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攪拌桶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23:33:26
一種攪拌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攪拌桶,其包括桶體、桶蓋、攪拌軸和電機,桶體的底部安裝有拖座且拖座與桶體底壁之間密封形成一風腔,上述風腔與一鼓風機連通,桶體的底壁上間隔開設有多個連通風腔和桶體內腔的通孔;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雙輸出軸減速機且減速機的其中一個輸出軸與攪拌軸連接、另一個輸出軸與進料鬥動力連接,攪拌軸的下部為中空管體,管體的底端開口且管體的底部依次穿過桶體的底壁和風腔的底壁,管體的底端開口上轉動插裝有與上述鼓風機連通的進氣管,攪拌軸在桶體的下部固接有扇形葉片,扇形葉片的內部開設有風腔,扇形葉片上開設有多個與風腔連通的風孔。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加料方便、攪拌均勻和能清除大顆粒雜質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攪拌桶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攪拌桶。
【背景技術】
[0002]化工生產中,經常需要將粉末狀的物料與液體混合配製成溶液。由於粉末物料的溶解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加速其溶解,往往需要對其進行攪拌,因此,在配製溶液時要用到攪拌機。現有的攪拌機一般包括有攪拌桶和安裝在攪拌桶內的攪拌軸,攪拌軸底部安裝扇形葉片,攪拌軸的頂端與電機動力連接。現有攪拌機的攪拌工藝較粗糙,多採用將物料直接混合攪拌的方式。由於粉末狀的物料在生產和製備中一般會摻雜不溶於液體的顆粒物,如果直接將物料與液體直接混合攪拌,則會導致溶液中雜質過多。另外,使用現有的攪拌機,攪拌軸直接伸入到桶內,當攪拌阻力較大時,容易出現攪拌軸斷裂的現象,影響攪拌機的使用壽命;同時,粉末物料粘附力較強,容易導致加料口堵塞現象。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料方便、攪拌均勻且能清除大顆粒雜質的攪拌桶。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攪拌桶包括頂部敞口的桶體、封裝在桶體開口上的桶蓋、轉動安裝在桶蓋上的攪拌軸以及與攪拌軸動力連接的電機,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桶體的底部安裝有拖座且拖座與桶體底壁之間密封形成一風腔,上述風腔與一鼓風機連通,桶體的底壁上間隔開設有多個連通風腔和桶體內腔的通孔;桶蓋上轉動安裝有進料鬥,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雙輸出軸減速機且減速機的其中一個輸出軸與攪拌軸連接、另一個輸出軸與進料鬥動力連接,桶體的側壁上在靠近進料鬥底端出口的位置上連接有進液管,桶體的底部側壁上連接有出料管;桶體內安裝有過濾網;攪拌軸的下部為中空管體,管體的底端開口且管體的底部依次穿過桶體的底壁和風腔的底壁,管體的底端開口上轉動插裝有與上述鼓風機連通的進氣管,攪拌軸在桶體的下部固接有扇形葉片,扇形葉片的內部開設有與管體內腔連通的風腔,扇形葉片上開設有多個與風腔連通的風孔。
[0005]所述進料鬥上套裝有鏈輪且該鏈輪通過鏈條與減速機的一個輸出軸動力連接。
[0006]所述桶體側壁上開設有位置高於過濾網的清渣口,清渣口上安裝有出渣門。
[0007]所述桶體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凸臺,過濾網安裝在環形凸臺上。
[0008]所述通孔的上部開口小於其下部開口。
[0009]所述攪拌軸的中部安裝有位於過濾網上方的刮板葉片。
[0010]採用上述結構,進料鬥用於投放粉末物料,進液管用於加注液體,進料鬥可通過減速機驅動轉動,粉末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旋轉進入到桶內,方便了粉末物料的添加,避免了物料粘覆在進料鬥壁上,通過刮板葉片可將粉末物料攤平並均勻分布在過濾網上,利用過濾網將大顆粒的雜質過濾掉,避免了混合溶液中摻入大顆粒的雜質;風腔內由鼓風機不斷地泵入空氣,由多個通孔在桶體的底部產生氣泡,扇形葉片上也產生氣泡,伴隨著氣泡和扇形葉片的攪動,混合液攪拌的更加均勻;設置清渣口可定期將大顆粒雜質清出桶外,保證清潔。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加料方便、攪拌均勻和能清除大顆粒雜質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照附圖,本發明的攪拌桶包括頂部敞口的桶體1、封裝在桶體I開口上的桶蓋2、轉動安裝在桶蓋2上的攪拌軸3以及與攪拌軸3動力連接的電機4,桶體I的底部安裝有拖座18且拖座18與桶體I底壁之間密封形成一風腔19,上述風腔19與一鼓風機20連通,桶體I的底壁上間隔開設有多個連通風腔19和桶體I內腔的通孔21。設置風腔19和通孔21的結構,是為了在桶體I的底部產生氣泡,增加攪拌的均勻程度和避免物料沉澱。桶蓋2上轉動安裝有進料鬥5,電機4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雙輸出軸減速機6且減速機6的其中一個輸出軸與攪拌軸3連接、另一個輸出軸與進料鬥5動力連接,桶體I的側壁上在靠近進料鬥5底端出口的位置上連接有進液管7,桶體I的底部側壁上連接有出料管8 ;桶體I內安裝有過濾網9,攪拌軸3上安裝有位於過濾網9正上方的刮板葉片10,攪拌軸3的下部為中空管體30,管體30的底端開口且管體30的底部依次穿過桶體I的底壁和風腔19的底壁,管體30的底端開口上轉動插裝有與上述鼓風機20連通的進氣管12,攪拌軸3在桶體I的下部固接有扇形葉片11,扇形葉片11的內部開設有與管體30內腔連通的風腔110,扇形葉片11上開設有多個與風腔110連通的風孔111。採用該種攪拌軸3的結構,使得在扇形葉片11上也產生氣泡,扇形葉片11攪動時,伴隨著底部和扇形葉片11自身產生的大量氣泡,可使得溶液混合的更加均勻。
[0014]參照附圖,進料鬥5上套裝有鏈輪13且該鏈輪13通過鏈條14與減速機6的一個輸出軸動力連接。減速機6通過鏈條和鏈輪的傳動形式驅動進料鬥轉動,粉末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旋轉進入到桶內,方便了粉末物料的添加,避免了物料粘覆在進料鬥壁上而影響落料。通過刮板葉片10可將粉末物料攤平並均勻分布在過濾網9上,利用過濾網9將大顆粒的雜質過濾掉,避免了混合溶液中摻入大顆粒的雜質。
[0015]參照附圖,桶體I側壁上開設有位置高於過濾網9的清渣口 15,清渣口 15上安裝有出渣門16。清渣口 15用於定期將大顆粒雜質清出桶外,保持桶內潔淨。
[0016]參照附圖,對於過濾網9的安裝,桶體I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凸臺17,過濾網9安裝在環形凸臺17上。
[0017]參照附圖,為了便於空氣順暢地進入到桶體I內,通孔21的上部開口小於其下部開口。
【權利要求】
1.一種攪拌桶,包括頂部敞口的桶體(1)、封裝在桶體(1)開口上的桶蓋(2)、轉動安裝在桶蓋⑵上的攪拌軸⑶以及與攪拌軸⑶動力連接的電機(4),其特徵是所述桶體(1)的底部安裝有拖座(18)且拖座(18)與桶體(1)底壁之間密封形成一風腔(19),上述風腔(19)與一鼓風機(20)連通,桶體(1)的底壁上間隔開設有多個連通風腔(19)和桶體(1)內腔的通孔(21);桶蓋(2)上轉動安裝有進料鬥(5),所述電機(4)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雙輸出軸減速機(6)且減速機(6)的其中一個輸出軸與攪拌軸(3)連接、另一個輸出軸與進料鬥(5)動力連接,桶體⑴的側壁上在靠近進料鬥(5)底端出口的位置上連接有進液管⑵,桶體⑴的底部側壁上連接有出料管⑶;桶體⑴內安裝有過濾網(9);攪拌軸 (3)的下部為中空管體(30),管體(30)的底端開口且管體(30)的底部依次穿過桶體(1)的底壁和風腔(19)的底壁,管體(30)的底端開口上轉動插裝有與上述鼓風機(20)連通的進氣管(12),攪拌軸(3)在桶體(1)的下部固接有扇形葉片(11),扇形葉片(11)的內部開設有與管體(30)內腔連通的風腔(110),扇形葉片(11)上開設有多個與風腔(110)連通的風孔(1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桶,其特徵是所述進料鬥(5)上套裝有鏈輪(13)且該鏈輪(13)通過鏈條(14)與減速機(6)的一個輸出軸動力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桶,其特徵是所述桶體(1)側壁上開設有位置高於過濾網(9)的清渣口(15),清渣口(15)上安裝有出渣門(1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桶,其特徵是所述桶體(1)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凸臺(17),過濾網(9)安裝在環形凸臺(17)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桶,其特徵是所述通孔(21)的上部開口小於其下部開口。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桶,其特徵是所述攪拌軸(3)的中部安裝有位於過濾網(9)上方的刮板葉片(10)。
【文檔編號】B01F13/10GK103611438SQ201310535725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蔡國強, 宿敏 申請人:山東正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