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7:45:56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釆油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超前注水增注管柱之裝置。
背景技術:
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區塊的近井地帶,由於受油層汙染而造成堵塞和水質等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注水壓力高等問題。傳統的洗井管柱和增注工藝是分體的,增注需要地面增壓措施,作業程序複雜,周期長,成本高,有效期短。對於超低滲透儲層而言,動用的程度更大,超前注水區塊注水壓力更高,採用常規的洗井增注措施難以得到理想的注水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實現注水井單層或多層洗井、解堵與增注的新型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管柱主要由油管、K344封隔器、油管、伸縮節、水力噴射器、單流閥、篩管和堵頭組成,從上而下連接。所說的水力噴射器,主要由主體、壓帽、噴嘴組成;噴嘴孔徑為4)l 4)8mm。
本實用新型適用於直井完井方式注水井,實現了注水井單層或多層洗井、解堵與增疰的目的。使用時,首先將工藝管柱下入井中,水力噴射器正對注水井設計下射孔段;油套環空注入洗井液,經篩管單流閥從油管返出;洗井完成後,對下射孔段進行增注,油管加壓,封隔器坐封,在增注過程中由於管柱產生振動波,可對下層進行解堵增注。下層增注完成後,上提管柱,水力噴射器正對注水井設計上射孔段,可以再按上述工序繼續對上油層段進行增注,依次可進行多層段增注,增注施工完成後,用該管柱實現正常有效注水。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 管柱中的噴嘴孔徑為4)l 4)8mm,既滿足了水力噴射射孔的要求,又保證了增注施工設計排量。
2、 通過對水力噴射器上分布的噴嘴進行更換、封堵,可滿足不同井、不同油層段對射孔孔徑和數量、施工排量、注水壓力的要求。
3、 管柱中的伸縮節,在增注和注水過程中可以保證管柱振動,產生持續的振蕩波,達到脈衝解堵近井地帶的汙染。
4、 該管柱在注水過程中能產生脈衝振動,同時水力噴射器產生具有深穿透作用的高速流體,能有效地改善地層滲透率,解除近井地帶地層汙染,降低注水井注水壓力,使地層導流能力提高。
5、將洗井、解堵、增注施工"合三為一"的一體化的新型注水管柱,提高超前注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水力噴射器上分布的噴嘴進行更換、封堵,可在4)114.3mm、cH39.70mm尺寸套管完井的直並中進行增注施工,可滿足不同井對射孔孔徑和數量、施工排量、地層破裂壓力的要求,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簡捷,提高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效果的優點。
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水力噴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敘述一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如圖l所示,本實施例之工藝管柱的結構為主要由油管(1 ) 、 K344封隔器(2)、油管(3)、伸縮節(4)、油管(5)、水力噴射器(6)、單流閥(7)、篩管(S)和堵頭(9),自上而下連接而成。
圖2顯示了水力噴射器的結構,主要由主體(10)、壓帽(11)、噴嘴(12)組成o
安裝使用的程序如下
A、 下入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K344封隔器(2)下至油層段以上,水力噴射器(6)正對油層段。
B、 洗井增注前用洗井液進行反洗井,洗井排量由小到大,初期l-2小時內進口水小於出口水量,然後保持平衡洗井,排量應達到並保持在25-30m'Vh,至進出口水質一致。
C、 下油層段超前注水增注從油管注入汽化水(汽化水中添加KCL粘土穩定劑,濃度為1-2%),當油套壓差大於0.5MPa, K344封隔器(2)坐封,此時提高排量噴射增注,施工排量和井口壓力由水力噴射器的噴嘴數量、孔徑以及噴嘴與套管距離確定。
D、 下油層段增注完成後,油管卸壓,K344封隔器(2)自動解封。上提管柱,使K344封隔器下至上油層段以上,水力噴射器正對上油層段。可以再按上述工序繼續對上油層段進行增注,依次可進行多層段增注,增注施工完成後,用該管柱進行正常注水。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其特徵在於管柱由油管(1)、K344封隔器(2)、油管(3)、伸縮節(4)、油管(5)、水力噴射器(6)、單流閥(7)、篩管(8)和堵頭(9)構成,從上而下連接一起;所說的水力噴射器(6),系由主體(10)、壓帽(11)、噴嘴(12)組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增注管柱,其特徵在於所說水力噴射器(6)之噴嘴(12)的孔徑為4)l 4)8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採油使用的超前注水增注管柱,適用於直井完井方式注水井單層或多層洗井、解堵和增注。主要由油管、K344封隔器、伸縮節、水力噴射器、單流閥、篩管、堵頭等組成。該增注管柱在注水過程中能產生脈衝振動,同時水力噴射器產生高速流體,具有深穿透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地層滲透率,解除近井地帶地層汙染,降低注水井注水壓力,提高地層導流能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
文檔編號E21B43/16GK201310338SQ200820228449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5日
發明者付鋼旦, 巨亞鋒, 徐永高, 王治國, 胡文瑞, 趙振峰 申請人:西安金立石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