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與流程
2023-08-09 05:38:41 1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霜黴病由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黴目、單軸黴屬侵染所致。該菌為專性寄生菌,只危害葡萄。在露地栽培條件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葉中越冬,在暖冬地區,附著在芽上和掛在樹上的葉片內的菌絲體也能越冬。其卵孢子隨腐爛葉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翌年春天,氣溫達11℃時,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發,產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的綠色組織上,由氣孔、水孔侵入,經7—12天的潛育期,又產生孢子囊,進行再侵染。孢子囊通常在晚間生成,清晨有露水時進行侵染,沒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陽光下數小時即失去生活力。空氣高溼與土壤溼度大,利於霜黴病的發生。降雨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因子。我國1899年記載本病的發生:發病嚴重時,葉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長不良,果實產量降低、品質變劣,植株抗寒性差。
現有治療葡萄霜黴病的方法為直接噴灑化學藥劑,如五氯酚鈉藥液、波爾多液、噁霜嘧銅菌酯、銅高尚懸浮劑、綠乳銅、百菌清可溼性粉劑、克露可溼性粉劑和科博可溼性粉劑等。這種防治方式不僅效果較差;同時多頻次、多劑量施用後易造成葡萄霜黴病菌產生較高程度的抗(耐)藥性,從而導致葡萄霜黴病的防治的失敗。
在現代農業中,化肥和農藥在治理果樹病蟲害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物質,尤其中國是農業大國,種植量大,對肥料和農藥的需求較大。雖然其在增產、增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板結,導致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氣性差,有機質變少;其次會使土壤累積過多有害化學殘留物可能會被植物直接吸收造成了作物重金屬嚴重超標,影響其生長發育。由於土壤板結後透氣性差,部分肥料和農藥排入江河湖泊或殘留土壤及農作物內,降低肥料利用率,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危害人畜安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國內外都在研究開發新型環保肥料,達到既可以防治果樹病蟲害,又不汙染環境,還可以改良土壤、顯著促進作物生長發育的目的。其中微生物有機肥料是有機固體廢棄物經微生物菌種發酵至完全腐熟後而成的一種有機肥料。此類肥料中富含全系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抗拮作用,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的生長,本身還分泌出各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增強植物抗病抗逆能力,同時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抑制果樹中的有害病菌,用以治理病蟲害,其次,大量有益微生物活動使土壤有機質轉化形成腐殖質,增強土壤肥力,通過這些綜合作用,使得患有病蟲害的果樹不僅可以治癒,還能讓土壤重新恢復活力,達到了修復、改良土壤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本發明的防治方法簡單,成本低,效果顯著。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0.5-1.2:100-20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200-400倍液,每14-28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2-5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5-10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30-45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20-40cm,深20-40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雞糞200-500份、菌渣100-300份、酵母廢液30-80份、鋸末50-200份、稻殼50-200、黃芪5-20份、夏枯草5-20份、敗醬草10-25份、蒲公英10-35份、厚樸5-15份、複合發酵菌種2-6份、複合發酵酶0.5-3份、複合微量元素1-5份。
所述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其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稱取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相應重量份的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相應重量份的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40-50℃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4-10天,每3-8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8-15天,每2-5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3-8天,即得。
控制所述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45-60%。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尿酶、氧化—還原酶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以下是本發明新型微生物有機肥中使用藥材的來源和功效:
黃芪,拉丁名為Leguminosae,別名北芪、北蓍,黃芪屬,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性溫、味甘、微甜。具有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
夏枯草,拉丁名為Prunella vulgaris,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乾燥果穗。別名麥穗夏枯草、鐵線夏枯草、麥夏枯等,苦、辛,寒。入肝、膽經。可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清肝火、降血壓、高血壓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瘰癧、癭瘤、乳癰腫痛等病症。
敗醬草,拉丁名為Ixeris denticulata,為菊科植物山苦蕒的全草或根。別名苦菜、節託蓮、小苦麥菜、苦葉苗等。味辛、苦,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可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用於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瘡疔,瘡癤痛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後腹痛,痛經等病症。
蒲公英,拉丁名為Herba Taraxaci,別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蒲公英屬。為乾燥的全草。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緩瀉、利膽等功效。
厚樸,拉丁名為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乾燥幹皮、根皮及枝皮。苦、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溼除滿、降逆平喘等作用,用於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溼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針對葡萄霜黴病的發病原因,提供了一種防治霜黴病的方法,總有效率達到88%。採用新型微生物有機肥,利用微生物之間的拮抗作用,殺滅霜黴病菌,並且微生物菌在分解完病毒物質後會自然死亡,轉變成植物可直接吸收的植物蛋白;與此同時,活性生物菌群寄生在葉片和枝條上,新陳代謝過程的產物能極大地促進果樹的光合作用與代謝作用,使得果樹快速恢復生機;加入的中草藥提高有機肥中的消炎殺菌作用,在提供養分的同時,還具有治理和預防霜黴病的協同作用;
(2)本發明除了主要的防治手段,還運用許多輔助手段,標本兼治,將發病的果樹徹底治癒,如及時剪除病葉病枝,防治病菌擴散,減少病菌數量;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加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確保肥料的的養分被充分利用;
(3)本發明在防治葡萄的霜黴病的過程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對土壤及周圍農業環境的保護和利用都起到積極作用,減少種植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楚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0.5:10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200倍液,每28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2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5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30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20cm,深20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原料製成:
雞糞200kg、菌渣100kg、酵母廢液30kg、鋸末50kg、稻殼50kg、黃芪5kg、夏枯草5kg、敗醬草10kg、蒲公英10kg、厚樸5kg、複合發酵菌種2kg、複合發酵酶0.5kg、複合微量元素1kg。
所述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40℃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4天,每3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8天,每2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3天,即得。
控制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45%。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半纖維素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尿酶、氧化—還原酶。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實施例2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0.7:12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250倍液,每24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3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6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33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25cm,深3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原料製成:
雞糞270kg、菌渣160kg、酵母廢液45kg、鋸末90kg、稻殼80kg、黃芪8kg、夏枯草9kg、敗醬草12kg、蒲公英15kg、厚樸8kg、複合發酵菌種3kg、複合發酵酶1kg、複合微量元素2kg。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43℃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5天,每4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9天,每3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3天,即得。
控制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50%。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尿酶。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實施例3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0.9:15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300倍液,每20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4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7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37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35cm,深30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原料製成:
雞糞350kg、菌渣200kg、酵母廢液60kg、鋸末140kg、稻殼120kg、黃芪12kg、夏枯草11kg、敗醬草16kg、蒲公英23kg、厚樸10kg、複合發酵菌種4kg、複合發酵酶1.5kg、複合微量元素3kg。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45℃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6天,每5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10天,每4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5天,即得。
控制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52%。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脂肪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尿酶、氧化—還原酶。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實施例4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1:18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350倍液,每17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4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8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40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25cm,深40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原料製成:
雞糞420kg、菌渣250kg、酵母廢液70kg、鋸末170kg、稻殼160kg、黃芪15kg、夏枯草16kg、敗醬草20kg、蒲公英28kg、厚樸12kg、複合發酵菌種5kg、複合發酵酶2.3kg、複合微量元素4kg。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48℃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7天,每6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12天,每5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6天,即得。
控制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55%。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尿酶、氧化—還原酶。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實施例5
本發明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在秋季剪除葡萄的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及時夏剪和綁縛新梢,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修剪,清除地面的蔓、葉;
(3)製備1:1.2:200的波爾多液,以及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的400倍液,每14天噴施一次葉面;
(4)在葡萄架兩側進行鬆土,分別在兩側挖出長溝,將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與挖出的土以1:5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後,填入溝內,再覆以10cm的土層,用水澆透
(5)施肥完畢後,在松過的土上灑上一層石灰和新鮮草木灰的混合物,每45天重新灑一次;
所述步驟(4)所述的長溝寬40cm,深40cm。
所述的步驟(4)中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指的是含有活性生物菌群的的生物肥料。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由以下原料製成:
雞糞500kg、菌渣300kg、酵母廢液80kg、鋸末200kg、稻殼200kg、黃芪20kg、夏枯草20kg、敗醬草25kg、蒲公英35kg、厚樸15kg、複合發酵菌種6kg、複合發酵酶3kg、複合微量元素5kg。
所述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黃芪、夏枯草、敗醬草、蒲公英、厚樸,切碎,與雞糞、菌渣、酵母廢液、鋸末、稻殼和複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預發酵物料;
(2)將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放入堆漚池中渥堆,對渥堆好的預發酵物料均勻噴灑複合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控制預發酵物料之上設有遮擋,避免被雨淋;
(3)檢測渥堆預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當溫度為50℃時,對渥堆預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
(4)步驟(3)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繼續發酵10天,每8h進行一次翻堆;
(5)向步驟(4)中翻堆後的發酵物料中定時通入氧氣,進行好氧發酵15天,每5h進行一次翻堆;
(6)將步驟(5)中完成發酵後的物料繼續放置,陳化8天,即得。
控制步驟(1)中的預發酵物料的含水量在60%。
所述的複合發酵菌種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耐熱性芽孢桿菌群。
所述的複合發酵酶包括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植酸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核糖核酸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尿酶、氧化—還原酶。
所述的複合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碘酸鈣、亞硒酸鈉、氯化鉀、沸石粉。
實施例6
本發明提供的防治葡萄霜黴病的管理方法的效果測試
試驗材料
1.1施用肥料本發明實施例1-5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
1.2試驗地選擇新疆某一果園內的葡萄做為試驗作物。該園原有5000多株果樹,因霜黴病逐年砍樹,經調查確定現有400餘株感染霜黴病,其中280餘株為全株發病,120餘株局部發病.
1.3試驗方法
選擇25株同一品種已發病的果樹,分成5個試驗組,每個試驗組有5個處理,其中3個處理為全株發病,2個處理為局部發病;試驗組1按照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管理果樹,並施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試驗組2按照本發明實施例2的方法管理果樹,並施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以此類推;全株發病的果樹保留一些較粗壯的分支,局部發病的果樹完全剪除病枝病葉;試驗從10月份開始,持續9個月。新型微生物有機肥的施放量為:一年生的果樹施放2.5kg;二年生的果樹施放5kg;三年生的果樹施放7.5kg,以此類推。
2實驗結果與分析
2.1通過試驗觀察到,試驗開始時25個處理的葉片有淺黃色水浸狀病斑,背面生有灰白色霜樣黴狀物,果粒、果梗均有白霜。使用本發明實施例1-5提供的防治管理方法後,試驗開始後第一個月病葉、病梗脫落,長出新芽;第6個月春芽變綠,夏芽開始大量抽出,葉片數量增多,生長旺盛;第9個月葡萄恢復發病前樹勢,掛果多,果形優良、品質好、色澤正常。
2.2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發病果樹痊癒,葉片濃綠,根系長勢旺盛,果形正常;
有效:發病果樹局部有葉片發黃病斑,部分果實有白霜;
無效:果樹無生長現象,葉片、果粒、果梗均布滿白霜,果粒肩部變褐凹陷至脫落。
2.3試驗作物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試驗作物的影響結果
由表1可知,利用本發明提供的防治方法來治理葡萄霜黴病,總有效率達到88%,防治效果顯著,本發明提供的防治法科學合理,防治工作簡單,使用的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成本低廉,且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有效修復果樹,從根本上治癒霜黴病,防止其復發,對霜黴病的防治起到積極、可持續的作用。這對我國葡萄種植業具有重大的意義。
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試驗,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於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