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粒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9:21:01 2
專利名稱:取粒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粒器,尤其涉及一種可從裝有丸粒的瓶中取粒的取粒器。
背景技術:
吃丸粒類藥物或食物的人常會感到,由於丸粒顆粒小,吃時將丸粒從藥瓶中倒到手中的過程比較麻煩、也不衛生,並且還要將丸粒倒在手中一粒一粒地數,甚至還會將丸粒倒在地上而造成浪費。且,如將丸粒倒在手中,會使丸粒表面熔化、產生粘連現象。另,如果將藥瓶本身設計成具有自動取藥的功能,將會增加製作成本和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方便、準確地將丸粒從瓶中取出的取粒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取粒器,其可從裝有丸粒的瓶子中取粒,該取粒器由蓋子和從蓋子頂端引出的圓管組成,所述圓管的底端與蓋子連通,圓管的頂端封閉,所述蓋子可蓋在瓶子的瓶頸口上;所述圓管的內徑略大於丸粒的直徑,所述圓管的長度略大於丸粒直徑與所取粒數的乘積。
所述蓋子的內徑略大於所述瓶子瓶頸的外徑,所述蓋子的外徑也可以略小於所述瓶子瓶頸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取粒器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取粒器可以直接、準確地得到所需要的丸粒的個數,衛生、方便,還不會因手的溫度而使丸粒的表面熔化並粘連在手中;(2)本實用新型的取粒器製作簡單、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取粒器蓋在瓶子瓶頸口時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取粒器從瓶子中取粒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取粒器2可從裝有丸粒的瓶子1中取粒。該取粒器2由蓋子4和從蓋子4頂端引出的圓管6組成,該圓管6的底端與蓋子相通,圓管的頂端封閉,所述蓋子4可蓋在裝有丸粒的瓶子的瓶頸5的口上。
所述圓管6的內徑由丸粒3的直徑確定,即圓管的內徑應略大於丸粒的直徑,例如圓管的內徑可比丸粒的直徑略大1毫米左右。
圓管6的長度由丸粒3的直徑和所取粒數來確定,也就是說,圓管的長度應略大於丸粒的直徑與所取粒數的乘積。例如,當每次服藥的量為10粒時,圓管應做成比十個丸粒的直徑大3~4毫米的長度;當每次服藥的量為30粒時,可用取粒器分三次取藥。
所述取粒器2的蓋子4的內徑可略大於瓶子1的瓶頸5的外徑,或蓋子4的外徑可略小於瓶子的瓶頸5的內徑。
患者在服藥前,如圖1所示,先將取粒器2蓋在瓶子1的瓶頸5上,後用手將取粒器和瓶子保持住並將它們倒置,如圖2所示,此時瓶子1中的丸粒可填滿圓管6的內腔,並一粒一粒地豎直排成一列。如服藥量為每次十粒,則此時圓管內的丸粒恰好為十粒。之後患者輕捏蓋子和圓管的連接處將瓶子擺正,再將取粒器內的丸粒直接倒入口中,既衛生、方便,又可準確地得到所取的丸粒的個數。
權利要求1.一種取粒器,其可從裝有丸粒的瓶子(1)中取粒,其特徵在於,該取粒器(2)由蓋子(4)和從蓋子頂端引出的圓管(6)組成,所述圓管的底端與蓋子連通,圓管的頂端封閉,所述蓋子(4)可蓋在所述瓶子(1)的瓶頸(5)的口上;所述圓管的內徑略大於丸粒(3)的直徑,所述圓管的長度略大於丸粒直徑與所取粒數的乘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子(4)的內徑略大於所述瓶子瓶頸(5)的外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子(4)的外徑略小於所述瓶子瓶頸(5)的內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粒器,其可從裝有丸粒的瓶子中取粒,該取粒器由蓋子和從蓋子頂端引出的圓管組成,所述圓管的底端與蓋子連通,圓管的頂端封閉,所述蓋子可蓋在裝有丸粒的瓶子的瓶頸口上;所述圓管的內徑略大於丸粒的直徑,所述圓管的長度略大於丸粒直徑與所取粒數的乘積。該取粒器可直接、準確地得到所需服用丸粒的個數,衛生且方便,不會使丸粒表面因手的溫度而熔化並粘連在手中。
文檔編號B65D83/04GK2538717SQ0220357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5日
發明者楊德燕, 楊翃 申請人: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