唐玄宗喜歡音樂,而李龜年又是當時著名的樂工,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可謂是「知音」。
李龜年每一次的演藝都讓唐玄宗心曠神怡。當時胡人安祿山懼怕宰相李林甫,由於李林甫在家中排行老十,安祿山親切的稱他為十郎。每一次安祿山派遣使者進宮匯報公事,使者回來後,安祿山總會問:「十郎怎麼說」?如果十郎說好,安祿山總能高興的又蹦又跳,如果十郎說不好,安祿山總會一拍腦門蹦起來說:「哎呀,這次我死定嘍」。李龜年模仿安祿山的行為,把他改編成了曲子唱給唐玄宗聽,唐玄宗聽後大笑不止,將此引為笑談。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戰亂一時間席捲了大唐帝國的半壁江山,洛陽、長安兩京淪陷,唐玄宗逃往巴蜀,李龜年在戰亂之中流亡到了江南。由於李龜年和唐玄宗的感情甚深,李龜年流落江南期間對唐玄宗的思念可謂是深入骨髓。有一次湘中採訪使舉辦宴會,李龜年在宴會中演唱王維贈送給自己的詩《相思》,接著又唱了王維的《伊州歌》來表達對唐玄宗的思念,希望唐玄宗能夠南巡。由於演唱太過於深情,在場所有的人紛紛為之流下眼淚。唱完之後,由於李龜年太過於激動,當場便昏死了過去。其妻不忍心殯殮他,四天後李龜年又甦醒過來,但最終還是鬱郁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