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保護蓋手的製造方法
2023-07-26 08:06:21 2
帶保護蓋手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帶保護蓋手機,包括手機殼、旋轉按鈕、聽筒孔、螺栓、彈簧;所述手機殼通過螺栓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旋轉按鈕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手機殼上預留聽筒孔;所述手機殼預留手機接聽鍵;所述手機殼可向後旋轉360度。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旋轉手機殼設計,更好的保護了手機屏幕,方便手機用戶的接聽,實用簡單,製作方便。
【專利說明】帶保護蓋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智慧型手機,具體為帶保護蓋手機。
【背景技術】
[0002]行動電話通常稱為手機,早期有大哥大的俗稱,是可以在較廣範圍內使用的可攜式電話終端。到2013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40周年了。隨著手機技術的不斷更新,智能平板手機越來越多的被大眾接受,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為適應市場需求,手機外殼也越來越多樣化。
[0003]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手機外殼都是直接套用在手機後殼上,起不到保護手機屏幕的作用,或者是帶蓋式手機套,每次使用都要先打開手機套蓋,使用起來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帶保護蓋手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帶保護蓋手機,包括手機殼、旋轉按鈕、聽筒孔、螺栓、彈簧;所述手機殼通過螺栓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旋轉按鈕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手機殼上預留聽筒孔;所述手機殼預留手機接聽鍵;所述手機殼可向後旋轉360度。
[0007]進一步,所述手機殼尺寸大小及聽筒位置根據手機型號而定。
[0008]進一步,所述手機殼的材料採用pc。
[0009]進一步,所述旋轉按鈕內設彈簧。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旋轉手機殼設計,更好的保護了手機屏幕,方便手機用戶的接聽,實用簡單,製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機殼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手機殼的主視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手機殼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圖2所示,帶保護蓋手機,包括手機殼1、旋轉按鈕2、聽筒孔3、螺栓4、彈簧;所述手機殼I通過螺栓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旋轉按鈕2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手機殼I上預留聽筒孔;所述手機殼I預留手機接聽鍵;所述手機殼I可向後旋轉360度。[0017]進一步,所述手機殼尺寸大小及聽筒位置根據手機型號而定。
[0018]進一步,所述手機殼I的材料採用pc。
[0019]進一步,所述旋轉按鈕2內設彈簧。
[0020]本實用新型採用攝像頭的旋轉設計,與前後各置一個攝像頭相比,降低了手機的生產成本;同時使拍照的自由度更好,可以隨意角度360度全方位拍攝。
[002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的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帶保護蓋手機,其特徵是,包括手機殼、旋轉按鈕、聽筒孔、螺栓、彈簧;所述手機殼通過螺栓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旋轉按鈕連接在手機體上;所述手機殼上預留聽筒孔;所述手機殼預留手機接聽鍵;所述手機殼可向後旋轉360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保護蓋手機,其特徵是,所述手機殼尺寸大小及聽筒位置根據手機型號而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保護蓋手機,其特徵是,所述手機殼的材料採用p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保護蓋手機,其特徵是,所述旋轉按鈕內設彈簧。
【文檔編號】H04M1/02GK203387545SQ20132033650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6日
【發明者】陳育速 申請人:陳育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