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8:01:26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屬於收卷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卷料加工生產線的收料部分,把原材料通過機械方式收捲成卷料,廣泛運用在紙卷,布卷,塑料卷,金屬卷材加工生產線上,根據實際工藝要求設計多樣化,常見的有簡易收卷機,液壓收卷機,收卷機一般對材料有卷內徑,卷外徑,卷材料厚度,寬度都有嚴格要求。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0420014521.4的一種收卷機置換收捲軸裝置,包括橡膠輪、收卷機臂和控制電路,收卷機臂頂端設有收卷槽,還包括送軸機構、收卷機構和切斷機構,送軸機構設在收卷機臂後側,切斷機構設在送軸機構上,收卷機構設在收卷機臂下方。送軸機構由驅動件、傳動機構和置放機構組成,驅動件設在橡膠輪下方,並通過傳動機構和置放機構相連,置放機構設在收卷機臂後側。置放機構包括一個頂端設有定位槽的送軸搖臂。送軸機構還包括鎖定機構,鎖定機構由設在送軸搖臂上的栓舌拉鈕、與之相連的在定位槽內的栓舌組成,此外送軸機構還包括與栓舌拉鈕對應的設在收卷機上的曲線板。收卷機構由驅動件、傳動機構和撥卷機構組成。切斷機構由切斷件和固定杆組成,固定杆設在搖臂的頂端。但是現有收卷裝置只可以收取單一的梭織布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其結構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傳動軸、開幅軸、銼邊軸、底座、減速箱、電機,所述傳動軸兩側與左固定板、右固定板活動連接,所述開幅軸兩側與左固定板、右固定板活動連接,所述銼邊軸兩側與左固定板、右固定板活動連接,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固定電源底座兩邊上方,所述減速箱設於右固定板下方,所述電機設於減速箱側面,所述傳動軸設有滾筒、軸芯、齒輪,所述滾筒設於軸芯表面,所述齒輪設於軸芯末端。
進一步的,所述減速箱設有力矩調節器一、力矩調節器二。
進一步的,所述力矩調節器一設於減速箱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力矩調節器二設於力矩調節器一右側。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開幅軸、銼邊軸三者長度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直徑為300mm。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通過設有力矩調節器,實現了該收卷裝置可以方便的收取各種類型的布料(梭織、針織、無紡等),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底了勞動強度,也提升了產品質量,從而使得產品的競爭力得到市場的提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傳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傳動軸-3、開幅軸-4、銼邊軸-5、底座-6、減速箱-7、電機-8、滾筒-30、軸芯-31、齒輪-32、力矩調節器一-70、力矩調節器二-7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布料的收卷裝置,其結構包括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傳動軸3、開幅軸4、銼邊軸5、底座6、減速箱7、電機8,所述傳動軸3兩側與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活動連接,所述開幅軸4兩側與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活動連接,所述銼邊軸5兩側與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活動連接,所述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固定電源底座6兩邊上方,所述減速箱7設於右固定板2下方,所述電機8設於減速箱7側面,所述傳動軸3設有滾筒30、軸芯31、齒輪32,所述滾筒30設於軸芯31表面,所述齒輪32設於軸芯31末端,所述減速箱7設有力矩調節器一70、力矩調節器二71,所述力矩調節器一70設於減速箱7表面,所述力矩調節器二71設於力矩調節器一70右側,所述傳動軸3、開幅軸4、銼邊軸5三者長度相等,所述電機8為伺服電機,所述傳動軸3直徑為300mm。
在進行使用時,通過力矩控制器的轉換,從而轉用布同的收卷機構,達到調整轉換收卷的張力,使得不同類型的布料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性進行生產。
例如在在進行布料收卷的時候,可以通過力矩控制器的轉換,從而轉用布同的收卷機構,達到調整轉換收卷的張力,使得不同類型的布料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性進行生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 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