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0:41:26 1
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包括滑鼠殼體、按鍵及滾輪和內部元件;其特徵在於:滑鼠殼體包括安裝有按鍵及滾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的一端相對下殼體形成轉動配合;還包括一搖擺機構,該搖擺機構包括螺杆、螺套、電機和行程控制模塊;電機安裝於下殼體,該電機的驅動軸與螺杆底端相傳動連接,螺套與上殼體相轉動連接,並與螺杆相螺旋配合;電機通過行程控制模塊實現正反向旋轉切換,以控制螺套隨螺杆轉動進行上下運動並帶動上殼體相對下殼體實現搖擺動作。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搖擺動作帶動人的手腕也做搖擺動作,從而使其手腕關節得到活動和調節,起到保健作用。
【專利說明】 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鼠,特別是涉及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
【背景技術】
[0002]滑鼠是計算機極其重要的輸入設備之一,目前,滑鼠大多數為臥式結構,但由於其傳統的把持方式,導致人們在使用它的過程中容易形成「滑鼠手」。為此,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立式滑鼠,其把持方式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更加舒適,並更加易於操控。然而,不管是傳統的臥式滑鼠,還是現今熱門的立式滑鼠,均存在如下不足之處:滑鼠整體為固定式,導致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手腕得不到活動。因而,現有技術的滑鼠,長期使用對人的手腕不利,容易造成手腕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它能夠在使用過程中自動搖擺,使人的手腕跟著做搖擺動作,對手腕起到保健作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包括滑鼠殼體、按鍵及滾輪和內部元件;滑鼠殼體包括安裝有按鍵及滾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的一端相對下殼體形成轉動配合;還包括一搖擺機構,該搖擺機構包括螺杆、螺套、電機和行程控制模塊;電機安裝於下殼體,該電機的驅動軸與螺杆底端相傳動連接,螺套與上殼體相轉動連接,並與螺杆相螺旋配合;電機通過行程控制模塊實現正反向旋轉切換,以控制螺套隨螺杆轉動進行上下運動並帶動上殼體相對下殼體實現搖擺動作。
[0005]還包括第一導向架,該第一導向架包括第一升降槽和第一升縮片,第一升降槽安裝於所述下殼體,第一升縮片與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一升降槽。
[0006]所述行程控制模塊包括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控制電路、雙擲繼電器、第一二極體和第二二極體;上行程限位開關安裝於所述螺套的內側頂部,下行程限位開關安裝於所述螺套的內側底部;雙擲繼電器具有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與第一動觸點對應配合的第一常開觸點及第一常閉觸點、與第二動觸點對應配合的第二常開觸點及第二常閉觸點,該雙擲繼電器的兩線圈輸入端、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分別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第一常閉觸點、第二常開觸點、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和所述電機的其中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第一二極體與上行程限位開關並聯連接,第二二極體與下行程限位開關並聯連接,且第一二極體與第二二極體呈反向設置;第一常開觸點、第二常閉觸點和所述電機的另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
[0007]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供電電源、NE556晶片、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和雙聯開關;NE556晶片的第I引腳接至第一電阻的一端,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接至供電電源的正極,供電電源的負極接地;NE556晶片的第I引腳與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分別與第二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二電阻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的其中一組觸點與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各一端切換連接,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各另一端分別接地;NE556晶片的第4引腳、第10引腳、第14引腳和第三電阻的一端分別接至第一電阻的另一端,NE556晶片的第13引腳接至第三電阻的另一端,NE556晶片的第13引腳還與第四電阻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的第8引腳和第12引腳分別與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第四電阻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的另一組觸點與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的各一端切換連接;NE556晶片的第5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的第一動觸點,NE556晶片的第9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的其中一線圈輸入端,所述雙擲繼電器的另一線圈輸入端接至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所述雙擲繼電器的第二動觸點接地;NE556晶片的第7引腳接地,NE556晶片的第3引腳通過第五電容接地,NE556晶片的第11引腳通過第六電容接地。
[0008]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通過一電源開關接至所述供電電源的正極。
[0009]還包括第二導向架,該第二導向架包括第二升降槽和第二升縮片;第二升降槽安裝於所述下殼體,第二升縮片與所述上殼體的一端相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二升降槽。
[0010]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分別呈六面封閉的槽體結構,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的頂部側壁分別設有供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伸入及上下移動的槽口,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分別包括上段體、下段體和連接段,上段體的底端通過連接段與下段體的頂端一體連接,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的下段體分別滑套於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內,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的上段體分別配合於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外,且所述第一升縮片的上段體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升縮片的上段體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一端相轉動連接。
[0011]所述第二升縮片相對第二升降槽的滑動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升縮片相對所述第一升降槽的滑動距離,且所述第二升降槽的槽口底端的高度小於所述第一升降槽的槽口底端的高度。
[0012]所述滑鼠殼體為立式滑鼠殼體,所述上殼體由頂端一體相接的左側壁和右側壁構成上窄下寬結構,左側壁頂部設有拇指槽,右側壁頂部安裝有所述按鍵及滾輪,右側壁底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一端,左側壁底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所述螺套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右側壁頂端內側相轉動連接;所述下殼體構成底座。
[0013]所述滑鼠殼體為臥式滑鼠殼體,所述上殼體為頂壁,頂壁的前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一端,該頂壁的後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頂壁的後部安裝有所述按鍵及滾輪;所述下殼體構成底座。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還包括一搖擺機構,滑鼠殼體包括安裝有按鍵及滾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的一端相對下殼體形成轉動配合;搖擺機構包括螺杆、螺套、電機和行程控制模塊;電機安裝於下殼體,該電機的驅動軸與螺杆底端相傳動連接,螺套與上殼體相轉動連接,並與螺杆相螺旋配合;電機通過行程控制模塊實現正反向旋轉切換,以控制螺套隨螺杆轉動進行上下運動並帶動上殼體相對下殼體實現搖擺動作,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滑鼠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搖擺動作帶動人的手腕也做搖擺動作,因而用戶在使用滑鼠的過程中,其手腕關節可以得到活動和調節,從而對手腕起到保健作用。
[0015]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 杆式搖擺保健滑鼠不局限於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一(螺套下降到最低位置);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行程控制模塊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雙擲繼電器的觸點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二 (螺套上升到最高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請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包括滑鼠殼體、按鍵及滾輪14、內部元件和搖擺機構;滑鼠殼體包括安裝有按鍵及滾輪14的上殼體I和下殼體2,上殼體I的一端相對下殼體2形成轉動配合,內部元件即滑鼠的電子元器件部分,其位於上殼體I和下殼體2圍成的空腔內。搖擺機構包括螺杆4、螺套5、電機3和行程控制模塊。電機3為渦輪蝸杆減速電機,具有低噪音的特點,其安裝於下殼體2,螺杆4呈豎直設置,該電機3的驅動軸與螺杆4底端相傳動連接,具體,電機3的驅動軸是採用一齒輪箱10與螺杆4的底端相傳動連接。螺套5與上殼體I相轉動連接(具體是採用轉軸16實現轉動連接),並與螺杆4相螺旋配合;電機3通過行程控制模塊實現正反向旋轉切換,以控制螺套5隨螺杆4轉動進行上下運動並帶動上殼體I相對下殼體2實現搖擺動作。
[0021]作為一種優選,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第一導向架,該第一導向架包括第一升降槽6和第一升縮片7,第一升降槽6安裝於下殼體2,第一升縮片7與上殼體I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一升降槽6。具體,第一升降槽6呈六面封閉的槽體結構,其頂部側壁設有供第一升縮片7伸入及上下移動的槽口,第一升縮片7包括上段體、下段體和連接段,上段體的底端通過連接段與下段體的頂端一體連接,下段體通過第一升降槽6的槽口滑套於第一升降槽6內,第一升縮片7的上段體配合於第一升降槽6外,並與上殼體I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
[0022]作為一種優選,如圖2、圖3所示,上述行程控制模塊包括上行程限位開關K3、下行程限位開關K4、控制電路、雙擲繼電器J、第一二極體Dl和第二二極體D2 ;上行程限位開關K3安裝於螺套5的內側頂部,下行程限位開關K4安裝於螺套5的內側底部;雙擲繼電器J具有第一動觸點f、第二動觸點C、與第一動觸點f對應配合的第一常開觸點e及第一常閉觸點g、與第二動觸點c對應配合的第二常開觸點d及第二常閉觸點b,該雙擲繼電器J的兩線圈輸入端a、h、第一動觸點f和第二動觸點c分別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第一常閉觸點g、第二常開觸點d、上行程限位開關K3、下行程限位開關K4和電機3 (圖2中? M亦表示電機3)的其中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第一二極體Dl與上行程限位開關K3並聯連接,第二二極體D2與下行程限位開關K4並聯連接,且第一二極體Dl與第二二極體D2呈反向設置;第一常開觸點e、第二常閉觸點b和電機3的另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
[0023]如圖2、圖3所示,上述控制電路包括供電電源E、NE556晶片U、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雙聯開關K2和電源開關Kl ;NE556晶片U的第I引腳接至第一電阻Rl的一端,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通過電源開關Kl接至供電電源E的正極,供電電源E的負極接地;NE556晶片U的第I引腳與第二電阻R2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U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分別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K2的其中一組觸點與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的各一端切換連接,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的各另一端分別接地;NE556晶片U的第4引腳、第10引腳、第14引腳和第三電阻R3的一端分別接至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NE556晶片U的第13引腳接至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NE556晶片U的第13引腳還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U的第8引腳和第12引腳分別與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相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K2的另一組觸點與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各一端切換連接;NE556晶片U的第5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J的第一動觸點f,NE556晶片U的第9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J的其中一線圈輸入端a,所述雙擲繼電器J的另一線圈輸入端h接至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所述雙擲繼電器J的第二動觸點c接地;NE556晶片U的第7引腳接地,NE556晶片U的第3引腳通過第五電容C5接地,NE556晶片U的第11引腳通過第六電容C6接地。
[0024]作為一種優選,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第二導向架,該第二導向架包括第二升降槽8和第二升縮片9,且第二升降槽8和第二升縮片9的結構分別與上述第一升降槽6和第一升縮片7的結構相同。第二升降槽8安裝於下殼體2,第二升縮片9與上殼體I的一端相轉動連接(具體是採用轉軸15實現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二升降槽8。第二升縮片9相對第二升降槽8的滑動距離小於第一升縮片7相對所述第一升降槽6的滑動距離,且第二升降槽8的槽口底端的高度小於第一升降槽6的槽口底端的高度。
[0025]上述滑鼠殼體為立式滑鼠殼體,其上殼體I由頂端一體相接的左側壁11和右側壁12構成上窄下寬結構,左側壁11頂部設有拇指槽13,右側壁12頂部安裝有按鍵及滾輪14,右側壁12底端構成上殼體I的一端,左側壁11底端構成上殼體I的另一端;上述螺套5的頂端與上殼體I的右側壁12頂端內側相轉動連接。上述下殼體2構成底座,上述第一導向架的第一升降槽6安裝於該底座的左側,第二導向架的第二升降槽8安裝於該底座的右側,上述電機3安裝於該底座的中間位置。
[002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控制電路中,NE556芯U的第1-6引腳、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組成變頻電路,用於控制電機3的轉速;NE556晶片U的第8-13引腳、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組成定時器,用於控制螺套5升降的頻率(亦即上殼體I擺動的頻率)。其上行程限位開關K3和下行程限位開關K4分別為常閉式行程限位開關。變頻和定時長短由雙聯開關K2聯動選擇不同的電容進行確定,具體是:當雙聯開關K2選擇第一電容Cl和第三電容C3時,NE556晶片U的第5引腳輸出較高頻率,有效電壓較高,電機3的轉速較快;反之,當雙聯開關K2選擇第二電容C2和第四電容C4時,NE556晶片U的第5引腳輸出較低頻率,有效電壓較低,電機3的轉速較慢。定時的時長要大於單向行程的時間。
[0027]使用時,用戶將手把持於該滑鼠:拇指位於上殼體左側壁11的拇指槽13處,其餘手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搭在上殼體右側壁12的按鍵及滾輪14上;閉合電源開關K1,啟動電機3,使電機3帶動螺杆4原地轉動,當螺杆4轉動時,螺套5將進行上下運動:上升時,NE556晶片U的第9引腳輸出高電平,雙擲繼電器J處於常閉狀態;當螺套5上升到最高點時(如圖4所示),觸動上行程限位開關K3的第一開關斷開,由於第一二極體Dl的單向性,使電機3停止,經過一段延時後,NE556晶片U的第9引腳的輸出由高電平變成低電平,雙擲繼電器J吸合,使電機3換向旋轉,螺套5開始下降;當螺套5下降到最低點時(如圖1所示),觸動下行程限位開關K4的第二開關斷開,由於第二二極體D2的單向性,使電機3停止,經過一段延時後,NE556晶片U的第9引腳的輸出由低電平變成高電平,雙擲繼電器J釋放,使電機3再次換向旋轉,螺套5又開始上升。如此重複循環,即可實現螺套5上下運動的過程。隨著螺套5的上下運動,第一升縮片7、第二升縮片9分別也相對第一升降槽6和第二升降槽8上下運動,且當螺套5上升時,第二升縮片9先上升到最高點,而第一升縮片7繼續上升,當螺套5下降時,則是第一升縮片7先下降到最低點,第二升縮片9繼續下降。當螺套5下降時,整個上殼體I向左擺動(如圖1中的水平箭頭的方向所示),當螺套5上升時,整個上殼體I向右擺動(如圖4中的水平箭頭的方向所示),從而帶動用戶的手腕也跟著做左右擺動的動作。因而,用戶在使用滑鼠的過程中,其手腕關節能夠得到活動和調節,對手腕起到保健的作用。
[002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滑鼠殼體也可以是臥式滑鼠殼體,此時,其上殼體為頂壁,且頂壁的前端構成上殼體的一端,該頂壁的後端構成上殼體的另一端,頂壁的後部安裝有按鍵及滾輪;其下殼體構成底座。當滑鼠殼體為臥式滑鼠殼體時,隨著螺套的上下運動,上殼體將形成前後擺動,使用戶的手腕也跟著做前後擺動的動作,此時,用戶的手腕關節也能夠得到活動和調節,有利於手腕保健。
[0029]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包括滑鼠殼體、按鍵及滾輪和內部元件;其特徵在於:滑鼠殼體包括安裝有按鍵及滾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的一端相對下殼體形成轉動配合;還包括一搖擺機構,該搖擺機構包括螺杆、螺套、電機和行程控制模塊;電機安裝於下殼體,該電機的驅動軸與螺杆底端相傳動連接,螺套與上殼體相轉動連接,並與螺杆相螺旋配合;電機通過行程控制模塊實現正反向旋轉切換,以控制螺套隨螺杆轉動進行上下運動並帶動上殼體相對下殼體實現搖擺動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導向架,該第一導向架包括第一升降槽和第一升縮片,第一升降槽安裝於所述下殼體,第一升縮片與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一升降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行程控制模塊包括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控制電路、雙擲繼電器、第一二極體和第二二極體;上行程限位開關安裝於所述螺套的內側頂部,下行程限位開關安裝於所述螺套的內側底部;雙擲繼電器具有第一動觸點、第二動觸點、與第一動觸點對應配合的第一常開觸點及第一常閉觸點、與第二動觸點對應配合的第二常開觸點及第二常閉觸點,該雙擲繼電器的兩線圈輸入端、第一動觸點和第二動觸點分別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第一常閉觸點、第二常開觸點、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和所述電機的其中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第一二極體與上行程限位開關並聯連接,第二二極體與下行程限位開關並聯連接,且第一二極體與第二二極體呈反向設置;第一常開觸點、第二常閉觸點和所述電機的另一電輸入端依次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供電電源、NE556晶片、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和雙聯開關;NE556晶片的第I引腳接至第一電阻的一端,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接至供電電源的正極,供電電源的負極接地;NE556晶片的第I引腳與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分別與第二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二電阻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的其中一組觸點與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各一端切換連接,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各另一端分別接地;NE556晶片的第4引腳、第10引腳、第14引腳和第三電阻的一端分別接至第一電阻的另一端,NE556晶片的第13引腳接至第三電阻的另一端,NE556晶片的第13引腳還與第四電阻的一端相連接,NE556晶片的第8引腳和第12引腳分別與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第四電阻的另一端還通過雙聯開關的另一組觸點與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的各一端切換連接;NE556晶片的第5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的第一動觸點,NE556晶片的第9引腳接至所述雙擲繼電器的其中一線圈輸入端,所述雙擲繼電器的另一線圈輸入端接至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所述雙擲繼電器的第二動觸點接地;NE556晶片的第7引腳接地,NE556晶片的第3引腳通過第五電容接地,NE556晶片的第11引腳通過第六電容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通過一電源開關接至所述供電電源的正極。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二導向架,該第二導向架包括第二升降槽和第二升縮片;第二升降槽安裝於所述下殼體,第二升縮片與所述上殼體的一端相轉動連接,並可上下移動地滑套於第二升降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分別呈六面封閉的槽體結構,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的頂部側壁分別設有供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伸入及上下移動的槽口,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分別包括上段體、下段體和連接段,上段體的底端通過連接段與下段體的頂端一體連接,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的下段體分別滑套於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內,所述第一升縮片和第二升縮片的上段體分別配合於所述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外,且所述第一升縮片的上段體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相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升縮片的上段體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一端相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升縮片相對第二升降槽的滑動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升縮片相對所述第一升降槽的滑動距離,且所述第二升降槽的槽口底端的高度小於所述第一升降槽的槽口底端的高度。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滑鼠殼體為立式滑鼠殼體,所述上殼體由頂端一體相接的左側壁和右側壁構成上窄下寬結構,左側壁頂部設有拇指槽,右側壁頂部安裝有所述按鍵及滾輪,右側壁底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一端,左側壁底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所述螺套的頂端與所述上殼體的右側壁頂端內側相轉動連接;所述下殼體構成底座。
10.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杆式搖擺保健滑鼠,其特徵在於:所述滑鼠殼體為臥式滑鼠殼體,所述上殼體為頂壁,頂壁的前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一端,該頂壁的後端構成所述上殼體的另一端 ,頂壁的後部安裝有所述按鍵及滾輪;所述下殼體構成底座。
【文檔編號】G06F3/033GK203444423SQ201320520418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許陵, 黃錦標, 陳梅芬, 張靈聰 申請人:閩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