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6:22:26 1
專利名稱: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質門,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鋼質門上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鋼質門,例如防盜安全門等。鉸鏈是該種鋼質門的重要配件,通常由不鏽鋼明鉸鏈、門框固定板、門扇固定板構成。明鉸鏈是門框與門扇的連接部件,門框與門框固定板在鈑金工序衝固定工藝孔05. 2mm並焊接,門扇與門扇固定板在鈑金工序衝固定工藝孔05. 2mm並焊接。門框與門扇通過明鉸鏈螺絲連接。該種門框門扇連接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之處1、受門框焊接工序、門扇膠合工序加工誤差影響,裝配時,由於工藝孔位置固定,門扇與門框上下配合間隙較大,甚至無法裝配。2、門扇與門框上縫與下縫間隙不一致,嚴重影響鋼質門外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自由調節門扇與門板上下邊緣縫隙的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它包括明鉸鏈,所述門框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通孔,門扇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通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門框固定板、門扇固定板及襯件,所述門框固定板上設有與所述門框上的第一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一螺紋孔,所述門扇固定板上設有與所述門扇上的第二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二螺紋孔;所述襯件上與門扇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螺紋孔的對應位置分別設有一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具有一通過所述安裝孔中心的長半軸及一通過所述安裝孔中心的短半軸;以安裝孔長半軸的方向為Y軸方向,以安裝孔短半軸的方向為X軸方向,以同時垂直於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方向為Z軸方向,所述襯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與Y軸方向垂直的邊緣板,所述邊緣板上設有一開口朝X軸方向的卡口,所述門扇固定板可沿Y軸方向滑動的卡設於襯件的卡口內;襯件固定連接於門扇上,門框固定板固定連接於門框上;明鉸鏈的一側通過穿過第一螺紋孔及第一通孔的螺紋緊固件與門框連接,另一側通過穿過第二通孔、安裝孔及第二螺紋孔的螺紋緊固件與門框連接。上述結構中,所述門框固定板與門框通過埋頭螺釘連接。上述結構中,所述襯件與門扇焊接。上述結構中,所述安裝孔為長條形或橢圓形。上述結構中,所述安裝孔、第一螺紋孔、第二螺紋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為四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由於採用了上述連接結構,通過增加一襯件,在襯件上設置一安裝孔,而該安裝孔具有通過所述安裝孔中心的長半軸,即該安裝孔為條形結構或橢圓形結構,當通過穿過該安裝孔的螺釘連接門扇與明鉸鏈時,螺釘可沿安裝孔的長半軸滑動,可通過調節螺釘的鬆緊來調節螺釘與門扇的鎖緊固定位置,進而實現門扇與門框上下邊緣縫隙的自由調整,即門扇與門框的鉸鏈連接方式由傳統的點對點連接變為點對線連接,連接面積得到很大的提高,由原來的21. 2mm2增大為94. 9mm2,極大的提高了框、扇之間的裝配間距,提升它們之間的配合間隙。此外,由於門扇上下位置可調整,減少了裝配工序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成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圖I為本實用新型門扇與門框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明鉸鏈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明鉸鏈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門扇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襯件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襯件的左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襯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I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應用於鋼質門上的門扇10與門框連接結構,鋼質門上的門框20與門扇10—般均是由鋼質薄板焊接形成的空心板狀結構,該連接結構包括明鉸鏈1,所述門框20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通孔,門扇10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用於在與明鉸鏈I連接時,作為螺釘等緊固件的連接孔,還包括門框固定板3、門扇固定板2及襯件4,一般的,門框固定板3及門扇固定板2具有較厚的厚度,該厚度大於所述鋼質薄板厚度;所述門框固定板3上設有與所述門框20上的第一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一螺紋孔301,所述門扇固定板2上設有與所述門扇10上的第二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二螺紋孔201 ;所述襯件4上與門扇固定板2上所述第二螺紋孔201的對應位置分別設有一安裝孔401,所述安裝孔401具有一通過所述安裝孔401中心的長半軸及一通過所述安裝孔401中心的短半軸;該安裝孔401為長條形或橢圓形等等。以安裝孔401長半軸的方向為Y軸方向(即豎直方向),以安裝孔401短半軸的方向為X軸方向,以同時垂直於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方向為Z軸方向,所述襯件4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與Y軸方向垂直的邊緣板402,即該邊緣板402垂直於襯件4,所述邊緣板402上設有一開口朝X軸方向的卡口 403,較佳的,在門扇固定板2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一局部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凸板,所述門扇固定板2上凸板可沿Y軸方向滑動的卡設於襯件4的卡口 403內,即卡設於卡口 403內的門扇固定板2具有一 Y軸方向上的自由度,可在Y軸方向上上下移動或滑動一定距離(該距離即為門扇10上下可調的最大間距),在Z軸方向上無法移動;襯件4固定連接於門扇10上,較佳的,所述襯件4與門扇10焊接,可以理解,也可採用其他固定連接方式;門框固定板3固定連接於門框20上,較佳的,所述門框固定板3與門框20通過埋頭螺釘連接,可以理解,也可採用其他固定連接方式。明鉸鏈I包括通過轉軸連接的第一葉片及第二葉片,第一葉片及第二葉片上分別設有四個對稱的固定孔,其中,第一葉片通過穿過第一螺紋孔301及第一通孔的螺紋緊固件(螺釘、螺栓等)與門框20連接,第二葉片通過穿過第二通孔、安裝孔401及第二螺紋孔201的螺紋緊固件與門框20連接,較佳的,襯件4及門扇固定板2安裝於門扇10側邊的內部,襯件4位於門扇10的鋼製薄板與門扇固定板2之間。較佳的,所述安裝孔401、第一螺紋孔301、第二螺紋孔201、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為四個,使得門扇10鎖緊牢靠。製作工藝先將門框20、門框固定板3衝孔,用螺柱等連接門框20和門框固定板3並用螺絲帽鎖緊。再將門扇固定板2插入襯件4內,使襯件4與門扇固定板2成為組合件,然後將門扇10衝孔,對準位置,焊接組合件與門扇10,保證門扇10上第二通孔的中心線、襯件4上安裝孔401中心線及門扇固定板2上第二螺紋孔201的中心線重合。最後用螺絲鎖緊門框20與不鏽鋼明鉸鏈1,用螺絲鎖緊門扇10與不鏽鋼明鉸鏈I。綜上所述,通過增加一襯件4,在襯件4上設置一安裝孔401,而該安裝孔401具有通過所述安裝孔401中心的長半軸,即該安裝孔401為條形結構或橢圓形結構,當通過穿過該安裝孔401的螺釘連接門扇10與明鉸鏈I時,螺釘可沿安裝孔401的長半軸滑動,當門 扇10距門框20上下邊高度不對稱時,可通過調節螺釘的鬆緊來調節螺釘與門扇10的鎖緊固定位置,進而實現門扇10與門框20上下邊緣縫隙的自由調整,保證門扇10與門框20位置對稱。即門扇10與門框20的鉸鏈連接方式由傳統的點對點連接變為點對線連接,連接面積得到很大的提高,由原來的21. 2mm2增大為94. 9mm2,極大的提高了們框、門扇之間的裝配間距,提升它們之間的配合間隙。此外,由於門扇10上下位置可調整,減少了裝配工序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成品合格率大大提升。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範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它包括明鉸鏈,所述門框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通孔,門扇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通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門框固定板、門扇固定板及襯件,所述門框固定板上設有與所述門框上的第一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一螺紋孔,所述門扇固定板上設有與所述門扇上的第二通孔對應的至少兩個第二螺紋孔;所述襯件上與門扇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螺紋孔的對應位置分別設有一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具有一通過所述安裝孔中心的長半軸及一通過所述安裝孔中心的短半軸; 以安裝孔長半軸的方向為Y軸方向,以安裝孔短半軸的方向為X軸方向,以同時垂直於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方向為Z軸方向,所述襯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與Y軸方向垂直的邊緣板,所述邊緣板上設有一開口朝X軸方向的卡口,所述門扇固定板可沿Y軸方向滑動的卡設於襯件的卡口內;襯件固定連接於門扇上,門框固定板固定連接於門框上;明鉸鏈的一側通過穿過第一螺紋孔及第一通孔的螺紋緊固件與門框連接,另一側通過穿過第二通孔、安裝孔及第二螺紋孔的螺紋緊固件與門框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框固定板與門框通過埋頭螺釘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襯件與門扇焊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為長條形或橢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第一螺紋孔、第二螺紋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為四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門扇與門框的連接結構,它包括明鉸鏈、門框固定板、門扇固定板及襯件,所述門框固定板上第一螺紋孔,所述門扇固定板上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襯件上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具有一長半軸及一短半軸;所述襯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與襯件垂直的邊緣板,所述邊緣板上設有一卡口,所述卡口內;襯件固定連接於門扇上,門框固定板固定連接於門框上;明鉸鏈的一側與門框連接,另一側與門框連接。其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可調節螺釘與門扇的鎖緊固定位置,進而實現門扇與門框上下邊緣縫隙的自由調整,即門扇與門框的鉸鏈連接方式由傳統的點對點連接變為點對線連接,減少了裝配工序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成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文檔編號E05D5/02GK202672925SQ20122021621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
發明者李曉東, 牟雲濤 申請人:撫順市亨易金屬製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