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4:07:31 2
專利名稱: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能量收集裝置的房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民用住宅和公共建築在使用過程中的高能耗,已經對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汙染,所以利用可持續利用、清潔的太陽能來解決房屋的採暖、製冷和熱水供應等問題已日顯重要。現有的利用太陽能進行地板採暖和熱水供應的房屋,多是將太陽能裝置安裝在固定建築物上,這樣的設計減小了房屋的可利用空間,增加了施工的複雜度和難度,同時,這樣的設計無法應用到高層建築上,無法滿足現代建築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增加房屋可利用空間、簡化施工並且可應用到高層建築上的可移動式太陽能房。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包括房體框架和設置在房體框架一個側面上的門,所述房體框架的頂部設有帶出水口和入水口的插管水箱,房體框架的下部設有插管託盤;所述房體框架的底部設置有移動機構;房體框架的四個側面固定安裝有由內外兩層鋼化玻璃板製成的玻璃牆體,每個玻璃牆體的夾層空腔內均設置有若干個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集熱管的上端插接在插管水箱內;太陽能集熱管的底端插裝在插管託盤上。進一步地說:所述插管水箱的頂部上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房體框架內設置有與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的蓄電池。所述房體框架的底框內設置鋪設有地暖管,地暖管設置有地暖出水口和地暖入水口 ;地暖管的上方鋪設有地板,下方設置有支撐板。插管水箱的出水口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入水口、其他用水設備相連通的水管,且在與地暖入水口相連通的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泵;插管水箱的入水口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出水口、自來水管道相連通的水管。所述房體框架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貫穿玻璃牆體的抽屜式吸熱箱,抽屜式吸熱箱內設置有太陽灶;抽屜式吸熱箱上方的玻璃牆體上設有窗戶。所述太陽能房內設有由蓄電池供電運轉的製冷設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採用房體框架和玻璃牆體,將太陽能集熱管安裝在透明的玻璃牆體內,同時,抽屜式太陽灶的設計,增加了房間的可利用空間,施工過程可以全部在房體框架內完成。本實用新型作為可移動的太陽能房,能適應多種環境條件,既可以應用到高層建築上,也可以應用在普通樓房或平房上,這樣就可以最大效率的利用太陽能。[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爆炸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例中房體框架底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房體框架11和設置在房體框架
11一個側面上的門2。所述房體框架11的頂部設有帶出水口 3和入水口 4的插管水箱5,房體框架11的下部設有插管託盤I。所述房體框架11的底部設置有移動機構13。房體框架11的四個側面固定安裝有由內外兩層鋼化玻璃板製成的玻璃牆體6,每個玻璃牆體6的夾層空腔內均設置有若干個太陽能集熱管12,太陽能集熱管12的上端插接在插管水箱5內;太陽能集熱管12的底端插裝在插管託盤I上。所述插管水箱5的頂部上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7,所述房體框架11內設置有與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的蓄電池。所述房體框架11的底框14內設置鋪設有地暖管18,地暖管18設置有地暖出水口20和地暖入水口 16。地暖管18的上方鋪設有地板17,下方設置有支撐板19。插管水箱5的出水口 3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入水口 16、其他用水設備相連通的水管,且在與地暖入水口 16相連通的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泵15。插管水箱5的入水口 4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出水口 20、自來水管道相連通的水管。所述房體框架11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貫穿玻璃牆體6的抽屜式吸熱箱10,抽屜式吸熱箱10內設置有太陽灶9。抽屜式吸熱箱10上方的玻璃牆體6上設有窗戶8。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以將抽屜式吸熱箱10抽出來,不用時,就將抽屜式吸熱箱10推進去,不佔用空間,而且操作簡單。抽屜式吸熱箱10內設置有太陽灶9。太陽灶9可用來做飯、燒水等。抽屜式吸熱箱10上方牆體上設有窗戶8,便於房內通風。所述太陽能房內設有由蓄電池供電運轉的製冷設備,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通過該製冷設備對太陽能房內的空氣降溫,增強舒適感。
權利要求1.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包括房體框架(11)和設置在房體框架(11) 一個側面上的門(2),其特徵在於:所述房體框架(11)的頂部設有帶出水口(3)和入水口(4)的插管水箱(5),房體框架(11)的下部設有插管託盤(I);所述房體框架(11)的底部設置有移動機構(13);房體框架(11)的四個側面固定安裝有由內外兩層鋼化玻璃板製成的玻璃牆體(6),每個玻璃牆體(6)的夾層空腔內均設置有若干個太陽能集熱管(12),太陽能集熱管(12)的上端插接在插管水箱(5)內;太陽能集熱管(12)的底端插裝在插管託盤(I)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其特徵在於:所述插管水箱(5)的頂部上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7),所述房體框架(11)內設置有與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的蓄電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其特徵在於:所述房體框架(11)的底框(14)內設置鋪設有地暖管(18),地暖管(18)設置有地暖出水口(20)和地暖入水口(16);地暖管(18)的上方鋪設有地板(17),下方設置有支撐板(19);所述插管水箱(5)的出水口(3)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入水口(16)、其他用水設備相連通的水管,且在與地暖入水口(16)相連通的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泵(15);所述插管水箱(5)的入水口(4)通過三通連接兩支分別與地暖出水口(20)、自來水管道相連通的水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其特徵在於:所述房體框架(11)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貫穿玻璃牆體(6)的抽屜式吸熱箱(10),抽屜式吸熱箱(10)內設置有太陽灶(9);抽屜式吸熱箱(10)上方的玻璃牆體(6)上設有窗戶(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能房內設有由蓄電池供電運轉的製冷設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太陽能房,包括房體框架和設置在房體框架上的門,所述房體框架的頂部設有插管水箱,房體框架的下部設有插管託盤;所述房體框架的底部設置有移動機構;房體框架的四個側面固定安裝有由玻璃牆體,每個玻璃牆體的夾層空腔內均設置有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集熱管的上端插接在插管水箱內,底端插裝在插管託盤上。本實用新型採用房體框架和玻璃牆體,將太陽能集熱管安裝在透明的玻璃牆體內,同時,抽屜式太陽灶的設計,增加了房間的可利用空間,施工過程可以全部在房體框架內完成。而且,本實用新型能適應多種環境條件,既可以應用到高層建築上,也可以應用在普通樓房或平房上,可最大效率的利用太陽能。
文檔編號F24J2/02GK203008426SQ20132003746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3日
發明者王旭劍 申請人:王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