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
2023-07-08 13:31:46 1
專利名稱:一種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即時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為騰訊公司以外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的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除非文中明確另有所指,本說明書所說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是指騰訊公司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以外的其他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以外一詞是指同騰訊公司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之間不共享用戶的登錄帳號、登錄密碼等用戶信息,法律上和經營上不存在關聯關係。比如,假設騰訊公司運營了五個名字和技術上相互都有差異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這些系統就都屬於本說明書所指的騰訊公司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本說明書所說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就至少不包括這五個即時通訊服務系統。存在關聯關係的判斷標準是騰訊公司具有否決該系統實施本發明的影響力。
背景技術:
網絡服務系統,均涉及給用戶分配在系統中的身份識別代碼,一個用戶在同一系統中的身份識別代碼可以有多個,但不同用戶不會擁有同一個身份識別代碼。最常見的身份識別代碼就是用戶用以登錄網絡服務系統的登錄帳號。但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並不局限於登錄帳號。比如一個網絡服務系統,希望允許博客的瀏覽者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blog. XXX. com/身份識別代碼」來找到該用戶的博客, 或者為博客用戶提供「身份識別代碼.blog. XXX. com"的個人域名,該博客網絡服務系統也需要給用戶分配相應的身份識別代碼。現有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分配給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大體可以分成三種,(1)單純由數字組成的;(2)數字和字符的組合。不同的系統中,字符的允許範圍有所不同。(3) 有效的email地址。在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方面,現有的網絡服務技術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如果不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要根據QQ號搜索用戶,即時通訊服務系統就必須在此身份識別代碼之外存儲額外的信息或者得到其他信息來源的幫助。由於QQ號已經成為中國網絡用戶的主要身份識別ID,這個缺陷會顯著降低即時通訊服務系統的用戶信息存儲和搜索效率。 本說明書所說的直接對應關係是指,可以僅僅依靠身份識別代碼所提供的信息,按照固定的簡單規則沒有例外的計算出該用戶的QQ號。比如,假設在某個網絡服務系統中,某些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被分配為QQ+其QQ號的格式,但只要該系統中滿足QQ作為前綴、後面是數字這種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在去掉QQ前綴後的剩餘部分,並非沒有例外的就正好是該用戶的QQ號。這樣,即使僅僅針對滿足QQ+數字這種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集合,按照前述定義,也屬於身份識別代碼同QQ號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這裡所說的簡單規則,是指普通用戶根據容易得到的信息就可以知曉並容易掌握可以簡單依靠心算完成的規則。比如假設一個網絡服務系統,其身份識別代碼的註冊規則是允許用戶自由的使用字母和數字來構造身份識別代碼,但某一個時刻,統計碰巧顯示其中用Q+數字組成的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全部擁有QQ號,並且,Q後面的數字正好就是他們的QQ號。由於普通用戶不可能知道此情況,因此即使僅針對此時來說,該系統中Q+數字組成的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也不滿足前面所定義的身份識別代碼同QQ號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二、使用email地址來作為即時通訊服務系統的身份識別代碼,對於中國用戶來說存在明顯的不便之處。由於中文的特點,去掉音調之後人名和機構簡稱的重複率極高,大多數的人只能夠用類似 zhanghaipingl23 Q 163. com, zhanghaiping2587 S) sina. com 的格式來構造自己的email地址。同用數字組成的電話號碼、QQ號相比,人們不僅仍然需要記憶其中的123,2587等無規律數字,而且輸入起來也比QQ號麻煩,尤其是在手機上,比如上面兩個email地址不考慮B)主機名部分,就已經長達15位到16位。更重要是,這樣格式的地址在中國文化背景下讓人感到很不正規。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在英文環境中使用,可以讓人比較方便的了解其含義。對中國人,這個優點並不明顯,由於中文的特點,拼音化的文字很難閱讀,去掉音調後更是如此。比如huataiIianhezhengquankehufuwu S) sina. com。即使拼音不錯的人也很難輕易的看出它到底在說什麼。按照英文的做法用拼音首字母縮寫後,更是讓人不知所云,t匕如 htlhzqkhfw. sina. com。但email地址的用戶名常常又多少包含了一些含義,在中國文化社會環境下,很多時候反而很不方便。如果是使用電話號碼、QQ號那樣的數字,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 由於我們文化的特點,在一般的網絡社交中,人們經常希望有一種匿名的交際環境,網上交友,很多時候,人們一開始階段並不希望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但用一個假名字日後又可能顯得不好。對於商業用途,很多時候帶來的不方便更嚴重。比如一個公司根據自己的簡稱註冊了一個email地址,並將其作為自己在某個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中的身份識別代碼,現在公司改名,此身份識別代碼就需要廢止,否則就得經常的給人解釋。如果此身份識別代碼涉及公司內部部門名稱,此業務部門改名也會造成類似的問題。發明的內容本說明書所說的QQ號用戶是指已經註冊有QQ號,並且該QQ號符合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以下簡稱系統)的特定要求,並且願意向系統以某種方式提供該QQ號信息,並且願意接受系統為QQ用戶分配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比如,系統要求QQ號用戶的QQ號不在某些號碼範圍內,那麼只有其QQ號在此範圍之外,並且願意向系統以某種方式提供該QQ 號信息,並且願意接受系統為QQ用戶分配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才是 本說明書定義的 QQ號用戶。本說明書將上述符合系統的特定要求的QQ號的集合稱為QQ號用戶的允許QQ 號集合。本說明書所說的非QQ號用戶是指不滿足前述QQ號用戶定義的其他用戶。本說明書所說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對QQ號用戶來說是指3所述的身份識別代碼,本說明書其他有關各款對該身份識別代碼的技術特徵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對非QQ號用戶來說主身份識別代碼一詞是指12所述的身份識別代碼,本說明書其他有關各款對該身份識別代碼的技術特徵做了進一步的說明。輔助身份識別代碼一詞是指屬於同一用戶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系統應該如何改進現有的給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以期實施本發明之後可以實現(1)申請註冊的用戶中的QQ號用戶可以獲得非 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同時該身份識別代碼又能夠同QQ號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同時系統可以選擇允許在實施本發明之前已有的用戶(以下簡稱系統已有用戶)能夠繼續使用他們原有的身份識別代碼;(2)在實現(1)的同時允許系統已有的QQ號用戶也可以使用非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並且使其身份識別代碼同QQ號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3)在實現(2)的同時允許系統已有的非QQ號用戶也可以使用非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4)在實現(1)或(2)或(3)的同時,使騰訊公司的用戶有可能避免再申請同QQ號用戶已經在系統使用的QQ號相同的QQ號。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內容或者步驟方法A:1、系統確定QQ號用戶的允許QQ號集合。比如,假設某些QQ號是騰訊公司分配給兒童遊戲用的,被用戶廢棄率很高,被騰訊公司收回後又會被騰訊公司分配給別的用戶,系統就可以對規定QQ號用戶提供QQ號碼信息的QQ號不得是這些QQ號。也就是這些QQ號不屬於QQ號用戶的允許QQ號集合。2、系統為QQ號用戶分配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0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3、對於一個在系統中申請註冊的QQ號用戶,系統按照以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1)識別碼+QQ號,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前綴;(2) QQ號+識別碼,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後綴;(3)識別碼1+QQ號+識別碼2,也就是既有前綴,也有後綴。比如,如果把字母Q作為識別碼,並且作為前綴,對於QQ號碼是25578945的用戶,其在系統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Q25578945。除非特別說明,本說明書中+號表示兩者結合。如果把識別碼選擇為空,那麼QQ號用戶在系統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其QQ號。4、在每一個由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允許存在的QQ號都是唯一的。比如選擇Q作為QQ號用戶的識別碼,並且用做前綴, 那麼此集合中,QQ號為1234567的用戶只能有一個。假設在某個用戶以QQ號1234567在系統註冊後,騰訊公司將此QQ號分配給了另一個用戶,那麼新的用戶就不能夠再在系統中取得Q1234567的主身份識別代碼。5、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應該滿足⑴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系統已有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和用戶按照系統的許可在註冊時可能獲得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2)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本說明書所說的身份識別代碼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是指普通用戶看起來會把該身份識別代碼誤認為系統為QQ號用戶生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比如,如果系統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是Q作為前綴,按照Q+QQ號碼的規則來為QQ號用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假設系統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也有Q作為前綴,符合Q+數字的格式的,這些身份識別代碼就會被普通用戶誤認為是分配給QQ號用戶的,就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6、禁止非QQ號用戶獲得會導致5所述的要求不能夠得到滿足的身份識別代碼。7、如果系統實施本發明之前允許用戶用數字和字符構造身份識別代碼。可以通過對現有身份識別代碼進行統計的辦法來尋找合適的識別碼。比如,如果統計表明現有的身份識別代碼沒有用數字+QQ結尾的,那麼就可以給QQ號用戶賦予QQ的識別碼,並用做後綴。這樣QQ號為1234567的QQ號用戶在此系統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1234567QQ。8、對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註冊的用戶進行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
9、根據 需要,系統為QQ號用戶分配的識別碼可以不止一個。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也可以不止一個。方法B 在方法A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0、系統已有用戶中的QQ號用戶,系統對其進行技術驗證,通過驗證的,按照3所述的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方法C 在方法B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1、系統為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於QQ號用戶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 這個字符。識別符可以選擇為空。這裡所說的不同一詞的含義是,使用此識別碼按照12所述的規則來生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滿足14所述的要求。12、對於一個非QQ號用戶,系統按照如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 (1)識別碼+用戶編碼;⑵用戶編碼+識別碼;(3)識別碼1+用戶編碼+識別碼2。13、在每一個由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都是唯一的。比如系統分配給非QQ號碼用戶的識別碼是A,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是全部使用數字,並且A是用於前綴。那麼在A開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中,就只能有一個用戶被賦予了 1234567的編碼。但是,假設系統把識別碼B也分配給非QQ用戶,並且B是用於前綴,那麼在B開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 1234567可以再次被使用,也就是允許存在主身份識別代碼為B1234567的用戶,儘管已經存在主身份識別代碼為A1234567的用戶。14、分配給非QQ號用戶的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應該滿足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也不會同系統已有的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相重複。15、系統已有用戶中的非QQ號用戶,系統按照12所述的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16、根據需要,系統為非QQ號用戶分配的識別碼可以不止一個。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也可以不止一個。方法D 在方法C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7、非QQ號用戶,申請註冊時,系統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比如,分配給非QQ 號用戶的識別碼是A,並且是用作前綴,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是全部使用數字,該用戶就可以在此範圍內選擇系統允許的用戶編碼,獲得其主身份識別代碼。方法E 在方法A、方法B、方法C或方法D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8、系統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在系統獲得了主身份識別代碼的QQ號用戶的QQ號,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比如,有人在騰訊公司網絡服務系統申請QQ號,就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其申請或者擬申請的QQ號是否已經在系統為用戶所使用過了。方法F
在前述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
向系統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並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本發明可以顯著提高系統的用戶信息的存儲和搜索效率,顯著改善系統的用戶體驗。同時,歷史證明以上方法對於現有的技術人員來說遠非顯而易見。人們公知,騰訊公司最大的優勢在於其QQ號體系已經構成了一個關於社會關係的信息存儲和搜索系統,用戶的QQ號和用戶朋友的QQ號,已經像人們的電話號碼通訊錄一樣成為了人們的一項無形資產,騰訊公司以外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相對於騰訊公司的服務系統,最大的劣勢是,用戶在其他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中會失去以QQ號為信息存儲代理的社會關係。為了減少這個劣勢, 技術人員用盡了他們所能夠想到的一切辦法,各個即時通訊服務商也投入了巨額的金錢, 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技術人員提出過本發明。2010年11月,騰訊公司宣布不允許使用 360軟體的用戶繼續使用QQ,即使在這樣的外部刺激下,也仍然如此。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其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做舉例說明。實施例A假設MSN即時通訊服務系統決定實施本發明。就可以選擇公布其拒絕接受的QQ號的集合,凡是提供的QQ號屬於此集合的用戶,系統不接受其為QQ號用戶,不允許其獲得系統為QQ號用戶分配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凡是QQ號用戶,技術驗證屬實後,在 MSN中賦予Q+QQ號碼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比如QQ號碼是123456789的用戶,其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Q123456789。非QQ號用戶,MSN可以將其識別碼分配為M,並為現有MSN用戶中的非QQ號用戶統一分配用戶編碼。用戶編碼使用純數字組成。這樣3500萬MSN中國用戶中的非QQ用戶也可以獲得類似電話號碼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比如M2456789。從而消除在中文環境下使用 email地址作為即時通訊身份識別代碼的種種缺點。顯著提高MSN即時通訊服務系統在中國社會交往中的適用範圍。於此同時,MSN用戶可以繼續使用其註冊時提供的email地址作為登錄帳號。2010年11月齊Q大戰的時候,如果MSN擁有這樣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騰訊就不可能採用停止QQ服務來要求用戶卸載奇虎公司的軟體了。否則數億用戶就會在MSN的上述即時通訊系統中註冊。實施例B假設某公司決定按照本發明建立即時通訊服務系統,提供即時通訊服務。就可以選擇公布其拒絕接受的QQ號的集合,凡是提供的QQ號屬於此集合的用戶,系統不接受其為QQ號用戶,不允許其獲得系統為QQ號用戶分配的主登錄帳號。對QQ號碼用戶, 技術驗證屬實後,在該公司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中賦予與QQ號相同的主登錄帳號。也就是識別碼選擇為空。本說明書所說的主登錄帳號是指符合本說明書定義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中的登錄帳號。登錄帳號是指用戶身份識別代碼中能夠用於登錄系統的身份識別代碼子集合。而對於非QQ號用戶,允許用戶以有效的email地址註冊。並且對這些用戶賦予識別碼A作為前綴,用純數字來構造用戶編碼。這樣該公司即時通訊用戶就可以獲得如12456789,或者A123456789格式的登錄帳號,這些帳號在該公司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的直接存儲了騰訊QQ號碼系統的社會關係,擁有QQ號碼的用戶在該公司的系統中也可以繼續使用QQ號碼來搜索自己的已經註冊的好友。其他 以email方式註冊的用戶,也獲得了類似於電話號碼的通訊號碼。消除了中國用戶使用email地址作為即時通訊帳號的種種不便。該公司提供搜索服務,在該公司即時通訊服務系統註冊的QQ號用戶的QQ號碼,經該用戶同意的,均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
權利要求
1.一種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用於騰訊公司以外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以下簡稱系統),用於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其特徵在於系統確定QQ號用戶的允許QQ號集合,至少有一個QQ號不被包括在允許QQ號集合中; 系統為QQ號用戶分配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 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 對於一個申請註冊的QQ號用戶,系統按照以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 (1)識別碼+QQ號,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前綴;(2)QQ號+識別碼,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後綴;(3) 識別碼1+QQ號+識別碼2,也就是既有前綴,也有後綴;在每一個由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允許存在的QQ號碼都是唯一的;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應該滿足(1)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系統已有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和和用戶按照系統的許可在註冊時可能獲得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2)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禁止非QQ號用戶獲得會導致前款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身份識別代碼; 對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註冊的用戶進行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已有用戶中的QQ號用戶,系統對其進行技術驗證,通過驗證的,按照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生成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為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於QQ號用戶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S)這個字符, 識別符可以選擇為空;對於一個非QQ號用戶,系統按照如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1)識別碼+用戶編碼;(2)用戶編碼+識別碼;(3)識別碼1+用戶編碼+識別碼2 ;在每一個由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都是唯一的;分配給非QQ號用戶的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則應該滿足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也不會同系統已有的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相重複;系統已有用戶中的非QQ號用戶,按照非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生成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非QQ號用戶,申請註冊時,系統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戶編碼僅由數字組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戶編碼僅由數字組成。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碼在系統獲得了主身份識別代碼的QQ用戶的QQ 號,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
8.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向系統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並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
9.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為即時通訊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向系統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並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系統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碼在系統註冊的QQ用戶的QQ號碼,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即時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為騰訊公司以外的即時通訊服務系統的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以實現用戶可以不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同時QQ號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又同QQ號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方法包括系統確定允許QQ號集合,系統為QQ號用戶和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對於QQ號用戶,系統按照包含QQ號碼信息的特定方式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接受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本發明可以顯著提高用戶信息的存儲和搜索效率,顯著改善系統的用戶體驗。
文檔編號H04L12/58GK102355470SQ20111034184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0日
發明者何勁 申請人:何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