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建黨95周年: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2023-07-10 01:24:13 1
建黨已經95周年了,關於建黨節的作文怎麼寫,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起了個早床,窗外依舊晴朗,天氣格外的好,走出門外讓我心曠神怡,我不由自主地感嘆,家鄉真好!
父母早已準備好早餐,我們一家子共進早餐,餐桌上我提議今天到我的母校去看望啟蒙老師和初中的老師,妻兒一口同聲的答應,父母也點頭默許,老爸說:「是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要經常關心培養你的老師,沒有他們的培養,也不會有你的今天」。
臨走上車時,與父母來了個擁抱,這麼多年來才真正感覺到父母的心跳是這麼的強烈,一家人與父母告別踏上去母校的路程。
20分鐘,我和妻兒來到我的啟蒙學校——巖腳小學,不管歲月如何流失,不管學校怎樣的變化,兒時的記憶還是很清晰,這裡的學校已經拆並了,但那老去的房子和熟悉的場地依然還在,這裡沒有了學生和老師,但兒時的歡樂卻歷歷在目。和周圍的老百姓駐足細談,得知這兒已經被別人買了,現在已經成為民房,其中一個老者認識我,談到國家政策時說:「現在國家政策好,特別是對老百姓很好,黨和國家時時刻刻不忘我們,特別是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真正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大家一個勁兒的誇黨和國家的政策,看到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內心感到無比高興。
短暫的停留後,我們驅車去我的初中學校——下坪民族中心學校,40分鐘路程,山路十八彎,一路風景獨好,心情格外舒暢,一家子開開心心,停停走走,感受大自然清新。車駛進校園,熟悉的教學樓,熟悉的花草樹木,熟悉的老師......。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晰,我三年的初中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不管怎樣變化,學校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我曾經美好的回憶。
迫不及待地下車,踏上這塊熟悉的土地,我們一家來到我啟蒙老師的住處,很慶幸,他們都在,我的啟蒙老師張老師和褚老師是夫妻,很久前就調到這兒來任教,現已50來歲,回想起來,他們倆對我的好卻歷歷在目,他們對教育的忠誠,對工作的負責,對學生的關愛,對家庭的呵護......永遠激勵著我前行。「張老師、褚老師,我們來看您們了」,聽到家裡來客人了,兩位老師很高興,泡茶、讓座、裝煙,每一個動作都能感受到作為老師的那種禮儀,熱情、大方、好客、慈祥,坐下細聊間,我隱約看到兩位老師滿頭白髮,略顯蒼老,這是兩位老師對教育忠誠的體現。「兩位老師還好嗎,現在還帶班主任嗎?」二位老師笑著說:「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教師待遇也越來越離,我們很欣慰,過的很幸福,雖然我們年歲已高,但從來沒有停止自己對教育的忠誠,歷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只有這樣我們才更加充實,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傳授給莘莘學子。」兩位老師用他們慈祥的語言告訴我,不管做什麼事情,堅持最重要,人生在世唯有堅持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我想他們的夢想就是桃李滿天下。
稍坐片刻,我們一家來到我初中班主任周老師家中,正好他在家。周老師已經退休,今年61歲,雖然頭髮已白,但精神依然抖擻,看到我光臨,很是熱情,握住我的手久入不放,看到那慈祥的面容和熟悉的身影,我深情地抱住了他,說:「老師,我來看您來了,你好嗎?」老師很驕傲地說:「謝謝你,還記得我,我很好,今天真的很高興,有很多同學這個假期都來看我了,有你們這班懂事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周老師教育40載,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他一生清貧,對教育忠誠,對學生熱愛,對工作負責,對子女嚴格,他用他的行動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沒有他的諄諄教誨,我們不可能有今天。臨走時,他說:「向華,希望你在工作崗位上做一個清廉的幹部,對黨忠誠,對教育忠誠,忠實履行黨的職責和義務,努力工作。」周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觸動著我的心,是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教誨勝過父母的教誨,我想在今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會謹記老師的忠告。
告別母校,告別老師,告別這個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太多感慨,太多不舍,但生活依然要前行,隨著歲月的不斷流失,身為人父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工作,為後一代撐起一片藍天呢?
一家子踏上回家的路程,路上,妻兒都沒說話,但從她們的表情中我能體會到,這次特殊的旅行對她們感觸很深,為了打破這沉寂的氛圍,我打開錄音機,隨音樂唱起了那首《常回家看看》..
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世上的風景再美,也敵不過回家的路。
的確,無論走多遠,在內心,每個人都深深記得回家的路,因為家是根。
「不忘初心·永跟黨走」的回鄉(社區)走訪主題實踐活動,這不僅僅彰顯了「兩學一做」的恩施特色,更給全體黨員指出了應該永遠牢記的回家之路——「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5月15日至17日,我充滿期待地回到恩施市六角亭辦事處解放路社區,參加主題實踐活動,走訪農戶,看望老黨員……
一件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卻使我印象深刻、頗受震撼,個人的理想信念在回鄉的旅程中得到又一次升華。
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20XX年5月13日,縣財政局積極動員系統每名黨員集中利用3天左右的時間返鄉開展一次真情走訪、傾聽一次批評教育、展開一次專題調研、參加一次民情民意座談會或列席村、社區支部組織生活會、進行一次勞動換位體驗「不忘初心,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鞏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推動全縣財政系統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的深入開展。
該局要求,全系統黨員幹部帶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應為黨組織做什麼?」四個問題在「不忘初心·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中,自我警省,進一步堅定信仰、端正思想、淬鍊作風和密切聯繫群眾,認認真真回顧「來時路」,踏踏實實走好「腳下路」,滿懷信心展望「未來路」。返鄉黨員結合履職盡責檢查督促工作開展村黨組織活動時面對面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依法行政、轉變作風、服務民生等方面的內容徵求意見,堅持不遮醜、不護短、不怕痛的精神開展自查自糾,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防止「中梗阻」現象發生,逐項逐條梳理問題,找準找全問題的短板,給自己畫準像,摸清自身底數,弄清「查什麼、糾什麼和缺什麼、補什麼」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限時整改落實,全體幹部必須牢記財政系統履職盡責工作「八不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穩步推進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據悉,該局與二級單位、各責任股室和職工籤訂履職盡責承諾書200餘份,目標責任書200餘份,發放徵求意見表500餘份,截止目前全系統有120多名黨員已有50餘黨員返鄉。
不忘初心,永跟黨走
「五一」是勞動節,只有小部分人回歸自然,在和煦的春風中勞動,鳥兒鳴唱,陽光普照,農民們的熱情,這給人是種何等的享受啊!人整日浸泡在城市的繁鬧中,心都整日跟著漂浮起來,找不到一絲心靈震定劑,而「五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丟掉工作中的煩惱,拋去城市的喧譁,扔走往日的緊張氣氛,去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精神洗禮。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商量回趟老家——下坪兩鳳去看看,大家一拍即合,各自準備,20分鐘後我們一家子開車上路,路途風景怡然,老婆和兒子也不時的發出感嘆:「空氣真好,大自然真美」!
50分鐘路程,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大人們見我們回來了,立刻開始行動。燒的燒,烤的烤,忙得不可開交。老爸今年60歲,剛從教育戰線上退下來,他在教育崗位上工作40載,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但他從來就沒有想停下自己忙碌的腳步,為了我們兒女,為了我們這個家,他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叫累,他用他的言行教育我,在工作崗位上要勤奮務實,不驕不躁,廉潔從教。家裡有個妹妹,因為出生時醫療條件不是很好,造成她先天視力和智力不全,老爸退休後除了忙農活,餵豬外還要照顧妹妹,看著老蒼白的頭髮,我走到老爸身邊說:「老爸,您辛苦了」,他笑著說:「這不算什麼,退休了活動活動,鍛鍊身體嗎」!當然從老爸的笑容中間我能意識到,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教導我,不管做什麼工作,責任是第一,只要家在就是幸福。工作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人要在逆境中不斷磨練才能成長起來。看到老爸忙碌的身影,我眼睛溼潤。
老媽在廚房忙著給我們做飯,我知道只要我們回到家,母親就很開心,有句話叫兒行千裡母擔憂,我能真正感受到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我知道,老爸的成功更離不開老媽的背後支持,老媽在農村待了一輩子,為我們一家操勞了一輩子,從來沒有說過苦說過累。廚房裡有媽媽愛的身影,家更離不開媽媽一生的呵護,走進廚房,我和老媽拉些家常,老媽問我些工作中的事,教育我工作中要務實廉潔,不能犯錯誤,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聽著媽媽的教誨,心情格外舒暢,我知道天下父母心,兒女不管走到哪裡,不管多大,在他們心中,我們永遠是孩子。
飯桌上,我們一家其樂融融,老爸老媽對孫子的疼愛,對兒子的牽掛,都體現在這桌香噴噴的飯菜上,老爸拿來酒杯說兩爺子喝一口,因我不勝酒力,老爺子給我倒了一口,端起酒杯,我叫兒子敬爺爺奶奶,在這種氛圍下,我想利用這樣的機會教育兒子,家是責任,工作是責任,學習努力才能讓生活更加幸福。一家人在這中充滿愛的飯桌上相互祝福,相互激勵,相互提醒……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我知道我會用行動表示。
飯後,我們一家坐在屋前壩子感受初夏帶來的涼爽,讓老爸老媽在兒女面前說說話,談談白,當然更重要的是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導,更是讓快上初中的兒子在這樣的氛圍下感受做人的道理,老爸說了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人生在世,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覺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工作盡心盡力,不怕苦不怕累,用心工作,用心教育自己的兒女,用心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家的
幸福溫馨是父母愛的支撐,讓我們在工作之餘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