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穿越到趙光義北伐失敗(小夥從後世穿越而來)
2023-08-09 02:46:03 1
趙德芳所要找的人就是在南唐屢試不中而心生怨念的樊若冰。
於是心灰意冷的樊若冰歷時數年,觀察金陵城外的長江水勢,終於在採古磯一帶找到了最適合搭建浮橋的地點。
然後繪製成了採古磯一帶的詳細地勢圖,並把這幅圖當成了自己謀取富貴的敲門磚。
他期待的這場富貴只有大宋能給,滿懷希望的他一路跋山涉水來到了開封城。
此人現在就是趙德芳的及時雨。
沈從文已經初步建立了府中的情報系統。
此時聽說趙德芳要三天之內找到此人,立刻在開封城中撒下大網。
不過一天時間,沈從文便在一家客棧中找到了已經落魄潦倒的樊若冰。
現在的樊若冰已經把隨身換洗衣物都充作了房費,現在已經身無分文,眼看就要餓死了。
一聽大宋四皇子殿下有請,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眼中立刻又現出光彩。
等到樊若冰梳洗完畢,換上了一身大宋文士服站在趙德芳面前時,趙德芳這才真真地知道,這的確是個狠人。
樊若冰身材瘦小,臉色黝黑,想必是這幾年真的吃了不少苦。
趙德芳又拿出了自己禮賢下士的一套常用把戲。
他急忙扶起下拜的樊若冰,哈哈大笑,「先生讓我好找啊!」
這話語中包含的真情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不過現在趙德芳看誰都比自己那個二哥要親近得多。
樊若冰則還是一臉懵懂的表神。
他懷揣采石磯地勢圖,想來大宋謀求一場富貴。
無奈投效無門,總不能站在大街上喊,自己可助大宋攻下唐國吧!
那人們不得當他是瘋子?
人人都知道大宋遲早要發動滅唐之戰,但這種事沒有什么正當理由,怎麼能說在明面上呢?
他家境本就不富裕,一路由南向北,早就花光了身上的盤纏。
如今借宿在一家很小的客棧中正一籌莫展,突然有人找到自己。
四殿下有請。
他看到趙德芳,又想到這些天來在開封城中聽到的見聞,立時感覺到一股暖流湧遍全身。
差點感動得當場就尿了。
這大宋四殿下趙德芳果然禮賢下士,頗有孟嘗之風啊!
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趙德芳設下酒宴,又請來在府中的範雲、沈從文作陪。
觥籌交錯之間,樊若冰已經有了三分醉意。
再加上趙德芳等人的刻意追捧,又添了三分得意。
「四郎雖在北方,卻也聽說過先生的才名,只是這唐國上下沒有一個伯樂,識不得先生之才啊!」
這一句話勾起了樊若冰的傷心事。
想自己二十年寒窗苦讀,期盼著一朝高中,鯉魚躍龍門。
可多次應試不中,一家老小,生活窘迫,自己在鄉鄰朋友面前也抬不起頭來。
這才劍走偏鋒,用了三年時間,勘測長江水勢,畫下了采石磯一帶的地勢圖。
範雲和沈從文雖然不知道趙德芳找到這個唐國落第的讀書人有什麼目的。
不過他們知道,這個四殿下眼睛毛裡都透著精明。
他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於是也跟著趙德芳一起忍著噁心說了一些吹捧的話。
「我也是昨日才聽到下人說先生來到開封,於是立刻派人尋找,沒想到真的找到了先生。」
趙德芳話中的驚喜倒還真不是裝出來的。
有了樊若冰的地勢圖,大軍便可直過長江。
速度快了許多不說,還會少了許多傷亡。
樊若冰此時倒也顧不得許多了。
「四殿下,如今大宋兵精將猛,正是一統天下之時啊!為何還在裹足不前?」
趙德芳故意嘆了一聲,「哎!不瞞先生,我與父皇每每談到此處時,也只能望江興嘆啊!」
「一條長江擋住了我大軍的前路,若想過長江,勢必付出沉重的代價啊!」
樊若冰呵呵一笑,「四殿下,在下有辦法可讓大宋十萬兵馬一日之間渡過長江。」
趙德芳十分配合,驚喜地說:「先生說得話可當真?」
其實他心裡卻是暗想,早說出來嘛!
讓我費了那麼多的口舌。
要不是為了你的采石磯地勢圖,誰有時間在這裡吹捧你啊!
這時範雲和沈從文才明白趙德芳找到樊若冰的目的。
樊若冰全然不知早已經落入了趙德芳的算計。
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幅地圖。
「四殿下請看,這是在下歷時三年畫成的采石磯地勢圖。」
趙德芳急忙接過地圖,只見上面將金陵城一帶的地勢和長江河道地理位置標註得清清楚楚。
趙德芳看過之後將圖遞給範雲和沈從文。
二人急忙接過仔細察看。
「可是只有這地勢圖,大軍還是過不了江啊!」趙德芳假意嘆了口氣。
「長江浩蕩,寬有千丈,唐國水軍沿江布防,還是難啊!」
「我有一計,可讓天塹變通途,四殿下請看。」
樊若冰呵呵一笑,拿過地圖,指著采石磯說道:「這個地方在秋冬枯水期河道最窄,不過百餘丈,若能以大船搭一座浮橋,十萬大軍,一日之間便可直抵金陵城下。」
「可這長江水勢兇險,急流險灘無數,如何避過啊?」範雲說道。
樊若冰哈哈一笑。
「這些都在我的腦子裡。我花費三年之功,已經將采石磯一帶的水勢了如指掌。」
「只待王師到達此處,便可逢山開路,遇水鋪橋。」
趙德芳興奮地叫了聲「好」。
拉著樊若冰的手,語氣誠摯無比。
「若先生所言屬實,我明日便帶先生去見父皇。唐國不能給先生的,我大宋都可以給,而且給得更多、更好。」
樊若冰要得就是這句話,當下起身拜倒,「那就仰仗四殿下了,此事若成,在下定效犬馬之勞。」
趙德芳急忙扶起樊若冰。
「先生客氣了。還有一事,先生如果在我大宋出仕,一旦宋唐開戰,先生留在唐國的家人必然會有性命之憂。我會奏請父皇,讓他下旨唐國國主,將先生的家人安然送到開封城。」
樊若冰一聽之下,頓時涕淚橫流。
更是表示士為知己者死。
範雲和沈從文相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深意。
這四殿下真的是個人精,此話他不說,明天見到皇上後樊若冰提起,皇上自然也會答應。
而四殿下這時主動提起,事還是那麼個事,但性質就變了。
四殿下不但對樊若冰有知遇之恩,更有救他一家老小的活命之恩。
他以後還會不效死命嗎?
兩個人也同時想到,要是與這樣的人為敵,真不知道後果會怎麼樣。
第二天,趙德芳帶著樊若冰覲見趙匡胤。
樊若冰將采石磯的地圖獻上,並告知可以在此處搭建浮橋。
並詳細說明了采石磯一帶的地勢和水勢特點,言明自己了如指掌,可助宋軍一日過江。
趙匡胤大喜,立刻賜樊若冰進士及弟,官至舒州團練。
樊若冰一朝登高,實現了多年以來的夢想,自然是千恩萬謝。
趙德芳當然也適時提出要接回樊若冰的家人,以安其心。
趙匡胤當庭下召,命唐主李煜送樊若冰家人入宋境。
一時間君臣都是喜笑顏開。
造浮橋的準備事宜就都由樊若冰負責,需要的錢財物品由趙普統一調度。
此時的大宋厲兵秣馬,只需要一個理由。
只是狼要吃掉綿羊,哪需要那麼多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