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普陳香味(都說生普越陳越香)
2023-08-08 23:06:55 1
茶友們都知道,生普有一種「越陳越香」的品質,而且陳年普洱價值逐年走高,深受市場追捧。
不過,這兩天有位茶友問了個問題很有意思,他說:「都說普洱生茶越陳越香,那麼它在陳化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看得出來,這位茶友不僅想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我們就說說,普洱在陳化過程中,除了陳化出來的價格越來越高,還發生了哪些變化?
湖南農業大學研究者做過一項實驗,他們收集了從1998年~2016年的27款普洱生茶樣品,編為1~27號(年份由遠及近),按照國家審評標準從外形、內質進行了感官評價及色差測定,得出了如下結果:
外形
圖1:不同年份普洱生茶感官評價結果
附:1號98年,2號03年,3號05年,4~6號06年,7~9號07年,10~12號08年,13~15號09年,16、17號10年,18~22號11年,23號12年,24號13年,25號14年,26號15年,27號16年。
外形上顯示,陳化年份越久的茶餅越不緊實,茶葉條索也逐漸鬆散。
但2010年以後的茶餅緊實度變化不大,鬆緊適度,而且茶條也比較緊實。
幹茶色澤上,儲存時間比較短的普洱生茶色澤多為黃綠、褐青,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幹茶逐漸出現氧化、褐變,而且從新茶到陳茶的顏色呈現出黃綠—褐黃—黃褐—棕褐的變化趨勢;
茶湯
圖2:不同年份生茶衝泡後的茶湯色澤
圖3:不同年份生普茶湯色差趨勢及色差值
從茶湯及色差值分析上可看出,隨著年份的久遠,光澤度越來越好,色澤上偏紅、黃,綠色越來越少,總體出現橙黃—黃橙—橙紅—棕紅的變化趨勢;
由於茶樣原料嫩度和儲藏條件不同,部分茶樣(5、6、9號茶樣)色澤較淺、偏黃;部分茶樣(14號)色澤較深、較紅。
在常規儲存條件和正常工藝條件下,儲存10年以上的生普茶湯多呈現出橙紅、棕紅的色澤;儲存(6~10)年的普洱生茶湯色多為黃橙或紅橙;儲存(1~6)年的普洱生茶湯色多為黃或橙黃。
香氣
存儲年限短的普洱,香氣多為清香顯(帶)花香,陳化時間越長的普洱,揮發性香氣總含量越低,但是香氣的組成成分的種類數增加了,而且香氣組成比例發生了變化。
感官上表現為花香逐漸淡化,儲存5年左右的普洱生茶香氣中開始帶陳香,儲存15年左右的普洱生茶陳香顯露,總體來說是隨著年份增長,香氣刺激性減弱,協調性增加,香氣更讓人愉悅。
由此可知,陳化生香並不是香氣絕對量的增加,而是香氣更柔和、優雅了。
滋味
從滋味上來看,儲存時間比較短的普洱生茶,滋味濃厚且帶粗澀或有收斂性。
隨著年份增加,滋味中的收斂性以及粗澀感都逐漸變淡,變得甜、醇、滑、潤,最明顯的是可溶性糖的含量隨著陳化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酸度下降,這一點說明了普洱在陳化後為何變得更甘甜。
從風味品質作對比的話,研究者發現,普洱的確有陳化生香的特點,但陳化生香並不是說陳化過程中普洱茶香氣絕對量的增加,而是香氣和香型更柔和、更清幽、更豐滿,少了刺激性和妖豔感;滋味更順口、生津快、回甘強,不刺激。這也是普洱越陳越香,越陳越貴的原因。
但需要注意的是,僅憑貯藏時間的年限來確定普洱好不好,這並不科學。只有原料、加工工藝以及貯藏條件都足夠好,普洱才具備越陳越香的特質。
如果原料茶品質較差,那麼陳化後的品質表現並不如人意。而且在陳化過程中,普洱還存在吸潮氣、異味、黴變等風險,如果存儲不當,同樣會導致茶葉品質劣變,品飲以及收藏價值也就大大降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