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試管嬰兒出生後會正常嗎(試管二代寶寶順利出生)
2023-07-26 16:50:39
2019年4月15早上8時34分,伴隨著醫生嬰兒啼哭,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許多關注試管嬰兒下一代的人踏實了。
這個小生命的媽媽,名叫鄭萌珠,1988年3月出生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是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也是我國大陸首個由試管嬰兒分娩的「試管嬰兒二代寶寶」。
孩子身長52,體重3850克。手術室外,萌珠的媽媽鄭桂珍激動得泣不成聲。
回顧過去
30多年前,甘肅禮縣鹽官鎮的鄭桂珍由於雙側輸卵管不通,婚後多年不孕。
雖然已38歲,但鄭桂珍還是夢想著當媽媽。有一天,鄭桂珍從廣播裡聽說北京的醫院裡在做試管嬰兒的研究,能幫助她這種輸卵管不通的患者懷上寶寶。雖然不知道什麼叫「試管嬰兒」,但鄭桂珍夫婦還是輾轉找到北醫三院的張麗珠教授,決定試一試。
張麗珠教授團隊成功地找到卵子,並順利完成體外受精。受精卵開始分裂,張麗珠用一根特製的塑料管將受精卵植入鄭桂珍子宮內。7周後,胎兒原始心臟有力地搏動,臨床妊娠成功。
1988年3月10日,張麗珠成功接生一個小女嬰,開心的鄭桂珍,給孩子取名「萌珠」。「萌」取萌芽之意,「珠」則是取自張麗珠教授的名字,感謝她賦予孩子生命。這就是我國首例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與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圖片來源於網絡)
數據顯示,中國輔助生殖技術臨床妊娠率約為40%,活嬰分娩率達到30%至35%。我國每年試管嬰兒數量逾20萬例次。
首例試管嬰兒,首例配子輸卵管移植試管嬰兒、凍融胚胎試管嬰兒,國內首例三凍(凍卵、凍精子、凍胚胎)試管嬰兒,世界首例MALBAC寶寶也相繼在北醫三院誕生,這標誌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如今,我國每年新出生的孩子裡,利用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的已經佔到出生人口的1%至2%,試管嬰兒的下一代是否健康,是否能夠正常的懷孕、分娩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鄭萌珠的健康分娩對中華民族和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意義。
雖然試管嬰兒技術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絕大多數人對此也並不陌生,但由於缺乏對試管嬰兒的基礎了解,造成很多人掉入試管認知的「誤區」。
關於試管嬰兒,這幾個坑別跳
誤區一:懷不上了就得做試管嬰兒?85%-90%不孕症不需要
其實有85%-90%的不孕症是不需要做試管嬰兒的,可以根據造成不孕的具體原因,藉助促排卵、激素治療等,往往也能懷得上。只有10%左右的不孕者需要做試管嬰兒。
一般來說,想做試管嬰兒須達到一定的指徵,如雙側輸卵管阻塞,或一側輸卵管阻塞促排卵3個周期輸卵管阻塞、腹腔鏡術後半年仍未能懷孕;III-IV期子宮內膜異位症;男方中重度少弱精子症;不明原因不孕人工授精2-3周期仍未能懷孕;多囊卵巢症候群促排卵6周期仍未能懷孕。
誤區二:「第三代試管嬰兒」最好?沒有可比性,合適才是最好的
「第一、二、三代試管嬰兒」是按照國內成功案例報導的時間順序命名的,國際上並沒有這樣的叫法。縱觀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歷程,我們所說的「第三代試管嬰兒」,全球首例誕生在1989年,比所謂的「第二代試管嬰兒」還早了3年。
第一代是常規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VF),這種技術將精子與卵子放在體外共同培養,靠精子和卵子的自由結合來實現受精。
第二代是指進行卵母細胞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直接將精子注射入卵子以完成受精的過程。主要針對男性精液密度低、活力差、梗阻性無精症等男性因素的不育。
第三代是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指在進行胚胎移植前取少量遺傳物質進行檢測分析,保證移植的是不致病的胚胎,大大降低懷上有遺傳缺陷寶寶的機率。
說白了,「第三代試管嬰兒」並不是「第二代、第一代」的「升級版」,它們各有所長,沒有可比性,對不孕症患者來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三:一次移植多個胚胎更「著數」?小心併發症機率大增早產風險高
有些長期飽受不孕不育困擾的夫婦以為做試管助孕移植多個胚胎可提高「中彩」率,殊不知,雙胎、多胎妊娠幾乎涵蓋了產科所有最困難和棘手的問題,母胎出現併發症和早產的風險陡然增大。
「所以,為了母親和胎兒的安全以及健康著想,我們提倡在保證適當成功率的前提下降低多胎妊娠,不能超過兩胎。」減胎手術雖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但只作為補救措施,它仍存在一定風險,主要包括流產、子宮出血、宮內感染、胎死腹中、臟器損傷等。
而對於不同的不孕患者,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助孕,到底是適合單胚胎還是需要雙胚胎移植,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安全性、胚胎質量、妊娠率,綜合衡量後給出合理的建議。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大醫盟微信公眾號Cnlod-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