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怎麼評價黃軒(馮小剛有多深情)
2023-08-08 22:02:07 2
確實沒有想到,馮小剛導演這次會如此克制,如此深情。
前兩天北京下雪了,晚上睡前刷微博時,看到馮小剛導演的一段話。那是他轉發東東槍關於《只有芸知道》的一條微博內容,他說:
「今兒的雪下得很有樣兒,聯想到純真年代。嘻皮笑臉是刀槍不入的鎧甲,穿著這身鎧甲可以嘲笑世態也可以嘲笑自己。羞於讚美羞於浪漫羞於深沉,怕觀眾起雞皮疙瘩怕被臊,我把本性藏起來了。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裡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裡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這讓我想起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期間第一次看《只有芸知道》時,馮小剛導演映後交流時提到的那句:「到了這個年紀,就想拍一些很美好的,對我的內心也有營養的電影。因為我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我當時坐在觀眾席上觀察到,馮導說這番話的時候神情嚴肅而深沉,能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真誠。一如他這次的新作《只有芸知道》,也許故事層面是偏平靜淡然的,但情感層面卻多了些細水流長的真誠與克制。
這是不一樣的馮小剛,但又是最本真的馮小剛。
其實對於大多數熟悉馮小剛電影的觀眾而言,他的作品似乎多數時候帶給我們的是搞笑與歡樂。從《甲方乙方》到《不見不散》,從《沒完沒了》到《一聲嘆息》,從《天下無賊》到《非誠勿擾》,這些作品多半都帶著很機靈的幽默感,足以讓觀眾從中收穫一份歡樂。
甚至在馮小剛導演的引領下,讓「賀歲電影」成為了華語電影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馮導的賀歲電影,往往有著比較簡單易懂的故事,也有著幽默而不乏犀利的臺詞,著實能讓人看得忍俊不禁。但當我們細細地去回味他的電影,哪怕是通常被人認為是喜劇的電影,其實也都包含著他的一些溫情表達。
比如《甲方乙方》,表面上看,該片通過「好夢一日遊」這樣一個概念呈現出一幕幕荒誕而真實的人間喜劇,令人在其中感受到某種帶有諷刺意味的歡樂。但實際上,片子的內核裡卻包含了導演對不同階層、不同夢想的人的情感關懷。無論是幫助人解決婚姻矛盾、圓癌症患者的團圓夢,還是讓有錢人體驗貧困生活、讓明星當回「普通人」等,都有令人捧腹的荒誕性,但卻展現了幾位主人公善良而溫情的品性。
比如《不見不散》,乍一看就是兩個「一見面就倒黴」的「冤家」之間展開的故事,有點小巧,卻也有點意思。葛優和徐帆飾演的男女主人公在經歷了各種波折之後,最終還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儘管片中人物有不少拌嘴互懟的設計,但細細體會,其實影片關照的是身在異鄉的人之間產生的溫暖照應。
包括前面提及的《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天下無賊》、《非誠勿擾》甚至《夜宴》,表面都是嬉皮笑臉或嬉笑怒罵或黑色幽默的喜劇,內核卻都包裹著馮小剛導演對人情冷暖的觀察、對愛的探討以及對人的關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會對《沒完沒了》裡韓冬推開窗看見小芸那幕戲、《天下無賊》裡劉若英吃烤鴨的戲印象會那麼深刻。
而在看過《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電影的觀眾看來,馮小剛導演還有深沉關懷的一面。細想一下,馮小剛導演在創作一系列歡樂的「賀歲電影」之後,有在盡力去展現他對「人」本身的關注與關懷。
從「穀子地」到「李元妮」,從「範殿元」、「瞎鹿」到「劉峰」、「何小萍」,這些人物在影片中所經歷的命運,足以觸人心弦,亦足以引人深思。這些人物和這些作品,其實寄予了馮小剛導演對「人」本身的品性、命運的關懷與探討。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作品的存在,讓馮小剛導演擁有了人文關懷的深度與厚度。
就像東東槍說的那樣,馮小剛導演「嬉皮笑臉」的背後,其實藏著一股溫柔與善良。也像馮小剛導演自己說的那樣,「嬉皮笑臉是刀槍不入的鎧甲」。作為雙魚座的他,其實對情感是很敏感的,也許以往展現得少了點,但也還是能從他的歡樂逗趣之中感受到動人之處。
倘若我們梳理馮小剛作為導演的創作歷程,會發現他的作品的確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傾向於關乎「人」、關乎生活、關乎情感、關乎命運的思考與表達之上。《芳華》是這樣,《只有芸知道》更是這樣。
坦白說,我在看《只有芸知道》之前,對影片有過預想:發生在紐西蘭的一個比較通俗化的愛情故事?或者又是臺詞有很多趣味的馮氏喜劇?或者,應該又是歡樂而輕快的觀看體驗吧?
但在真正看過第一遍之後,我才發現,完全和我預想的不一樣:首先它不是一個很通俗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基於真實人物真實經歷改編的關於「愛與記得」的故事;其次它也並不是那般充滿搞笑臺詞或幽默段子的歡樂搞笑,反倒多了許多深沉的愛的表達;最後,它的整體觀感裡雖然也有輕快的部分,但更多的,其實還是深入內心的感動以及回味悠長的思考。
如前提及的那樣,這一次的馮小剛「很不一樣」,因為他在處理《只有芸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有著明顯的「慢下來」與「靜下來」的視聽表達。
敘事方面,他通過旁白、倒敘、插敘等方式,不慌不忙地交代著「隋東風」與「羅芸」兩個主人公之間發生的愛情故事。整個敘事口吻和敘事節奏,都像極了一個經歷了「愛情的美滿與失去」之後上了年紀的男人,在慢慢向你敘說他的故事。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誠,亦能感受到其中的不舍。
而在影像表達方面,馮小剛導演用了不少的空鏡或固定鏡頭,來展現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靜靜搖曳的風鈴,開闊平整的綠草地,沉穩而富有歲月感的大樹,和煦而溫暖的陽光,緊緊貼在一起的兩個互相深愛的戀人,如此這般,收納進鏡頭裡的畫面,美好又靜謐,讓人內心感到平和。
這樣的一種視聽表達,和馮小剛導演以往的風格大不一樣。它顯得很慢,很靜,有一些些歡樂熱鬧的時刻,但更多是靜謐平淡的時刻。也許乍一看會覺得有些不太適應,但若是耐心地沉浸其中,就能感受到,這股靜與慢裡頭,包裹著的是簡樸與從容,更是真誠與淡然。
可這又恰恰是馮小剛導演最接近本真的一種表達,就像前面述及的那樣,他內心其實藏著溫柔與善良,也飽含對朋友的情義與對情感的敏銳感觸。
他在映後交流的時候,談到這個故事的源起,是基於他身邊一個好朋友、戰友、也是電影事業的好夥伴張述先生的真實經歷。
他說:「他(張述先生)第一次遇見妻子的時候,就是我跟他一起在公交車上。這麼多年,他們夫妻一直非常相愛。當他妻子去世之後,我知道他是非常的不捨得分離,他去做了一些他妻子交給他的事情。所以,他跟我聊的時候,我很受感動,我相信每一個人都願意去把愛情美滿當成自己的一個理想。」
從好友那一路見證的一段真實經歷,深受觸動,然後改編成電影,同樣賦予電影以真誠,這樣的作品,會讓人覺得馮小剛是一個很深情的人。而當你看過《只有芸知道》之後,或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那股深情。
黃軒飾演的隋東風,是一個跑到紐西蘭求學的、很會說話的小夥子,看上去有些「痞壞」,但骨子裡卻很文藝,很溫柔,也很長情。楊採鈺飾演的羅芸,是一個氣質出眾的女孩,看上去很安靜,實際上嚮往自由,不想安於現狀。兩人相遇,相愛,相知,呈現出了戀愛時的激情與美好,深愛時的陪伴與共進。
兩人依偎在那棵大樹下,一隻叫布魯的狗狗陪伴左右,那樣的畫面十分美好,讓人不禁心生嚮往。但是,兩人最終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隋東風在無盡的悲傷與懷念中,沒有忘卻自己深愛的「芸」,用長時間的記得,展現他對妻子的愛;用盡心竭力地完成妻子的遺願,表達著他對妻子的那份深情。
如果說,片中那一幕幕碧綠的草地、純淨的遠山、夢幻般的極光、溫暖的陽光以及躍出海面的鯨魚,是一種自然通透的美;那麼,隋東風與羅芸的甜蜜相遇、溫馨相戀、共同奮鬥、溫暖相伴以及長情相思,則是一種深情的美。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一句看似簡單樸素的話語,卻含著分量十足的情意。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節奏飛快的時代,尤其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當下,很多情感似乎都變得太過輕浮甚至廉價。太多人想要追逐轟轟烈烈策馬奔騰的愛情,但其實,愛情最紮實的樣子,就是想和你好好過日子。
這是《只有芸知道》比較動人的地方,但於我個人而言,隋東風對羅芸的那份長情,那份記得,更能觸動我。
電影開篇,出現了一張藍色的長椅;電影結尾,這張藍色的長椅再一次出現。如果只是看這個藍色長椅本身,會覺得不知導演想要表達什麼。但如果你有注意到片中的一場戲,你會對這張長椅報以感動。
那是女主角羅芸在手術前的一場戲,他跟丈夫隋東風說,如果她走了,可以以她的名義給公園捐一把椅子,顏色選藍色。為什麼要選藍色呢?因為那是她最愛的鯨魚的顏色。有了這張長椅,隋東風每次路過都可以坐下來歇歇腳,「就像坐在自己懷裡」。
想想他們相互依偎著坐在大樹下的畫面,想想羅芸對鯨魚的熱愛,想想隋東風對愛妻的記得,看著他坐在藍色長椅上的畫面,內心就會覺得很感動。
真的,我沒有想過,馮小剛導演會在當下這個日漸浮華的時代拍出如此深情的電影。直到現在,我看第一遍的時間已過去近半月,也還是對裡頭流淌的情感深有感觸,足以見得馮導這次的深情,後勁有多大。
儘管不同的觀眾對電影的感受會存在不同,但於我個人而言,這樣舒緩悠揚的節奏,讓我覺得馮小剛導演有一種「歷盡千帆」之後「返璞歸真」的感覺。這種感覺裡包含著溫柔、通透,也包含著他對歲月與情感的真摯理解。
拍這樣的電影顯然不是在迎合大眾,而更多是在做相對個人的抒發。但有意思的是,最近很多觀眾在看了諸如《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等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對愛情與婚姻感到有些恐懼,但在看過《只有芸知道》,或許能重新感受到「愛情」和「婚姻」的美好與價值。
也許影片勾勒的是一個相對悲情的故事,但在看完之後卻不會太過悲傷,反倒會收穫溫暖與感動,也會更加憧憬愛情,相信婚姻。
看片尾花絮的時候,會呈現一些故事原型張述先生的影像資料。這時候,我們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真實性,也更能體會到馮小剛導演拍給好朋友的這部電影所傳遞的真感情。
黃軒的表演是不錯的,將隋東風的機靈俏皮演得惟妙惟肖,又將角色的深情與溫暖演得平實動人。楊採鈺的表演也夠驚豔,她自身的氣質很好詮釋了東方女性的美,又在細膩的表演中很好詮釋了「羅芸」的靜與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總之,《只有芸知道》在平淡樸實中傳遞著一種深情,稱得上是一部「重新定義馮小剛電影」的作品。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