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出現的幾大奇特現象(某些地方地震前)
2023-07-09 20:06:59 5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名詞——地光。我國對地光有著豐富的記載,遠在公元293年成都地震時就有地光的記載。更早尚可追溯到公元前25年,有山東山陽「火生石中」的記載。在日本古代的一首詩歌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地球溫柔地對大山說到,震動吧並發出光照耀天空。」
通常來說,「地光」又叫作「地震光」,即:發生地震的時候,肉眼可見的光現象。在過去,許多人都看到過地光,一些歷史文獻和天文、地理資料中,都曾對其進行過一定的描述和記載。但是,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這些資料都記載了地光現象,但它們的記載卻相差甚遠。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地光出現在天空之中的時間長短差異和顏色差異。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講一講這個神秘的「地光」。
從前幾個世紀開始,人們就陸陸續續的在地震前後或地震發生時,看到過一種神秘而璀璨的光芒。比如說,1888年紐西蘭發生地震。地震過後,天空中突然出現了數道耀眼的光芒。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光竟然持續了數個小時之久。1930年,日本發生了大地震,人們發現,地震中心上方約七十公裡的天空中,也出現了幾道奇特的光芒。除了這兩場地震之以外,歷史上還出現了十幾次的「地光」現象。
雖然如此,但是,各地的「地光」卻有所不同:有的地光像閃爍得像白色的耀斑,有的像飄浮著的球體,還有的則像極光那樣五彩斑斕。另外,「地光」每次出現的時間長短都不一樣,最短的只出現了數秒,最長的則出現了幾個小時。起初,「地光」並不受人們的關注,它甚至被人們誤認為是其它自然現象。有的人甚至說:「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地光,它只不過是人們胡編出來的罷了。」
直到到了1965年,日本長野縣發生了地震。不久之後,媒體發布了一組地光照片。由此,人們才相信地光確實存在。1976年,中國河北發生了著名的唐山大地震。當時,天空中就出現了大量地光。人們利用現代攝影工具和技術捕捉到了許多關於地光的照片和視頻。2008年,中國發生汶川地震前夕,人們也曾看到了地光,這些現象無一不佐證了地光的存在。
就這樣,人們漸漸開始接受和重視地光,並對其進行研究。在科學界,為了解釋地光這一現象的成因,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假說。
其中,有兩種假說比較合理,且得到了人們認可:
一、當發生地震的時候,一些含有石英成分的巖石之間產生運動,從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壓電場,發出亮光;
二、地表的構造能力過於強大,使得巖石暫時具備了傳輸電磁能量的能力。而大氣層裡的電離層感受了電磁場中的細微變化,進而放電。之後,電磁與空氣中的微粒分子發生反應,從而產生了光芒。
雖然,科學家們都對地光提出了一些假說,但是,他們並未驗證這些說法的正確性。因為,地震發生的條件十分複雜,人們難以在實驗室中模擬到它。
儘管如此,科學家們也從未停下對地光的研究。
一些科學家利用現代技術,搜集和統計了近一千多年來六十五場地震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最後,得到了一個新發現:95%以上的地震均發生在板塊交接處,而剩下的5%地震則大多發生在板塊的裂谷地帶。如:東非大裂谷,當裂谷地帶發生地震時,則有85%以上的概率發生地光現象。大陸板塊的潛沒運動,也就是板塊之間發生碰撞,從而,導致地震並發生地光現象的概率大約是15%。
美國的科學工作者也為揭開地光之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他們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據報導,他們在實驗室裡對圓柱的花崗巖、玄武巖、煤、大理石等多種試樣進行壓縮破裂實驗時發現,當壓力足夠大時,這些試樣會爆炸性地碎裂,並在幾毫秒內釋放出一股電子流。正是這股電子流,激發周圍的氣體分子,使它們發出了微弱的光亮。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學家利用計算機建立了一個地震模型,以模擬地光的出現條件,結果發現:每當地震發生之前,地底都存儲了大量能量,這使得巖石承受著高壓力。當巖層環境達到一定程度時,巖石所承受的壓力就會轉化一種能量,然後,電離出一種高密度的帶電離子——氧分子。隨後,氧分子通過巖石之間的縫隙從地底上升到地面。
在這個過程中,氧分子與空氣中的微粒分子、塵埃發生電離反應,從而產生一種帶電的發光氣體——等離子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光。由於在地震發生前,地表處於構造和積蓄能量的階段,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能量,從而產生光芒,所以,地光一般出現在地震前或地震時,極少出現在地震後。由此可見,地光是地震爆發的一種標誌。
如果,這個模型是完全正確的話,那麼,人類就可以通過地光來推測地震發生的地點和時間了。
比如說,在未來的某一天,居住在地震頻發地帶上的人們,在天空中看到了地光,那麼,就意味著這裡不久之後將會爆發地震。
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地光》、《大科技(科學之謎)》、《地震電磁成因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