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框載絲釘及蜂框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5:54: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釘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蜂框載絲釘及蜂框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釘子包括釘杆和釘帽,釘杆部分為圓柱形,不便於在蜂框結構中使用。
參見圖1和圖2,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蜂框結構,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中蜂框結構。
在圖1中,在頂梁100與底梁300之間設置兩個側梁200,兩個側梁200相同的位置設有釘子孔,通過將鋼絲400分別穿過左右對稱的兩個釘子孔後,將鋼絲400分別與固定板500連接;或直接將鋼絲400綁在側梁200上。
在圖2中,將鋼絲400與固定板500連接,鋼絲400另一端按照圖2中箭頭所示方向依次穿過釘子孔,在最後一個釘子孔處與側梁200的外側的固定板500連接。當鋼絲400任意一段載荷過大時需要更換鋼絲400。
由於現有蜂框結構的缺陷導致了纏繞鋼絲時操作繁瑣,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蜂框載絲釘。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安裝有本實用新型蜂框載絲釘的蜂框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蜂框載絲釘,包括:
一釘帽;
一釘杆,一端與所述釘帽一體成型,另一端設有插入導向部,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釘杆的第一溝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溝槽鄰近所述插入導向部的一端設有阻擋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阻擋部的兩個鄰邊的夾角為1°~9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阻擋部的兩個鄰邊的夾角為30°或4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釘帽背對釘杆的一側設有第二溝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二溝槽成一字狀或十字狀。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釘杆的外圓設有外螺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蜂框結構,包括頂梁、底梁,所述頂梁與底梁之間設有若干側梁,相鄰的側梁上對稱設有釘子孔,其特徵在於,所述釘子孔內安裝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蜂框載絲釘,其中蜂框載絲釘的第一溝槽內纏繞有鋼絲。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蜂框結構還包括:
載荷傳感器,設置於所述鋼絲;
所述載荷傳感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蜂框結構還包括提醒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提醒裝置為蜂鳴器、喇叭、振動器、警笛、報警燈中的一種或幾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蜂框載絲釘的操作方法,至少包括:
將蜂框載絲釘的插入導向部與側梁的釘子孔配合;
其中相鄰的側梁上相同位置的蜂框載絲釘的第一溝槽按照朝上或朝下的方式排列。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蜂框載絲釘的插入導向部與側梁的釘子孔採用間隙配合方式。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鋼絲纏繞在蜂框載絲釘的第一溝槽內,蜂框載絲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與現有技術中鋼絲的纏繞方法相比,至少縮短了10倍的時間, 安裝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蜂框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蜂框結構的另一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所述阻擋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所述蜂框載絲釘的A向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再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結構的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00-頂梁;200-側梁;300-底梁;400-鋼絲;500-固定板;1-蜂框載絲釘;11-釘杆;111-插入導向部;112-第一溝槽;1121-阻擋部;12-釘帽;121-第二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內」、「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狀態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狀態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蜂框載絲釘實施方式一
參見圖3和圖4所示,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所述阻擋部112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中,所述蜂框載絲釘1包括一釘杆11和一釘帽12。釘杆11的一端與釘帽12一體成型,另一端設有插入導向部111,所述釘杆11的設有第一溝槽112。
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溝槽112鄰近所述插入導向部111的一端設有阻擋部1121。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阻擋部1121的兩個鄰邊的夾角為30°。
具體實施時,如圖8所示,將所述蜂框載絲釘1的插入導向部111插入釘子孔,且所述第一溝槽112穿過側梁200並暴露在側梁200內側。將鋼絲400的一端與左邊的側梁200最上端的蜂框載絲釘1的第一溝槽112連接,鋼絲400的另一端依次按照如圖8中箭頭所示方向穿過,最終與左邊的側梁200最下端的蜂框載絲釘1連接。其操作過程簡單,與現有技術中鋼絲400的纏繞方法相比,至少縮短了10倍的時間,安裝效率高。
蜂框載絲釘實施方式二
參見圖5和圖6所示,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所述蜂框載絲釘的A向視圖。圖5中,蜂框載絲釘1包括一釘杆11和一釘帽12。釘杆11的一端與釘帽12一體成型,另一端設有插入導向部111,所述釘杆11的設有第一溝槽112。進一步地,所述釘帽12背對釘杆11的一側設有第二溝槽121。如圖6所示,其中所述第二溝槽121成一字狀。通過在所述釘杆11的外圓設有外螺紋,使得蜂框載絲釘1成為螺紋釘。
本實用新型採用一字狀第二溝槽121的蜂框載絲釘1在插入釘子孔後,通過一字螺絲刀調整蜂框載絲釘1的第一溝槽112的方向。其操作快捷。
蜂框載絲釘實施方式三
參見圖7,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載絲釘的再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7中,所述蜂框載絲釘1包括一釘杆11和一釘帽12。釘杆11的一 端與釘帽12一體成型,另一端設有插入導向部111,所述釘杆11的設有第一溝槽112。進一步地,所述釘帽12背對釘杆11的一側設有第二溝槽121。本實施方式三與實施方式二的區別在於,如圖7所示,所述第二溝槽121成十字狀。本實用新型採用十字狀第二溝槽121的蜂框載絲釘1在插入釘子孔後,通過一字螺絲刀或十字螺絲刀調整蜂框載絲釘1的第一溝槽112的方向。而採用十字螺絲刀用了調整第一溝槽112的方向時,需要施加較小的外力即可完成,特別適用於蜂框載絲釘1與釘子孔為過盈配合的情況。
蜂框結構實施方式
參見圖8,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蜂框結構的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8中所示的蜂框結構,包括頂梁100、底梁300,所述頂梁100與底梁300之間設有兩個側梁200,相鄰的側梁200上對稱設有釘子孔,所述釘子孔內安裝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蜂框載絲釘1,其中蜂框載絲釘1的第一溝槽112內纏繞有鋼絲400。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蜂框結構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鋼絲400的載荷傳感器(圖中未示),所述載荷傳感器與控制器(圖中未示)電性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的提醒裝置(圖中未示)。其中所述提醒裝置可以為蜂鳴器、喇叭、振動器、警笛、報警燈中的一種或幾種。
具體實施時,當所述鋼絲400上載荷傳感器檢測到鋼絲400的載荷,並將載荷值傳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過計算鋼絲400的載荷值與載荷閾值相比,若鋼絲400的載荷值大於零且小於載荷閾值,則說明鋼絲400處於安全工作狀態;若鋼絲400的載荷值等於載荷閾值,則說明鋼絲400處於危險工作狀態或即將崩斷的狀態,所述提醒裝置告警,提醒人們檢查鋼絲400的狀態。
本實用新型蜂框載絲釘1的操作方法,適用於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蜂框結構,包括以下步驟:
將蜂框載絲釘1的插入導向部111與側梁200的釘子孔配合;
其中相鄰的側梁200上相同位置的蜂框載絲釘1的第一溝槽112按照朝上或朝下的方式排列。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蜂框載絲釘1的插入導向部111與側梁200的釘子孔 採用間隙配合方式,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採用錘子(圖中未示)將釘子敲入釘子孔的問題。
應可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將其應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詳細結構和布置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具有其他實施例,並且能夠以多種方式實現並且執行。前述變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應可理解的是,本文公開和限定的本實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圖中提到或明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獨特徵的所有可替代組合。本文所述的實施例說明了已知用於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並且將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利用本實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