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驅動器及計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7:36:16 2
專利名稱:盤驅動器及計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記錄信息再現裝置,該裝置使用例如CD-ROM(緻密只讀存儲器),DVD(數字萬用盤,數字視頻盤),DVD-ROM,DVD-RAM,CDI(密緻盤交互),DVI(數字視頻交互)或MOD(磁光碟)等介質,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這種記錄信息再現裝置的信息記錄/再現裝置,及作為這些裝置的通稱的一種盤驅動器,及安裝有這種盤驅動器的計算機,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適於重新寫入用於控制例如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個人計算機上的CD-ROM驅動器的記錄信息再現操作等的程序及應用於用於改善重新寫入的可靠性的應用的一種方法。
背景技術:
當記錄信息再現裝置與個人計算機,遊戲機等交互時,CD-ROM驅動器等盤驅動器具有很快的速度。由於這種CD-ROM驅動器等是基於音頻CD播放器標準的,它們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數據訪問速度與音頻CD播放器相比需要增加。另外,與音頻CD播放器的處理,即如果數據錯誤不能被校正時可以使用數據插值處理或保持當前值處理相反,這種處理對於用於個人計算機的數據毫無意義,必須提高CD-ROM驅動器的數據校錯能力。
為了提高數據訪問速度,CD-ROM驅動器等通過提高用於放大從盤讀出的信息的前置放大器的頻帶,強化拾取伺服電路,或提高數位訊號處理電路的操作的速度,已經採用了一種在以例如速度為通常速度的兩倍或四倍的一定的速度旋轉CD-ROM盤時讀取和再現記錄信息的方法。而且,還實現了通過把四倍校錯碼加到兩倍校錯碼上的方法來改善這種CD-ROM驅動器校錯能力。
但是,今天的事實是,由CD-ROM驅動器所表示的記錄信息的再現速度在短時間內正在被改變為更快的速度。過去,再現速度以兩年或更多年的周期從標準速度(再現時音頻CD的線速度)改變為雙倍速,然後從雙倍速改變為四倍速。但是今天,再現速度正在以幾個月的周期飛快地從六倍速改變為八倍速。
在這種情況下,每當再現速度被增加時,電路控制的方式,電路常數等必須在短時間內改變以改變頻帶或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以增強拾取伺服電路,提高數位訊號處理電路的操作速度,優化校錯處理等。
如果將微型計算機應用到CD-ROM驅動器等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中,則必須改變它們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如果以掩摸ROM的形式提供這種程序,則如果沒有延時掩摸圖樣不能在上所述如此極短的再現速度變化周期內,即在極短的生產周期內改變。
日本公開專利No.6-187141公開了一種方法,其中用於再現磁光碟驅動器中盤上的記錄信息或往盤上記錄信息的處理程序存儲在可重寫ROM中以方便修改錯誤或升級處理程序。
具體而言,磁光碟驅動器包括一個與一個主機相連的SCSI(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控制器及一個與該處理器相連的驅動器,並且用於該控制器的固件(處理程序)存儲在一個可重寫ROM中,用於驅動器的固件存儲在一個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ROM)。如果重寫控制器的固件,主機將用於該控制器的固件傳輸到控制器中的緩衝存儲器中,並且將存儲在控制器的ROM中的寫入程序傳輸到控制器中的RAM,然後向控制器發布命令。接收到命令後,控制器根據保持在RAM中的重寫程序將存儲在緩衝存儲器中的控制器固件寫入ROM。在重寫的同時,也修改存儲在ROM中的寫入程序。如果修改用於驅動器的固件,主機將用於該驅動器的固件通過緩衝存儲器傳輸到控制器中的RAM中,並且將用於驅動器的固件傳輸到控制器的緩衝存儲器中。然後使控制器的CPU執行存儲在RAM中的重寫程序。控制器的CPU根據重寫程序設置驅動器固件及驅動器RAM中的地址,然後向驅動器的CPU發布命令。驅動器具有支持通信及基本命令的掩摸ROM,具有接收的命令的驅動器CPU執行掩摸ROM的程序並將存儲在RAM中的驅動器固件寫入EEPROM。
但是,在上述的在重寫控制器的固件期間修改存儲在ROM中的重寫程序及用於控制器的固件的方法中,如果在ROM的重寫期間發生異常並且RAM中的程序被中斷,則需要花費時間來將控制器恢復到正常狀態。
在上述用於EEPROM的重寫控制程序及用於重寫的接口程序存儲在掩摸ROM中的方法中,其中該掩摸ROM與保持用於驅動器的固件的EEPROM分離,除了EEPROM還需要掩摸ROM,從而增加了系統的物理規模。另外,儘管掩摸ROM是從外部附加到一個微計算機或本身為一個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微處理器,用於外部附加的存儲器的晶片選擇控制等所需要的邏輯總數增加,在這個方面,可以預料盤驅動器的物理規模增加了。
在上述現有技術中,用於驅動器的固件及用於控制器的固件分別存儲在可重寫ROM及EEPROM中。用於驅動器的固件是一個與包括在驅動器中的飼服控制電路等的特性相對應的控制程序。用於控制器的固件是一個用於實現與主機對應的接口規格的控制程序。用於磁光碟的處理程序單獨存儲在可寫入ROM及EEPROM中的原因在於用於控制器的控制程序可以在磁光碟驅動器製造期間根據便於驅動器調整操作的接口規格執行,設置完用於該驅動器的控制程序後,最後根據目的主機的接口規格重寫用於控制器的控制程序。這是為了簡化磁光碟驅動器的調整操作及產品控制。但是,當前的發明人使得如下的事實很明顯即在用於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與用於驅動器的控制程序分別存儲在ROM和EEPROM的方法中,重寫控制程序的順序是複雜的並且需要花費時間去重寫控制程序。
控制器ROM的重寫程序保持在ROM自身中,驅動器EEPROM的重寫程序保持在掩摸ROM中。因此如果在磁光碟的操作期間CPU失控(run away),存儲在磁光碟驅動器中自身中的重寫程序不可能執行,從而ROM或EEPROM的內容也可能中斷。
為了便於盤驅動器的處理程序等的改變操作,當前的發明人還從盤驅動器本身的觀點及從與主機接口的觀點進一步地進行了調查。
首先,當前發明人調查了如下一案例一個內部設置有電可擦除及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微型計算機被用於控制盤驅動器,並且非易失存儲器中存儲一個用於盤驅動器的應用程式和一個用於控制下載的應用程式的讀取的輸入控制程序,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在其中存儲重寫控制程序。在該案例中,應用程式包括一個用於盤訪問的處理程序(訪問控制程序)和一個用於盤驅動器的外部接口處理程序(接口處理程序)。
在上述案例中,當前發明人發現有若干個很明顯的問題待解決。
一個問題是如果盤驅動器自身保持寫入控制程序和輸入控制程序,寫入控制程序和輸入控制程序在應用程式的寫入期間必須不能被不可恢復地中斷。如果寫入控制程序或輸入控制程序被中斷或丟失,則很難接著重寫應用程式。
另一個問題是保持在微型計算機自身的非易失存儲器中的寫入控制程序和輸入控制程序必須是很可靠的。
其次,當前發明人調查表明,當個人計算機等計算機具有作為標準設備的盤驅動器時有可能容易地改變應用程式等。
今天,幾乎所有用於個人計算機(以後簡稱PCs)等計算機的硬碟接口都遵守IDE(集成器件電子技術),PC(個人計算機)板具有多個(例如4個)IDE接口。有關IDE的描述請見NIKKEIELECTRONICS,67-96頁(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June6,1994)。術語「IDE」不僅包括IDE,而且還包括稱為「FAST ATA」,「Enhanced IDE」,或「Extended IDE」的所謂增強IDE的概念。在IDE接口規格中,接口電纜的長度是極其有限的,接口電纜通常被用作與安裝在一個PC盒中的外圍設備之間的接口。今天,幾乎所有的PCs在其擴展槽或驅動器底版上都具有CD-ROM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但是在過去,CD-ROM驅動器通常是作為外部的一個可選部件。因此,最初的CD-ROM接口標準是根據SCSI或SCSI2而製做的。
但是,SCSI接口一般被認為是一個可選接口,如果CD-ROM驅動器被通過SCSI接口連接,則尤其需要一個SCSI接口板或一個SCSI接口PC卡,從而提高了整體上的成本。一般地,IDE控制器LSIs(大規模集成電路)與SCSI控制器LSIs相比是便宜的。
為解決這個問題,ATAPI(ATA Packet Interface)被採用,並且遵守IDE規格的PC板接口也已被實現,而且也採用了遵守SCSI或SCSI2的命令。由於採用了ATAPI,不需要專用的特殊接口電路就可以把CD-ROM驅動器安裝到PC上。另外,在使用SCSI接口時期作為標準命令集的遵守SCSI的命令不需改變就可以使用。尤其是,ATAPI使得在繼承CD-ROM驅動器的過去的軟體特性的同時可能採用新的例如增強IDE接口,另外也可能實現降低成本。因此,今天幾乎所有被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PCs上的CD-ROM驅動器所採用的接口規格都是ATAPI接口規格(IDE的擴展規格)。
許多PC製造商使用ATAPI接口將CD-ROM驅動器做為標準設備安裝到PCs上,但是在現在的這種CD-ROM再現速度的改變周期尤其短的情況下,由於CD-ROM驅動器的評價周期變得更長,因此對於PC製造商來說更難高效地銷售具有更快再現速度的CD-ROM驅動器的PCs。
在PC製造廠,有幾種原因可能增加CD-ROM驅動器的評價周期。
首先,由於ATAPI CD-ROM驅動器是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PC上,當拆下CD-ROM驅動器時,需要拆開PC機箱。
其次,由於再現速度改變的周期極短,因此要求驅動器製造商開發CD-ROM驅動器的周期也變短,從而經常要修正錯誤。
第三,由於再現速度改變的周期極短,驅動器製造商不能立即改善應用程式的性能,需要採取分步的方式先僅將硬體事發送到PC製造商,然後再把應用程式發送給PC製造商,從而完成CD-ROM驅動器。例如以24XCD-ROM驅動器為例,執行以下的分步處理驅動器製造商將可以運行在同一硬體上的用於20X再現速度的應用程式發送給PC製造商,然後再把用於更快的24X訪問速度的應用程式發送給PC製造商,最後再發送邏輯上不完善的部分已經被改善或調整的高性能應用程式。或者是,以24XCD-ROM驅動器為例的情況下,驅動器製造商將向PC製造商發送用於最小1X再現速度及最大24X再現速度的應用程式,然後分步完成用於中間速度的應用程式並將其提供給PC製造商。
第四,如果採用ATAPI接口的CD-ROM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到PC中,則CD-ROM驅動器將被作為專用於某一PC的設備,從而CD-ROM驅動器的應用程式的內容將趨向于越來越適應每個PC類型或PC製造商的需要。例如,許多驅動器製造商將標準速度CD-ROM驅動器作為產品樣品發送給PC製造商,但是如果各個PC製造商具有不同的驅動器規格,則驅動器製造商需要準備另外的驅動器規格。PC製造商之間的規格不同的一個例子是用於盤的再現控制方法,其中這種盤存在偏心、表面不均勻等問題。對於盤存在偏心、表面不均勻問題的盤,CD-ROM驅動器通常自動地將其再現速度降低到CD-ROM驅動器可以讀取盤的程度。但是,當將再現速度從因各PC製造商不同而不同的降低的程度提高時,則可能會出現當接收下一個讀取命令時才恢復再現速度或是相對於這種盤的再現速度根本不提高。另外,也可能是通過使用廠商獨特命令來恢復再現速度。此外,還有一種方法,它通過結合線速度恆定控制和角速度恆定控制對盤進行再現控制,並且根據不同的方式在線速度恆定控制和角速度恆定控制之間切換。
另外,當具有作為標準設備的ATAPI CD-ROM的PC被提供給最終用戶之後,由於再現速度的提高或CD-R(可記錄緻密盤)的使用,可能會發生CD-ROM盤驅動器不能再現所有盤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用戶最好可以更新應用程式。
通過以上描述可知,當CD-ROM驅動器的再現速度的改變周期極短並且CD-ROM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個人計算機上時,CD-ROM驅動器製造商必須在短時間內為各個PC製造商準備不同規格的應用程式。每個PC製造商可以在短時間內鑑定CD-ROM驅動器,並且在整個鑑定期間從CD-ROM驅動器製造商接到應用程式的錯誤修正時完全需要充分地在PC上鑑定CD-ROM驅動器。因此極其需要對CD-ROM驅動器的應用程式進行充分的修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使得可能有效地修改應用程式的全部或部分,其中該應用程式包括用於盤訪問控制的處理程序和盤驅動器的接口控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盤驅動器,該驅動器使得不需增加盤驅動器的物理規模就可以容易地重寫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重寫應用程式的可靠性的盤驅動器。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盤驅動器,該驅動器使得可能先完成例如記錄信息再現裝置或盤驅動器等硬體的大量生產,然後在交付之前的一段時間內修改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從而可以降低盤驅動器的開發周期。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盤驅動器,該驅動器可以擴展為基於相同硬體的不同產品。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例如個人計算機等的計算機,該計算機使得即使將盤驅動器已安裝到計算機中時(即不需拆卸盤驅動器)也可以修改記錄信息再現裝置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
本發明再一個目的是使得即使在再現速度的改變周期極其短時也可能有效地銷售將具有快速再現速度的盤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進去的計算機。
通過以下描述將更清楚本發明的以上及其他目的和新穎特徵。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型計算機,它包括一個內置的電可擦除可寫入非易失存儲器以控制盤驅動器,非易失存儲器具有應用程式區,用於保持包括進行盤訪問和接口控制的處理程序,及再引導程序區,用於保持用於修改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的再引導程序。
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裝置,用於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所述訪問裝置相連並與外部相接口;微型計算機,用於控制所述訪問裝置的操作並與所述接口電路相連。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一個具有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及訪問所述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的半導體基底。所述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區中具有再引導程序區和應用程式區。所述應用程式區具有存儲應用程式的區域,該應用程式由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執行以控制所述訪問裝置和所述接口電路。所述再引導程序區具有用於存儲再引導程序的區域,該再引導程序使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執行重寫所述應用程式區的處理。所述中央處理單元響應從外部供給所述接口電路的重寫所述應用程式區的重寫命令,執行所述再引導程序以部分或全部地重寫所述應用程式區,或是響應從外部提供給所述接口電路的盤訪問命令執行存儲在所述應用程式區中的所述應用程式以控制所述訪問裝置和所述接口電路。
應用程式是包括例如用於控制盤驅動器的外部接口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程序的操作程序。訪問控制程序執行例如根據記錄信息的再現速度進行盤和信號處理的速度控制等控制。接口控制程序執行用於盤訪問的外部接口控制。應用程式區的重寫可以用於尋址應用程式的全部或部分(訪問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程序兩者或其中之一)。如果應用程式包括多個程序模塊(例如多個子程序),也可以重寫部分程序模塊。例如當重寫(修改)應用程式時,可以僅重寫訪問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程序之一。
根據上述特徵,即使微型計算機安裝到了盤驅動器上,應用程式可以寫入位於微型計算機內部的非易失存儲器中,或重寫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因此,有可能在將來當再現速度等可能在極短的周期內發生改變時,根據再現速度方面的改進,僅根據所需要的修改,通過重寫應用程式的全部或部分就可以臨時地或定時地應付CD-ROM驅動器2的再現速度上的改變。
非易失存儲器的被重寫的區域是應用程式區。由於再引導程序區不是重寫區域,即使在非易失存儲器的重寫操作期間發生了異常,也可以在再引導程序執行之後立即對應用程式區進行重寫操作,從而使得在重寫期間從異常狀態進行恢復不會佔用太多時間。由於盤驅動器中的被重寫的處理程序僅是存儲在非易失存儲器中的處理程序,可以簡化重寫的控制程序,從而縮短用於重寫所需的時間。另外,由於保持盤驅動器的處理程序的非易失存儲器位於微型計算機的內部,其中微型計算機也是一個半導體集成電路,因此可以減小盤驅動器的物理規模以獲得上述效果。
再引導程序包括輸入控制程序,重寫控制程序和傳輸控制程序。響應控制執行所述輸入控制程序及獲取從外部全部地或部分地提供給所述接口電路的所述應用程式的重寫命令的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執行所述傳輸控制程序並將所述重寫控制程序從所述再引導程序區傳輸到所述微型計算機內部的RAM中,並執行傳輸給所述內部RAM的所述重寫控制程序,將所獲得的所述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寫入所述應用程式區。根據該控制,當修改應用程式區時,主機僅需向盤驅動器傳輸全部或部分待寫入用戶程序區的應用程式,而不需傳輸寫入控制程序。因此修改用戶程序區所需的處理時間可以進一步地縮短。
再引導程序可以包括輸入控制程序和傳輸控制程序,響應控制執行所述輸入控制程序及獲取從外部全部地或部分地提供給所述接口電路的所述應用程式和重寫控制程序的重寫命令並執行所述傳輸控制程序並將所述獲得的重寫控制程序傳輸到所述微型計算機內部的RAM中的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執行傳輸給所述內部RAM的所述重寫控制程序,將所獲得的所述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寫入所述應用程式區。因此,由於非易失存儲器不保持重寫控制程序,即使中央處理單元失控並意外地執行了存儲在非易失存儲器中的程序,非易失存儲器設備也不會被錯誤地重寫。
再引導程序還包括存儲向量表和重置處理程序的區域,響應重置指令的所述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參考所述向量表執行所述重置處理程序,並在執行所述重置處理程序期間,判斷所述中央處理單元是否是可以響應重寫命令的強制再引導狀態;當處於強制再引導狀態時,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在接受到輸入的重寫命令後執行所述再引導程序;當未處於強制再引導狀態時,所述中央處理單元成為可以執行存儲在所述應用程式區的所述應用程式的狀態。即使在非易失存儲器的重寫期間發生了異常,如果執行了重置以指定強制再引導方式,中央處理單元可以容易地從異常狀態恢復過來並開始進行非易失存儲器的重寫處理。在這個方面,可以縮短修改應用程式區所需的處理時間。
應用程式區在其存儲區中可以包括一個用於存儲保持在另外的存儲區中的信息總計的總數存儲區。所述再引導程序區還具有存儲向量表和重置處理程序的區域。響應重置指令的所述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參考所述向量表執行所述重置處理程序,並在執行所述重置處理程序期間,判斷所述中央處理單元是否是可以響應重寫命令的強制再引導狀態;當處於強制再引導狀態時,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在接受到輸入的重寫命令後執行所述再引導程序;當未處於強制再引導狀態時,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存儲在所述總數存儲區中的總數是否和保持在所述的另外存儲區中的信息總計相同;如果判斷出兩者的總數不相同,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在接受到輸入的重寫命令後執行所述再引導程序;當判斷出兩者的總數相同時,所述中央處理單元成為可以執行存儲在所述應用程式區的所述應用程式的狀態。因此如果應用程式區中的程序被主機或盤驅動器的異常操作意外重寫,即使未指定強制再引導方式,中央處理單元也可以作到自診斷並前進到僅通過再引導就可以重寫用戶程序區的狀態。因此,可以防止盤驅動器的誤操作。
由於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和快閃記憶體具有多個存儲塊,每個塊由可成組地擦除的單元組成。因此可以通過為再引導程序區和用戶程序區分配各不相同的存儲塊執行應用程式區的擦除操作。
人們希望將程序寫入再引導程序區的初始寫入的可靠性在程序特性的角度上看是好的。為保證這種可靠性,可以在微型計算機製造期間將程序寫入再引導程序區。
為防止對重寫程序進行的不希望有的擦除,可以提供禁止重寫再引導程序區的裝置。
接口電路中可以採用ATAPI接口。根據該布局,在繼承了過去積累起來的遵守SCSI接口規格等的盤驅動器的軟體特性的同時,可以使用增強IDE等新的接口。另外,也可能降低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這種盤驅動器的計算機,包括主板,該主板包括與總線相連的微處理器和外圍接口控制器;與所述外圍接口控制器相連的盤驅動器。如果盤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例如個人計算機等計算機中,其中該計算機包括例如作為總線的PCI總線和作為接口控制器的IDE接口控制器,ATAPI接口電路可以作為盤驅動器的接口電路。在幾乎所有例子中,如果盤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計算機中,則主板和盤驅動器安裝在一個機箱中。
在盤驅動器應用程式區的重寫期間,計算機的主板是宿主,盤驅動器的應用程式可以通過主機全部或部分地重寫。因此,可以通過使用微處理器改變應用程式,而不需將盤驅動器從計算機中卸出來。
因此,在盤驅動器的再現速度的改變周期極短,並且盤驅動器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計算機上使得盤驅動器廠商必須準備用於驅動器的應用程式,而該驅動器對於不同的個人計算機廠商具有不同的規格的情況下,在盤驅動器的評價期間,當從驅動器廠商接到與應用程式相關的改錯後的程序或附加功能時,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評價安裝在計算機中的驅動器。如前所述,盤驅動器具有在盤驅動器的評價期間對例如用戶程序區進行高效重寫處理的功能和在重寫處理期間快速地從異常狀態恢復過來的能力。計算機廠商可以將更改的應用程式高效地重裝到微型計算機內部快閃記憶體中。因此,計算機廠商可以縮短盤驅動器的評價周期。
因此,在盤驅動器的再現速度的更改周期極其短的情況下,計算機廠商可以高效地銷售配置了具有較快再現速度的盤驅動器的計算機。
應用程式可以包括作為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程序的訪問控制程序,並可以由製造盤驅動器或將驅動器銷售給計算機廠商的公司或銷售計算機的公司提供,或由通過例如網際網路等將計算機銷售給最終用戶的計算機廠商或公司提供。因此,有可能將應用程式及時地發送給計算機廠商,銷售計算機的公司或計算機的最終用戶。因此,如果使用該盤驅動器或具有這種盤驅動器的計算機,驅動器或計算機等功能例如記錄信息再現速度可以在用戶端立即從舊版本進行升級。即產品的功能可以在用戶端容易地進行更改。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CD-ROM驅動器的方框圖。
圖2是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區域的解釋圖。
圖3是重置處理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是ATAPI中斷處理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快閃記憶體中可選擇刪除單元塊與再引導程序區域之間的關係的解釋圖。
圖6是概略性地示出製造具有內置式快閃記憶體的微型計算機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7是示出防止對於再引導程序區的不希望有的刪除的硬體保護的一個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8是示出防止對於再引導程序區的不希望有的刪除的硬體保護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9是具有內置式CD-ROM的個人計算機的一個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10是示出將一個應用程式寫入安裝到個人計算機中的CD-ROM驅動器的操作的初始狀態的解釋圖。
圖11是示出開始將應用程式寫入安裝到個人計算機中的CD-ROM驅動器的操作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12是示出將應用程式順序地轉換為圖11所示的狀態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13是示出將一個刪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地激活為圖12所示的狀態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14是示出將刪除/寫入控制程序的刪除操作順序地改變為圖13所示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15是示出將刪除/寫入控制程序的寫入操作順序地改變為圖14所示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16是示出圖10至15所示的整個寫入處理的流程圖。
圖17的解釋圖與圖10相似,但示出了從CD-ROM驅動器的外部接收刪除/寫入控制程序並將應用程式寫入CD-ROM驅動器的操作的初始狀態。
圖18的解釋圖與圖10相似,但示出了開始從CD-ROM驅動器的外部接收刪除/寫入控制程序並將應用程式寫入CD-ROM驅動器的操作的狀態。
圖19是示出將應用程式順序地轉換為圖18所示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20是示出將刪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地激活為圖19所示的狀態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21是示出通過刪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地將快閃記憶體的刪除操作改變為圖20所示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22是示出通過刪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地將快閃記憶體的寫入操作改變為圖21所示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23是被分配了總計存儲區的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區的解釋圖。
圖24是使用戶程序區根據重置時的總計成為可以寫入的操作的流程圖。
圖25是示出在微型計算機的工作RAM中向量表配置的狀態的解釋圖。
圖26是示出快閃記憶體的地址映射的另一個實施例的解釋圖。
圖27是示出CD-ROM驅動器製造商製造CD-ROM驅動器的順序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8是示出使用CD-ROM驅動器製造商所交付的CD-ROM驅動器的PC製造商評價個人計算機的順序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9的流程圖與圖27相似,但是示出了將處理程序寫入再引導程序區和用戶程序區的操作的一個實施例。
圖30是具有串行埠的CD-ROM驅動器的方框圖,示出了通過串行埠將處理程序寫入微型計算機的狀態。
圖31是微型計算機的方框圖,示出通過使用一個EPROM記錄器寫入用於微型計算機的處理程序的狀態。
具體實施例方式
《CD-ROM驅動器》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CD-ROM驅動器及一個主機。在圖1中,參考標記1表示CD-ROM盤(以後簡稱為盤),其中為了提高盤的記錄密度,用CLV(恆定線速度)方法將信息記錄到CD-ROM盤1上,從而在從盤1的內圓周到外圓周的任何位置信號的記錄速度都是恆定的。在該盤1中每個幀包括但不限於子碼信息的一個符號(一個符號=1位元組),24個數據符號及8個奇偶校驗符號,此外每個幀附加有一個同步信號。這種幀上的信息是用EFM(8到14調製)來調製的,但是調製的類別不限於EFM。EFM是將1個符號8位數據轉換為14位的處理。另外,為了消去轉換後的直流成分,增加了三個備用位(margin bit)來執行NRZI調製。另外,幀之間是交錯的。
如果示於圖1的CD-ROM驅動器2通過一個ATAPI接口電路4被主機3訪問或接收到來自於主機3的數據傳輸請求,微型計算機5執行控制以響應請求。由微型計算機5所控制的CD-ROM驅動器2的操作將在以後描述。從CD-ROM盤1中光學地讀取信息,在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對讀取的信息進行解碼、校錯等。按照一個預定格式例如CD-ROM格式或CD-I格式通過總線8將信息從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提供給CD-ROM解碼器9。CD-ROM解碼器9對所提供的信息實行同步信號檢測、去交錯及附加的ECC校錯處理,並通過ATAPI接口電路4由主機2向主機3輸出所請求的數據。
下面將詳細描述CD-ROM驅動器2的每一部分。
盤1是由盤電機10旋轉驅動的。拾取器11向盤1發射雷射束,由由光電二極體組成的光接收部分接收反射光並將其進行光電轉換,從而讀出盤1上的記錄信息。線性電機沿著盤1的徑向方向移動拾取頭11。裝載電機13移動其上安裝盤1的託盤(未示出)。
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根據其操作程序實現例如數字過濾、EFM解調、C1、C2校錯、數字飼服及速度控制等功能。數字飼服的功能是控制線性電機12及控制拾取頭11的位置。速度控制的功能是控制盤電機10的旋轉速度。C1、C2校錯功能是通過使用稱為CIRC(交叉交插裡德-索羅蒙碼)的校錯碼進行校錯,其中組合使用了兩個索羅蒙碼系統C1和C2。校錯碼用於對應每個幀的奇偶校驗。
前置放大器14將從拾取頭11讀出的信號(高頻信號)進行放大並提供給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該讀出信號由由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所實現的數字過濾器編碼為數位訊號。該數字讀出信號被順序進行速度控制和EFM解調。速度控制功能是用於檢測盤1的旋轉速度並以一個預定速度控制盤電機10旋轉盤1。速度控制功能還包括從讀出信號中檢測同步信號的功能。EFM解調功能用於根據有速度控制功能所檢測的同步信號解調EFM調製的讀出信號。包括在解調的讀出信號的每個幀中的子碼以信號700的形式提供給微型計算機5的SCI(串行通信接口)50。微型計算機5通過使用其操作程序對輸入子碼執行子碼信號處理。具體而言,微型計算機5將所提供的子碼彙編為例如98個幀單元,識別包括在子碼中的時間信息、索引信息等信息,向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提供用於控制盤電機10、線性電機12等的控制信息。
在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中進行了解調及C1、C2校錯的記錄信息通過總線8提供給CD-ROM解碼器9。提供給CD-ROM解碼器9的數據符合例如被標準化的物理格式以使數據被分為每個具有2336位元組的扇區。例如根據CD-ROM標準,每個扇區包括用於同步信號的12位元組,用於標題的4位元組及用戶數據。關於用戶數據區,有一個具有附加校錯碼如ECC的標準使得可能修正不能通過C1、C2校錯完全校正的錯誤。CD-ROM解碼器9包括RAM控制器90,校錯電路91及同步信號檢測和去交錯電路92,並與緩衝RAM16連接。RAM控制器90是作為緩衝RAM16的存儲控制器。同步信號檢測和去交錯電路92檢測從總線8所順序提供的每個扇區數據中的同步信號並執行去交錯處理。RAM控制器90通過使用附加校錯碼對具有錯誤的數據執行校錯處理,其中該錯誤是即使用C1、C2校錯也不能完全校錯的。已經去交錯及校錯的數據通過RAM控制器90的控制串行地存儲在緩衝RAM16中。保持在緩衝RAM16中的讀出數據通過ATAPI接口電路4以一個或多個扇區為單位提供給主機3。
ATAPI接口電路4包括命令緩衝器40和協議序列控制電路41。協議序列控制電路41執行遵守ATAPI接口標準的接口控制。ATAPI接口是一個接口規格,用於通過現存的IDE接口控制器控制CD-ROM驅動器,其中IDE接口控制器用於將硬碟驅動器等與構成個人計算機主要部分的微型處理器進行接口。在該ATAPI接口中遵守SCSI2規格的命令作為包提供給CD-ROM驅動器2,從而控制CD-ROM驅動器2。有關ATAPI接口規格的細節在「ATA PacketInterface for CD-ROM Revision 1.2」中有所描述,它是由屬於SSF(Small Form Factor)委員會的公司制定的,該委員會是位於美國的與外部存儲設備有關的特別委員會。命令緩衝器40保持從主機3發送的命令。
《微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5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51),8位定時器52和53,16位定時器54,A/D轉換器55,SCI電路50,快閃記憶體56,RAM57和輸入/輸出埠59,它們都位於例如單晶矽基底等半導體基底上。形成這些電路模塊以共享內部總線58,但並不特別限制於這種電路配置。作為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的快閃記憶體56是用於存儲CPU51的操作程序和常數數據的存儲器。CPU51根據其操作程序控制前置放大器14、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CD-ROM解碼器9和ATAPI接口電路4等。RAM57是用作CPU51的工作區等的工作RAM。
快閃記憶體56的結構使得它的存儲區域可以以預定的塊數(存儲塊)為單位成組地擦除,數據也可以以塊為單位重寫。儘管這種快閃記憶體是已知的並且起詳細描述在這裡被省略,其存儲單元三極體的每一個是作為具有浮柵和控制柵兩層柵的絕緣柵場效應三極體形成的。向存儲單元三極體寫入信息的操作可以通過例如向控制柵和漏極提供高壓,通過雪崩注入從漏極側向浮柵注入電子來實現。當執行寫入操作時從控制柵看過去的存儲單元三極體的閥值電壓比未執行寫入操作時要高,並且存儲單元三極體處於擦除的狀態。從存儲單元中擦除信息的操作可以通過例如向原極施加高電壓,通過隧道現象從浮柵向原極抽取電子,從而從控制柵看過去的存儲單元三極體的閥值電壓為低電壓。不管存儲單元三極體處於寫入狀態還是擦除狀態,存儲單元三極體的閥值電壓保持在正電平。具體而言,與從字線供給控制柵的字線選擇電平相比,寫入狀態的存儲單元三極體的閥值電壓為高電壓,而處於擦除狀態的存儲單元三極體的閥值電壓為低電壓。由於閥值電壓與字線選擇電平具有這種關係,存儲單元三極體可以不需採用選擇三極體而由一個三極體形成。現在已經實現了用於存儲單元三極體的擦除操作和寫入操作的各種控制方法,一些方法用於在共原極的存儲單元三極體中執行成組擦除,另一些方法用於在共控制柵的存儲單元三極體執行成組擦除。通過這種控制方法,可以以塊為單位執行成組擦除。可以通過在擦除塊指定寄存器中設定控制數據指定待擦除的塊。與快閃記憶體56相關的操作,即擦除、擦除驗證、寫入、寫入驗證和讀取等操作,通過在快閃記憶體56的模式寄存器中設定存儲信息來指定。這種設置是由CPU51根據其操作程序執行的。
內部總線58是用於地址、數據及控制信號的總線的通用術語。包括在內部總線58中的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與CD-ROM解碼器9和ATAPI接口電路4相連。如僅用於說明的圖1所示,從中央處理單元51直接輸出使CPU51訪問CD-ROM解碼器9和ATAPI接口電路4所需的訪問控制信號510,訪問控制信號510包括讀取信號、寫入信號、晶片使能信號等。通過訪問控制信號510,CPU51可以訪問命令緩衝器40,或在RAM控制器90中設置控制信息,或是直接地或通過RAM控制器90訪問緩衝RAM16。
16位定時器54獲取為了解與盤1相關的拾取頭11的線速度所需的信息。
在圖1中參考標記93表示從CD-ROM解碼器9供給51的中斷信號,例如標識即使用上述的附加校錯碼也不能校正的錯誤的發生的中斷信號。參考標記42表示從ATAPI接口電路4提供給CPU51的中斷信號,例如表示從主機3向命令緩衝器40提供的命令的中斷信號。信號501是用於控制前置放大器14的特性的控制信息,參考標記502表示用於控制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中的數字過濾器,C1,C2校錯功能的控制信息。從輸入/輸出埠59輸出信息501和502。
《改變電路特徵以適應再現速度的改變》在CD-ROM驅動器2中,記錄/再現速度的提高(即從盤1中讀取記錄信息的速度)涉及CD-ROM驅動器2中的內部電路的特徵的改變。首先,盤電機10、線性電機等的旋轉速度必須增加。其次,數字飼服、數字過濾器等的係數必須相應地改變。第三,由於讀出速度的提高導致可以用於進行C1、C2校錯的時間變短,因此必須採用具有修正的(低的)C1、C2校錯能力的程序。例如,校正四倍速中的最大六個錯誤符號的校錯能力被降低為六倍速時的最大四個符號。第四,隨著讀取速度的提高讀出信號的頻率也提高了,從而前置放大器14的增益和頻帶等特徵參數也必須改變。對於第一至第三點,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的運算頻率當然必須增加。可以通過改變CPU51的操作程序十分容易的解決第一至第三點而不必改變硬體。另外,可以通過採用具有一個電路的配置解決第四點,其中該電路切換前置放大器14中的一個加法器和一個波形平衡器的頻率特性以使頻率特性最佳地匹配四倍速、六倍速、八倍速或更高速度,可以根據CPU51的操作程序切換頻率特性。需要進行頻率特性的切換以改善對進行了加法及波形平衡的信號進行二進位編碼的精度。頻率特性可以例如通過如下方式進行最佳切換,即通過一個開關選擇主要由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加法電路反饋系統中的波形平衡過濾器的電阻和電容的值來實現。
在CD-ROM驅動器2中由CPU51控制記錄信息再現操作和外部接口操作,CPU51執行包括在應用程式中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接口程序。例如,如果CD-ROM驅動器2的記錄信息再現速度被設置為四倍速,則CPU51使用一個用於四倍速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如果CD-ROM驅動器2的記錄信息再現速度被設置為八倍速,則CPU51使用一個用於八倍速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此處所使用的術語「記錄信息再現程序」是一個用於對盤電機10進行飼服控制、對數位訊號處理電路7進行操作控制及用於CD-ROM解碼器9的操作程序的通用術語。上述術語「接口控制程序」是用於實現命令的接口控制和用於ATAPI接口電路4的數據的處理程序的通用術語。因此在CD-ROM驅動器2中,術語「應用程式」是用於再現記錄在盤1上的信息和向主機3供給再現信息的處理程序的通用術語。
《根據用戶程序區的重寫對再現速度改變進行處理》如圖2所示的例子,快閃記憶體56在其存儲區中具有再引導程序區560和應用程式區(「以後也稱為用戶程序區」)561。應用程式區561是用於存儲應用程式M2的區域。再引導程序區560是用於存儲輸入控制程序M1、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控制程序M4等的區域。
輸入控制程序M1由CPU51執行以裝入例如緩衝RAM16,應用程式的全部或部分作為待寫入或待重寫的對象從外部提供給ATAPI接口電路4。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作為重寫控制程序由CPU51執行以將裝入緩衝RAM16中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寫入用戶程序區561。傳輸控制程序M4由CPU51執行以將存儲在再引導程序區560中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到RAM57。CPU51執行傳輸給RAM57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並將存儲在緩衝RAM16中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寫入用戶程序區。
再引導程序區560還包括存儲了向量地址的向量表560A及存儲根據向量表560A的向量地址索引的預定程序的存儲區560B。向量表560A包括重置向量BCT1、ATAPI中斷向量BCT2等。程序存儲區560B包括重置處理程序PRG1、ATAPI中斷處理程序PRG2等。
通過重置向量BCT1索引重置處理程序PRG1。具體而言,如果給出加電重置指令或是硬體或軟體指令,CPU51讀取重置向量BCT1並將其處理轉向由重置向量BCT1所指示的重置處理程序PRG1的開始地址。
圖3示出了重置處理的流程圖。在重置處理中,首先執行內部電路的內部初始化或初始設置(S1)。然後微型計算機確定是否執行應用程式的機載寫入或重寫,即是否指定了用戶再引導方式(S2)。在該實施例中,儘管不限於任何具體的例子,激活用戶再引導方式所需的條件是當CD-ROM驅動器2的電源被接通時,按下一個預定開關例如盤彈出開關。通過操作盤彈出開關等指定用戶再引導方式也稱為強制再引導方式。如果沒有指定強制再引導方式,則處理前進至執行應用程式M2(S3)。如果指定了用戶再引導方式,則再引導標記被設置為設置狀態(S4),處理等待ATAPI中斷(S5)。再引導標記被分配例如包括在CPU51中的標記(未示出)或控制寄存器的預定一位。
由ATAPI中斷向量BCT2索引ATAPI中斷處理程序PRG2。尤其是,在ATAPI協議中,將命令配置在提供給ATAPI接口電路4的信息序列的開始端,將命令輸入命令緩衝器40中。如果命令輸入了命令緩衝器40中,ATAPI接口電路4通過中斷信號42通知CPU51該時間。如果CPU51接受了ATAPI中斷,則CPU51參考ATAPI中斷向量BCT2並轉向處理ATAPI中斷處理程序PRG2。
圖4示出ATAPI中斷處理程序PRG2的流程圖。如果發生ATAPI中斷,CPU51從命令緩衝器40中讀取命令並將其解碼(S10)。然後CPU51檢查再引導標記。如果再引導標記不是設置狀態,CPU51根據命令的解碼結果執行包括在應用程式M2中的預定處理例程,並開始例如用於從盤1中讀取記錄信息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S12)。如果再引導標記處於設置狀態並且命令為一預定命令(廠商獨特命令),則執行用於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的機載寫入的再引導程序。
在該實施例中,如果執行了再引導程序,則CPU51執行輸入控制程序M1以將從主機3提供給ATAPI接口電路4的記錄信息再現控制程序存儲到緩衝RAM16中,並執行傳輸控制程序M4以將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到工作RAM57中,然後執行保持在工作RAM57中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將存儲在緩衝RAM16中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寫入用戶程序區561。儘管不限於具體的代碼信息種類,廠商獨特命令可以是在ATAPI接口規格中未標準化(或未使用)的代碼信息。
回過來參考圖2,存儲在用戶程序區561中的應用程式M2包括分為主程序、子程序及具有分支子程序的程序地址的二級向量表等的處理程序。在圖3的步驟S2,如果判定未選擇用戶再引導方式,CPU51的程序計數器(未示出)強制地設置到應用程式M2中的處理程序的引導地址,從而CPU51執行該程序地址處的應用程式。
快閃記憶體56具有多個存儲塊(BLK0-BLKn),每個塊通過圖5所示的方法由可成組地擦除的單元組成。為再引導程序區560和用戶程序區561分配各不相同的存儲塊。例如將存儲塊分配給再引導程序區560。
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僅指定用戶程序區561作為可寫區域。具體的,如圖5所示,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的控制操作不指定存儲塊BLK0作為可擦除和可寫入區域存儲在擦除/寫入指定寄存器。換句話說,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不指定再引導程序區560作為可寫區域。這時,禁止對再引導程序區560進行重寫。
由於保持在再引導程序區560中的程序不能通過ATAPI接口電路4進行重寫,程序的初始寫入的可靠性必須很高。為確保這種可靠性,希望在微型計算機的製造過程中寫入程序,但程序的寫入不限於具體的方法。
圖6概要地示出微型計算機的製造過程。組成微型計算機的每個電路通過使用例如多種掩摸圖樣形成在單晶矽晶片上,從而製成集成了這種電路的晶片(步驟P1)。對製成的晶片進行檢測(步驟P2),對晶片的電路功能進行探針檢測以判定每個微型計算機晶片是否有缺陷(步驟P3)。進行完探針檢測之後,通過切割成片從晶片上切下多個微型計算機晶片,通過焊接及封裝步驟將沒有缺陷的晶片組裝到微型計算機LSIs上(步驟P4)。組裝完之後,將環境溫度和工作電壓設置到它們的最大允許極限來運行微型計算機,從而事先進行老化測試以發現將來可能發生的故障(步驟P5)。老化之後,使用一個測試器對微型計算機LSIs進行篩選(步驟P6)。篩選步驟包括內置快閃記憶體的擦除/寫入測試。通過使用該步驟,擦除/寫入控制程序等再引導程序被寫入再引導程序區。另外,在該步驟中,很容易執行寫入的再引導程序的測試操作。篩選步驟之後,微型計算機LSIs被存入倉庫並且在交貨之前進行交付測試(步驟P7),在交付測試中合格的產品被最終交貨(步驟P8)。
在上述方法中,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未將再引導程序區560作為可擦除/可寫入區域使用。這就是所謂的軟體保護。也可以提供硬體保護裝置來防止再引導程序區560由於CPU的誤操作或用戶程序的缺陷而被意外地刪除/寫入。
圖7示出用於實現硬體保護的一個例子。在圖7中參考標記562表示用於指定成組地擦除的存儲塊的擦除塊指定寄存器。回過來參考圖5,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ES0-Esn位,它們與存儲塊BLK0-BLKn是一對一的關係,如果ES0-Esn位的任何一個控制位為邏輯1,則指示快閃記憶體56擦除相應的存儲塊。參考標記563表示不管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是否給出擦除指令都指定存儲塊禁止擦除的禁止擦除塊指定寄存器。回過來參考圖5,禁止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3具有與存儲塊BLK0-BLKn一一對應的控制位IH0-IHn,如果控制位IH0-Ihn的任一位為邏輯0,則指示快閃記憶體56禁止擦除相應的存儲塊。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的每一位的值及禁止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3的相應的每個位的值提供給「與」門AND0-ANDn的相應的一個的兩個輸入的每一個,「與」門AND0-ANDn的輸出作為擦除塊指定信息提供給快閃記憶體56。由CPU51對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和禁止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3進行數據設置。尤其是,禁止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3的數據設置可以通過初始重置執行。例如,控制位IH0被設置為邏輯0。根據該結構,即使在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的執行期間發生了CPU51的失控,只要寄存器563的任何一個值不被偶爾重寫,則再引導程序區560就不會被擦除。
圖8示出用於實現硬體保護的另一個實施例。在圖8中,參考標記562表示與圖7中所示的一樣的擦除塊指定寄存器。解碼器564對由微型計算機5的外部端子T0-Ti輸入的數據進行解碼,並輸出擦除禁止信號,該信號禁止以存儲塊為單位的擦除。由CPU51通過內部總線58對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進行數據設置。每個具有兩個輸入的「與」門AND0-ANDn位於內部總線58和擦除塊指定寄存器562的輸入側之間。內部總線58的每個信號線與用於每個位的「與」門AND0-ANDn的相應的一個的一個輸入相連,而擦除禁止信號提供給用於每個位的「與」門AND0-ANDn的每個的另一個輸入。因此,由於被供給信號值為邏輯0的擦除禁止信號的「與」門的輸出通常保持為邏輯0,與「與」門的輸出相對應的擦除塊指定寄存器控制位永遠不會為邏輯1(擦除指令電平)。例如,當存儲塊BLK0被分配給再引導程序區時,如果外部端子T0-Ti被上拉或下拉使得「與」門AND0通常保持為邏輯0,則當CPU51出現失控時再引導程序區560不會出現被重寫的危險。
如上所述,當CD-ROM驅動器2被構造為微型計算機5與ATAPI接口電路4及CD-ROM解碼器9等一起被安裝到一個印刷電路板上時,在重置期間當設置強制再引導方式時,微型計算機的CPU51執行用於內置式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並將用戶程序區561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M2修改為由主機3提供給ATAPI接口電路4的新程序。因此,有可能在將來當再現速度可能在極短的周期內發生時,根據再現速度方面的改進,僅根據所需要的修改,通過重寫應用程式M2的全部或部分就可以臨時地或定時地應付CD-ROM驅動器2的再現速度上的改變。重寫或修改應用程式的範圍不限於整個應用程式,也可以僅重寫或修改應用程式的一部分,也可以僅重寫包括在應用程式總的再現控制程序。換句話說,如果所需的修改需要應用到整個應用程式,則可以寫入整個應用程式,如果所需的修改需要應用到應用程式的一部分,則只有應用程式的一部分需要重寫。
這時,選擇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作為重寫區域。由於再引導程序區560不是重寫區域,在快閃記憶體56的重寫操作期間即使發生異常,也可以在再引導程序執行之後立即開始重寫再引導程序的操作,從而使在重寫期間所進行的從異常狀態進行恢復的工作不會佔用太多時間。
由於應用程式M2僅存儲在CD-ROM驅動器2中的快閃記憶體56中,因此有可能簡化用於重寫的控制過程從而縮短進行重寫所需的時間。另外,由於應用程式和再引導程序共同存儲在快閃記憶體56中,CD-ROM驅動器2的物理規模的增加可以被縮小,從而與兩個程序分別存儲在單獨的存儲器中相比可以與達到上述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再引導程序包括輸入控制程序、重寫控制程序和傳輸控制程序。因此,修改用戶程序區561時,在發出對快閃記憶體56進行寫入的命令後主機3僅需向CD-ROM驅動器2傳輸待寫入用戶程序區561的應用程式,而不需傳輸重寫控制程序。因此修改用戶程序區561所需的處理時間可以進一步地縮短。
再引導程序區560具有重置向量BCT1及存儲重置處理程序PRG1的區域。CPU51響應重置指令,通過參考重置向量BCT1執行重置處理程序PRG1。執行重置處理程序PRG1的同時,CPU51根據盤彈出開關是否被按下,判斷是否選擇了可以響應來自於主機3的重寫命令的強制再引導方式。如果選擇了強制再引導方式,CPU51在接收到重寫命令輸入後執行再引導程序。如果強制再引導方式未被選擇,CPU51將用戶程序區中的應用程式設置為可執行狀態。因此,即使在快閃記憶體56的重寫期間發生了異常,如果執行了重置來指定強制再引導方式則CPU51可以從異常恢復過來,並返回處理快閃記憶體56的重寫。在這一方面,更改用戶程序區所需的處理時間可以縮短。
快閃記憶體56具有多個存儲塊BLK0-BLKn,每個存儲塊具有可成組地擦除的單元。由於再引導程序區和用戶程序區各分配了各不相同的存儲塊,所以用戶程序區561的擦除操作可以高效地進行。換句話說,當重寫用戶程序區561時,有可能同時執行擦除用戶程序區561的操作。
由於ATAPI接口電路4是作為與主機3之間的接口,因此CD-ROM驅動器2在繼承了過去積累起來的遵守SCSI接口規格等的盤驅動器的軟體特性的同時,可以使用增強IDE等新的接口。另外,也可能降低成本。由於ATAPI接口規格遵守在個人計算機領域等廣泛使用的IDE接口,CD-ROM驅動器廠商可以使用主系統作為其生產線來重寫用戶程序區561。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通過使用其中組裝了CD-ROM驅動器的個人計算機重寫再現控制程序。
《個人計算機》圖9示出個人計算機30的一個例子,它具有內置形式的CD-ROM驅動器2。在個人計算機30中,微處理器31通過PCI(外圍部件互連)總線控制器32連接到,但不限於,遵守PCI總線標準的內部總線(PCI總線)33。代表性地示出的作為外圍控制器的IDE接口控制器34連接到內部總線33上,CD-ROM驅動器2通過作為接口電纜的ATAPI總線35連接到IDE接口控制器34。IDE接口控制器34執行硬碟36與內部總線之間的接口控制。微處理器31、PCI總線控制器32、內部總線33和IDE接口控制器34構成PC板(主板)37。PC板37、CD-ROM驅動器2和硬碟位於一個共同的機箱中。儘管未示出,其它外圍控制器如圖形加速器、提供與印表機等的並行接口的中心接口及提供軟盤驅動器上的接口控制的軟盤控制器也與內部總線33相連並安裝在PC板上。參考圖9和圖1的對應部分,示於圖1中的主機3對應於示於圖9的操作CD-ROM驅動器的個人計算機30。
在個人計算機30中與上述方式相似,可以通過使微處理器31執行一個應用程式並把重寫命令或一個新應用程式傳輸到CD-ROM驅動器2來容易地修改CD-ROM驅動器2的重寫控制程序,而不需改變CD-ROM驅動器2和IDE接口控制器34之間的連接狀態或將CD-ROM驅動器2從個人計算機30的機箱中取出。
《重寫用戶程序區的操作》圖10-15順序地示出了安裝在示於圖9的個人計算機30中的CD-ROM驅動器2中的應用程式的操作。在圖10-15的每一個圖中,以放大的尺寸將CD-ROM驅動器2示出在個人計算機30的機箱38外部。
圖10示出了初始狀態,CD-ROM驅動器2通過ATAPI總線35連接到IDE接口控制器34。為存儲了輸入控制程序M1、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及傳輸控制程序M4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和存儲了應用程式M2的用戶程序區561分配不同的存儲塊。
如圖11所示,如果重寫應用程式,例如操作員重置CD-ROM驅動器2並按下盤彈出開關以設置CD-ROM驅動器的強制再引導方式。例如,軟盤FD存儲經過錯誤修改或舊版本升級的應用程式及用於向CD-ROM驅動器2寫入應用程式的實用程序。實用程序是用於向CD-ROM驅動器2傳輸應用程式的傳輸軟體。操作員將軟盤FD插入個人計算機30的軟盤驅動器中以啟動實用程序。實用程序也可以存儲在硬碟36中。
當根據由啟動的傳輸軟體所給出的指令對個人計算機執行鍵盤操作等時,個人計算機30的微處理器31通過IDE接口控制器34輸出用於快閃記憶體56的寫入命令(或以前描述的廠商獨特命令)。ATAPI接口電路4識別寫入命令,並將中斷信號42提供給CPU51。從而CPU51執行輸入控制程序M1,並且首先清除緩衝RAM16的內容。
如圖12所示,個人計算機30的微處理器31在寫入命令之後通過IDE接口控制器34輸出一個新的應用程式。CPU51執行輸入控制程序M1。從而CPU51順序地將供給ATAPI接口電路4的應用程式存入緩衝RAM16。如果奇偶校驗位被加到順序提供給接口電路4的信息上,則執行奇偶校驗,並請求傳輸與具有錯誤的數據塊對應的數據塊。
如圖13所示,新應用程式存儲到緩衝RAM16中後,CPU51開始執行傳輸控制程序M4,從而將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到微型計算機5的工作RAM57中。
如圖14所示,向工作RAM57傳輸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之後,CPU51開始執行存儲在工作RAM57中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這時根據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指定待擦除的塊。另外,為微型計算機5提供用於寫入和擦除的高電壓。當執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時,首先擦除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驗證擦除的結果。然後,如圖15所示,CPU51執行順序寫入新應用程式的操作和驗證寫入結果的操作,其中存儲在緩衝RAM16中的新應用程式作為新再現控制程序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中。由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指定寫入地址等,但不限於該指定方法。
寫入操作結束後,重新設置CD-ROM驅動器2時,CD-ROM驅動器2可以根據更改的應用程式對CD-ROM執行重寫控制。
圖16概括地示出了重寫用戶程序區操作的流程圖。激活傳輸軟體後,CPU51通過ATAPI接口4向緩衝RAM16傳輸由微處理器31提供的新應用程式,並將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給工作RAM57(S20)。傳輸期間,CPU51進行奇偶校驗或和校驗以監控是否有異常傳輸(S21)。如果檢測到異常傳輸,CPU51重新傳輸對應的應用程式。當將新應用程式傳輸到緩衝RAM16和將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傳輸到工作RAM57的操作完成後,擦除用戶程序區561和快閃記憶體56(S23)。接著,驗證寫入數據(S24)。
不用說,CD-ROM驅動器廠商可以用主機3執行用戶程序區561的上述重寫處理,但是圖10-16的處理方法也可以應用到下述情況即當個人計算機廠商評價例如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到個人計算機30上的CD-ROM驅動器期間,可以利用此方法重新安裝修改過錯誤的應用程式。
如上參考圖10-16所述的,在CD-ROM驅動器2的用戶程序區561重寫期間,個人計算機30的PC板37作為主機,可以通過PC板37重寫CD-ROM驅動器2中的應用程式。因此,可以通過使用微處理器31改變CD-ROM驅動器2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如再現控制程序和接口控制程序,而不需將CD-ROM驅動器2從個人計算機30中取出。
因此,在CD-ROM驅動器2的再現速度的改變周期極短,並且CD-ROM驅動器2作為標準設備安裝在個人計算機30上使得CD-ROM驅動器廠商必須準備用於CD-ROM驅動器2的應用程式,而該驅動器對於不同的個人計算機廠商具有不同的規格的情況下,在CD-ROM驅動器2的評價期間,當從CD-ROM驅動器廠商接到與應用程式相關的改錯後的程序或附加功能時,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評價安裝在個人計算機30中的CD-ROM驅動器2。如前所述,CD-ROM驅動器2具有在CD-ROM驅動器2的評價期間對例如用戶程序區561進行高效重寫處理的功能和在重寫處理期間快速地從異常狀態恢復過來的能力。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使用更改的應用程式高效地重寫微型計算機5內部快閃記憶體56的內容。因此,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縮短盤驅動器的評價周期。
因此,在CD-ROM驅動器2的再現速度的更改周期極其短的情況下,個人計算機廠商可以高效地銷售配置了具有較快再現速度的CD-ROM驅動器2的個人計算機30。
另外,即使用於個人計算機的OS(作業系統)被修改了(從較舊的版本進行了升級),也可以進行校正,其中該校正用於將處理與修改的OS相關的命令的接口功能反映到應用程式的接口控制程序上去。
應用程式可以由製造CD-ROM驅動器2或將CD-ROM驅動器2銷售給個人計算機廠商的公司或銷售個人計算機的公司提供,或由通過例如網際網路等將個人計算機銷售給最終用戶的個人計算機廠商或公司提供。因此,有可能將應用程式及時地發送給個人計算機廠商,銷售個人計算機的公司或個人計算機的最終用戶。因此,如果個人計算機具有可以訪問網際網路的硬體或軟體,經過錯誤修改或從較舊版本生計的再現控制程序可以容易地重新安裝到用戶程序區561,從而不僅可以縮短個人計算機廠商評價CD-ROM驅動器的時間,也可以容易地使最終用戶更改CD-ROM驅動器的功能。
《下載擦除/寫入控制程序》在上述結構中,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存放在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中,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被內部地從用戶程序區561傳輸出去,使得CPU執行傳輸的程序。然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可能不存儲在快閃記憶體56中,而是在用戶程序區561重寫時通過主機3或PC板37下載到工作RAM57中。這種情況下,由於快閃記憶體56不保持擦除/寫入控制程序,即使CPU51失控並偶爾地執行了存儲在快閃記憶體56中的程序,也不存在快閃記憶體56被錯誤地重寫的危險。
圖17-22順序地示出當快閃記憶體56不保持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時,重寫安裝在個人計算機30上的CD-ROM驅動器2的應用程式的操作。在圖17-22的每一個中,CD-ROM驅動器2以放大的尺寸示出在個人計算機30的機箱之外。
圖17示出初始狀態,CD-ROM驅動器2通過ATAPI總線35與IDE接口控制器34相連。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不存儲在再引導程序區560中。
如圖18所示,如果重寫應用程式,則操作員重置CD-ROM驅動器2並按下盤彈出開關設置CD-ROM驅動器2中的強制再引導方式。例如,軟盤FD存儲經過了錯誤修改或舊版本升級的應用程式、由CPU51執行的將應用程式寫入用戶程序區561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由微處理器31執行的使CPU51執行用戶程序區561的重寫處理的實用程序。實用程序是用於傳輸應用程式的傳輸軟體和CD-ROM驅動器2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操作者將軟盤FD插入個人計算機的軟盤驅動器中以激活傳輸軟體。實用程序也可以存儲在硬碟36中。
當根據激活的傳輸軟體所給出的指令執行對於個人計算機30的鍵盤操作等時,個人計算機30的微處理器31通過IDE接口控制器34輸出用於快閃記憶體56的寫入命令(或上述廠商獨特命令)。ATAPI接口電路4識別命令,並將中斷信號42提供給CPU51。因此,CPU51執行輸入控制程序M1,並首先清除緩衝RAM16的內容。
如圖19所示,個人計算機30的微處理器31通過IDE接口控制器34將新應用程式和存儲到緩衝RAM16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輸出到寫入命令。CPU51執行輸入控制程序M1。從而,CPU51將提供給ATAPI接口電路4的應用程式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順序存儲到緩衝RAM16。
如圖20所示,新應用程式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存儲到緩衝RAM16之後,CPU51開始執行傳輸控制程序M4。從而CPU51將存儲到緩衝RAM16內部地從緩衝RAM16傳輸到微型計算機5的工作RAM57。
然後,如圖21所示,CPU51開始執行存儲在工作RAM57中的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這時根據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指定待擦除的塊。另外,這時,用於寫入和擦除的高電壓被提供給微型計算機5。當執行擦除/寫入控制程序M3時,首先擦除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驗證擦除結果。然後,如圖22所示,CPU51順序執行將存儲在緩衝RAM16中的新應用程式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的操作和驗證寫入結果的操作。寫入操作結束之後,當重置CD-ROM驅動器2時,CD-ROM驅動器2可以根據更改的應用程式執行CD-ROM的再現控制。
《用戶程序區的校驗和》以上所述的強制再引導方式的設置需要盤彈出開關的操作。在如下描述中,將參考CD-ROM驅動器2進行描述,該驅動器使得不僅可以設置強制再引導方式,也可以設置可以重寫用戶程序區561的操作方式。
與圖2所示的用戶程序區561不同,圖23所示的用戶程序區561具有作為總數存儲區M21的存儲區,用於存儲保持在其它存儲區中的信息總數。每當對用戶程序區561執行寫入操作時,就向總數存儲區M21寫入一個總數。與根據圖2所描述的再引導程序區560相似,再引導程序區560具有用於存儲重置向量BCT1、重置處理程序PRG1等的區域。
圖24示出根據在重置時的總數使用戶程序區561可重寫的操作流程圖。
如果發生重置中斷,CPU51響應重置指令並開始通過參考重置向量BCT1執行重置處理程序PRG1(S30),將微型計算機5和其外圍電路初始化(S31)。
然後,CPU51判斷是否選擇了可以響應重寫命令的強制再引導方式(S32)。如果按下了盤彈出開關,則判斷是否選擇了強制再引導方式。如果選擇了強制再引導方式,則如前面圖2和3所示,CPU51在接收到重寫命令後執行再引導程序。具體地,CPU51設置再引導標記(S33),接收到重寫命令輸入後激活再引導程序(S34),並向前面所描述的那樣將新應用程式寫入用戶程序區561(S35)。在該處理的最後,CPU51計算存儲在用戶程序區561中的數據總數並將總數存儲在總數存儲區M21中。
如果在步驟32中判斷出未選擇強制再引導方式,CPU計算存儲在用戶程序區561中的數據總數(S36),並判斷所計算的值與存儲在總數存儲區M21中的總數是否一致(S37)。
如果在步驟37中判斷出所計算的值與存儲在總數存儲區M21中的總數不一致,CPU51在接收到重寫命令後執行再引導程序。如果在步驟37中判斷出所計算的值與存儲在總數存儲區M21中的總數一致,CPU51參考二級向量表(S38),並前進到可以執行存儲在用戶程序區561中的程序的狀態(S39)。
在這種方式下,如果用戶程序區561中的程序偶爾由於主機3、CD-ROM驅動器2等的異常操作被重寫,即使未指定強制再引導方式,CPU51也可以作到自診斷並前進到僅通過再引導就可以重寫用戶程序區561的狀態。因此,可以防止CD-ROM驅動器2的誤操作。
《程序配置的另一個例子》在上述描述中,應用程式位於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中,再引導程序位於再引導程序區560中。但是,CD-ROM驅動器2中的程序配置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改變。以圖25所示的為例,向量表可以放在工作RAM57中。如果向量表放在RAM中,則可以很容易地根據CPU51的每個操作方式動態地改變向量表的內容。
圖26示出快閃記憶體56的地址映射的另一個例子。在圖26所示的例子中,重置處理程序PRG1用於指示進行和校驗、檢測強制再引導方式SW(盤彈出開關)的管理等。包括在用戶程序區561中的引導處理程序M23用於指示進行如存儲在再引導程序區560中的每個PRG2、M1、M3及M4那樣的相同的處理。具體地,即使CPU51處於可以重寫用戶程序區561的狀態,CPU51也可以接受重寫命令並重寫用戶程序區561。這時,既不需要進行盤彈出開關的管理也不需要進行和校驗。
《寫入快閃記憶體的方式》下面將結合由CD-ROM驅動器廠商(驅動器廠商)及PC廠商(個人計算機廠商)所執行的處理描述對於上述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和用戶程序區561進行的寫入操作。
圖27是示出CD-ROM驅動器廠商製造CD-ROM驅動器2的程序流程圖。
CD-ROM驅動器廠商從LSI廠商購買微型計算機5。其電路部分配置在印刷電路板上(PCB)(S40)。這時,按照如下任一種方式向位於微型計算機5的內部的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寫入程序即CD-ROM驅動器廠商用EPROM記錄器執行寫入操作的方式(S41);半導體廠商在製造微型計算機5的過程中寫入的方式(S42);在微型計算機5安裝到印刷電路板上之後(S43),將微型計算機5設置為引導方式並執行寫入的方式(S46)。
如果用EPROM記錄器執行寫入,則如圖31所示,將微型計算機5的內部總線58與外部接口的埠581(圖1中未示出)連接到EPROM記錄器582上。EPROM記錄器582將寫入高電壓施加到微型計算機5上,並將微型計算機5設置為程序方式。由於被設置為程序方式的微型計算機5被認為是與由EPROM記錄器582對快閃記憶體LSI進行操作的效果相似,因此EPROM記錄器582就可以從外部對位於微型計算機內部的快閃記憶體6進行重寫。在這種狀態下,EPROM記錄器582首先將再引導程序等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S41)。再引導程序寫入微型計算機5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後,將微型計算機5安裝到CD-ROM驅動器2的印刷電路板上(S44)。圖31中的有些參考標記與圖1中的有些電路框圖相同。
如果LSI廠商已經完成對於微型計算機5所的再引導程序區560所進行的寫入操作(S42),則將微型計算機5安裝到CD-ROM驅動器2的印刷電路板上(S45)。
微型計算機5安裝到印刷電路板上之後,如果希望將微型計算機5設置為引導方式並將程序寫入再引導程序區560(S46),並如圖31所示的那樣,通過串行埠583例如RS23C由與微型計算機5相連的主機3進行控制。圖30中的微型計算機5具有如下結構,即在圖1所示的微型計算機5的上面加上SCI電路585、引導ROM586及埠587。當通過埠587從SCI電路585向微型計算機5提供寫入高電壓588和引導方式信號時,CPU51執行引導ROM586的引導程序。通過執行引導程序,CPU51徹底地擦除快閃記憶體6並將SCI電路585初始化,從而使得微型計算機5可以通過串行埠583與主機584進行連接。CPU51執行控制以將由主機584所提供的程序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因此前如面根據圖2所描述的例如再引導程序類型的程序被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使用串行埠583進行的寫入操作的速度一般較低,這是由埠的特性所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直接用作盤訪問操作的串行埠583尤其需要放在CD-ROM驅動器2的電路板上,從而必須注意CD-ROM驅動器2的電路的物理規模變得更大這個事實。如果優先考慮降低CD-ROM驅動器2的物理規模,則最好不要採用通過串行埠583寫入程序的布局。
在上述步驟S44、S45及S46的任一個步驟將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初始化了之後,重置微型計算機5,設置強制再引導程序方式以向用戶程序區561進行寫入操作(S47)。然後,當從主機3發布寫入命令時,再引導程序被激活,應用程式等應用程式被寫入用戶程序區561(S48)。判定應用程式是否被正常寫入(S49),如果檢測到發生了異常,則重新激活再引導程序(S50)。如果應用程式被正常寫入,則微型計算機5執行寫入的應用程式以對CD-ROM驅動器2進行操作測試(S51)。如果在CD-ROM驅動器2的操作測試中未發現異常,則將CD-ROM驅動器2被最終交付給PC廠商(S52)。
注意,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的操作和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用戶程序區561的操作可以不分別執行,而是如圖29所示的例子那樣可以同時執行。具體地,在圖29所示的步驟S41A中,通過使用EPROM記錄器將所有程序寫入快閃記憶體56的再引導程序區560和用戶程序區561。在步驟S42A中,製造微型計算機5的LSI廠商寫入所有程序。在步驟S43A中,CD-ROM驅動器廠商通過使用微型計算機5的引導方式寫入所有程序。
圖28是PC廠商使用由CD-ROM驅動器廠商所交付的CD-ROM驅動器2評價個人計算機的順序的流程圖。
PC廠商將CD-ROM驅動器廠商所交付的CD-ROM驅動器2安裝到相應的個人計算機30中(S53)。這是通過ATAPI接口電路4將CD-ROM驅動器2連接到PC板37的IDE接口控制器34。在這種狀態下,PC廠商訪問CD-ROM驅動器2並CD-ROM驅動器2進行評價,同時是個人計算機30的微處理器31隻所需的測試程序,仲裁應用程式。在該評價中,PC廠商檢測CD-ROM驅動器2的應用程式中是否包括錯誤(S54),並且檢查應用程式是否包括由其所修改了的規格部分。如果沒有錯誤並且規格也未改變,同樣類型的個人計算機作為具有沒有任何問題的CD-ROM驅動器的產品被評價。PC廠商將CD-ROM驅動器2安裝到這種類型的個人計算機中並將其銷售給最終用戶(S6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S54檢測到錯誤並在步驟S55檢測到有待改變的規格,則將有關錯誤和待改變的規格的信息發送給CD-ROM驅動器廠商。這時,PC廠商不需將CD-ROM驅動器2從個人計算機30中取出並把CD-ROM驅動器2送還給CD-ROM驅動器廠商。
CD-ROM驅動器廠商根據相應信息修改應用程式(S56)。通過例如網際網路等將經過校錯的應用程式發送給PC廠商。所發送的經過校錯的應用程式可以由在實際進行評價時所使用的個人計算機接收。然後所接收的經過校錯的應用程式被寫入CD-ROM驅動器的快閃記憶體56中(S58)。如前所詳細描述的那樣,通過將微型計算機5設置為強制再引導方式,有可能在個人計算機30中立即執行寫入操作。判定經過校錯的應用程式是否被正常寫入(S59),如果檢測到異常,重新激活再引導程序(S60)。如果經過校錯的應用程式被正常寫入,則完成對這種類型的個人計算機的評價。在這種方式中,即使應用程式具有錯誤或PC廠商要更改應用程式的規格。也可以容易地將修改過的應用程式重新安裝到CD-ROM驅動器2中,從而可以在已安裝到個人計算機中的狀態下在短時間內完成CD-ROM驅動器2。
在個人計算機交付之前,如果需要,PC廠商可以重新將經過修改的應用程式安裝到CD-ROM驅動器2中,或者自己將PC廠商獨特信息(CD-ROM驅動器2的ID(標識)信息)寫入快閃記憶體56。然後,將個人計算機交付給最終用戶(S61)。
儘管本發明人所做出的發明根據實施例進行了具體描述,但是本發明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條件下,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
設置再引導方式的方法不限於上述例子,可以僅用一個銷售商獨特命令設置再引導方式。在該情況下,通過使用銷售商獨特命令的解碼結果,就可能使CPU執行用戶再引導程序。如果在用於存儲信息再現裝置的大批量生產線上第一次將應用程式寫入非易失存儲器中,可以通過使用軟體檢測到在位於應用程式的開始側的二級向量表內什麼都沒有存儲(例如所有的位都是邏輯0或1),將控制切換為用戶再引導方式。另外,快閃記憶體的預定塊可以由兩個區構成,從而每個區都可以作為禁止重寫區。區之間的切換與用戶再引導方式的設置相聯繫,在用戶再引導方式期間使用禁止寫入塊。上述的總數也可以不僅僅通過對用戶程序區的數據進行統計,也可以通過合適的邏輯對數據進行統計。
另外,再引導程序指用於寫入或重寫應用程式的初始程序。因此可以理解初始程序存儲在再引導程序區中。
從以上的描述可知,根據本發明的盤驅動器不僅可以廣泛應用於CD-ROM驅動器,也可以用於其它記錄信息再現裝置或信息記錄/再現裝置。這種盤驅動器不僅可以安裝在個人計算機上也可以安裝在工作站和辦公室的計算機等多種計算機上。
權利要求
1.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訪問電路耦合,用於將盤驅動器耦合一個主機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耦合,用於控制訪問電路;及串行埠,其中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形成在一個半導體基板上的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以及形成在該半導體基板上並且訪問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其中從該盤上讀取信息,通過處理該信息來生成數據,並且通過該接口電路將該信息和該數據提供給該主機,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一個可重寫區域和一個禁止重寫區域,該可重寫區域存儲將被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的訪問控制程序,通過執行該訪問存儲程序來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並且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輸入控制程序和一個ATAPI中斷處理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ATAPI中斷處理程序,判斷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命令是否是預定的命令,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ATAPI中斷處理程序,控制該訪問控制程序的重寫操作,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預定命令,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並且通過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將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並且被作為訪問控制程序被重寫的程序取出,及其中使用該串行接口可以對該禁止重寫區域進行寫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可重寫區域包括一個總計值存儲區域,用於存儲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該盤驅動器計算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將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進行比較,如果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不一致,則該盤驅動器進入一種模式,該模式允許該訪問控制程序的重寫操作。
3.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訪問電路耦合,用於將盤驅動器耦合到一個主機上;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耦合,用於控制訪問電路;其中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形成在一個半導體基板上的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以及形成在該半導體基板上並且訪問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其中從該盤上讀取信息,通過處理該信息來生成數據,並且通過該接口電路將該信息和該數據提供給該主機,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一個可重寫區域和一個禁止重寫區域,該可重寫區域存儲將被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的訪問控制程序,通過執行該訪問存儲程序來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並且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輸入控制程序和一個ATAPI中斷處理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ATAPI中斷處理程序,判斷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命令是否是預定的命令,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ATAPI中斷處理程序,控制該訪問控制程序的重寫操作,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預定命令,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並且通過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將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並且被作為訪問控制程序重寫的程序取出,及該可重寫區域包括一個總計值存儲區域,用於存儲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該盤驅動器計算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將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進行比較,如果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不一致,則該盤驅動器進入一種模式,該模式允許該訪問控制程序的重寫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器,還包括,一個緩衝RAM,其中該程序被通過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傳輸到該緩衝RAM,存儲在該緩衝RAM中的數據被傳輸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是一個快閃記憶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重寫控制程序,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重寫控制程序用存儲在該緩衝RAM中的數據重寫該訪問控制程序的部分和全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以下類型中的一種CD-ROM,DVD,DVD-ROM,DVD-RAM,CDI,DVI和MOD。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接口電路適配於一個ATAPI接口。
9.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訪問電路耦合,用於將盤驅動器耦合一個主機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耦合,用於控制訪問電路;及串行埠,其中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形成在一個半導體極板上的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以及形成在該半導體極板上並且訪問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其中從該盤上讀取信息,通過處理該信息來生成數據,並且通過該接口電路將該信息和該數據提供給該主機,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一個可重寫區域和一個禁止重寫區域,該可重寫區域存儲一個將被該中央處理單元處理的第一程序,通過執行該第一程序來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並且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第二程序,判斷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命令是否是預定的命令,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第二程序,控制該第一程序的重寫操作,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預定命令,執行該第三程序,並且通過執行該第三程序,將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並且被作為第一程序被寫入的程序取出,及其中使用該串行接口可以對該第二程序和第三程序進行寫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可重寫區域包括一個總計值存儲區域,用於存儲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該盤驅動器計算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將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進行比較,如果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不一致,則該盤驅動器進入一種模式,該模式允許該第一程序的重寫操作。
11.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訪問電路耦合,用於將盤驅動器耦合到一個主機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耦合,用於控制訪問電路;及其中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形成在一個半導體基板上的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以及形成在該半導體基板上並且訪問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其中從該盤上讀取信息,通過處理該信息來生成數據,並且通過該接口電路將該信息和該數據提供給該主機,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一個可重寫區域和一個禁止重寫區域,該可重寫區域存儲將被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的第一程序,通過執行該第一程序來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並且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第二程序,判斷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命令是否是預定的命令,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第二程序,控制該第一程序的重寫操作,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預定命令,執行該第三程序,並且通過執行該第三程序,將從該主機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並且被作為第一程序重寫的程序取出,及該可重寫區域包括一個總計值存儲區域,用於存儲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該盤驅動器計算存儲在可重寫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將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進行比較,如果計算出的總計值與存儲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不一致,則該盤驅動器進入一種模式,該模式允許該第一程序的重寫操作。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盤驅動器,還包括,一個緩衝RAM,其中該程序被通過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傳輸到該緩衝RAM,存儲在該緩衝RAM中的數據被傳輸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禁止重寫區域存儲一個第四程序,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通過執行該第四程序用存儲在該緩衝RAM中的數據的數據重寫該第一程序的部分和全部。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在該禁止重寫區域中的數據被一個EPROM寫入器進行寫入,或者在該微型計算機的製造階段將禁止重寫區域中的數據進行寫入。
15.一種盤驅動器,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被旋轉驅動的盤;接口電路,與訪問電路耦合,用於將盤驅動器耦合到一個主機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耦合,用於控制訪問電路;及其中所述微型計算機包括形成在一個半導體基板上的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以及形成在該半導體基板上並且訪問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中央處理單元,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一個再引導程序區域和一個應用程式區域,該應用程式區域包括存儲將被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的應用程式的區域,通過執行該應用程式來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並且該再引導程序區域包括一個存儲使得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用於重寫該應用程式區域的操作的再引導程序的區域,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從該接口電路接收一個應用程式重寫命令執行該再引導程序,並且通過執行該再引導程序重寫該應用程式區域的一部分或全部,並且響應從接口電路接收到盤訪問命令執行該應用程式區域中的應用程式,並且通過執行該應用程式控制該訪問電路和接口電路,其中該應用程式區域包括一個總計值存儲區域,用於存儲存儲在包含在該應用程式區域的一個區域中的信息的總計值,其中該再引導程序區域包括一個存儲一個向量表和一個重置處理程序的區域,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一個重置請求,通過參考該向量表來執行該重置處理程序,其中在執行該重置處理程序時,該中央處理單元判斷是否指示了一個強制再引導,並且如果指示了強制再引導,則響應該應用程式重寫命令,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該再引導程序,及如果沒有指示該強制再引導,該中央處理單元判斷存儲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與包含在應用程式區域的區域中存儲的信息的總計值是否一致,並且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與包含在應用程式區域的區域中存儲的信息的總計值不一致的,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應用程式重寫命令執行該再引導程序,如果在該總計值存儲區域中的總計值與包含在應用程式區域的區域中存儲的信息的總計值一致,則該中央處理單元執行該應用程式。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再引導程序包括一個輸入控制程序,一個重寫控制程序和一個傳輸控制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應用程式重寫命令,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重寫控制程序和傳輸控制程序,及通過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取出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應用程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過執行該傳輸控制程序,該重寫控制程序被從再引導程序區域傳輸到該微型計算機的一個內部RAM,並且通過執行該內部RAM中的重寫控制程序,控制將取出的應用程式寫入到應用程式區域的寫入操作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再引導程序包括一個輸入控制程序和一個傳輸控制程序,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響應該應用程式重寫命令,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重寫控制程序和傳輸控制程序,及通過執行該輸入控制程序,取出提供給該接口電路的重寫控制程序和應用程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過執行該傳輸控制程序,該被取出的重寫控制程序被傳輸到該內部RAM,並且通過執行該內部RAM中的重寫控制程序,控制將取出的應用程式寫入到應用程式區域的寫入操作。
18.一種盤驅動器,用於從一個盤讀取信息,並且輸出將提供給一個主機的該讀取的信息,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該盤,並從該盤生成讀取信息;ATA分組接口電路,將該被生成的讀取信息從該訪問電路傳輸給該主機;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以及ATA分組接口電路耦合,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單元和一個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一程序和一個第二程序,使用所存儲的第一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控制該訪問電路,從而由該存儲的第一程序控制該訪問電路的操作,該微型計算機判斷根據存儲在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一部分中的數據的信息是否滿足一個預定信息,如果根據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一部分中的數據的信息不滿足預定的信息,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檢測是否從該主機向該ATA分組接口電路提供了特定命令,並且該特定命令使得該微型計算機執行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重寫操作,使用該第二程序,響應檢測到該特定命令,該微型此計算機被配置為,通過該ATA分組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向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傳輸用於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如果根據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一部分中的數據的信息滿足預定的信息,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根據第一程序執行處理。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三程序,並且通過使用所存儲的第三程序,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檢測該特定命令是否被從該主機提供到了該ATA分組接口電路。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根據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一部分中的數據的信息是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一部分中的數據的總計值,並且該預定信息是包含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總計值存儲區域中存儲的總計值。
21.一種盤驅動器,用於從一個盤讀取信息,並且輸出將提供給主機的該讀取的信息,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該盤,並從該盤生成讀取信息;接口電路,將該被生成的讀取信息從該訪問電路傳輸給該主機;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以及接口電路耦合,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單元和一個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一程序,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使用所存儲的第一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控制該訪問電路,從而由該存儲的第一程序控制該訪問電路的操作,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該微型此計算機被配置為,判斷是否從該主機向該接口電路提供了一個特定命令,該特定命令使得該微型計算機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使用所存儲的第三程序,響應由該中央處理單元檢測到的特定命令,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通過該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向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傳輸用於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盤驅動器,還包括,一個緩衝存儲器,其中用於重寫該第一程序內容的數據被通過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傳輸到該緩衝存儲器,存儲在該緩衝存儲器中的數據被傳輸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
23.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是一個快閃記憶體。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快閃記憶體包括一個禁止重寫區域和一個可以重寫區域,該第一程序存儲在該可以重寫區域,該第二程序和該第三程序存儲在該禁止重寫區域。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快閃記憶體還存儲第四程序,並且,使用該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根據由微型計算機從該主機傳輸給該緩衝存儲器的更新數據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快閃記憶體中。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用於重寫到該快閃記憶體的該第四程序被存儲在禁止重寫區域。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28.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還存儲第四程序,並且,使用該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根據由微型計算機從該主機傳輸給該緩衝存儲器的更新數據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中。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用於寫入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的該第四程序被存儲在禁止重寫區域。
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31.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和中央處理單元被形成在一個微型計算機的半導體基板上。
32.一種盤驅動器,用於從一個盤讀取信息,並且輸出將提供給一個主機的該讀取的信息,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該盤,並從該盤生成讀取信息;ATA分組接口電路,將該被生成的讀取信息從該訪問電路傳輸給該主機;及微型計算機,與接口電路以及ATA分組接口電路耦合,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單元和一個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一程序,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使用所存儲的第一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控制該訪問電路,從而由該存儲的第一程序控制該訪問電路的操作,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判斷是否從該主機向該ATA分組接口電路提供了一個特定命令,該特定命令使得該微型計算機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使用所存儲的第三程序,響應由該中央處理單元檢測到的特定命令,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通過該ATA分組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向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傳輸用於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ATA分組接口電路包含一個命令緩衝器,用於存儲命令。
34.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和中央處理單元形成在微型計算機的一個半導體基板上。
35.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還包括一個緩衝存儲器,其中用於重寫該第一程序內容的數據被通過該ATA分組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傳輸到該緩衝存儲器,存儲在該緩衝存儲器中的數據被傳輸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
36.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是一個快閃記憶體。
37.根據權利要求36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快閃記憶體包括一個禁止重寫區域和一個可以重寫區域,該第一程序存儲在該可以重寫區域,該第二程序和該第三程序存儲在該禁止重寫區域。
38.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快閃記憶體還存儲第四程序,並且,使用該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根據由微型計算機從該主機傳輸給該緩衝存儲器的更新數據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快閃記憶體中。
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用於重寫到該快閃記憶體的該第四程序被存儲在禁止重寫區域。
40.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41.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還存儲第四程序,並且,使用該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根據由微型計算機從該主機傳輸給該緩衝存儲器的更新數據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中。
42.根據權利要求4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用於寫入該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的該第四程序被存儲在禁止重寫區域。
43.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44.一種盤驅動器,用於從一個盤讀取信息,並且輸出將提供給一個主機的該讀取的信息,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該盤,並從該盤生成讀取信息;接口電路,將該被生成的讀取信息從該訪問電路傳輸給該主機;及微型計算機,與訪問電路以及接口電路耦合,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單元和一個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一程序,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使用所存儲的第一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控制該訪問電路,從而由該存儲的第一程序控制該訪問電路的操作,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檢測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使用所存儲的第三程序,響應通過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的檢測結果,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通過該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向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傳輸用於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
45.根據權利要求44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還存儲一個第四程序,它由該微型計算機響應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的檢測結果而執行,使用所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計算機被配置為,判斷是否從該主機向該接口電路提供了一個特定命令,該特定命令使得該微型計算機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響應檢測到特定命令,該微型計算機執行所存儲的第三程序。
46.根據權利要求4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存儲與第一程序相關的數據的第一區域;及該第二程序包括一個第五程序和一個第六程序,該微型處理器通過執行第五程序,獲得與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第一程序相關的數據,並且該微型處理器通過執行第六程序,檢測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
47.根據權利要求46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微型處理器被配置為,如果通過執行第六程序的檢測操作表示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與一個預定的關係不同時,執行所存儲的第四程序,並且如果通過執行第六程序的檢測操作表示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與一個預定的關係相同時,執行所存儲的第一程序。
48.根據權利要求47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存儲在該第一區域中的相關數據是一個總計,並且該第五程序包括用於從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第一程序獲得總計的程序。
49.根據權利要求48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接口是一個ATAPI。
50.根據權利要求49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51.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盤驅動器,還包括一個緩衝存儲器,存儲用於將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數據。
52.根據權利要求51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是一個快閃記憶體。
53.一種盤驅動器,用於從一個盤讀取信息,並且輸出將提供給一個主機的該讀取的信息,包括訪問電路,訪問該盤,並從該盤生成讀取信息;接口電路,將該被生成的讀取信息從該訪問電路傳輸給該主機;及微型計算機,與訪問電路以及接口電路耦合,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單元和一個電可擦除可編程存儲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存儲一個第一程序,一個第二程序,和一個第三程序,使用所存儲的第一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控制該訪問電路,從而由該存儲的第一程序控制該訪問電路的操作,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該微型計算機檢測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使用所存儲的第三程序,響應通過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的檢測結果,該微型計算機通過該接口電路,從該主機向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傳輸用於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數據。
54.根據權利要求53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還存儲一個第四程序,它由該微型計算機響應使用所存儲的第二程序的檢測結果而執行,使用所存儲的第四程序,該微型此計算機判斷是否從該主機向該接口電路提供了一個特定命令,該特定命令使得該微型計算機將該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響應檢測到特定命令,該微型計算機執行所存儲的第三程序。
55.根據權利要求54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包括存儲與第一程序相關的數據的第一區域;及該第二程序包括一個第五程序和一個第六程序,該微型處理器通過執行第五程序,獲得與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第一程序相關的數據,並且該微型處理器通過執行第六程序,檢測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
56.根據權利要求55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微型處理器被配置為,如果通過執行第六程序的檢測操作表示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與一個預定的關係不同時,執行所存儲的第四程序,並且如果通過執行第六程序的檢測操作表示在所獲得的數據和在第一區域所存儲的數據之間的關係與該預定的關係相同時,執行所存儲的第一程序。
57.根據權利要求56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存儲在該第一區域中的相關數據是一個總計,並且該第五程序包括用於從存儲在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中的第一程序獲得總計的程序。
58.根據權利要求57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接口是一個ATAPI。
59.根據權利要求58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盤是一個光碟。
60.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盤驅動器,還包括一個緩衝存儲器,存儲用於將第一程序的內容重寫到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的數據。
61.根據權利要求60所述的盤驅動器,其中該電可擦除可編程非易失存儲器是一個快閃記憶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盤驅動器(2)和計算機(5),該微型計算機(5)包括電可擦除可編程的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56)和中央處理單元(51)。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在應用程式區(561)中存儲記錄信息再生控制程序等應用程式,並在再引導程序區(560)中保持用於修改應用程式的再引導程序。中央處理單元響應從外部提供的應用程式重寫命令,執行再引導程序以將應用程式全部地或部分地重寫。因此,即使微型計算機安裝在盤驅動器上,也可以重寫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中的全部或部分應用程式。這時,由於再引導程序區不是重寫區域,即使在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的重寫期間發生了異常,也可以通過再執行再引導程序立即將控制轉換到對應用程式區進行重寫的操作上去。
文檔編號G06F3/06GK1549111SQ20031011386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11日
發明者萩原光夫, 高橋博政, 大和敏, 芝崎信雄, 四谷三男, 石井努, 原光夫, 政, 男, 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 日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