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月齡可以枕枕頭(裝備控寶寶可獨坐時)
2023-08-09 03:57:32 2
處女座,一個快要被玩壞的星座,一個有事沒事就會比較容易遭受攻擊的星座。然而,在我們平臺,尤其是裝備控這個欄目中,「處女座」幾乎是寶爸媽的共性,因為寶爸媽的任何挑剔都是為了自家娃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關懷!
今天,我們在給娃選床伴「枕頭」這件事上,除了「挑剔」,我們就只剩下「更挑剔」!
枕頭是寶寶日日夜夜的「床伴」,會和寶寶嬌嫩的皮膚親密接觸,怎能馬虎?寶寶的頭部愛出汗,睡一覺起來,髮根全溼掉啦,枕頭的面料除了安全舒適,還應帶上「吸汗」功能。枕頭選好了,如何根據寶寶生長發育狀態,第一時間調整高度,寶寶用的時間長了,如何更換枕芯,及時清洗枕套,避免蟎蟲感染!
所以,大家評評理,給娃挑枕頭,挑剔點,認真,再認真點,有錯嗎!沒有任何錯,對吧!那接下來,請聽處女座裝備控媽媽為你「較真」剖析!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用枕頭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枕頭?關於寶寶從什麼時候,睡覺開始需要使用枕頭這一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科普說明,都沒有給出非常明確的推薦時間,其中較為權威的美國兒科學會(AAP)也沒有給出詳細的相關指南,國內目前也沒有出臺相關說明。
但是,國內不少專家認為當嬰兒開始獨立坐(生後 6~9 個月)後,頸椎開始前曲,以保持人體平衡。隨著長大,頸曲相對固定。枕枕頭是為了仰臥睡眠時對抗頸曲引起的氣道相對不平直狀況。如果會坐後,孩子睡覺不枕枕頭,且睡眠時沒有呼吸不暢的現象,可遵從孩子的習慣,不用強迫孩子枕枕頭;如果呼吸出現「呼嚕」聲,就應該誘導孩子枕枕頭。何時開始枕枕頭不是以年齡為標準,應以發育為依據。注意枕頭不要太厚。俯臥睡眠則不用考慮此問題。
如何挑選適合寶寶和自己的枕頭
枕頭的形狀
枕頭上的問題頸椎位於人體脊柱的最上端,包在脖子裡面,由7塊椎骨組成。所謂的生理弧度是由這7塊椎骨形成的一個圓滑的、朝向前方的弧,又被稱為稱為生理性前凸,枕頭的作用就是維持這個正常的生理曲線。
所以,枕頭最好弄成凹形。如果習慣使用扁形枕頭,可選擇長約50釐米,寬約15~20釐米的。睡前可以把枕頭弄成凹形,頭枕在凹陷處,這樣能有效防止「落枕」和勁椎病的發生。
根據人體工學,枕頭的形狀以「前高后低」的外形最有利於頸椎健康。這種枕頭可利用前方凸出部位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
枕頭的高度
枕頭的高度與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睡姿、成人的睡眠質量、身體健康情況都有關係。
1.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來挑選枕頭
枕頭的高度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來進行調整,可從大約 3 cm 的高度開始,慢慢調整到 6~9 cm(3~4個月的寶寶可用1cm高的枕頭;7~8個月的寶寶應選擇3cm高的枕頭;1~3周歲的嬰幼兒枕頭的高度最好為6~9cm。)。這樣可以更好地支撐頸椎,讓頸部肌肉自然鬆弛,提高睡眠質量。
成人枕頭的合適高度一般為10—15釐米,肩寬、體胖、脖子長的人的枕頭應略高一些。側睡時枕高約20-15釐米的高度為宜。更換枕頭自查標準:枕頭已失去彈性,需要拍打好一陣才能使其恢復彈性。這時候枕頭的彈性不夠,影響頸椎。
注意: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寶寶側睡時頭和肩部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就要考慮換枕頭了。
2.枕頭與睡姿
仰臥,軟枕頭。仰臥時頭部若過高,會阻礙呼吸,這個睡姿容易打鼾。因此,仰睡最好選擇蓬鬆柔軟的枕頭,既能保證頸部較高,頭部稍低,又正好填滿頸部彎曲處。
側臥,厚枕頭。經常側臥的人,最好選擇稍微厚點的枕頭。躺下後,枕頭的側面應形成馬鞍狀,以填補頭和肩膀之間的空隙,使頭、頸、脊椎在一條直線上。另外,兩膝之間還可以夾個小枕頭。
3.枕頭與身體健康情況。
枕頭太高,會使頸椎慢慢變形,頸部肌肉勞損,還可能使骨刺形成。枕高枕頭時,呼吸會不順暢,容易出現口乾、嗓子痛、打鼾等情況,醒來後會感到脖子酸疼、頭痛、頭暈、耳鳴。枕頭低也不好,同樣對頸椎不利,容易張口呼吸、打鼾,醒來後會出現頭漲、煩躁、面部浮腫的情況。
枕頭的寬度
枕頭的寬度正常情況下,最好比肩膀要寬一些,不要睡太小的枕頭,因為當你一翻身,枕頭就無法支撐頸部,另外過小的枕頭還會影響睡眠時的安全感。
枕頭的軟硬度
枕頭應選擇稍柔軟些,又不失一定硬度的。軟硬適中,受壓後能迅速恢復原狀,長期使用不易變形。過硬的枕頭,與頭的接觸面積減少,壓強增大,頭皮會感到不舒服;反過來,枕頭太軟,難以保持一定的高度,會導致頸肌過度疲勞及影響呼吸的通暢,不利於睡眠。
美國兒科學會(AAP)不建議給嬰兒使用過於鬆軟的物品,包括枕頭、圍巾、玩具和過軟的床墊、水床、沙發等。
過於柔軟的物品容易讓寶寶的面部陷入其中,引起致命的窒息,增加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
最好選擇有一定彈性的枕頭,但彈性也不宜過大,否則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如「彈簧枕」、「氣枕」等,都不能算是有利於健康的枕頭。
枕頭的材質
枕芯
蕎麥枕:天然材質的枕頭。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自然有一定的存在道理與好處。
優點:蕎麥具有堅韌不易碎的菱形結構,而蕎麥皮枕可以隨著頭部左右移動而改變形狀,睡起來十分舒服。重量輕,冬暖夏涼。
缺點:比普通枕頭更易滋生細菌,有過敏體質者、哮喘病人慎用。而且不少蕎麥枕頭有聲響,睡眠較輕的用著會不習慣。
化纖枕:一種普通的人造纖維製成的枕頭。
優點:這是一種普通的人造纖維製成的枕頭,容易清洗。
缺點:透氣性不好,使用久了容易變形結成塊兒,缺乏彈性,枕頭呈現高低不平的狀態。
乳膠枕:質量不錯,是理想的枕頭,但價格混亂偏貴。
優點:乳膠的彈性好、無菌、不易變形、支撐力強、易清洗等。據說,乳膠對於骨骼正在發育的兒童來說,可以改變頭形,而且不會有引發呼吸道過敏的灰塵、纖維等過敏源,有的乳膠枕還具有按摩和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乳膠枕是理想的枕頭,但價格也較昂貴。
缺點:市場價格混亂,需要仔細判斷真假,整體價格比較貴。
羽絨枕:好用但不便清洗。
優點:好的羽絨枕,應採用較大的羽絨,其蓬鬆度較佳,可提供給頭部較好的支撐,也不會因使用久了而變形。而且羽絨有質輕、透氣、不悶熱的優點。
缺點:不便清洗,對羽絨過敏者一定要慎用。
保健枕:具體效果有待考證。
市場上,一般的保健枕是將中國傳統的中藥材結合草料組合而成的藥枕,讓你在不知不覺的睡眠當中,安神健腦、清涼明目、防病強身。但保健枕是不是真的有效,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廣告上面的推薦詞語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加考慮。
枕巾
材質:枕套和枕巾最好選擇透氣、吸水性較好的純棉面料。
顏色:枕巾儘量選擇淺色,最好是純白色。白色床品一般使用的染色劑較少,危害健康的隱患也就相對較小。同時,白色還便於判斷是否清洗徹底、督促人們及時更換。如果有圖案的話,最好挑選寶寶喜歡的圖案,這樣有助於哄睡。
換洗:一幫情況下,兩三天就應該換一次枕巾,而有嚴重痤瘡、皮膚感染或過敏的人則應每天更換一次。清洗時,最好選擇手洗,如果機洗,水溫應控制在54~66℃之間,清洗15~20分鐘。
殺菌:枕巾洗後要及時烘乾或在太陽下晾乾,或選用低濃度的漂白劑,以達到殺菌的效果。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可用幾滴薰衣草精油加兩杯水自製香水,噴灑在枕巾上。
如何科學高效的使用枕頭
家長除了要注意在合適的時間開始給孩子枕枕頭外,還要仔細選擇枕芯的材質,關注枕頭的清潔晾曬。家長們習慣選擇小米、茶葉、蕎麥皮等做孩子枕頭的枕芯,這並無不妥,關鍵是應定時清理或更換枕芯。
嬰幼兒睡覺時易出汗、易流口水、偶爾吐奶等會造成枕芯被浸溼,易造成枕芯內容物發黴。長期受到黴菌刺激,必然會出現呼吸道症狀,長久還會引發過敏。因此,不僅要常清洗枕套,還要定時更換枕芯。
選枕頭,用枕頭的常見注意事項
1.定型枕的效果有待核實。
首先應排除寶寶是否有斜頸。若本身有斜頸,很難通過睡眠姿勢控制和糾正頭型。一切定型枕都沒效,須先糾正斜頸。按摩斜頸應該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有專業人員(在醫院)和家長(在家裡)共同完成。按摩頸部糾正斜頸屬於松解,不是延長,所以不會有矯枉過正的可能。如果嬰兒的睡姿比較固定,家長就要注意了,是否與「斜頸」有關,應該從頸部查起。
2.枕頭材質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小寶寶的枕芯需要及時更換。
枕頭的材質可多樣,但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枕芯。因嬰兒多汗和流口水,易造成以糧食為主的枕芯發黴,睡眠時,黴菌刺激嬰幼兒呼吸道,引發咳喘。清洗枕芯並不萬事大吉。若枕芯為糧食所做,清洗後更容易出現發黴現象。所以,三個月換一次枕芯。
3.光靠枕頭不能把頭型睡好看
希望孩子頭形隨大人心願,那是家庭自身養育觀念,由家長決定。但我們檢查孩子頭形,為的是關注頭形是否對稱,如果出現偏頭/歪頭,六個月內嬰兒可通過體位調整進行糾正;六個月後偏頭嚴重,才需考慮特製頭盔糾正。偏頭有時繼發於斜頸,早期發現糾正斜頸很重要。
枕頭不能決定頭型,更重要的是正確的睡姿。曾風靡一時的防側睡枕,早在前幾年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就警告過家長不要使用,因為可能導致寶寶窒息、猝死。
附:孩子究竟要睡多少時間?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嬰兒會比其他嬰兒多睡或少睡長達2個小時。一些1歲左右或更大的孩子會比他們的同齡人多睡或少睡1個小時。下面這份時間表會讓你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通常需要的睡眠時長和他們小睡模式的變化。
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關注
覺得不錯,請點讚,下期想看什麼內容,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