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9:11:51 1
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變壓器部件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本實用新型包括:調容盤狀開關設在安裝板的下方,調容永磁操動機構設在安裝板的上方,調容盤狀開關與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負荷隔離開關處還設有底板,負荷隔離開關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位於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上方,底板與安裝板連接,負荷隔離開關與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調壓開關包括調壓盤狀開關和調壓永磁操動機構,調壓永磁操動機構固定在安裝板的上方,調壓盤狀開關設在安裝板的下方,調壓盤狀開關與調壓永磁操動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將變壓器高低壓引線完全分開並分成兩邊接線,使變壓器引線裝配效率大大提高,引線結構更合理更美觀,絕緣水平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變壓器部件領域,是變壓器進行調容和調壓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普遍應用的調容、調壓開關一般是轉籠結構且單獨設置,傳動機構一般是電動機帶動主軸旋轉,動觸頭與相應的靜觸頭接觸實現變壓器高/低壓繞組引線接線方式的轉變,從而實現調容/調壓目的。但由於電機轉動較慢,換容時間長、換容速度慢,換容時易產生電弧,長期使用造成觸點接觸不良,冷卻油雜質增加,絕緣下降;為避免這種情況,還需有相應的保護裝置,以致使變壓器體積較大,成本較高。而且1kV配電網上的配電變壓器不僅需要調節容量還需要不斷調整輸出電壓,傳統開關顯然不能適應這個要求。現有專利(專利申請號:201110265113.0)系採用永磁操動機構的扁平結構式組合調容調壓開關,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由於負荷隔離開關係圓盤狀結構,為適應大容量變壓器,觸頭勢必要變寬變大,為保證絕緣則開關體積要增大,成本增加較多;而且變壓器繞組高低壓引線混接在盤狀開關上,致使變壓器弓I線裝配效率低,且易出現絕緣問題。
[0003]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本實用新型採用具有常開和常閉觸點的負荷隔離開關,並採用調容型盤狀分接開關,將變壓器高低壓引線完全分開並分成兩邊接線,使變壓器引線裝配效率大大提高,引線結構更合理更美觀,絕緣水平大大提高;將負荷隔離開關與調容盤狀開關及調壓開關、真空負荷開關錯層設置為雙層結構,充分利用了空間,開關體積不增加即可增大接線排規格,大容量變壓器也可使用,擴大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採用永磁操動機構驅動,換容速度快、電能損耗低。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包括:安裝板、負荷隔離開關、調容盤狀開關、調容永磁操動機構和調壓開關;所述調容盤狀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處還設有底板,所述負荷隔離開關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位於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上方,所述底板與所述安裝板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所述調壓開關包括調壓盤狀開關和調壓永磁操動機構,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與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連接。
[0006]更加優選地,還包括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所述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
[0007]更加優選地,所述底板通過支撐柱與所述安裝板連接。
[0008]更加優選地,所述負荷隔離開關操動處對應的所述底板上開有槽。
[0009]更加優選地,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個,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透過所述槽與三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並通過操動連板與其中兩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並通過傳動杆與其餘一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
[0010]更加優選地,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孔,所述孔與所述調容盤狀開關的操動處對應,所述調容盤狀開關透過所述孔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並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操動連板相連。
[0011]更加優選地,所述調壓開關設為兩個。
[0012]更加優選地,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對觸點,其中兩對所述觸點為常開觸點,另外一對所述觸點為常閉觸點,一對所述常閉觸點設在兩對所述常開觸點的之間。
[0013]更加優選地,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個,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低壓引線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的一側。
[0014]更加優選地,所述調容盤狀開關的觸頭分為三組,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高壓引線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的低壓引線的對側。
[0015]更加優選地,所述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設有負控進線端和負控出線端,所述負控進線端與所述負荷隔離開關一對常開觸點的一端相連,所述負控出線端用作低壓出線以和變壓器低壓出線端相連。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本實用新型採用具有常開和常閉觸點的負荷隔離開關,並採用調容型盤狀分接開關,將變壓器高低壓引線完全分開並分成兩邊接線,使變壓器引線裝配效率大大提高,引線結構更合理更美觀,絕緣水平大大提高;將負荷隔離開關與調容盤狀開關及調壓開關、真空負荷開關錯層設置為雙層結構,充分利用了空間,開關體積不增加即可增大接線排規格,大容量變壓器也可使用,擴大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採用永磁操動機構驅動,換容速度快、電能損耗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9]圖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20]圖3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引線結構示意圖。
[0021]圖1?圖2中所示的附圖標記如下:1、安裝板;2、支撐柱;3、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4、調容盤狀開關;5、底板;6、調壓開關;7、調容永磁操動機構;8、操動連板;9、連接件;10、傳動杆;11負控進線端;12、負控出線端;13、負荷隔離開關;14、調壓永磁操動機構;15、調壓盤狀開關;16、高壓引線;17、低壓引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但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3]在優選地實施例中,圖1?圖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安裝板1、負荷隔離開關13、調容盤狀開關4、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和調壓開關6 ;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設在所述安裝板I的下方,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設在所述安裝板I的上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處還設有底板5,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固定在所述底板5上,所述底板5位於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上方,所述底板5與所述安裝板I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連接;所述調壓開關6包括調壓盤狀開關15和調壓永磁操動機構14,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14固定在所述安裝板I的上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15設在所述安裝板I的下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15與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14連接。
[0024]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還包括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3,所述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3設在所述安裝板I的上方。
[0025]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底板5通過支撐柱2與所述安裝板I連接。
[0026]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操動處對應的所述底板5上開有條形槽。
[0027]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設有三個,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透過所述槽與三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並通過操動連板8與其中兩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7並通過傳動杆10與其餘一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相連。
[0028]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I上開有圓孔,所述孔與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的操動處對應,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透過所述孔固定在所述安裝板I的下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並通過連接件9與所述操動連板8相連。
[0029]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調壓開關6設為兩個。
[0030]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設有三對觸點,其中兩對所述觸點為常開觸點,另外一對所述觸點為常閉觸點,一對所述常閉觸點設在兩對所述常開觸點的之間。
[0031]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設有三個,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低壓引線17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I的一側。
[0032]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調容盤狀開關4的觸頭分為三組,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高壓引線16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I的低壓引線17的對側。
[0033]在更加優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3設有負控進線端11和負控出線端12,所述負控進線端11與所述負荷隔離開關13—對常開觸點的一端相連,所述負控出線端12用作低壓出線以和變壓器低壓出線端相連。
[0034]具體的實施例:
[0035]圖3中,調容盤狀開關的觸頭分為三組,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高壓引線16並引出到安裝板的低壓引線17的對側;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個,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低壓引線17並引出到安裝板的一側;圖3中A、B、C對應的變壓器低壓繞組的A相、B相、C相,a、b、c對應變壓器高壓繞組的a相、b相、c相。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設有負控進線端和負控出線端,負控進線端與負荷隔離開關一對常開觸點的一端相連,負控出線端用作低壓出線以和變壓器低壓出線端相連。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對觸點,其中兩對觸點為常開觸點,其中一對觸點為常閉觸點,常閉觸點設在兩對常開觸點之間,常開觸點設在常閉觸點的兩側。調壓開關設為兩個。
[0036]本實用新型採用具有常開和常閉觸點的負荷隔離開關,並採用調容型盤狀分接開關,將變壓器高低壓引線完全分開並分成兩邊接線,使變壓器弓I線裝配效率大大提高,弓I線結構更合理更美觀,絕緣水平大大提高;將負荷隔離開關與調容盤狀開關及調壓開關、真空負荷開關錯層設置為雙層結構,充分利用了空間,開關體積不增加即可增大接線排規格,大容量變壓器也可使用,擴大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採用永磁操動機構驅動,換容速度快、電能損耗低。
[0037]以上通過優選地和具體的實施例詳細的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上所述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組合及等同替換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安裝板、負荷隔離開關、調容盤狀開關、調容永磁操動機構和調壓開關;所述調容盤狀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處還設有底板,所述負荷隔離開關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位於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上方,所述底板與所述安裝板連接,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與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連接;所述調壓開關包括調壓盤狀開關和調壓永磁操動機構,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壓盤狀開關與所述調壓永磁操動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所述條形直動永磁真空負荷開關設在所述安裝板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通過支撐柱與所述安裝板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負荷隔離開關操動處對應的所述底板上開有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個,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透過所述槽與三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並通過操動連板與其中兩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所述調容永磁操動機構並通過傳動杆與其餘一個所述負荷隔離開關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孔,所述孔與所述調容盤狀開關的操動處對應,所述調容盤狀開關透過所述孔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調容盤狀開關並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操動連板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調壓開關設為兩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對觸點,其中兩對所述觸點為常開觸點,另外一對所述觸點為常閉觸點,一對所述常閉觸點設在兩對所述常開觸點的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負荷隔離開關設有三個,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低壓引線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組合永磁機構調容調壓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調容盤狀開關的觸頭分為三組,分別對應變壓器的三相高壓引線並引出到所述安裝板的低壓引線的對側。
【文檔編號】H01F27/40GK203839181SQ201420261485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1日
【發明者】魏貞祥, 楊福榮, 馬振邦, 潘新華 申請人:北京博瑞萊智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