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育肥羊飼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04 19:45:31 2
本發明涉及畜牧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育肥羊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貴州黑山羊是經過長期選育的貴州特色地方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耐粗飼和肉質優良等特點,其分布於貴州省畢節市的威寧縣、赫章縣等縣和六盤水市的盤縣、水城縣等縣。因貴州地勢為喀斯特地貌,草山草坡較多,養羊主要以放牧為主,而牧草生長會隨著季節變化較大,尤其在春季和冬季牧草產量較低,且營養價值不高,影響山羊的生長性能。黑山羊的育肥羊,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飼料的優劣往往最能影響育肥羊的生長,導致育肥羊生長較為緩慢,影響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育肥羊飼料及其製備方法,以解決現有飼料營養搭配不合理導致育肥羊生長緩慢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育肥羊飼料,以重量份計,由玉米50~65份、花生粕10~20份、骨粉3~7份、甜菜渣4~8份、構樹葉10~15份、沸石粉0.5~1.5份、紅薯15~20份、食用鹽0.8~1.2份、酒糟8~12份以及預混料3~7份製成,所述預混料由雞屎藤8~12份、二色補血草2~5份、肉蓯蓉1~4份、當歸2~4份、熟地黃4~6份以及改性凹凸棒石粘土20~30份製成。
所述育肥羊飼料由玉米58份、花生粕15份、骨粉4.5份、甜菜渣6份、構樹葉12份、沸石粉1份、紅薯18份、食用鹽1份、酒糟10份以及預混料5份製成。
所述預混料由由雞屎藤10份、二色補血草3份、肉蓯蓉2.5份、當歸3份、熟地黃5份以及改性凹凸棒石粘土25份製成。
所述育肥羊飼料飼料的製備方法為:
(1)烘乾:將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分別烘乾;
(2)粉碎:將烘乾處理後的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粉碎,獲得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以及酒糟粉;
(3)熬製:將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分別進行熬製,除去殘渣後獲得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
(4)混合: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與獲得的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混合,升溫至60~80℃,攪拌處理至水分含量為20~30%,即得預混料;
(5)造粒:將預混料與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酒糟粉、骨粉、沸石粉、食用鹽混合均勻,調節混合物料水分為20~25%,再用擠壓法制粒機壓製成顆粒,即得。
所述步驟(1)中,將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分別在溫度為80~100℃的乾燥機內烘乾處理至水分含量為6~10%。
所述步驟(2)粉碎後物料的細度為60~120目。
所述步驟(3)中,將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分別加入沸水鍋中,加入3倍水進行沸水熬製,熬製至水蒸發掉5/6,即得。
所述顆粒的粒徑為6~10mm。
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的製備方法為:將凹凸棒石粘土粉碎至細度為60~120目,然後送入超聲分散儀中分散處理20~40min,再送入煅燒塔中用300~600℃的高溫煅燒90~120min,冷卻後將凹凸棒石粘土加入無水乙醇中,超聲分散10~18min後離心分離,即得。
所述超聲處理時超聲功率為600~1000w。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配製的飼料,原料種類豐富、營養充分,原料配比合理,能夠為育肥羊提供充足的養分,增強育肥羊的身體機能,促進育肥羊的生長。另外,本發明將凹凸棒石粘土經超聲、高溫進行改性處理,使得凹凸棒石粘土的吸附能力和化學活性得到較大提高,並有效地改善了凹凸棒石粘土的分散性能,使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更好的承載了飼料的活性成分,充分發揮飼料中的各物質的有效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方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僅僅是對該發明的舉例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中未作具體說明的步驟均是已有技術,在此不做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原料:
玉米50kg、花生粕10kg、骨粉3kg、甜菜渣4kg、構樹葉10kg、沸石粉0.5kg、紅薯15kg、食用鹽0.8kg、酒糟8kg以及預混料3kg。
所述預混料由雞屎藤8kg、二色補血草2kg、肉蓯蓉1kg、當歸2kg、熟地黃4kg以及改性凹凸棒石粘土20kg製成。在具體的配製過程中,由於預混料的用量較少,少量的配製較為麻煩,因而在實際配制飼料過程中,預混料可以一次性多配製,多次使用。
製備方法:
(1)烘乾:將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分別在溫度為80℃的乾燥機內烘乾處理至水分含量為6%;
(2)粉碎:將烘乾處理後的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粉碎,過60目篩,獲得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以及酒糟粉;
(3)熬製:將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分別加入沸水鍋中,加入3倍水進行沸水熬製,熬製至水被蒸發掉5/6,除去殘渣後獲得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
(4)混合: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與獲得的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混合,升溫至60℃,攪拌處理至水分含量為20%,即得預混料;
(5)造粒:將預混料與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酒糟粉、骨粉、沸石粉、食用鹽混合均勻,調節混合物料水分為20%,再用擠壓法制粒機壓製成顆粒,即得。所述顆粒的粒徑為6mm。
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的製備方法為:將凹凸棒石粘土粉碎至細度為60目,然後送入超聲功率為600w的超聲分散儀中分散處理20min,再送入煅燒塔中用300℃的高溫煅燒90min,冷卻後將凹凸棒石粘土加入無水乙醇中,超聲分散10min後離心分離,即得改性凹凸棒石粘土。
實施例二
原料:
玉米65kg、花生粕20kg、骨粉7kg、甜菜渣8kg、構樹葉15kg、沸石粉1.5kg、紅薯20kg、食用鹽1.2kg、酒糟12kg以及預混料7kg。
所述預混料由雞屎藤12kg、二色補血草5kg、肉蓯蓉4kg、當歸4kg、熟地黃6kg以及改性凹凸棒石粘土30kg製成。在具體的配製過程中,由於預混料的用量較少,少量的配製較為麻煩,因而在實際配制飼料過程中,預混料可以一次性多配製,多次使用。
製備方法:
(1)烘乾:將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分別在溫度為100℃的乾燥機內烘乾處理至水分含量為10%;
(2)粉碎:將烘乾處理後的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粉碎,過120目篩,獲得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以及酒糟粉;
(3)熬製:將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分別加入沸水鍋中,加入3倍水進行沸水熬製,熬製至水被蒸發掉5/6,除去殘渣後獲得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
(4)混合: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與獲得的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混合,升溫至80℃,攪拌處理至水分含量為30%,即得預混料;
(5)造粒:將預混料與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酒糟粉、骨粉、沸石粉、食用鹽混合均勻,調節混合物料水分為25%,再用擠壓法制粒機壓製成顆粒,即得。所述顆粒的粒徑為10mm。
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的製備方法為:將凹凸棒石粘土粉碎至細度為120目,然後送入超聲功率為1000w的超聲分散儀中分散處理40min,再送入煅燒塔中用600℃的高溫煅燒120min,冷卻後將凹凸棒石粘土加入無水乙醇中,超聲分散18min後離心分離,即得改性凹凸棒石粘土。
實施例三
原料:
玉米58kg、花生粕15kg、骨粉4.5kg、甜菜渣6kg、構樹葉12kg、沸石粉1kg、紅薯18kg、食用鹽1kg、酒糟10kg以及預混料5kg。
所述預混料由由雞屎藤10kg、二色補血草3kg、肉蓯蓉2.5kg、當歸3kg、熟地黃5kg以及改性凹凸棒石粘土25kg製成。在具體的配製過程中,由於預混料的用量較少,少量的配製較為麻煩,因而在實際配制飼料過程中,預混料可以一次性多配製,多次使用。
製備方法:
(1)烘乾:將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分別在溫度為90℃的乾燥機內烘乾處理至水分含量為8%;
(2)粉碎:將烘乾處理後的玉米、花生粕、甜菜渣、構樹葉、紅薯、酒糟粉碎,過80目篩,獲得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以及酒糟粉;
(3)熬製:將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分別加入沸水鍋中,加入3倍水進行沸水熬製,熬製至水被蒸發掉5/6,除去殘渣後獲得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
(4)混合: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與獲得的雞屎藤液、二色補血草液、肉蓯蓉液、當歸液和熟地黃液混合,升溫至70℃,攪拌處理至水分含量為25%,即得預混料;
(5)造粒:將預混料與玉米粉、花生粕粉、甜菜渣粉、構樹葉粉、紅薯粉、酒糟粉、骨粉、沸石粉、食用鹽混合均勻,調節混合物料水分為22%,再用擠壓法制粒機壓製成顆粒,即得。所述顆粒的粒徑為8mm。
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的製備方法為:將凹凸棒石粘土粉碎至細度為100目,然後送入超聲功率為800w的超聲分散儀中分散處理30min,再送入煅燒塔中用500℃的高溫煅燒100min,冷卻後將凹凸棒石粘土加入無水乙醇中,超聲分散14min後離心分離,即得改性凹凸棒石粘土。
試驗例
選取120隻4~5個月大的貴州本地純種黑山羊,隨機分為六組。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黑山羊每天放牧7h左右,放牧草地為天然灌木叢,每天放牧後對各組採用不同飼料餵食,飼料用量為0.2kg/只,餵食的飼料如下:
對照組一餵食的飼料為10%豆粕+78%玉米面+0.5%食用鹽+9.5%花生粕+3%常規預混料;對照組二餵食的飼料為本發明實施三的飼料配方,但製備方法是將各種原料粉碎混合造粒;對照組三採用本發明實施例三製備的飼料餵食,但凹凸棒石粘土未經過改性處理;試驗組一至試驗組三分別採用本發明實施例一至實施例三的飼料進行餵食。各組每次餵食的飼料量相同。飼餵三十天後,計算增值量,餵食一個月後,統計發病率,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發明配製的飼料,可以有效為育肥羊提供充足的養分,增強育肥羊的身體機能,促進育肥羊快速生長。從對照組三與試驗組三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組三育肥羊的體重增加量明顯比對照組三高,表明將本發明將凹凸棒石粘土進行改性,能夠較好的發揮凹凸棒石粘土的承載性能,使得飼料活性得到更大的發揮。另外,從試驗組與對照組一的對比可以看出,本發明的飼料還能起到降低育肥羊發病率的作用。而從試驗組三和對照組三的對比可以看出,將凹凸棒石粘土進行改性後,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其分散性,使其能夠較好的承載活性成分,從而充分發揮雞屎藤、二色補血草、肉蓯蓉、當歸和熟地黃等藥物的功效,降低育肥羊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