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狀蜂箱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與流程
2023-07-08 15:18:11 4

本發明屬於蜜蜂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一種桶狀蜂箱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
背景技術:
蜂蜜對人體具有很大益處;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進心腦和血管功能,因此經常服用於心血管病人很有好處;蜂蜜對肝臟有保護作用,能促使肝細胞再生,對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食用蜂蜜能迅速補充體力,消除疲勞,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蜂蜜還有殺菌的作用,經常食用蜜糖,不僅對牙齒無妨礙,還能在口腔內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等;因此現今蜂蜜的市場廣大,養殖蜜蜂具有非常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現在蜜蜂養殖都以方形蜂箱進行養殖,蜂箱放置地面等處,該養殖方式對養殖的環境具有較大的要求,需要人工長期的照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人工成本小的一種圓桶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桶狀蜂箱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蜂箱的選擇和製作:所述蜂箱以風乾的杉木為原料,製成一圓臺形的蜂箱,該蜂箱上端直徑為30cm,下端直徑為45cm;在蜂箱內插入一長為60cm的橫梁;該蜂箱的上端設有一直徑為30cm上蓋板,下端設有一直徑為70cm的下蓋板;
2)蜜蜂的引入:將所述蜂箱進行高溫殺菌,在所述蜂箱的箱壁上塗有一層蜂蜜;將所述蜂箱置於蜂群上端,將蜂群輕輕驅動;
3)蜂箱放置區域的選擇:將步驟2)當中的蜂箱放置在空曠的區域;
4)蜜蜂的照料:定期清理蜂箱內蜜蜂排洩物;在夏季時期,對蜂桶周邊捕食蜜蜂的昆蟲進行驅趕;
5)採蜜前的準備工作:將蜂箱橫放,在蜂箱的打開蜂箱下端的桶蓋,將套設一透氣的袋子;
6)採蜜工作:在蜂箱上端吹入煙,將密封驅趕到步驟5)當中套設的袋子當中;使用工具將上端的蜂巢連同蜂蜜一起刮下,在可見到步驟1)當中所述的橫梁時停止;
7)採蜜收尾工作:將上端重新密封好,將蜂桶懸掛,待步驟6)當中的蜜蜂全部進入到蜂箱之後,撤去袋子;將蜂箱重新安置在原來的位置。
本發明實現了以桶形的蜂箱對蜜蜂進行養殖,桶形蜂箱既能夠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又能夠通過所述橫梁進行懸掛,因此放置蜂箱的方式多樣化,可以適應不同的地域;該養殖方式相較於傳統方形蜂箱的養殖方式,不需要人工長期的照料;減少了人工成本;同時通過本發明所述的採蜜方式對蜂蜜進行採集,採蜜的方式簡單有效,並對蜜蜂的傷害較小。
進一步的,步驟5)和步驟6)需在黑暗的環境下操作;在黑暗環境下操作,可以避免蜜蜂從蜂箱當中飛出,進而保證將蜜蜂都驅趕到袋子當中,避免了蜜蜂對採蜜人的傷害,保證了採蜜人的安全。
進一步的,所述蜂箱的下端設有一下蓋板,所述下蓋板的直徑為70cm;在所述蜂箱的下端開口上開有多個便於蜜蜂進出的蜂門;下蓋板的直徑大於所述蜂箱的下端,有利於蜜蜂在進入蜂箱前在所述下蓋板上做一個緩衝,不需要直接飛進蜂箱,從而使得蜜蜂在攜帶花粉的時候可以得到休息;蜂門設置可以方便蜜蜂從蜂箱當中進出。
進一步的,所述蜂門的大小為在同一時間只能容納一隻蜜蜂進出;蜂門的大小只能容納一隻蜜蜂進出,因此確保了體積大於蜜蜂的其他昆蟲等無法通過該蜂門進入到蜂箱,避免其他的昆蟲對蜂箱內的蜜蜂進行捕殺,或者是食用蜂箱內的蜂蜜。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通過桶形的蜂箱設計,實現了蜂箱可以放置在多種不同的區域當中,降低了對養蜂環境的需求;同時該養殖方式能夠避免蜜蜂的天敵等昆蟲進入到蜂箱內對蜂群造成傷害,減少了人工照料的時間,降低了人工成本;本發明的採蜜方式,避免了蜜蜂四處亂飛,對採蜜人造成危險;同時採蜜過程簡單,對蜜蜂的傷害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蜂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桶狀蜂箱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1)蜂箱的選擇和製作:在蜂箱的選擇上採用風乾的杉木作為原料,做成一個上端11開口的直徑為30cm,下端12開口直徑為45cm的圓桶,在該成形的圓桶的桶壁上開兩個相對的開口,同時插入一條長為60cm的杉木橫梁2,在該橫梁2的下方交叉安裝三根杉木條3,蜜蜂在進入到蜂箱中的時候聚集在杉木條3上;在所述蜂箱的上端11位置上鋪設一層棕櫚網,該棕櫚網便於蜜蜂的在製作蜂巢的時候,將蜂巢安裝在所述棕櫚網上;在所述棕櫚網的上端鋪設一層用於放置水等液體從蜂箱上端進入的防水布,在防水布的上端放置了一個杉木製成的上蓋板51,然後對該上蓋板51與蜂箱的連接處以及上蓋板51的縫隙進行泥封;在所述蜂箱的下端12設有一下蓋板52,該下蓋板52的直徑為70cm,在所下端的開口處開口多個只能供一個蜜蜂通過的蜂門6。
2)蜜蜂的引入:將蜜蜂桶放置燒開的廢水當中,持續加熱,用以殺滅蜂箱內的其他寄生蟲等;然後待蜂箱降溫到常溫的時候,在蜂箱的內壁上塗上一層蜂蜜,同時在蜂箱內的衫木條塗抹上蜂蜜;在此之後將蜂箱放置在聚集在一起的蜂群上方,然後將蜂群輕輕的驅動,使得蜂群慢慢的飛動起來,進而蜂群會進入到蜂箱當中食用蜂箱內的蜂蜜。
3)蜂箱放置區域的選擇:將引入了蜂群的蜂箱選擇一個空曠的區域放置,然後在蜂箱的上方進行遮擋,避免雨水等液體進入到蜂箱內。
4)蜜蜂的照料:在將蜂箱放置好後,每隔一周需要打開蜂箱的下蓋板,然後將下蓋板上蜜蜂的排洩物清理掉,保證蜂箱內部乾淨;在夏季時期,在蜂箱的周圍經常會出現捕食蜜蜂的昆蟲,因此需要每天晚上對蜂箱進行查看,對捕食蜜蜂的昆蟲進行驅趕;同時還要對蜂箱做好防曬措施,避免陽光對蜂箱長時間的暴曬;在冬季時期,對蜂箱進行保溫措施,在蜂箱外包裹一層海綿,進而保證蜂箱內的溫度,避免因天氣使得蜂箱內的密封凍死。
5)採蜜前的準備工作:在採蜜前,將蜂箱放置在一黑暗的空間當中,然後把蜂箱下蓋板52打開,同時在蜂箱的下端12套設上一個透氣的袋子,例如蛇皮袋等;
6)採蜜工作:將蜂箱的上蓋板51打開,然後將防水布撕開一個小口子,點燃由艾草構成的一個煙燻件,將煙通過撕開的小口子吹入到蜂箱當中,將蜂群驅趕到袋子當中;然後邊向蜂箱吹煙邊撤去防水布和棕櫚網;在完全撤去棕櫚網之後使用工具將蜂箱內的蜂巢連同蜂蜜一起刮下,刮到蜂巢與橫梁具有5cm的距離的時候,停止收蜜。
7)採蜜收尾工作:在停止收蜜之後,重新將蜂箱的上端鋪上一層棕櫚網,然後再鋪防水布和上蓋板51,並對上端11進行泥封,在等袋子當中的蜜蜂重新回到蜂箱之後,將袋子撤去,裝上下蓋板52,然後將蜂箱重新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圓桶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種桶狀蜂箱蜜蜂養殖及收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蜂箱的選擇和製作:所述蜂箱以風乾的杉木為原料,製成一圓臺形的蜂箱,該蜂箱上端直徑為30cm,下端直徑為45cm;在蜂箱內插入一長為60cm的橫梁;該蜂箱的上端設有一直徑為30cm上蓋板,下端設有一直徑為70cm的下蓋板;2)蜜蜂的引入:將所述蜂箱進行高溫殺菌,在所述蜂箱的箱壁上塗有一層蜂蜜;將所述蜂箱置於蜂群上端,將蜂群輕輕驅動;3)蜂箱放置區域的選擇:將步驟2)當中的蜂箱放置在空曠的區域;本發明通過桶狀的蜂箱對蜜蜂進行養殖,具有養殖方式簡單有效,簡化了對蜜蜂的照料,降低了人工成本;通過該方式養殖,蜂箱的放置方式多樣,可架設或懸掛,便於適應各種養殖環境。
技術研發人員:孫安心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孫安心
技術研發日:2017.06.26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