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20:34:37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訊線纜,尤其涉及一種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
背景技術:
數據纜一般多芯電纜的線芯絕緣外層有護套層保護,所以耐環境要求較低,但由於要經過擠包護套二次硫化過程,塑料材料通過低溫擠塑機擠出,對二次硫化過程沒有什麼特殊影響,但塑料絕緣性能差,容易老化,機械性能耐環境性能差。主要存在以下技術問題:(1)在要求同時提高絕緣性能、耐氣候性和阻燃性能等多種指標時,難以同時兼顧到,往往導致其中部分指標下降或難提高;(2)電纜在受到拉力撕開時,受力點都會集中,電纜很容易就被分離,易破壞電纜的纜芯;(3)熱穩定性和耐輻照的特性較差,絕緣性能、表面耐磨性和表面硬度,也有待改善。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此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提高了絕緣性能、耐氣候性和阻燃性能,同時也避免了由於材料差異性較大,導致的分層現象,改善了聚氯乙烯層、熱塑性聚氨酯層接觸面相容性和粘接牢度,提高了產品性能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包括鋼絲和4根包覆有聚乙烯層的芯線,此芯線由位於中心的聚乙烯條和絞合於聚乙烯條外表面的6根銅導體組成;
第一護套層包覆於2根所述銅導體外表面,第二護套層包覆於鋼絲外表面;一條形連接部位於第一護套層和第二護套層之間,此條形連接部左、右兩側均設有V形凹槽;所述第一護套層由位於內側的聚氯乙烯層和位於外側的熱塑性聚氨酯層組成,第一聚乙烯繩、第二聚乙烯繩位於條形連接部內部且分別位於V形凹槽兩側;所述聚乙烯層內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個氣孔;
所述聚氯乙烯層由以下組分組成:
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 55~65份,
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 38~42份,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26~32份,
偏苯三酸三辛酯 18~25份,
碳酸鈣 23~28份,
蓖麻酸鈣 2~4份,
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5份,
硬脂酸 1~5份,
聚乙烯蠟 0.5~1份;
所述熱塑性聚氨酯層由以下組分組成:
熱塑性聚氨酚彈性體 85~95份,
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 12~18份,
乙烯丙烯酸乙酯 10~14份,
乙烯丁烯共聚物 6~8份,
二氧化矽 4~8份,
丁腈複合物 12~18份,
氯化聚乙烯 6~9份,
錫酸鋅 7~12份,
氫氧化鎂 5~12份,
複合鉬抑煙劑 3~8份,
蒙脫土 1~5份,
鈣鋅複合穩定劑 1~3份,
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1~3份,
硬脂酸鋅 2~4份。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氯乙烯層與熱塑性聚氨酯層接觸的表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凸塊。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氯乙烯層與熱塑性聚氨酯層接觸的表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凸塊。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 本發明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所述第一護套層由位於內側的聚氯乙烯層和位於外側的熱塑性聚氨酯層組成,所述聚氯乙烯層包括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35~45份,鄰苯二甲酸二乙酯25~35份,熱塑性聚氨酯層包括熱塑性聚氨酚彈性體80~100份,搭配的熔融指數為1~8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10~20份,乙烯丙烯酸乙酯8~15份,鈣鋅複合穩定劑1~3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1~3份,硬脂酸鋅2~4份,使得第一護套層綜合了各自的優點,提高絕緣性能、耐氣候性和阻燃性能,同時也避免了由於材料差異性較大,導致的分層現象,改善了聚氯乙烯層、熱塑性聚氨酯層接觸面相容性和粘接牢度,提高了產品性能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2. 本發明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其聚氯乙烯層進一步採用偏苯三酸三辛酯18~25份,碳酸鈣20~30份,蓖麻酸鈣1~5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2~5份,硬脂酸1~5份,聚乙烯蠟0.5~1份;熱塑性聚氨酯層進一步採用乙烯丁烯共聚物5~10份,二氧化矽4~8份,丁腈複合物8~20份,氯化聚乙烯5~10份,提高了第一護套層熱穩定性效果、耐輻照的特性,同時提高了絕緣性能、表面耐磨性和表面硬度,表面霧面啞光效果優良並降低材料的收縮率。
3. 本發明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其第一護套層中位於聚氯乙烯層外表面的熱塑性聚氨酯層進一步含有錫酸鋅5~15份,氫氧化鎂5~12份,複合鉬抑煙劑2~8份,蒙脫土1~5份並與其它組分協同作用,大提高了材料阻燃性能,代表阻燃性的氧指數極高,並且使得材料在燃燒時具有良好的成炭效果,形成了穩定的中空複合炭結構,阻止了材料的二次燃燒和火焰傳播。
4. 本發明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其芯線由位於中心的聚乙烯條和絞合於聚乙烯條外表面的6根銅導體組成在保證自承電纜抗拉強度的基礎上,通過採用在脖子中間的兩側各增加一道V型凹槽,第一聚乙烯繩、第二聚乙烯繩位於條形連接部內部且分別位於V形凹槽兩側,電纜在受到拉力撕開時,受力點都會集中在V型凹槽部分,電纜很容易就被分離,並且不會破壞電纜的纜芯;其次,所述第一護套層由位於內側的聚氯乙烯層和位於外側的熱塑性聚氨酯層組成,所述聚氯乙烯層與熱塑性聚氨酯層接觸的表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凸塊,外護套層內均有含有若干個空洞,在拉力作用下,既實現了高絕緣,也實現了耐腐蝕,且護套層不分離或分層,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壽命,也而改善了線纜的傳輸性能,又提高了柔韌性,防止頻繁彎曲造成聚氯乙烯層、熱塑性聚氨酯層開裂或分層。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鋼絲;2、芯線;21、聚乙烯層;3、第一護套層;31、聚氯乙烯層;32、熱塑性聚氨酯層;4、第二護套層;5、條形連接部;6、V形凹槽;7、凸塊;81、第一聚乙烯繩;82、第二聚乙烯繩;9、氣孔;10、聚乙烯條;11、銅導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種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包括鋼絲1和4根包覆有聚乙烯層21的芯線2,此芯線2由位於中心的聚乙烯條10和絞合於聚乙烯條10外表面的6根銅導體11組成;
第一護套層3包覆於2根所述銅導體2外表面,第二護套層4包覆於鋼絲1外表面;一條形連接部5位於第一護套層3和第二護套層4之間,此條形連接部5左、右兩側均設有V形凹槽6;所述第一護套層3由位於內側的聚氯乙烯層31和位於外側的熱塑性聚氨酯層32組成,第一聚乙烯繩81、第二聚乙烯繩82位於條形連接部5內部且分別位於V形凹槽6兩側;所述聚乙烯層21內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個氣孔9。
上述聚氯乙烯層31與熱塑性聚氨酯層32接觸的表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凸塊7;上述聚氯乙烯層31表面的凸塊7數量為8個
上述聚氯乙烯層31由以下組分組成,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上述熱塑性聚氨酯層32由以下組分組成,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實施例1~5耐氣候長距離四芯通訊軟電纜中第一護套層性能見表3:
表3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