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9:58: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
背景技術:
計算機晶片和許多部件對溫度非常敏感,部件的溫度過高是產生故障及造成衰老的主要原因。熱會使元件產生軟性錯誤而使數據漏失或錯誤,熱量也會造成磁碟損壞;溫度過低也會對計算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恆溫機櫃,給計算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實用性強的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包括櫃體、活動設置在所述櫃體上的門體,所述櫃體內設置有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所述櫃體的背面設置有兩塊接口面板,所述接口面板上設置有多功能接口,所述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分別與一塊接口面板電性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櫃體內位於所述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之間設置有第一鋁盒,所述第一鋁盒的頂部設置有兩根與所述第一鋁盒連通的上金屬密封管,所述第一鋁盒的底部設置有兩根與所述第一鋁盒連通的下金屬密封管,所述上金屬密封管位於所述第一伺服器的兩側,所述下金屬密封管位於所述第二伺服器的兩側,所述櫃體的外壁設置有第二鋁盒和電控箱,所述第一鋁盒與所述第二鋁盒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管道上設置有水泵,所述第二鋁盒的外壁設置有電機座,所述電機座上安裝有電機,所述第二鋁盒內設置有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攪拌組件,所述第一鋁盒、第二鋁盒、上金屬密封管、下金屬密封管內填充有水,所述電控箱內設置有電控組件,所述櫃體內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鋁盒內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和加熱棒,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加熱棒、電機、水泵與所述電控組件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鋁盒的頂部設置有水蒸氣釋放裝置;所述水蒸氣釋放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鋁盒頂部並與所述第二鋁盒內腔連通的噴管、活動設置在所述噴管的頂部的蓋體、活動設置在所述噴管內腔中的彈簧座、設置在所述彈簧座上並與所述蓋體連接的彈簧,所述彈簧座上設置有氣道。
優選地,上述的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其中所述攪拌組件包括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圓軸、設置在所述圓軸上的多根杆體,所述杆體的外壁設置有多塊攪拌片。
優選地,上述的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其中所述電控組件包括PLC、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第一A/D轉換器、第二A/D轉換器,所述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第一A/D轉換器、第二A/D轉換器均與所述PLC電性連接,所述第一A/D轉換器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二A/D轉換器與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與所述水泵電性連接,所述第二繼電器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第三繼電器與所述加熱棒電性連接。
優選地,上述的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其中所述第二鋁盒的底部與所述櫃體的外壁之間設置有加強板。
優選地,上述的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其中所述櫃體的底部設置有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上金屬密封管和下金屬密封管內的水可以吸收櫃體內的熱量並將熱量傳遞給第一鋁盒內,對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起到降溫的作用;第一溫度傳感器能夠自動檢測櫃體內的溫度,當檢測到的溫度達到預設值時,電控組件控制水泵工作,水在第一鋁盒和第二鋁盒之間循環,這樣就實現了將熱量從櫃體內運輸到櫃體外,加快了櫃體內的熱量的散失;第二溫度傳感器能夠自動檢測第二鋁盒內的溫度並將信號傳遞給電控組件,當第二鋁盒內溫度較高時,電控組件控制電機轉動,使得第二鋁盒內高溫的水考和低溫的水迅速混合均勻,加快了第二鋁盒內熱量的散失;當第二鋁盒內水因溫度過高產生過多的水蒸氣時,水蒸氣會推動蓋體打開,從而起到了洩壓的作用,這樣設計使得本實用新型更加實用;第一溫度傳感器能夠自動檢測櫃體內的溫度,當檢測到的溫度達到預設值時,電控組件控制加熱棒、水泵工作,這就實現了給櫃體內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加熱的功能,這樣設計自動化程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櫃體的後視圖;
圖3為圖1中攪拌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圓軸與杆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電控箱的縱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水蒸氣釋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如圖1、2、3、4、5、6所示,一種計算機伺服器恆溫機櫃,包括櫃體1、活動設置在櫃體1上的門體11,櫃體1內設置有第一伺服器12和第二伺服器13,櫃體1的背面設置有兩塊接口面板2,接口面板2上設置有多功能接口21,第一伺服器12和第二伺服器13分別與一塊接口面板2電性連接。
櫃體1內位於第一伺服器12和第二伺服器13之間設置有第一鋁盒31,第一鋁盒31的頂部設置有兩根與第一鋁盒31連通的上金屬密封管32,第一鋁盒31的底部設置有兩根與第一鋁盒31連通的下金屬密封管33,兩根上金屬密封管32位於第一伺服器12的兩側,兩根下金屬密封管33位於第二伺服器13的兩側,櫃體1的外壁設置有第二鋁盒4和電控箱5,第一鋁盒31與第二鋁盒4通過管道41連通,管道41上設置有水泵42,第二鋁盒4的外壁設置有電機座43,電機座43上安裝有電機44,第二鋁盒4內設置有與電機44的輸出軸連接的攪拌組件6,第一鋁盒31、第二鋁盒4、上金屬密封管32、下金屬密封33管內填充有水,電控箱5內設置有電控組件,櫃體1內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10,第二鋁盒4內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40和加熱棒50。其中電控組件包括PLC81、第一繼電器82、第二繼電器83、第三繼電器84、第一A/D轉換器85、第二A/D轉換器86,第一繼電器82、第二繼電器83、第三繼電器84、第一A/D轉換器85、第二A/D轉換器86均與PLC81電性連接,第一A/D轉換器85與第一溫度傳感器10電性連接,第二A/D轉換器86與第二溫度傳感器40電性連接,第一繼電器82與水泵42電性連接,第二繼電器83與電機44電性連接,第三繼電器84與加熱棒50電性連接。
第二鋁盒4的頂部設置有水蒸氣釋放裝置7;水蒸氣釋放裝置7包括設置在第二鋁盒4頂部並與第二鋁盒4內腔連通的噴管71、活動設置在噴管71的頂部的蓋體72、活動設置在噴管71內腔中的彈簧座73、設置在彈簧座73上並與蓋體72連接的彈簧74,彈簧座73上設置有氣道75。
其中攪拌組件6包括與電機44的輸出軸連接的圓軸61、設置在圓軸61上的多根杆體62,杆體62的外壁設置有多塊攪拌片63,這樣設計提高了攪拌效率。
其中第二鋁盒4的底部與櫃體1的外壁之間設置有加強板80。櫃體1的底部設置有滾輪90,給用戶移動本實用新型帶來方便。
當然,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