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低鎳不鏽鋼合金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01:46:26
專利名稱:奧氏體低鎳不鏽鋼合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鎳含量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由該鋼合金製造的製品。
背景技術:
奧氏體不鏽鋼是用於各種用途的通用材料,因為這些類型的鋼顯示良好的耐腐蝕性、良好的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標準的奧氏體不鏽鋼含有至少17%的鉻、8%的鎳和餘量為鐵。奧氏體不鏽鋼也經常含有其它合金元素。全世界對不鏽鋼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鋼生產中對合金金屬的高需求導致了金屬價格的上漲。尤其是使鎳的價格變貴。因此,已進行了各種嘗試用其它合金元素代替奧氏體不鏽鋼中的鎳,例如US 5286310 AUUS 6274084和JP 3002357中所描述。上述鋼顯示良好的熱加工性能和高變形硬化。這些性能對於大尺寸製品,例如厚鋼板的製造是重要的。然而,已證明上述鋼並不適用於需要進行包含大壓縮比的冷加工的某些製品。WO 0026428描述了一種低鎳鋼合金,其中混入了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以獲得可成型的鋼,其顯示良好的耐腐蝕性和加工硬化。此外,該鋼中含有昂貴的合金元素。JP 2008038191中描述了另一種鋼合金。在此鋼合金中,使各元素平衡以改善鋼的表面狀態。 然而,上述鋼合金的性能使得它們不適用於涉及包括大壓縮比的冷加工的工藝。發明概述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用大的壓縮比進行冷加工的低鎳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在下文中,將本發明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稱為鋼合金。本發明的鋼合金應應當具有類似於已知鋼級AISI 302的良好的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蝕性能。考慮到各合金元素的影響,應仔細地平衡鋼合金的組成,以獲得可滿足生產率和最終性能方面要求的高性價比鋼合金。因此,該鋼合金應顯示良好的熱加工性能。 該鋼合金還應是可延展的並且對變形硬化是穩定的,從而可以在無裂紋或不變脆的情況下以高生產率和高壓縮比對其進行冷加工。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由改進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所製造的製品。通過具有如下以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組成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來達到上述目的0.02 彡 C彡 0.06Si <1.02. 0 ^ Mn ^ 6. 02.0 彡 Ni 彡 4. 517 ^ Cr ^ 192. 0 ^ Cu ^ 4. 00. 15 ^ N ^ 0. 25
0 ^ Mo ^ 1. 00 ^ W ^ 0. 30 ^ V ^ 0. 30 彡 Ti 彡 0.50 ^ Al ^ 1. 00 ^ Nb ^ 0. 50 彡 Co 彡 1. 0餘量為狗以及通常存在的雜質,其特徵在於,調整各合金元素的含量,以滿足如下條件Niae-L 42 X Cra量彡一13. 42 ;禾口Ni 當量+0. 85 X Cr 當量彡 29. 00其中,Crae= [ % Cr] +2X [ % Si]+1. 5X [ % Mo] +5X [ % V] +5. 5X [ % Al]+1. 75X [% Nb]+1. 5X [% Ti]+0. 75X [% W]Niae= [% Ni] + [% Co]+0. 5X [% Mn]+0. 3X [% Cu]+25X [% N]+30X [% C],並且-70 "C < MD30 < -25 °C其中,MD30 = (551-462X ([ % C] + [ % N])-9. 2X [ % Si]-8. IX [ % Mn]-13. 7X [ % Cr]-29X ([% Ni] + [% Cu])-68X [% Nb]-18. 5X [% Mo]) °C,由此可以避免低鎳奧氏體鋼合金髮生過高的變形硬化的危險性,從而確保在加工期間鋼合金獲得最佳的機械性能。可以降低冷卻時或冷變形期間形成馬氏體的危險性,從而可以控制變形硬化,並且在鋼合金中獲得最佳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延展性,從而降低裂紋形成的危險性。該特定組成提供一種高性價比的低鎳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與其它低鎳奧氏體不鏽鋼合金相比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優良的加工性能和改進的耐腐蝕性。考慮到冷成形和降低的鎳含量,鋼合金的加工性能得到優化。該鋼合金特別適用於涉及大壓縮比的鋼製造工藝。因此,可以容易地由該鋼合金獲得小尺寸的製品,例如彈簧。例如,可以通過冷拔而由該鋼合金製造線材。所述製品的其它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帶材、管材、導管、棒料以及利用冷鐓和鍛造所製造的產品。本發明鋼合金的優點是能夠以較少的生產步驟利用冷加工來製造製品,因為可以減少中間熱處理的數量。已證明由所述鋼合金製造的製品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因為考慮到各合金元素對鋼合金性能的作用而對各合金元素的含量進行了仔細優化。優選地,調整合金元素在鋼合金中的含量,以滿足如下條件Ni 當量 _1. 42 X Cr 當量彡-16. 00,由此限制了微觀結構中的鐵素體相部分,並且鋼合金可以獲得最佳的機械性能, 特別是延展性,以及可接受的耐腐蝕性。優選地,調整合金元素在鋼合金中的含量,以滿足如下條件Ni ae+0. 85XCrae^ 31. 00,
由此可以避免未轉變的奧氏體相的過高的變形硬化,並且可以控制不希望的相, 例如Cr2N和N2 (氣體)的形成,從而確保鋼合金獲得最佳的機械性能。優選地,使合金元素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Ni ae+0. 85 X Crae^ 30. 00,由此可以避免未轉變的奧氏體相發生過高變形硬化的危險性,並且可以控制不希望的相,例如Cr2N和N2 (氣體)的形成,從而確保鋼合金獲得最佳的機械性能。矽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優選為彡0. 6wt %。錳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優選在 2. 0-5. 5wt%、更優選2. 0-5. Owt%的範圍內。鎳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優選在2. 5-4. Owt%的範圍內。鉻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優選在17.5-19wt%的範圍內。鉬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優選在 0-0. 5wt%的範圍內。優選地,鎢、釩、鈦、鋁和鈮(W、V、Ti、Al、Nb)各元素在鋼合金中的含量為彡0. 2wt%0更優選地,W、V、Ti、Al、Nb各元素的含量為彡0. lwt%,並且(ff+V+Ti+Al+Nb) 的含量為< 0. 3wt%。優選地,鈷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在0-0. 5wt%的範圍內。該鋼合金可有利地被包含在一種製品中,例如線材、彈簧、帶材、管材、導管、棒料以及利用冷鐓和鍛造所製造的產品。該鋼合金最適用於如下製品的生產,例如線材、彈簧、帶材、管材、導管、冷鐓製品或鍛造製品或者利用冷壓/冷成形所製造的製品。發明詳述本發明的發明人已發現,通過考慮各單獨元素的作用以及幾種元素的聯合作用仔細地平衡如下描述的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可獲得與其它低鎳奧氏體不鏽鋼合金相比具有優良的延展性和加工性能以及改進的耐腐蝕性的鋼合金。尤其發現,當按照下述關係使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時,鋼合金可獲得最佳性能。下面對鋼合金中的各種元素的作用加以描述,並且對各合金元素的含量限制加以說明。合金元素碳(C)在高溫和低溫下使鋼合金的奧氏體相穩定。碳還通過增加馬氏體相的硬度來促進變形硬化,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鋼合金所期望的。碳還增加鋼合金的機械強度和老化效應(aging effect)。然而,高含量的碳會大幅降低鋼合金的延展性和耐腐蝕性。因此,碳的含量應限制在0. 02至0. 06wt%的範圍內。矽(Si)是在製造鋼合金期間從鋼熔體中除去氧所必需的。矽增加鋼合金的老化效應。矽還促進鐵素體的形成,在高含量下矽增加金屬間相析出的傾向。因此,矽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限制在最大1. 0wt%。優選地,將矽的含量限制在0. 2至0. 6wt%的範圍內。錳(Mn)使奧氏體相穩定,因此是替代鎳以控制在鋼合金中所形成鐵素體相的含量的重要元素。然而,在非常高的含量下,錳將從奧氏體穩定化元素變為鐵素體穩定化元素。錳的另一個正面作用是它促進氮在固相中的溶解,由此也間接增加奧氏體微觀結構的穩定性。然而,錳將增加鋼合金的變形硬化,從而增大變形力並降低延展性,導致在冷加工期間在鋼合金中形成裂紋的危險性增加。錳含量的增加也會降低鋼合金的耐腐蝕性,特別是耐點蝕性。因此,錳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限制在2. 0至6. Owt %的範圍內、優選2. 0至 5. 5wt %的範圍內、更優選2. 0至5. Owt %的範圍內。鎳(Ni)是昂貴的合金元素,它佔標準奧氏體不鏽鋼合金的合金成本的一大部分。 鎳促進奧氏體的形成,因此抑制鐵素體的形成並改善延展性,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改進耐腐蝕性。鎳還使鋼合金中的奧氏體相穩定,並防止在冷加工期間奧氏體相轉變為馬氏體相 (變形馬氏體)。然而,一方面是為了獲得奧氏體、鐵素體和馬氏體相之間的適當平衡,另一方面是為了控制鋼合金的總合金元素成本,鎳的含量應在2. 0至4. 5襯%的範圍內、優選在 2. 5至4. 0wt%的範圍內。鉻(Cr)是不鏽鋼合金的一種重要元素,因為它通過在鋼合金表面上形成氧化鉻層而提供耐腐蝕性。因此,增加鉻含量可用於補償其它元素的變化,從而導致耐腐蝕性降低,以實現鋼合金的最佳耐腐蝕性。鉻促進氮在固相中的溶解,這對鋼合金的機械強度具有正面作用。鉻還降低冷加工期間變形馬氏體的含量,由此間接地有助於維持奧氏體結構,從而改善鋼合金的冷加工性能。然而,在高溫下鐵素體的含量(S鐵素體)隨鉻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這會降低鋼合金的熱加工性能。因此,鉻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在17襯%至19wt% 的範圍內,優選地將鉻的含量限制在17. 5至19wt%的範圍內。銅(Cu)增加鋼的延展性並使奧氏體相穩定,因此抑制變形期間奧氏體-馬氏體的轉變,這對鋼的冷加工是有利的。銅也將降低冷加工期間未轉變的奧氏體相的變形硬化,其由鋼合金的層錯能增加所造成。在高溫下,過高含量的銅會急劇降低鋼的熱加工性能,這是因為超過了銅在基質中的溶解極限以及形成脆性相的危險性增加。除此以外,銅的添加還將改善回火期間鋼合金的強度,這是因為增加的析出硬化。在高氮含量的情況下,銅促進氮化鉻的形成,這會降低鋼合金的耐腐蝕性和延展性。因此,銅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限制在 2. 4. 0wt%的範圍內。氮(N)增加鋼合金的耐點蝕性。氮還促進奧氏體的形成並且抑制冷加工期間奧氏體向變形馬氏體的轉變。氮還提高冷加工完成後鋼合金的機械強度,可利用析出硬化進一步改進機械強度,析出硬化通常是由隨後的回火操作期間鋼合金中小顆粒的析出而引起。 然而,較高含量的氮會導致奧氏體相的變形硬化的增加,這對變形力具有負面影響。更高含量的氮還會增加超過氮在固相中的溶解限度的危險性,從而增加鋼中的氣相(氣泡)。為了實現奧氏體相穩定化作用與析出硬化和變形硬化作用之間的正確平衡,應將氮在鋼合金中的含量限制在0. 15至0. 25wt%的範圍內。鉬(Mo)在大多數情況下可大大地改善耐腐蝕性。然而,鉬是昂貴的合金元素,它還對鐵素體相具有強的穩定作用。因此,鉬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限制在0至1. 、優選 0至0. 5wt%的範圍內。鎢(W)使鐵素體相穩定,並且對碳具有高親和性。然而,高含量的鎢連同高含量的 Cr和Mo會增加形成脆性金屬間析出的危險性。因此,鎢的含量應限制在0至0. 3wt%、優選0至0. 2wt%、更優選0至0. 的範圍內。釩(V)使鐵素體相穩定,並且對碳和氮具有高親和性。釩是析出硬化元素,它將增加回火後的鋼強度。釩在鋼合金中的含量應限制在0至0. 3wt%、優選0至0. 2wt%、更優選0至0. 的範圍內。鈦(Ti)使δ鐵素體相穩定,並且對氮和碳具有高親和性。因此,鈦可用於增加熔融或焊接期間氮和碳的溶解性,並且避免鑄造期間氮氣氣泡的形成。然而,材料中過量的Ti 會導致鑄造期間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析出,這會干擾鑄造工藝。形成的氮化碳也起著可導致耐腐蝕性、韌性、延展性和疲勞強度下降的缺陷的作用。鈦的含量應限制在0至0. 5wt%、優選0至0. 2wt%、更優選0至0. 的範圍內。
鋁(Al)被用作鋼合金的熔融和鑄造期間的脫氧劑。鋁也可使鐵素體相穩定並促進析出硬化。鋁的含量應限制在0至1. Owt %、優選0至0. 2wt%、更優選0至0. Iwt %的範圍內。鈮(Nb)可使鐵素體相穩定,並且對氮和碳的具有高親和性。因此,鈮可用於增加熔融或焊接期間氮和碳的溶解性。鈮的含量應限制在O至0. 5wt%、優選0至0. 2wt%、更優選0至0. Iwt %的範圍內。鈷(Co)具有處於鐵和鎳之間的中間性能。因此,用Co來少量取代這些元素或者使用含Co的原材料,將不會導致鋼合金性能的任何主要變化。Co可用於取代部分的作為奧氏體穩定化元素的Ni,並且增加耐高溫腐蝕性。鈷是昂貴的元素,因此其含量應限制在0 至1.0 1%、優選0至0. 5wt%的範圍內。鋼合金也可含有少量的常見汙染元素,例如硫和磷。這些元素均不應超過 0. 05wt%o銘-鎳當量促進奧氏體相和鐵素體(δ鐵素體)相穩定的各合金元素之間的平衡是重要的, 因為鋼合金的熱加工性能和冷加工性能一般取決於S鐵素體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如果S 鐵素體在鋼合金中的含量過高,則鋼合金可表現出在熱軋期間產生熱裂紋以及在冷加工期間機械性能,例如強度和延展性下降的傾向。另外,δ鐵素體可以起到氮化鉻、碳化物或金屬間相的析出位點的作用。S鐵素體還將大幅降低鋼合金的耐腐蝕性。鉻當量是與鐵素體穩定性及其在鋼合金凝固期間對微觀結構中所形成相的作用相對應的值。鉻當量可由修正的khaeffler DeLong圖獲得,其定義為Crae= [ % Cr] +2X [ % Si]+1. 5X [ % Mo] +5X [ % V] +5. 5X [ % Al]+1. 75X [% Nb]+1. 5X [% Ti]+0. 75X [% W] (1)鎳當量是與奧氏體穩定性及其在鋼合金凝固期間對微觀結構中所形成相的作用相對應的值。鎳當量也可由修正的khaeffler DeLong圖獲得,其定義為Ni ae= [ % Ni] + [ % Co]+0. 5X [ % Mn]+0. 3X [ % Cu]+25X [ % N]+30X [ % C] (2)參考;D. R. Harries,Int. Conf. on Mechanical Behaviour and Nuclear Applications of Stainless Stee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不鏽鋼在高溫下的機械性能及核應用國際會議),Varese,1981年。已發現,當使各合金元素在鋼合金中的含量平衡以使等式1和2滿足條件Bl時, 可實現在高壓縮比下很好的冷加工性能、改進的延展性、降低的變形硬化以及降低的表面裂紋傾向。Ni 當量-1. 42 X Cr 當量彡-13. 42 (Bi)優選地,應使根據等式1的δ鐵素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與根據等式2的奧氏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量平衡,以滿足條件Β2。Ni 當量-1. 42 X Cr 當量彡-16. 00 (Β2)應使根據等式1的δ鐵素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與根據等式2的奧氏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以滿足條件Β3。Ni 當量+0. 85 X Cr 當量彡 29. 00 (Β3)
優選地,應使根據等式1的δ鐵素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與根據等式2的奧氏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以滿足條件Β4。Ni 當量+0. 85 X Cr 當量彡 31. 00 (Β4)優選地,應使根據等式1的δ鐵素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與根據等式2的奧氏體穩定化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以滿足條件Β5。Ni 當量+0. 85 X Cr 當量< 30. 00 (Β5)當滿足關係Bl和Β3時,在鋼合金中鐵素體與奧氏體形成合金元素的組合是優良的。在鋼合金中,使S鐵素體在奧氏體基質中的含量以及奧氏體相的穩定性和變形馬氏體的含量平衡。因此,鋼合金表現出優良的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蝕性。根據關係Β2、Β4和Β5來優化鐵素體與奧氏體形成合金元素之間的平衡,由此可進一步改進鋼合金的性能。鑑於所形成的δ鐵素體相的低含量,因此不滿足關係Bl的合金組成一般具有相對於鐵素體穩定化元素過高含量的奧氏體穩定化元素。在低鎳不鏽鋼合金中,主要通過增加錳或氮的含量而導致奧氏體相的高穩定性然後通過使加工期間奧氏體相的變形硬化增加,由此實現奧氏體的高穩定性。滿足關係Β2的合金組合物在加工期間表現出增加的延展性和改進的耐腐蝕性, 這是因為相對於奧氏體穩定化元素鐵素體穩定化元素的含量得到平衡因而在鋼合金中獲得了最佳量的δ鐵素體相。滿足關係Β3的合金組合物,主要在冷加工期間表現出減小的變形硬化和增加的延展性。這些性能的改進主要是由於鐵素體和奧氏體穩定化元素的含量高到足以在低含量變形馬氏體情況下形成穩定的奧氏體相。滿足關係Β4和Β5的合金組合物表現出改進的機械性能,這是因為經優化含量的鐵素體和奧氏體穩定化元素降低了加工期間基質的變形硬化。馬氏體的形成可抑制鋼合金中馬氏體形成的合金元素之間的關係,對於鋼合金的強度和延展性是重要的。室溫下的低延展性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變形硬化,變形硬化是由鋼合金冷加工期間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所引起的。馬氏體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然而,如果在鋼中形成過多的馬氏體,則由於變形力增大而使鋼難以在冷條件下加工。過多的馬氏體還會降低延展性,並且在鋼合金冷加工期間導致鋼中產生裂紋。可由鋼合金的MD30值來確定冷變形期間鋼合金中的奧氏體相的穩定性。MD30是與ε =0.30(對數應變)相對應的變形導致50%的奧氏體轉變為變形馬氏體的溫度(單位為。C )。因此,MD30溫度的降低與奧氏體穩定性增加相對應,從而由於變形馬氏體形成的降低而降低冷加工期間的變形硬化。本發明鋼合金的MD30值的定義為MD30 = (551-462X ([ % C] + [ % N])-9. 2X [ % Si]-8. IX [ % Mn]-13. 7X [ % Cr]-29X ([% Ni] + [% Cu])-68X [% Nb]-18. 5X [% Mo]) °C (3)參考:K. Nohara, Y. Ono 禾口 N. Ohashi,Tetsu—to—Hagane,1977 ;63 2772已發現,當調整鋼合金的合金元素以使等式3滿足如下條件B6時,在鋼合金中獲得了很好的冷加工性能以及最佳的機械強度。-70°C< MD30 < -25 °C (B6)
圖1顯示了在90%安全對失效的由直徑為1. Omm的線材所盤繞成的回火彈簧的 S-N曲線。S是應力,單位是MPa,N是循環的數量。平均應力為450MPa。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實施例1製備名稱為A、B、C的根據本發明的鋼合金受熱體。將名稱為D、E、F、G、H、I、J、
K、L的對比鋼合金受熱體用於比較。使各組分元素在置於感應爐中的坩鍋中熔融,由此以實驗室規模製備所述受熱體。各受熱體的組成顯示於表Ia和表Ib中。對鋼合金的各受熱體進行等式1-3的計算,表2顯示了計算結果。然後,將表2中的結果與各等式的條件B1-B6進行比較,判斷測試受熱體是否滿足條件B1-B6。表3顯示了比較的結果。「是」表示滿足條件,「否」表示不滿足條件。將熔體澆鑄入小鑄模中,由各受熱體製備尺寸為4X4X3mm3的鋼合金試樣。表Ia 本發明鋼合金的組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具有如下組成,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 02 彡 C 彡 0. 06Si < 1. 02.0 彡 Mn 彡 6. 0 2. 0 彡 Ni 彡 4. 5 17 ^ Cr ^ 192. 0 彡 Cu 彡 4. 0 0. 15 彡 N 彡 0. 25 0彡Mo彡1. 0 0 ^ W ^ 0. 3 0彡V彡0. 3 0彡Ti彡0. 5 0彡Al彡1. 0 0彡Nb彡0. 5 0彡Co彡1. 0餘量為Fe以及通常存在的雜質,其特徵在於,使所述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 Niae-L 42XCrae^ -13. 42 ;禾口 Ni 當量+0. 85 X Cr 當量彡 29. 00, 其中,O 當量=[% Cr] +2X [ % Si] +1. 5X [ % Mo] +5X [ % V] +5. 5X [ % Al] +1. 75X [ % Nb]+1. 5X [% Ti]+0. 75X [% W]Ni 當量=[% Ni] + [% Co]+0. 5X [% Mn] +0. 3X [% Cu]+25X [% N] +30X [% C]; 並且-70°C< MD30 < -25 °C,其中,MD30 = (551-462 X ([ % C] + [ % N]) -9. 2 X [ % Si]-8. IX [ % Mn]-13. 7 X [ % Cr]-29X ([% Ni] + [% Cu])-68X [% Nb]-18. 5X [% Mo]) °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使所述合金元素在所述鋼合金中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Niae-L 42XCrae^ -16. 00。
3.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使所述合金元素在所述鋼合金中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Niae+0. 85 X Creqv 彡 31. 00。
4.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使所述合金元素在所述鋼合金中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Niae+0. 85 X Crae^ 30. 00。
5.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0.2彡Si彡0. 6wt%。
6.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2.0彡Mn彡5. 5wt%。
7.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2.0彡Mn彡5. Owt%。
8.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2.5彡Ni彡4. Owt%。
9.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17.5 ^ Cr ^ 19wt%。
10.根據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0彡Mo彡0.5wt%。
11.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W、V、Ti、Al、Nb各自 (0. 2wt%。
12.根據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其中0彡Co彡0.5wt%。
13.根據權利要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合金,其中W、V、Ti、Al和Nb各元素的量 (0. Iwt %,並且其中(ff+V+Ti+Al+Nb) ( 0. 3wt%0
14.一種含有根據權利要求1-14中任一項所述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的製品,如線材、 彈簧、帶材、管材、導管、棒料、或者通過冷鐓或鍛造而製得的製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如下以重量百分比(wt%)表示的組成的奧氏體不鏽鋼合金0.02≤C≤0.06、Si<1.0、2.0≤Mn≤6.0、2.0≤Ni≤4.5、17≤Cr≤19、2.0≤Cu≤4.0、0.15≤N≤0.25、0≤Mo≤1.0、0≤W≤0.3、0≤V≤0.3、0≤Ti≤0.5、0≤Al≤1.0、0≤Nb≤0.5、0≤Co≤1.0、餘量為Fe以及通常存在的雜質,其特徵在於,使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平衡,以滿足如下條件Ni當量-1.42×Cr當量≤-13.42;和Ni當量+0.85×Cr當量≥29.00,其中,Cr當量=[%Cr]+2×[%Si]+1.5×[%Mo]+5×[%V]+5.5×[%Al]+1.75×[%Nb]+1.5×[%Ti]+0.75×[%W],Ni當量=[%Ni]+[%Co]+0.5×[%Mn]+0.3×[%Cu]+25×[%N]+30×[%C];並且-70℃<MD30<-25℃,其中,MD30=(551-462×([%C]+[%N])-9.2×[%Si]-8.1×[%Mn]-13.7×[%Cr]-29×([%Ni]+[%Cu])-68×[%Nb]-18.5×[%Mo])℃。
文檔編號C22C38/58GK102301028SQ20108000612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30日
發明者安德斯·澤德曼, 拉爾斯·尼洛夫 申請人:山特維克智慧財產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