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27 04:31:36 1
過濾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過濾器,當油泵端的卸壓閥存在故障致使油壓無法建立時,其能夠防止經過濾的燃油會逆流回來,從而保證了過濾器的下遊管道內的壓力。該過濾器包括殼體和內層過濾網,在殼體上設有容納腔、進液道和出液道,出液道通過容納腔與進液道相銜接形成一流道,所述內層過濾網固定在容納腔內;通過在內層過濾網上有一圈邊沿與容納腔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內層過濾網攔在流道上;還包括安裝在流道上的單向閥。
【專利說明】過濾器【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加油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過濾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加油設備中,過濾器是連接在管路上的。在燃油流經該過濾器時對其進行過濾,以剔除固體雜質。過濾器包括殼體和過濾網,具體地說,在殼體上設有容納腔、進液道和出液道,出液道通過容納腔與進液道相銜接形成一流道,液體流進進液道經過容納腔後,再從出液道流出,層過濾網攔在流道上,液體流進納腔後經過該內層過濾網過濾後再流到出液道內,形成對液體的過濾步驟。可以理解的是,這種結構的過濾器只有一層過濾網,其過濾效果不佳。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過濾器,其具有兩個過濾網,其在一個過濾網安裝在容納腔內的,另一個過濾網形成一個獨立的部分連接在過濾器上,這種結構的過濾器結構不緊湊。再者,這種兩種過濾器都不具有防止燃油逆流的功能,當油泵端的卸壓閥存在故障致使油壓無法建立時,則經過濾的燃油會逆流回來,繼而燃油需再次進行過濾步驟,形成重複作功,造成能源損耗。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過濾器,當油泵端的卸壓閥存在故障致使油壓無法建立時,其能夠防止經過濾的燃油會逆流回來,從而保證了過濾器的下遊管道內的壓力。
[0004]為解決 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過濾器,包括殼體和內層過濾網,在殼體上設有容納腔、進液道和出液道,出液道通過容納腔與進液道相銜接形成一流道,所述內層過濾網固定在容納腔內;通過在內層過濾網上有一圈邊沿與容納腔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內層過濾網攔在流道上;還包括安裝在流道上的單向閥。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單向閥包括閥座、閥瓣、第一壓簧和閥杆,閥座包括座體、基臺和撐杆,在座體上設有通道,撐杆的一端與座體固定連接,撐杆的另一端與基臺固定連接,通過該撐杆將基臺架在通道上,在基臺上設有第一通孔,閥杆穿過該第一通孔並且閥杆與基臺形成滑動配合,在閥瓣上設有第二通孔,閥瓣通過該第二通孔套在閥杆上,第一壓簧套在閥杆上,第一壓簧的一端抵在閥瓣上,第一壓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抵壓部上,該第一抵壓部設置在閥杆的一端上,第二抵壓部設置在閥杆的另一端上,第二抵壓部抵在基臺上,在閥瓣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安裝在第一凹槽上,在閥杆上設有凸部,第二密封圈安裝在該凸部上,藉助第一壓簧將閥瓣壓緊在通道上,閥瓣通過第一密封圈與座體形成密封配合,藉助第一壓簧將凸部壓緊在第二通孔上,凸部通過第二密封圈與閥瓣形成密封配合,在閥瓣上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對著凸部,座體安裝在所述殼體上並且該座體與殼體形成密封配合。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抵壓部通過第二壓簧抵壓在基臺上,第二壓簧套在閥杆上。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用於接納凸部的擴口腔,在凸部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裝在第二凹槽上,該擴口腔的腔壁供第一密封圈相抵形成密封配合。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抵壓部由墊圈和卡環形成,所述卡環卡接在閥杆上,墊圈套接在閥杆上,墊圈供所述第一壓簧相抵,卡環供墊圈相抵。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抵壓部由墊圈和卡環形成,所述卡環卡接在閥杆上,墊圈套接在閥杆上,墊圈供所述第二壓簧相抵,卡環供墊圈相抵。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座體、所述基臺和所述撐杆由一體形成。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還包括外層過濾網、密封墊和第三壓簧,所述外層過濾網罩在所述內層過濾網外,第三壓簧的一端抵在殼體的一端上,第三壓簧的另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的一端上,藉助第三壓簧將外層過濾網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的腔壁上,外層過濾網通過密封墊與容納腔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還包括第四壓簧,第四壓簧的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內,第四壓簧的另一端抵在內層過濾網的一端上,藉助第四壓簧,內層過濾網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的腔壁上。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並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單向閥位通出液道上。
[0014]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0015]1、本發明的過濾器採用了單向閥結構,利用該單向閥的導通性能,以防止液體從出流道到進液道的方向流過該單向閥,保證了單向閥下遊管道內的壓力。同時也避免了燃油重複過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一圖2 ;
[0019]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給出的過濾器,包括殼體I和內層過濾網2。在殼體上設有容納腔3、進液道4和出液道5,出液道5通過容納腔3與進液道4相銜接形成一流道,換句話說,液體流入進液道經容納腔後,再從出液道流出。所述內層過濾網2固定在容納腔3內;通過在內層過濾網2上有一圈邊沿與容納腔2的腔壁3a形成密封配合,內層過濾網2攔在流道上,液體流進容納腔後經過該內層過濾網過濾後再流到出液道,內層過濾網形成對液體的過濾步驟。單向閥安裝在流道上的,具體地說,其可以安裝在出液道上,也可以安裝在進液道或者容納腔上。單向閥是優選安裝在出液道上。在通常情況下,該單向閥裝配後,液體是從進液道到出液道的方向流過單向閥,可以理解的是,該單向閥能防止液體從出流道到進液道的方向流過該單向閥,保證了單向閥下遊管道內的壓力。
[0020]本實施例給出了另一種單向閥結構,所述單向閥包括閥座6、閥瓣7、第一壓簧8和閥杆9。其中,閥座包括座體10、基臺11和撐杆12。具體而言,在座體10上設有通道13,該通道13供液體流通。撐杆12的一端與座體10固定連接,撐杆12的另一端與基臺11固定連接,通過該撐杆12將基臺11架在通道13上。在本實施例中,座體10、基臺11和撐杆12優選採用一體形成的,即一體結構。在基臺11上設有第一通孔14,該第一通孔14的內徑略大於閥杆9的外徑,閥杆9穿過該第一通孔14並且閥杆9與基臺11形成滑動配合。在閥瓣7上設有第二通孔15,該第二通孔15的內徑略大於閥杆9的外徑,閥瓣7通過該第二通孔15套在閥杆9上。第一壓簧8套在閥杆9上,第一壓簧8的一端抵在閥瓣7上,第一壓簧8的另一端抵在第一抵壓部16上,該第一抵壓部16設置在閥杆9的一端上。第二抵壓部17設置在閥杆9的另一端上,第二抵壓部17抵在基臺11上。在閥瓣7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18安裝在第一凹槽上。在閥杆上設有凸部19,第二密封圈20安裝在該凸部19上。藉助第一壓簧8將閥瓣7壓緊在通道13上,閥瓣7通過第一密封圈18與座體10形成密封配合。藉助第一壓簧8將凸部19壓緊在第二通孔15上,凸部16通過第二密封圈20與閥瓣7形成密封配合,具體地說,藉助凸部16壓緊在第二密封圈20上,第二密封圈20壓緊在閥瓣7上,以防止液體從閥瓣與凸部之間的間隙流入第二通孔內,進而流入該單向閥的下遊通道。在閥瓣7上設有第三通孔21,第三通孔21對著凸部19,該第三通孔將單向閥下遊通道內的液體引到凸部上,使下遊通道內的液體壓力作用在凸部上。座體10安裝在所述殼體I上並且該座體10與殼體I形成密封配合。通過採用這種結構的單向閥,當該單向閥上遊的壓力較小時,由於閥瓣還受壓簧的彈力作用,使得閥瓣與座體形成密封配合、凸部與閥瓣形成密封配合,以防止了單向閥下遊的液體流到單向閥的上遊,從而保證單向閥下遊的油壓;當單向閥的壓力較大並還能克服壓簧的阻力時,單向閥上遊壓力過大通常在加油停槍瞬間形成,此時壓力較大,可形成破壞性,液體壓力作用在凸部上,閥杆向單向閥的上遊方向移動,而達到對單向閥下遊壓力進行卸壓的目的。
[00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5具有擴口腔23,如圖中所示,在單向閥上遊到下遊的方向上,該擴口腔的內徑逐漸縮小,該擴口腔23用於接納凸部19,在形成密封配合時,凸部19能伸入擴口腔23內,使得在擴口腔23的腔壁上形成一斜面與凸部19上的第二密封圈20形成密封配合,採用這種結構,在對單向閥下遊卸壓時,凸部上的密封圈與閥瓣相脫離而不能形成密封配合,從而使下遊的小量液體流入上遊而達到卸壓的目的。
[0022]在上述實施例給出的單向閥結構的基礎上,該單向閥優選採用第二壓簧22結構,所述第二抵壓部17通過第二壓簧22抵壓在基臺11上,具體而言,第二壓簧22的一端抵在基臺11上,第二壓簧22的另一端抵在第二抵壓部17上。第二壓簧22套在閥杆9上。通過採用第二壓簧的結構,使得閥杆從上遊到下遊的方向上具有可移動量,換言之,上遊壓力較大時,凸部能始終保持與閥瓣的密封配合,同時,上遊壓力突然增大時,通過該第二壓簧的緩衝作用,避免基座受到衝擊,增加了其使用壽命。
[00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抵壓部16由墊圈24和卡環25形成,所述卡環25卡接在閥杆9上,墊圈24套接在閥杆9上,墊圈24供所述第一壓簧8相抵,卡環25供墊圈24相抵。當然,第一抵壓部也可以採用其它的結構,例如在閥杆的端部上增大外徑。
[00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抵壓部17由墊圈26和卡環27形成,所述卡環27卡接在閥杆9上,墊圈26套接在閥杆9上,墊圈26供所述第二壓簧22相抵,卡環27供墊圈26相抵。當然,第一抵壓部也可以採用其它的結構,例如在閥杆的端部上增大外徑。[0025]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外層過濾網28、密封墊29和第三壓簧30,所述外層過濾網28罩在所述內層過濾網2外,第三壓簧30的一端抵在殼體I的一端上,第三壓簧30的另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28的一端上,藉助第三壓簧30將外層過濾網28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3的腔壁上,外層過濾網28通過密封墊29與容納腔4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該過濾器具有兩個過濾網,使得該過濾器對液體過濾更加精細,同時結構也較緊湊。
[0026]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四壓簧31,第四壓簧31的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28內,第四壓簧31的另一端抵在內層過濾網2的一端上,藉助第四壓簧31,內層過濾網2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3的腔壁3a上。
[0027]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依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過濾器,包括殼體和內層過濾網,在殼體上設有容納腔、進液道和出液道,出液道通過容納腔與進液道相銜接形成一流道,所述內層過濾網固定在容納腔內;通過在內層過濾網上有一圈邊沿與容納腔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內層過濾網攔在流道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流道上的單向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閥包括閥座、閥瓣、第一壓簧和閥杆,閥座包括座體、基臺和撐杆,在座體上設有通道,撐杆的一端與座體固定連接,撐杆的另一端與基臺固定連接,通過該撐杆將基臺架在通道上,在基臺上設有第一通孔,閥杆穿過該第一通孔並且閥杆與基臺形成滑動配合,在閥瓣上設有第二通孔,閥瓣通過該第二通孔套在閥杆上,第一壓簧套在閥杆上,第一壓簧的一端抵在閥瓣上,第一壓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抵壓部上,該第一抵壓部設置在閥杆的一端上,第二抵壓部設置在閥杆的另一端上,第二抵壓部抵在基臺上,在閥瓣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安裝在第一凹槽上,在閥杆上設有凸部,第二密封圈安裝在該凸部上,藉助第一壓簧將閥瓣壓緊在通道上,閥瓣通過第一密封圈與座體形成密封配合,藉助第一壓簧將凸部壓緊在第二通孔上,凸部通過第二密封圈與閥瓣形成密封配合,在閥瓣上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對著凸部,座體安裝在所述殼體上並且該座體與殼體形成密封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抵壓部通過第二壓簧抵壓在基臺上,第二壓簧套在閥杆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用於接納凸部的擴口腔,在凸部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裝在第二凹槽上,該擴口腔的腔壁供第一密封圈相抵形成密封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抵壓部由墊圈和卡環形成,所述卡環卡接在閥杆上,墊圈套接在閥杆上,墊圈供所述第一壓簧相抵,卡環供墊圈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抵壓部由墊圈和卡環形成,所述卡環卡接在閥杆上,墊圈套接在閥杆上,墊圈供所述第二壓簧相抵,卡環供墊圈相抵。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座體、所述基臺和所述撐杆由一體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外層過濾網、密封墊和第三壓簧,所述外層過濾網罩在所述內層過濾網外,第三壓簧的一端抵在殼體的一端上,第三壓簧的另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的一端上,藉助第三壓簧將外層過濾網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的腔壁上,外層過濾網通過密封墊與容納腔的腔壁形成密封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四壓簧,第四壓簧的一端抵在外層過濾網內,第四壓簧的另一端抵在內層過濾網的一端上,藉助第四壓簧,內層過濾網的另一端頂壓在容納腔的腔壁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閥位通出液道上。
【文檔編號】B01D29/56GK103623636SQ20131054982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林松齡 申請人:溫州正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