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看到自己表情包後的反應(那些明星知道自己成為表情包了嗎)
2023-08-03 10:11:23 1
當今網際網路上,我們都習慣用表情包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個表情包,便包含了千言萬語,箇中意思須自行體會。
表情包,已經成為了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文化。
不論你承認與否,每天總能看到不少表情包,表情包早已與我們緊密相連。
那今天我們就來八一八表情包發展史
表情包起源
表情包的起源並不是中國,而是始於2007年美國的一個匿名貼圖網站4chan 上,有一個用戶上傳了一張用 Windows 畫板畫的四格漫畫。
說的是一個人在拉粑粑的時候,水濺到了屁屁上,最後他萬分憤怒的故事。這個四格漫畫的風格很簡陋,但很快就獲得了網友們的認同,隨後又有人按照同樣的格式,畫了一張「墊紙」的解決方案。
大家對這張殘念的臉是不是非常熟悉?
這粗狂不羈的風格,異常獵奇的美感迅速在網上風靡起來,基本格式就是前面三格陳述,最後一格暴走,這類漫畫被稱為「Rage Comic」,中文是「暴走漫畫」的意思。
接著4chan上又出現了其他的經典暴走臉
這些都是基本都是網友自發在Windows 畫板上畫的。很快,這種格式的暴走漫畫便躥紅。
之後在2008年暴走漫畫傳入了中國,一個叫「王尼瑪」的網友開發了中文版的暴走漫畫網站。
事實上,當時的暴走漫畫在中國並沒有多火。
在中國飛速發展
如果說暴走漫畫為表情包做了鋪墊,那麼2011年這一年,表情包在中國徹底火了起來。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作為表情包的主要載體的微信上線。
第二:明星加入表情包
在國外某論壇上,一位網友上傳了一系列原創漫畫臉,其中有一張姚明的扭曲笑臉,下面還配字幕「bitch plese」,意思是「拜託了,傻x」
之後隨著姚明、成龍這些中國知名人物的加入,Rage Comic 暴走漫畫在中國徹底流行開了。
而此時的中國網民突然開了竅,原來表情包還可以這麼玩!於是有中國網友把把韓國金館長和日本花澤香菜的笑臉加入到了真人表情包的行列,與姚明一起組成了亞洲「表情三巨頭」。
事實上,花澤香菜曾經被問起過關於自己的表情包,表示很不開心,希望網友們不要拿她開玩笑,所以基本上現在很少看到花澤香菜的表情包。
而金館長在遊玩上海田子坊的時候偶遇自己的表情包,店長說:買一個吧,你看跟你多像啊。
之後金館長還發微博稱:我應該高興嗎。
要知道,「金館長」崔成國在韓國走的可是偶像路線,沒想到進入中國變成了諧星。當然對此,金館長還是非常大度的,偶爾會拿表情包調侃自己。
而姚明則曾在電視上公開被問成為表情包有何感想
事後,姚明還表示,能逗樂大家也挺不錯的。
鬥圖文化的盛行
用表情包來鬥圖的文化漸漸在網上盛行,就在這時,兩位表情包大佬加入了戰局。
一位是美國摔角選手「教皇」德安傑洛·德內羅,在一次逆境翻盤的比賽中獲勝後,露出了迷之微笑,從此成為裝逼專用表情。
據德內羅得知自己成為中國表情包並流行後說:本來想在獲勝後露出兇狠的表情耍帥,後來看到觀眾們很熱情,想給觀眾們一個微笑。
另外一位則是我們的歌神:張學友,他在電影《旺角卡門》爆了一句粵語粗口「食屎啦你」,從此成為了懟人專用表情。
《澳門風雲3》廣州發布會上,學友哥還在現場收到「表情包」玩偶,
收到後便愛不釋手,表示自己比較「落後」,是別人告訴才知道的,並表示無論大家用什麼方式記得自己,都是好事,並希望大家多多使用自己的表情包。
現場模仿下,劉德華一臉懵逼
萬物皆可表情包
要說到表情包文化的巔峰時刻,那肯定當屬 2016 年的」FB表情包大戰「。而在這場」陸臺網友大交流「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的是黃子韜的表情包。
明星真人表情包的加入,讓原來還屬於亞文化的表情包文化走向前臺。
如果說之前用熊貓頭做的表情包還只在特定的人群中傳播,那麼明星真人的表情包則普及到了所有用戶。
只要你原意,任何一張圖片加上一段文字,它就可以變成表情包。
網友們開始到各種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中尋找各式各樣的表情,每天都會有新的人物和新的臺詞梗加入表情包的滾滾洪流中。最早大規模出現在表情包裡的明星,應該要數周杰了,爾康的表情,無需改臺詞,直接截圖就可以使用了。
經典動作
隨著現代日常用詞不斷被「精煉」,人們越來越難準確的用詞抒發情感,一個「呵呵」表述所有,一個「臥槽」感慨萬千。
表情包的出現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在隔著屏幕的時候以直觀明了的表情包代替日益「貧瘠」的詞彙來抒發不知如何準確表達的情緒,再適合不過了,說到底這大概算是圖畫對文字的攻堅戰。
仔細回想下,是不是從高中畢業之後,日常用語的詞彙量就不斷的在減少?成語用的用來越少,筆畫稍微多點的字就覺得生僻,就算在學校裡學了再多,一旦脫離那種氛圍、環境,許多用詞也就一併被拋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直接的表情包。
有時我會想,簡練平實的語言和精準華麗的語言到底哪個更會限制人的想像力呢,以往我們稱頌美人贊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後來我們說美人卻多是單一個美字蔽之。那究竟是具象的描述更能激發人的感慨,還是廣義的表述讓人揣測更能有共鳴呢。
而如今一張滿臉驚豔的表情包就足以讓人明了所觀之的美人有多讓人驚嘆。這,究竟是文化的進步,還是一種倒退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