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3:25:30 2
專利名稱: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一種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主要用於除去飲用水中的微量有機汙染物。屬水處理技術領域。
隨著社會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生產的發展,生活飲用水水源的汙染日益嚴重,特製是微量有機物汙染是當今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微量有機物多數是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而目前水廠採用的處理工藝不容易除淨這些物質,現階段的一些新技術,如生物濾池預處理,活性碳吸附,臭氧氧化等也都存在某些不足有的結構複雜,有的成本較高,有的淨化效果較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光化學激發氧化原理去除水中微量有機汙染物的裝置,其結構簡單,淨化效果好。
所用技術方案是將紫外光發生器封閉於一個殼體的內腔中,紫外光發生器的外壁與殼體內壁的距離為1-3mm,殼體的進氣口遠置於殼體兩端且位置交錯180°。出入氣口分別同消毒劑氣體發生源和待淨化水的容器相連接,本裝置可同臭氧發生器、氯氣發生器等聯用,也可同氧氣源聯用;氧氣(O2),過氧化氫(H2O2)、臭氧(O3)引入此裝置後,經紫外光照射產生光化學反應,能將氧氣部分轉化為臭氧,將過氯化氫、臭氧激活。它既提高了消毒劑氣體的產量,也提高消毒劑氣體的質量,應用本裝置處理飲用水,不僅能高效消滅活水中致病性細菌和病毒,而且可破壞水中微量的難分解的有機汙染物,本裝置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淨水效果好的優點,適用於農村,礦山,城鎮的飲用水的消毒處理及遊泳池,醫院汙水以及印染,電鍍等工業廢水的殺菌,漂白,除臭等。
本說明書有以下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正視全剖;圖2是由多組紫外光發生器組合成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現結合附圖進行說明。
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由紫外光發生器1、殼體2和密封件3、4組成見
圖1。紫外光發生器1裝在殼體2的環狀內腔5中,其兩端頭部被密封件3和4支承並密封,密封件3、4用粘結劑8,例如環氧樹脂粘結固定。殼體2上有進氣口6和出氣口7,所述進出氣口6、7分別位於殼體2的內腔5的兩端且交錯180°,以使進入內腔5的氣體能被充分激發產生氧化反應。在最佳方案中,紫外光發生器1的外壁與殼體2的內腔5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在1-3mm之間,紫外光發生器的波長在2573A°以下,殼體2用不透明的塑料製成。
現敘述其工作過程紫外光發生器1的兩端與電源和接線板11聯接,電路接通後產生紫外光。進氣口6與氧氣源或臭氧發生器,氯氣發生器等連接,將氧(O2)、過氧化氫(H2O2)、臭氧(O3)等氣體引入殼體2的內腔5,經紫外光照射產生光化學反應,將氧氣(O2)部分轉化為臭氧(O3),將過氧化氫(H2O2)、及臭氧(O3)激活,這些氣體經出氣口7引出進入淨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可以由一支紫外光發生器1構成見
圖1,也可由數組紫外光發生器1和數組殼體內腔5構成見圖2,其前一組內腔的出氣口9、(10……),為下一組內腔的進氣口,各組依次串連而成。
權利要求1.一種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由紫外光發生器1、殼體2、密封件3、4組成。其特徵在於紫外光發生器1被殼體2和密封件3、4封閉於殼體2的內腔5中,殼體2的進氣口6和出氣口7分別置於內腔5的兩端且位置交錯18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反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紫外光發生器1的外壁與殼體2的內腔5的孔壁距離為1-3mm。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反應裝置,其特徵在於紫外光發生器1和殼體內腔5由數組構成,其前一組內腔的出氣口為下一組內腔的進氣口,各組依次串聯而成。
專利摘要一種光化學激發氧化反應裝置,主要用於除去飲用水中的微量有機汙染物,該裝置將紫外光發生器封閉裝置於殼體的內腔中,發生器外腔與殼體內壁間距1-3mm。氧、過氧化氫、臭氧等氣體經此裝置處理後,能將氧氣部分轉化為臭氧,能將過氧化氫、臭氧激活,不僅能高效消滅水中的細菌、病毒,且可破壞水中難分解的微量有機汙染物,本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淨水效果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C02F1/72GK2108720SQ92200059
公開日1992年7月1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7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7日
發明者王公昊, 常森, 王貴 申請人:北京華聯電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