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房屋頂面鏟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10:24:57 1

本發明屬於建築施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房屋頂面鏟灰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房屋裝修過程中,毛坯房的牆面和頂面都已經披上一層石灰,但是大量毛坯房的牆灰質量較低,牆面和頂面過於乾燥就會出現抹上去的水泥粘貼不牢固,時間長脫落的情況,因此在裝修過程中需要將牆面和頂面上的石灰剷除,在重新批膩子層,而目前鏟灰通常通過鏟刀手動進行,對於牆面還較為容易,但是由於房屋頂面較高,且不便於施力,在鏟灰過程中掉落的石灰也影響施工人員操作,因此操作較為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房屋頂面鏟灰裝置,本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使用方便省力,且鏟灰效果好。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房屋頂面鏟灰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架、支撐杆和機殼,所述底架呈矩形,在底架下側面上鉸接有若干滾輪,所述底架上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移動架,所述支撐杆的下端豎直固連在移動架上,所述支撐杆的上端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調節杆,所述機殼固連在調節杆的上端,且機殼的上端呈開口狀,所述機殼內轉動連接有三根轉軸,三根所述轉軸均水平設置,且三根轉軸均與底架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三根所述轉軸的外側壁上均具有沿長度方向螺旋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凸出機殼的上端埠,兩側的兩轉軸上葉片的螺距大於中間的轉軸上葉片的螺距,所述機殼上設有能夠帶動兩側的兩轉軸旋轉的電機一,在機殼上還設有能夠帶動中間的轉軸旋轉的電機二,且兩側的兩轉軸的旋轉方向與中間的轉軸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調節杆在機殼的下方固連有兩導灰漏鬥,所述機殼分別開設有與兩導灰漏鬥上埠相對的出灰口,所述支撐杆上還鉸接有操縱推桿,所述操縱推桿與調節杆之間設有當操縱推桿向下擺動時能夠使調節杆向上頂升的傳動件。
底架用於支撐在地面上,滾輪與地面相抵靠,能夠在鏟灰時移動,使用時將機殼的埠朝向房屋頂面,此時葉片與房屋頂面有一定的距離,電機一和電機二帶動轉軸旋轉,操縱推桿的操縱端向下傾斜,因此手動推動操縱推桿,能夠使移動架沿著底架向前移動,即移動架移動至底架的一端,繼續施力,操縱推桿能夠擺動並通過傳動件使得調節杆向上頂升,即轉軸上的葉片能夠抵壓在房屋頂面上,而葉片螺旋設置,因此能夠嵌入房屋頂面的灰層內,同時旋轉的葉片能夠向轉軸的一端頂推灰層,使得灰層鬆動並脫落,其中由於兩側轉軸上的葉片螺距大於中間轉軸上的葉片螺距,因此中間轉軸上的葉片能夠對前方轉軸上葉片鏟後的灰層進一步剷除,同樣,當底架反向移動時則另一側的轉軸為前方轉軸,因此鏟灰效果好,而鏟下的牆灰掉落至機殼內並由出灰口進入導灰漏鬥,不會落到人身上,也不會導致塵土飛揚,使得工作環境更好,進一步的,由於在鏟灰過程中房屋頂面對轉軸產生向後的作用力,因此在鏟灰前移動架會預先移動至底架的前端,使得底架大部分位於支撐杆的後方,從而對支撐杆進行更好的支撐,使得鏟灰裝置保持穩定。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移動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移動杆,且主杆位於兩移動杆長度方向的中部,兩所述移動杆的兩端均鉸接有移動輪,所述底架呈矩形框狀,在底架兩側的內壁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槽,兩所述主杆分別位於兩導向槽內,且移動輪與導向槽下槽壁相抵靠。即移動杆通過移動輪連接在底架上,移動更加順暢,而主杆位於移動杆的中部,因此移動架移動後移動杆的端部與導向槽端面相抵靠,此時主杆與底架的前端仍然具有一定距離,避免轉軸失去房屋頂面的反向作用力時支撐杆向前傾倒,使得鏟灰裝置保持穩定。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移動架還包括升降杆,所述主杆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側杆,兩所述側杆的相對側面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連接槽,所述升降杆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側杆的連接槽內,所述側杆的上端端面上螺接有調節螺杆,所述調節螺杆的下端伸入連接槽並與升降杆的端部轉動連接,所述支撐杆的下端固連在升降杆的中部。在使用前預先根據房屋頂面的高度,通過調節螺杆來調節升降杆的高度,使得轉軸上的葉片靠近房屋頂面的灰層,因此能夠適用於不同層高的房屋,適用性更強。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支撐杆上具有鉸接座,所述操縱推桿鉸接在鉸接座上,且操縱推桿的兩端分別位於鉸接座的兩側,所述操縱推桿的一端固連三角形的手柄,上述傳動件連接在操縱推桿的另一端。操縱推桿由兩根杆體組成,即兩根杆體夾在鉸接座上,手柄呈三角形,既可以用於手握來頂升調節杆,也可以推動鏟灰裝置移動,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傳動件包括傳動杆,所述支撐杆的上端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孔,上述調節杆的下端滑動插接在導向孔內,所述支撐杆的側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避讓槽,該避讓槽與導向孔相連通,所述導向孔內滑動連接有頂推柱,所述傳動杆的一端與操縱推桿的一端相鉸接,另一端穿過避讓槽並與頂推柱相鉸接,所述頂推柱的上端固連有緩衝彈簧,上述調節杆的下端抵壓在緩衝彈簧的上端。手動向下推動手柄,操縱推桿的另一端能夠向上推動傳動杆,傳動杆則作用於頂推柱,使得頂推柱向上移動並頂推調節杆,當房屋頂面的灰層被剷除後緩衝彈簧能夠避免葉片過度擠壓房屋頂面的水泥層,同時在釋放操縱推桿後調節杆能夠快速下降,緩衝彈簧起到緩衝作用,避免調節杆與支撐杆發生撞擊。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鉸接座具有豎直的鉸接面,所述鉸接面上具有兩限位凸沿,其中一根限位凸沿朝向手柄的一端向上傾斜,另一根限位凸沿朝向手柄的一端向下傾斜,所述操縱推桿位於兩限位凸沿之間。兩限位凸沿用於限制操縱推桿的擺動幅度,即不使用時操縱推桿側壁與上方的限位凸沿相抵靠,而操縱推桿與下方的限位凸沿相抵靠時轉軸上升至最高高度。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調節杆的上端具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上側面上開設有矩形的連接缺口,所述連接缺口兩端的內壁上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沿連接缺口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定位塊,所述滑槽底面的兩端均開設有貫穿孔,所述定位塊的內端垂直固連有兩拉杆,該兩拉杆分別滑動穿過貫穿孔,所述拉杆上均套設有定位彈簧,所述定位彈簧的一端抵壓在滑槽底面上,另一端抵壓在定位塊上,在定位彈簧的作用下定位塊的外端伸出滑槽,且定位塊的外端具有傾斜的導向面,所述機殼的下側面上具有矩形的插接塊,所述插接塊的兩端端面上均具有凸出的連接塊,所述插接塊插接在連接缺口內,且兩定位塊抵壓在兩連接塊的上側面上。該結構使得機殼可拆卸,即當插接塊插入連接缺口內時定位塊在定位彈簧的作用下伸出滑槽,能夠將連接塊定位在連接缺口內,從而實現機殼與支撐杆的固定連接,需要拆卸時手動向外拉動拉杆,使得定位塊壓縮定位彈簧而縮入滑槽內,此時插接塊能夠拔出連接缺口,方便對機殼進行清理。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機殼內固連有兩隔板,一塊隔板與機殼的一側側壁之間形成動力腔一,另一塊隔板與機殼另一側側壁之間形成動力腔二,三根所述的轉軸均轉動連接在兩隔板之間,所述電機一固連在動力腔一內,位於兩側的轉軸一端均伸入動力腔一內,且在伸入的端部均固連有從動帶輪一,所述電機一的輸出軸上固連有主動帶輪一,所述主動帶輪一與從動帶輪一通過皮帶相連接,所述電機二固連在動力腔二內,位於中間的轉軸一端伸入動力腔二內,且在伸入的端部固連有從動帶輪二,所述電機二的輸出軸上固連有主動帶輪二,所述主動帶輪二與從動帶輪二通過皮帶相連接。在動力腔一和動力腔二上方可以加蓋蓋板,避免灰層落入動力腔一和動力腔二內,從而對電機一和電機二以及帶輪傳動部件進行保護,而兩側的轉軸與中間的轉軸分別通過不同的電機控制,使得穩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隔板上邊沿的兩端均垂直具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內插接有限位柱,該限位柱與限位管相螺接,所述限位柱的上端鉸接有限位輪。在鏟灰過程通常由房屋頂面的一側向另一側有序推進,因此鏟灰時轉軸一端的房屋頂面為剷除了灰層的水泥層,另一端還是灰層,因此灰層一側的限位輪能夠抵壓在灰層下側面上,即預先根據灰層的厚度調節限位輪的高度,使得限位輪與葉片的高度差和灰層厚度一致,因此限位輪能夠防止葉片與水泥層直接抵壓,從而對葉片起到保護。
在上述的房屋頂面鏟灰裝置中,所述底架的兩側均水平固連有託板,所述託板上均固連有儲灰桶,所述儲灰桶的上端呈開口狀,所述導灰漏鬥的下端連接有導灰管,所述導灰管的下端伸入儲灰桶內。導灰漏鬥與導灰管隨移動架一起移動,灰層通過導灰管落入儲灰桶內,同一清理,使用更加方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房屋頂面鏟灰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操縱推桿能夠擺動並通過傳動件使得調節杆向上頂升,即轉軸上的葉片能夠抵壓在房屋頂面上,而葉片螺旋設置,因此能夠嵌入房屋頂面的灰層內,同時旋轉的葉片能夠向轉軸的一端頂推灰層,使得灰層鬆動並脫落,操作方便省力。
2、由於兩側轉軸上的葉片螺距大於中間轉軸上的葉片螺距,因此中間轉軸上的葉片能夠對前方轉軸上葉片鏟後的灰層進一步剷除,同樣,當底架反向移動時則另一側的轉軸為前方轉軸,因此鏟灰效果好。
3、由於在鏟灰過程中房屋頂面對轉軸產生向後的作用力,因此在鏟灰前移動架會預先移動至底架的前端,使得底架大部分位於支撐杆的後方,從而對支撐杆進行更好的支撐,使得鏟灰裝置保持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房屋頂面鏟灰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4是圖1中C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5是房屋頂面鏟灰裝置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圖6是機殼的結構俯視圖。
圖中,1、底架;11、滾輪;12、導向槽;13、託板;2、支撐杆;21、鉸接座;211、限位凸沿;22、導向孔;23、避讓槽;3、機殼;31、出灰口;32、插接塊;321、連接塊;33、隔板;34、動力腔一;341、電機一;342、主動帶輪一;343、從動帶輪一;35、動力腔二;351、電機二;352、主動帶輪二;353、從動帶輪二;36、限位管;37、限位柱;38、限位輪;4、移動架;41、主杆;42、移動杆;43、移動輪;44、側杆;441、連接槽;45、升降杆;46、調節螺杆;5、調節杆;51、連接座;52、連接缺口;53、滑槽;54、貫穿孔;55、定位塊;551、拉杆;552、導向面;56、定位彈簧;6、轉軸;61、葉片;7、導灰漏鬥;71、導灰管;72、儲灰桶;8、操縱推桿;81、手柄;9、傳動件;91、傳動杆;92、頂推柱;93、緩衝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房屋頂面鏟灰裝置,包括底架1、支撐杆2和機殼3,底架1呈矩形,在底架1下側面上鉸接有若干滾輪11,底架1上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移動架4,支撐杆2的下端豎直固連在移動架4上,支撐杆2的上端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調節杆5,機殼3固連在調節杆5的上端,且機殼3的上端呈開口狀,機殼3內轉動連接有三根轉軸6,三根所述轉軸6均水平設置,且三根轉軸6均與底架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三根所述轉軸6的外側壁上均具有沿長度方向螺旋設置的葉片61,葉片61凸出機殼3的上端埠,兩側的兩轉軸6上葉片61的螺距大於中間的轉軸6上葉片61的螺距,機殼3上設有能夠帶動兩側的兩轉軸6旋轉的電機一341,在機殼3上還設有能夠帶動中間的轉軸6旋轉的電機二351,且兩側的兩轉軸6的旋轉方向與中間的轉軸6的旋轉方向相反,調節杆5在機殼3的下方固連有兩導灰漏鬥7,機殼3分別開設有與兩導灰漏鬥7上埠相對的出灰口31,支撐杆2上還鉸接有操縱推桿8,操縱推桿8與調節杆5之間設有當操縱推桿8向下擺動時能夠使調節杆5向上頂升的傳動件9。底架1用於支撐在地面上,滾輪11與地面相抵靠,能夠在鏟灰時移動,使用時將機殼3的埠朝向房屋頂面,此時葉片61與房屋頂面有一定的距離,電機一341和電機二351帶動轉軸6旋轉,操縱推桿8的操縱端向下傾斜,因此手動推動操縱推桿8,能夠使移動架4沿著底架1向前移動,即移動架4移動至底架1的一端,繼續施力,操縱推桿8能夠擺動並通過傳動件9使得調節杆5向上頂升,即轉軸6上的葉片61能夠抵壓在房屋頂面上,而葉片61螺旋設置,因此能夠嵌入房屋頂面的灰層內,同時旋轉的葉片61能夠向轉軸6的一端頂推灰層,使得灰層鬆動並脫落,其中由於兩側轉軸6上的葉片61螺距大於中間轉軸6上的葉片61螺距,因此中間轉軸6上的葉片61能夠對前方轉軸6上葉片61鏟後的灰層進一步剷除,同樣,當底架1反向移動時則另一側的轉軸6為前方轉軸6,因此鏟灰效果好,而鏟下的牆灰掉落至機殼3內並由出灰口31進入導灰漏鬥7,不會落到人身上,也不會導致塵土飛揚,使得工作環境更好,進一步的,由於在鏟灰過程中房屋頂面對轉軸6產生向後的作用力,因此在鏟灰前移動架4會預先移動至底架1的前端,使得底架1大部分位於支撐杆2的後方,從而對支撐杆2進行更好的支撐,使得鏟灰裝置保持穩定。
結合圖3、圖4所示,移動架4包括主杆41,主杆41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移動杆42,且主杆41位於兩移動杆42長度方向的中部,兩移動杆42的兩端均鉸接有移動輪43,底架1呈矩形框狀,在底架1兩側的內壁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槽12,兩主杆41分別位於兩導向槽12內,且移動輪43與導向槽12下槽壁相抵靠,即移動杆42通過移動輪43連接在底架1上,移動更加順暢,而主杆41位於移動杆42的中部,因此移動架4移動後移動杆42的端部與導向槽12端面相抵靠,此時主杆41與底架1的前端仍然具有一定距離,避免轉軸6失去房屋頂面的反向作用力時支撐杆2向前傾倒,使得鏟灰裝置保持穩定。移動架4還包括升降杆45,主杆41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側杆44,兩側杆44的相對側面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連接槽441,升降杆45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側杆44的連接槽441內,側杆44的上端端面上螺接有調節螺杆46,調節螺杆46的下端伸入連接槽441並與升降杆45的端部轉動連接,支撐杆2的下端固連在升降杆45的中部,在使用前預先根據房屋頂面的高度,通過調節螺杆46來調節升降杆45的高度,使得轉軸6上的葉片61靠近房屋頂面的灰層,因此能夠適用於不同層高的房屋,適用性更強。
支撐杆2上具有鉸接座21,操縱推桿8鉸接在鉸接座21上,且操縱推桿8的兩端分別位於鉸接座21的兩側,操縱推桿8的一端固連三角形的手柄81,傳動件9連接在操縱推桿8的另一端,操縱推桿8由兩根杆體組成,即兩根杆體夾在鉸接座21上,手柄81呈三角形,既可以用於手握來頂升調節杆5,也可以推動鏟灰裝置移動,操作方便。傳動件9包括傳動杆91,支撐杆2的上端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孔22,調節杆5的下端滑動插接在導向孔22內,支撐杆2的側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避讓槽23,該避讓槽23與導向孔22相連通,導向孔22內滑動連接有頂推柱92,所述傳動杆91的一端與操縱推桿8的一端相鉸接,另一端穿過避讓槽23並與頂推柱92相鉸接,頂推柱92的上端固連有緩衝彈簧93,調節杆5的下端抵壓在緩衝彈簧93的上端,手動向下推動手柄81,操縱推桿8的另一端能夠向上推動傳動杆91,傳動杆91則作用於頂推柱92,使得頂推柱92向上移動並頂推調節杆5,當房屋頂面的灰層被剷除後緩衝彈簧93能夠避免葉片61過度擠壓房屋頂面的水泥層,同時在釋放操縱推桿8後調節杆5能夠快速下降,緩衝彈簧93起到緩衝作用,避免調節杆5與支撐杆2發生撞擊。鉸接座21具有豎直的鉸接面,鉸接面上具有兩限位凸沿211,其中一根限位凸沿211朝向手柄81的一端向上傾斜,另一根限位凸沿211朝向手柄81的一端向下傾斜,操縱推桿8位於兩限位凸沿211之間,兩限位凸沿211用於限制操縱推桿8的擺動幅度,即不使用時操縱推桿8側壁與上方的限位凸沿211相抵靠,而操縱推桿8與下方的限位凸沿211相抵靠時轉軸6上升至最高高度。
結合圖5、圖6所示,調節杆5的上端具有連接座51,連接座51的上側面上開設有矩形的連接缺口52,連接缺口52兩端的內壁上均開設有滑槽53,滑槽53內沿連接缺口52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定位塊55,滑槽53底面的兩端均開設有貫穿孔54,定位塊55的內端垂直固連有兩拉杆551,該兩拉杆551分別滑動穿過貫穿孔54,拉杆551上均套設有定位彈簧56,定位彈簧56的一端抵壓在滑槽53底面上,另一端抵壓在定位塊55上,在定位彈簧56的作用下定位塊55的外端伸出滑槽53,且定位塊55的外端具有傾斜的導向面552,機殼3的下側面上具有矩形的插接塊32,插接塊32的兩端端面上均具有凸出的連接塊321,插接塊32插接在連接缺口52內,且兩定位塊55抵壓在兩連接塊321的上側面上。該結構使得機殼3可拆卸,即當插接塊32插入連接缺口52內時定位塊55在定位彈簧56的作用下伸出滑槽53,能夠將連接塊321定位在連接缺口52內,從而實現機殼3與支撐杆2的固定連接,需要拆卸時手動向外拉動拉杆551,使得定位塊55壓縮定位彈簧56而縮入滑槽53內,此時插接塊32能夠拔出連接缺口52,方便對機殼3進行清理。機殼3內固連有兩隔板33,一塊隔板33與機殼3的一側側壁之間形成動力腔一34,另一塊隔板33與機殼3另一側側壁之間形成動力腔二35,三根轉軸6均轉動連接在兩隔板33之間,電機一341固連在動力腔一34內,位於兩側的轉軸6一端均伸入動力腔一34內,且在伸入的端部均固連有從動帶輪一343,電機一341的輸出軸上固連有主動帶輪一342,主動帶輪一342與從動帶輪一343通過皮帶相連接,電機二351固連在動力腔二35內,位於中間的轉軸6一端伸入動力腔二35內,且在伸入的端部固連有從動帶輪二353,電機二351的輸出軸上固連有主動帶輪二352,主動帶輪二352與從動帶輪二353通過皮帶相連接,在動力腔一34和動力腔二35上方可以加蓋蓋板,避免灰層落入動力腔一34和動力腔二35內,從而對電機一341和電機二351以及帶輪傳動部件進行保護,而兩側的轉軸6與中間的轉軸6分別通過不同的電機控制,使得穩定性更高。隔板33上邊沿的兩端均垂直具有限位管36,限位管36內插接有限位柱37,該限位柱37與限位管36相螺接,限位柱37的上端鉸接有限位輪38,在鏟灰過程通常由房屋頂面的一側向另一側有序推進,因此鏟灰時轉軸6一端的房屋頂面為剷除了灰層的水泥層,另一端還是灰層,因此灰層一側的限位輪38能夠抵壓在灰層下側面上,即預先根據灰層的厚度調節限位輪38的高度,使得限位輪38與葉片61的高度差和灰層厚度一致,因此限位輪38能夠防止葉片61與水泥層直接抵壓,從而對葉片61起到保護。底架1的兩側均水平固連有託板13,託板13上均固連有儲灰桶72,儲灰桶72的上端呈開口狀,導灰漏鬥7的下端連接有導灰管71,導灰管71的下端伸入儲灰桶72內,導灰漏鬥7與導灰管71隨移動架4一起移動,灰層通過導灰管71落入儲灰桶72內,同一清理,使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