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未成名電影排行榜(從籍籍無名到)
2023-07-09 10:41:39 1
上一期我們盤點了成龍職業生涯前30年的58部作品,今天咱們再來把他後30年的52部作品來一個盤點,看看這位名震港島的動作巨星是如何走向世界、享譽全球的。
80年代末,成龍與周潤發展開了激烈的票房角逐,1988年拍出了《警察故事2》,被周潤發的《八星報喜》擊敗,只能排在年度票房榜第二名,1989年拍攝了《奇蹟》,又被周潤發的《賭神》擊敗,再次排到年度票房榜第二名。為此成龍是卯足了勁頭,在1990年除了一部客串幾分鐘的《初到貴境》之外,沒有推出主演的作品,而是在精心打磨,於1991年推出了兩部精品,一部是群星雲集的《火燒島》,該片由成龍、劉德華、洪金寶、梁家輝等人聯袂出演,不同於以往成龍的喜劇功夫片定位,本片的故事比較嚴肅,而且這還是成龍第一次在電影中掛掉,改變的質量著實不錯,但是當時的觀眾並不是很喜歡這樣的題材,所以最終只獲得了1100多萬的票房。相對於《火燒島》來說,這一年成龍主演的另一部片子情況就好了很多,那就是《飛鷹計劃》,這是成龍打算延續87年《龍兄虎弟》票房冠軍的輝煌而拍攝的片子,同樣的探險奪寶類型,開篇就是從非洲土著那裡奪寶,之後受伯爵之託找納粹餘黨的寶藏,最後俠盜鬥反派,大快人心。該片毫無疑問是成龍電影的高峰,上映後,一舉拿下了3900萬的票房的好成績,比周潤發的《縱橫四海》要高了600萬,總算是扳回一局。但這時香港定市場卻出現了另一位以喜劇制霸影壇的明星,這個人就是周星馳,他憑藉《逃學威龍》以4300萬的票房拿到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成龍再次屈居第二名。
為了擊敗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成龍在1992年除了在元彪主演的《西藏小子》中客串了一分鐘之外,還推出了兩部主演的電影,其中的《雙龍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港產娛樂片,走的依然是港片的慣用套路,緊湊的劇情安排,啼笑皆非的娛樂橋段,耳目一新的動作設計,愛情元素的成功效用,外加電腦特效的巧妙運用,讓「雙龍」出現在一個畫面之中,噱頭不可謂不豐富,笑料也不可謂不密集。
還有一部成龍的大IP《警察故事3》,在之前兩部陳家駒的獨角功夫戲之外,該片又加了一位動作女星楊紫瓊,並且故事也走出了香港,注入了更多國際化的元素。另外動作戲份也是一如既往的火爆,開摩託上火車、火車上打架、躲直升機,都是一個比一個勁爆觀眾的眼球。若是放在尋常年份,成功的兩部電影很可能就會登頂香港電影票房年度冠軍。但是這一年恰巧是周星馳年,香港票房榜的前五名都被周星馳包攬了!!成龍的《雙龍會》和《警察故事3》勉強沒滑落出前十名。不過《警察故事3》國際化的電影風格使其在北美收穫了1627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大獲成功。然而成龍是從香港起家的,當然是不會放棄香港市場。為了拿到多次未曾獲得的香港票房年度冠軍,1993年轉變風格,把搞笑進行到底。與周星馳的老搭檔王晶合作的《城市獵人》這樣一部無釐頭風格的影片,確實比成龍之前的功夫喜劇更加惹人發笑,尤其是片中的街頭霸王戲份,更讓當年上小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不過該片最終僅收穫了3084萬港幣的票房,為了當年的第四名。這一年,他參演的另一部電影《重案組》是另外一個極端,沒有笑料、沒有愛情、沒有美女,是成龍少有的嚴肅社會話題電影。不過最終也只拿到2800萬票房,位列年度第六名。本年度的票房冠軍再次被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拿下。看到兩種新嘗試的類型效果都不是很好,成龍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功夫喜劇,在1994年推出了《醉拳2》。相比於他十幾年前拍攝的《醉拳1》來說,該片的人物形象飽滿了很多。黃飛鴻儘管保留了一些少年天性無傷大雅的缺點,但是對自我的道德約束和明顯大大增強,而且還增加了滿洲武舉人「福民祺」這一人物,他除了向黃飛鴻講忍讓、講寬恕、講政治這些個人行為準則之外,還向黃飛鴻聲明國家和民族之大義,可以說是黃飛鴻的精神引導者。另外,動作戲份也融合了「福民琪」扮演者劉家良的硬橋硬馬和成龍的繁雜動作,可謂是功夫片中的經典。即使現在看來,本片的故事內涵和動作場面都不算是過時。
最終該片在港島收穫了4100萬的票房,是近幾年成龍在香港市場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直接擊敗了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但這一年周潤髮帶來了《賭神2》,讓成龍的《醉拳2》再次屈居亞軍。可能是因為接連被周星馳和周潤發搶了年度冠軍,受打擊,成龍開始放棄本土化風格,轉變思路開始發展海外市場,在1995年推出了兩部國際化的片子,一部是在日本拍攝的《霹靂火》,在亞洲電影市場罕見的賽車題材電影,主線故事和成龍的其他電影比起來稍弱,但是看到大量的飆車場面還讓人很熱血沸騰。另外一部電影,就是在美國拍攝的《紅番區》,該片故事簡單直接,十分具有娛樂性,在成龍一貫的漂亮打動身份之外,梅豔芳加入的搞笑戲份,也增添了喜劇效果。本片在北美收穫了3200萬美元的票房,不僅奠定了成龍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是他成功打入美國主流電影市場的裡程碑之作!!!
1995年的這兩部片子是成龍轉向國際化的開端,也是他不願在香港市場與「雙周」纏鬥的開始。但是人越是想要什麼,就越得不到什麼,然而當你不想要的時候,他可能就會如期而至。《霹靂火》與《紅番區》不僅在國際市場賣座,在香港市場也奪得了年度票房榜第一、第二名。時隔八年,成龍終於再次坐上了香港的年度票房冠軍寶座,而且紅番區還在內地達到了9500萬人民幣的票房,在臺灣省拿到了2.4億新臺幣,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同時拿到兩岸三地年度票房冠軍的影片!!!
之後,成龍仿佛也覺悟了,不再一味的迎合香港電影市場,而是加重了影片的國際化運作。在1996年推出的《警察故事4》中,陳家駒這個優秀的警察已經聲名在外,伴隨著他被派到國外執行一項簡單的任務,故事也隨之輾轉國外,雪地上的追逐戲份,跳下直升機墜入冰窟的戲份,在水族館與鯊魚共舞的戲份。成龍一次又一次地拼命,憑藉該片,他也再次拿到了香港票房榜年度冠軍!!!
1997年,《一個好人》上映,故事被放在澳大利亞,但風格還是成龍一如既往的動作喜劇,尤其是工地的打鬥戲份更是成龍道具站的一次經典演繹,也讓他接連第三年拿到了香港票房榜冠軍!
1998年,成龍又推出了一部國際製作的大片《我是誰》,前期非洲部落風格的送行儀式充滿了文明獵奇,後期窄巷飆車、高空墜車和大廈頂端的打鬥就完全是另一副景觀。最精彩的打鬥戲份莫過於成為慌亂地穿荷蘭鞋與壞人對打,最震撼的玩命戲份莫過於從鹿特丹大樓一滑而下一片段,現在仍然是其最經典的鏡頭之一。
不過該片沒能讓他拿到四連冠,這一年的香港票房冠軍被一部劃時代的《風雲》奪得,從此香港功夫片進入了電腦特效時代。然而這一年成龍的另一部片子卻收穫不俗,該片就是《尖峰時刻》,這是他第二次闖蕩好萊塢的處女作,因為在亞洲的名氣已經是巔峰,所以這次進入好萊塢就能出演主角。本片最終在全球收穫2.5億美元的票房,奠定了成龍在好萊塢一線動作演員的地位。
1999年,20世紀的最後一年,成龍客串了《特警新人類》以及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作為回報,周星馳也在成龍的《玻璃樽》中客串了一把。
《玻璃樽》是成龍演藝生涯裡少有的以愛情為主、動作為輔的輕喜劇,故事不難看,奈何年近50的成龍演起愛情偶像劇真的很違和。進入新世紀後,香港電影市場下滑,為了重振港片的榮耀,成龍拉來嘉禾1.7億的投資拍攝了《特務迷城》。本片的質量尚可,但是港片市場的頹勢已經無法挽回,最終該片僅收穫三千萬港幣的票房,加上海外票房也沒能收回成本。而這也成為了嘉禾破產重組的導火索。看著香港電影市場已經無法振興的成龍便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好萊塢,接連出演了《尖峰時刻2》、《上海正午》兩部曲、《燕尾服》、《飛龍再生》以及《環球世界80天》,雖然票房有多有少,但是卻讓成龍在好萊塢徹底站穩了腳跟,片酬也升到了兩千萬美元,一步躋身一線明星之列。這一時期的香港電視上出現了一個《無間道》系列,仿佛讓衰敗的港片又有了希望。於是成龍從好萊塢回到香港,打算扶持新人,再次重振港片。這個新人就是吳彥祖。
2004年,他不僅在吳彥祖主演的《大佬愛美麗》中客串了一把,而且還帶上了謝霆鋒,拿出了自己大IP《警察故事》,與吳彥祖合作了一部《新警察故事》。這部電影裡面可以看得出成龍最大的變化就是他不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打不死也不認輸的小強,該片中的他真的會下跪求饒,也會意志消沉,對於以往的成功形象來說是一個顛覆。雖然本片的質量確實很不錯,但是最終也只拿到2100萬的票房。這一年除了周星馳的《功夫》,港片之中沒有一部超過三千萬票房,而在十幾年前,三千萬的票房成績連年度前十都進不去。和香港市場的逐漸衰落相反,內地的電影市場票房卻在連續多年攀升,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的香港導演們為了生計,紛紛北上進入內地拍片。成龍看港片頹勢確實已經無法挽回,便也與內地的『中影集團』合拍了一部《神話》。本片將尋寶與愛情故事相結合,中國與外國場景相結合,古代與現代隨意切換,使影片情節發展的跌宕起伏。該片在內地上映之後拿到了近億票房,完全碾壓了在香港的票房成績。成龍看到票房確實收穫不俗,於是在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又與『華誼兄弟』合作,推出了一部《寶貝計劃》,此時的成龍雖然已經52歲,但是仍然在片中大展拳腳,而且還拍攝了一段驚險戲份。
該片上映之後,再次拿到了近億元的票房,成龍的北上之路也走通了。這之後的兩年,成龍又回到好萊塢拍攝了兩部片子,一是2007年的《尖峰時刻3》,這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部,質量比前兩部稍差,因為沒在內地上映,票房也不及第二部。2008年的《功夫之王》。正如其名字一樣,李連杰與成龍這兩位從香港打到好萊塢的功夫之王終於在本片中碰面了,兩人展開了一場影迷們期待已久的對決,不過除了兩人的動作戲份之外,該片的劇情可以說是沒啥意思。
2009年,成龍參演了三部片子,其中的《建國大業》和《尋找成龍》是客串的作品,不過多介紹,主演的《新宿事件》可以說是他最近十幾年口碑最好的電影,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幾部不會功夫而且最後死了的電影。影片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國人在日本底層生存的艱難狀況,血腥與殘酷的風格觸目驚心。
進入2010年代的成龍雖然已經年過花甲,卻依然活躍在影壇一線,十年間他拍了20部電影。在小編看來,其中值得一提的只有兩部半,其中半部是《十二生肖》,雖然劇本漏洞百出,但是動作戲份還是一如既往的精彩,輪滑衣競速,還有滾落火山,都能讓觀眾們看到成龍年輕時候的影子。
第二部是2010年的《大兵小將》,該片可以看作是一部戰國「公路片」,行走中不斷出現各種狀況和闖入者,再加上大兵押送小將俘虜的主線,和衛國王位相爭、手足相殘的支線,情節的信息量很大,特別是幾個「送死」的客串明星,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影片的整體成本。而本片結尾處還能給人很強的震撼,這樣發人深省的電影不僅在成龍作品中是不多見的,整個動作片這個範疇也是很稀有的。
第三部是2017年的《英倫對決》,這無疑是近年來成龍最好的一部作品,講述了成龍扮演的主角在女兒被恐怖組織襲擊連累遇害之後,踏上向恐怖組織復仇之路的故事。片中成龍完全摒棄了他一貫的幽默,反而變得冷峻寫實,他將一個身負仇恨的父親演繹的入木三分,可以說在轉型路上輪邁進了一大步。
回顧成龍這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可以發現,他之所以能夠成名且享譽世界影壇,最關鍵的就是創新和變通能力,當傳統的功夫片不吃香的時候,他敏銳地發覺了觀眾的喜好,將武術與戲曲雜耍嫁接,注重動作觀賞性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功夫電影中常見的血腥暴力場面,並由此開創出功夫喜劇的先河。在別人開始模仿他功夫喜劇的時候,他們又打出了玩兒命動作的招牌,當自己的表演風格獨樹一幟,當屏幕上的拼命三郎多起來的時候,又轉向了大製作、國際化,讓自己闖出亞洲,在好萊塢闖出名堂。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一直致力於推廣中華文化,在贏得好萊塢終身成就獎的時候發表感言,不忘身份的認同。可以說他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現如今的他已經67歲了,但是卻仍然活躍在影壇一線,未來的幾年他可能還會帶來多部影片,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是希望大家即使不支持,也不要一味的抨擊,畢竟英雄也有遲暮時。
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吧,如果大家發現小編錯漏了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修正補充哦,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電影幕後、明星故事、Top10盤點,喜歡此類作品,麻煩大家關注點讚收藏轉發來一波!!感謝各位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