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列式梳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8:11:31 1
專利名稱:嵌列式梳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梳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嵌列式結構、可配合使用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有機材質梳具。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生活梳具通過梳齒與人體毛髮表皮接觸,對毛髮進行疏導理順,具有一定的毛髮梳理、分導功能,但對表皮神經元及髮根毛囊細胞進行有益刺激的功效極其有限,沒有防止脫髮和使毛髮變壯變黑的功能,功能單一,缺乏健身益腦、延年益壽的保健功效。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目前日常梳具僅有梳理功能的缺陷,本發明研製提供一種特殊的梳具。該梳具除了能像日常普通梳具一樣便捷地梳理毛髮之外,還可以與特定的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相配合,通過梳齒前端對人體有肌膚表面進行良性弱電刺激,觸發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從而達到護髮生發、保健按摩、疏通血管、消除淤腫、鎮痛止癢、美容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採用最有利於人體膚發保健作用的牛角材質或類似有機材料作為梳具基體,將其設計為最便於拿捏和最便於梳導的形狀,並在其中設置容納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孔槽,以通過梳齒前端對人體肌膚進行良性振蕩按摩刺激。本發明可以取得以下一系列有益效果
⑴毛髮梳理——與公知的梳具一樣,可利用梳齒、梳頭、梳尾、梳背等梳具組成部分, 對人體膚發進行梳理、疏導、按摩、推壓。(2)緩解疼痛——以結合梳齒梳理、梳背按摩等動作,使人體局部血液循環旺盛, 機體內部的生理和生化反應加速,身體和肌膚細胞得到再生和平衡,老化及受損細胞得到及時修復,最終達到疏通淋巴、消除淤腫、穩定神經、舒緩繃緊肌肉、鎮痛止癢的功效。(3)護髮生發——結合振蕩電流發生器所產生的仿生物微電流,通過梳齒前端對人體毛髮表皮實施良性刺激,激發毛髮髮根、毛囊、母細胞組織的活力,促進毛髮的再生和康復,達到鞏固髮根、防止脫髮、使毛髮由白變黑、由細變粗、由脆變柔的目的。(4)健身保健——結合振蕩電流發生器所產生不同強度、不同波形的仿生物微電流,通過線性排列的梳齒陣列,形成有益於人體的電磁場,以輕緩平移的自然方式,通過梳齒前端對人體頭部、四肢、軀幹等部位進行按摩,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對人體表皮、真皮、 皮下組織進行良性刺激,與人體本身的生物電發生和諧共振,形成電熱效應,加速肌體新陳代謝,改善人體內部離子濃度,幫助皮膚和肌肉吸收營養,改善身體和精神狀況,最終達到疏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的功效,起到大腦保健、預防中風、降低老年痴呆症發病率的作用,延年益壽。另外,本發明實施簡單,製造簡易,且形成的產品結構美觀大方,堅實耐用,使用方便,市場空間廣闊,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下面,結合一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產品一實施例的組織結構圖。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梳殼構件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彈力塊構件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梳基構件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成品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作為一技術方案,通過具體構件的相應組合,可得到具體實施,以實現產品化,形成商品。圖1中,本發明產品由梳殼、彈力塊、梳基三個構件組成;不同的構件由不同的材料組成,並包括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
(1)梳殼構件由甲基丙烯樹脂、聚碳酸脂等熱固性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梳殼本體 (1)、手柄(2)、指示燈顯示孔(3)、開關按鈕孔(4)、梳基嵌套孔(5)五個組成部分;
(2)所述的彈力塊構件,由天然橡膠或複合橡膠、聚氨脂橡膠等彈性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彈力塊本體(6)、回力緩衝孔(7) 二個組成部分;
(3)所述的梳基構件,由天然牛角材料或類似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梳背(8)、梳頭 (9 )、梳齒(10 )、梳尾(11)、圓角矩形孔(12 )五個組成部分。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的構件均有各自不同的具體結構,其中梳殼構件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圖2中,梳殼的結構依據梳具形狀擴邊而成,呈中空殼狀形態,用以套入梳基構件;梳殼前端設置一小孔(3),用以顯示指示燈的工作狀態;梳殼一外側立面設置一孔(4), 用以配套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開關按鈕;梳殼後端為手柄部件,是整個梳具抓捏、把握的實體部件;梳殼背部呈弧形圓滑形態,用以形成梳具的按摩、推移功能。圖2中,標註了一實施例梳殼構件的具體尺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些具體尺寸均可根據產品規格的不同略加變動,一般來說,梳殼構件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 在100:10到100:15之間;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00:4到100:6之間;殼體厚度在Icm到1.5cm之間。彈力塊構件的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圖3中,標註了一實施例彈力塊構件的具體尺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些具體尺寸均可根據產品規格的不同略加變動,一般來說,彈力塊構件的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在2 1到8 5之間;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6 9到16 7之間;彈力塊中的回力緩衝孔直徑尺寸,是彈力塊最大寬度的2/3 ;彈力塊柱體的稜邊圓角半徑,是為彈力塊最大長度的1/8。梳基構件的具體結構如圖4所示。圖4中,梳基構件的梳背部分呈圓背長條狀結構,圓背半徑為梳基構件厚度的 1/2 ;梳背前端設置一凹陷,作為放置二極體指示燈的位置;梳背後端位置設置一圓角矩形孔,作為放置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空間;梳背立面兩側,各設置一溝槽,作為放置仿生物微電流電路的空間。另外,梳基構件的梳齒部分,兩外側立面之間的夾角,在18°到22°之間。在圖4中,標註了一實施例梳基構件各部分的具體尺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些具體尺寸均可根據產品規格的不同作相應調整,一般來說,梳基構件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在4:1至IJ 16:3之間;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6:1到80:3之間; 圓角矩形孔的長度,是梳基構件長度3/16 ;圓角矩形孔的寬度,是梳基構件長度的1/16。在實施過程中,將梳殼構件、彈力塊構件、梳基構件按照一定的方位關係組成,即可形成完整的實施例產品,其外觀結構如圖5所示。圖5中,先將使用聚氨脂橡膠塊或類似彈性材料製成的彈力塊構件預置到梳殼構件內腔中後端位置,然後嵌套以梳基構件,使三個構件之間相互卡緊,即可形成完整的保健梳具;使用時,用戶只要抓捏梳具的手柄位置,即可使用梳、推、揉、按、捋、刺等手法,對人體皮膚或毛髮部位進行梳理推移,完成其分導、按摩等保健功能。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各模塊的材質、形狀、規格、型號可以根據功能的需要而靈活變通;通過各種不同規格模塊的有機組合,可形成多種實施方案,從而開拓出千姿百態的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嵌列式梳具,由梳殼、彈力塊、梳基三個構件組成,其特徵是(1)所述的梳殼構件,由甲基丙烯樹脂、聚碳酸脂等熱固性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梳殼本體、手柄、指示燈顯示孔、開關按鈕孔、梳基嵌套孔五個組成部分;(2)所述的彈力塊構件,由天然橡膠或複合橡膠、聚氨脂橡膠等彈性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彈力塊本體、回力緩衝孔二個組成部分;(3)所述的梳基構件,由天然牛角材料或類似有機材料製成,其中包括梳背、梳頭、梳齒、梳尾、圓角矩形孔五個組成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梳殼構件,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在100 10到100 15之間,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00 4到 100:6之間,其殼體厚度在Icm到1. 5c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所述的彈力塊構件,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在2:1到8:5之間,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6:9到16:7 之間,其回力緩衝孔直徑為彈力塊最大寬度的2/3,所有圓角半徑均為彈力塊最大長度的 1/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梳基構件,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寬度之間的比例在4:1至IJ 16:3之間,其最大長度與最大厚度之間的比例在16:1到80:3 之間,其圓角矩形孔長度為梳基最大長度的3/16,其圓角矩形孔寬度為梳基最大長度的 1/1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在所述的梳基構件中,梳背部分呈圓背長條狀結構,圓背半徑為梳基厚度的1/2 ;梳背前端設置一凹陷,作為放置二極體指示燈的位置;梳背後端位置設置一圓角矩形孔,作為放置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空間;梳背立面兩側各設置一溝槽,作為放置仿生物微電流電路的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在所述的梳基構件中,梳齒部分的兩個外側立面之間的夾角,在18°到22°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列式梳具,其特徵是在實施過程中,先將所述的彈力塊構件預置到梳殼構件的內腔後端位置上,然後嵌套以梳基構件,即可形成完整的保健梳具;使用時,用戶只要抓捏梳具的手柄位置,即可使用梳、推、揉、按、捋、刺等手法,對人體皮膚或毛髮部位進行梳理推移,實現其分導、按摩等保健功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梳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嵌列式結構、可配合使用仿生物微電流發生器的有機材質梳具;產品僅由梳殼、彈力塊、梳基三個構件組成包括梳殼本體、手柄、指示燈顯示孔、開關按鈕孔、梳基嵌套孔、彈力塊本體、回力緩衝孔、梳背、梳頭、梳齒、梳尾、圓角矩形孔十二個組成部分,可以使用輕緩平移的自然方式,通過梳齒前端對人體頭部、四肢、軀幹等部位進行按摩,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對人體表皮、真皮、皮下組織進行良性刺激,觸發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護髮生發、保健按摩、疏通血管、消除淤腫、鎮痛止癢、美容健身、延年益壽的功能,且有實施簡單,製造簡易,使用方便,所形成的產品結構美觀大方,堅實耐用等特點,市場空間廣闊,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價值。
文檔編號A61N1/36GK102160707SQ20111002061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9日
發明者鄭小玲 申請人:鄭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