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
2023-07-09 04:46:46
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複雜電磁環境下機櫃櫃內走線布局方法,屬於二次迴路配線【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布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給櫃內電纜按照電磁幹擾敏感度進行分類;使用製圖軟體將所有等電位的線纜對應到某類敏感度類別中;使用製圖軟體自動生成含有敏感線分類的配線表;根據櫃內器件布局繪製布線通道圖;工人按照配線表和布線通道圖進行布線。本發明的優點是:針對性強、易於實現、有效解決櫃內傳導電磁幹擾問題,有效解決批量生產一致性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二次迴路配線【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複雜電磁環境下機櫃櫃內走線布局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元器件普遍應用,所要求的功率密度越來越大,屏櫃尺寸越來越小。高壓線、電源線、信號線、高頻電力電子元器件集中在一個屏櫃中,櫃內元器件密度增大,使得機櫃內電磁環境及其複雜,櫃內低壓電子元器件和板件對電磁幹擾敏感度高。對此,一方面通過調整櫃內元器件布局和增加電磁屏蔽外殼解決輻射電磁幹擾問題;另一方面需要適宜的選用屏蔽線、合理布局櫃內走線以此解決傳導電磁幹擾問題。由於有的櫃內線纜多達1000根,前後交錯,既要考慮布線的幹擾問題,又要考慮美觀、避免形成蜘蛛網,同時還需要讓配線工人易於理解,便於操作,櫃內布線一直是工藝人員頭疼的問題。
[0003]故,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解決複雜電磁環境的櫃內走線布局的方法,其方法針對性強、易於實現、有效解決櫃內傳導電磁幹擾問題,有效解決批量生產一致性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I)、將櫃內線纜按照電磁幹擾敏感度分類;
[0008](2)、將所有等電位的線纜對應到分類後的某類敏感度類別中;
[0009](3)、生成含有敏感線分類的配線表;
[0010](4)、在機櫃模型上根據元器件的布局畫出布線的通道圖,並為繪製的布線通道定義敏感度類別;
[0011](5)、根據生成的配線表和布線通道圖對機櫃進行配線。
[0012]上述步驟(I)中,櫃內線纜按照敏感度分為5類,分別為:1類:高敏感;2類:敏感;3類:一般;4類:幹擾源和5類:光纖。
[0013]上述步驟(2)中,所述的線纜電位更改時,其對應的敏感度類別將自動更改。
[0014]上述步驟(3)中,櫃內線纜電位更改時,含有敏感線分類的配線表將自動更改,所述的配線表至少包含線纜的首端、末端、線型以及敏感度類別的信息。
[0015]上述步驟(4)中,所述的走線通道的敏感度根據其在機櫃模型上與之相鄰元器件的電磁幹擾強度由大到小定義為5類,分別為I類通道:高敏感通道;2類通道:敏感通道;3類通道:一般通道;4類通道:幹擾源通道和5類通道:光纖通道。
[0016]上述步驟(4)中,繪製的布線通道圖,不同類別之間需要有30_100mm不等的間距。
[0017]上述步驟(5)中,配線時I類敏感度的線纜選用屏蔽電纜,屏蔽電纜屏蔽層單端接地,並且單獨布線;2類敏感度的線纜單獨布線;3類敏感度的線纜中部分控制大電流斷路器、接觸器線包的電纜單獨布線,其他電纜無需單獨布線;4類敏感度的線纜應儘量縮短走線路徑,單獨布線;5類敏感度無需單獨布線。
[0018]上述步驟(5)中,配線表中某類線纜在具有相同敏感度類型的布線通道中走線。
[0019]上述步驟(5)中,線纜按照最短路徑要求在布線通道中走線。
[0020]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解決了模擬量信號等敏感器件容易被幹擾的問題;解決了 IGBT等電力電子器件快速導通關斷引起的傳導幹擾;解決了大電流接觸器斷路器開關時從傳輸路徑上幹擾其他元器件的問題;解決了批量化配線布線的一致性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明的操作流程圖。
[0022]圖2是本發明的線纜分類表。
[0023]圖3是本發明的等電位設計示意圖。
[0024]圖4是本發明的自動生成線纜分類配線表。
[0025]圖5是本發明的不同類別電纜之間的距離表。
[0026]圖6是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實施的櫃體走布線通道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
[0028]本發明是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其具體步驟如下:
[0029]1、通過分析櫃內線纜接線信息,將櫃內線纜按照敏感度從大至小分為5類,如圖2所示。I類為高敏感元器件對應的電纜,處理方式為選用屏蔽電纜,屏蔽電纜屏蔽層單端接地,並且單獨布線。2類為低壓信號和控制線,包括5V,12V, 24V等電壓等級的信號或控制線,處理方式為部分選用屏蔽電纜,屏蔽電纜單端接地,2類線纜單獨布線。3類為普通電壓等級控制電纜或信號電纜,包括220V,380V電纜,處理方式為部分控制大電流斷路器、接觸器線包的電纜單獨布線,其他電纜無需單獨布線。4類電纜為幹擾源電纜,包括整流逆變迴路電纜。處理方式為儘量縮短走線路徑,單獨布線。
[0030]2、在製圖軟體上,通過等電位賦值的方式,將敏感線分類賦值給等電位,如圖2所示。賦值步驟為:在製圖軟體上定義電位定義點,包括AC380V A/B/C, AC220V L/N, AC690VU/V/ff, DC24V/0V, N, PE等,製圖軟體會自動將關聯的線路全部定義好電位;電位屬性中「類型代號」選為線纜敏感度分類,如AC380V A/B/C,AC220V L/N的類型代號為3類;這樣製圖軟體自動將AC380V A/B/C, AC220V L/N所有線路全部規定為3類;再從中選取部分控制大電流斷路器、接觸器線包的電纜標註單獨布線。這樣自動生成的配線表如圖3所示。
[0031]3、繪製布線通道圖,不同類之間的電纜布線時需要有一定間距,如圖4所示。同類型之間間距為0,不同類之間保持30mm-100mm不等的距離,不同類線纜交匯時採用90度垂直交匯以避免幹擾。先將機櫃四面展開,在展開圖上設計走線通道,如圖5所示。在櫃體設計時,櫃間隔板需設計不同類別的過線孔;將櫃體從下至上分為4段,每段根據具體元器件布局定義合理分類,確保不同類的走線通道保持所要求的間距。
[0032]4、按照最短路徑要求,配線工人根據配線表分類要求及走線通道圖進行布線。如圖6所示,其中各個標號即為對應類別的電纜走線通道。
[0033]本發明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將櫃內線纜按照電磁幹擾敏感度分類; (2)、將所有等電位的線纜對應到分類後的某類敏感度類別中; (3)、生成含有敏感線分類的配線表; (4)、在機櫃模型上根據元器件的布局畫出布線的通道圖,並為繪製的布線通道定義敏感度類別; (5)、根據生成的配線表和布線通道圖對機櫃進行配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中櫃內線纜按照敏感度分為5類,分別為:1類:高敏感;2類:敏感;3類:一般;4類:幹擾源和5類:光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所述的線纜電位更改時,線纜對應的敏感度類別將自動更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櫃內線纜電位更改時,含有敏感線分類的配線表將自動更改,所述的配線表至少包含線纜的首端、末端、線型以及敏感度類別的信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所述的走線通道的敏感度根據其在機櫃模型上與之相鄰元器件的電磁幹擾強度由大到小定義為5類,分別為I類通道:高敏感通道;2類通道:敏感通道;3類通道:一般通道;4類通道:幹擾源通道和5類通道:光纖通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繪製的布線通道圖,不同類別之間需要有30-100mm的間距。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配線時I類敏感度的線纜選用屏蔽電纜,屏蔽電纜屏蔽層單端接地,並且單獨布線;2類敏感度的線纜單獨布線;3類敏感度的線纜中部分控制大電流斷路器、接觸器線包的電纜單獨布線,其他電纜無需單獨布線;4類敏感度的線纜縮短走線路徑,單獨布線;5類敏感度無需單獨布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配線表中某類線纜在具有相同敏感度類型的布線通道中走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櫃櫃內布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線纜按照最短路徑要求在布線通道中走線。
【文檔編號】H05K7/02GK103491742SQ201310471701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明者】王躍, 蔡軍, 王萍, 王長寶 申請人: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