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肉食類抗菌性包裝膜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22:54:06 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包裝膜製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肉食類抗菌性包裝膜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
食品包裝薄膜是用來包裹在食品表面,主要用以隔離分解微生物細菌和外來汙染物的進入,防止及延長食品變質的高聚物材料。抗菌薄膜包裝對食品來說是最有益的,它能不斷通過抗菌劑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保證食品的安全,延長食品的貨架壽命。讓消費者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質。
日常生活中,消費者除了對新鮮肉食類的需求,還會選擇一些包裝類型肉食,如:冷凍雞類、魚類、牛類、羊類等各類肉食性食品。我國肉類總產量自1990年以來一直穩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肉製品的品種和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相當大,其中肉類食品的包裝技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隨著我國肉類產量不斷增加,肉類的加工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其中肉和肉製品的包裝尤為重要。因為肉製品的包裝不僅起到裝潢美化外觀的作用,更主要是防止汙染。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引起很多爭議,提升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整個社會的期望。而通過專業包裝來提高肉類產品的食品安全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縱觀我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肉類的不安全事件佔有很大一部分,據《中國食品報》資料顯示,我國肉類食品的監督抽查從1990年開始,第一次安排在京津滬三地,合格率僅為70%,50%,30%,其主要問題是微生物超標嚴重,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殘留等,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多,比如生產企業加工條件不達標,衛生管理差,肉類食品包裝未起到保質作用等。
而在肉類食品微生物汙染中,主要由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起肉類食物汙染,食物染菌後,由活菌和內毒素的協調作用造成食物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高效防汙染,特別針對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且無毒,原料易得、製備方法簡單的肉類包裝膜。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肉食類抗菌性包裝膜,包括以下份數的原料:
牛腱膠原蛋白60-100份,羧甲基殼聚糖50-150份,環氧大豆油15-30份,海藻酸鈉15-3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10份,單硬脂酸甘油酯2-10份,中藥液20-60份,聚合氧化鋁2-10份,萜烯樹脂5-20份,沸石粉2-10份,秸稈粉2-10份,去離子水10-100份。
其中中藥液包括:麻黃20-80g,穿心蓮20-60g,夏枯草10-60g,雷公藤多甙10-90g,虎杖20-60g,秦皮20-90g,枳實20-80g,金銀花20-90g,敗醬草20-90g,葛根20-80g,大青葉20-90g。
其製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質的麻黃,穿心蓮,夏枯草,雷公藤多甙,虎杖,秦皮,枳實,金銀花,敗醬草,葛根,大青葉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10-15min,後轉為小火慢熬2-6h,待藥液煮濃厚後,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澱過夜,後棄沉澱取上清2000-5000rpm/min離心,棄沉澱取上清,後上清進行孔徑為0.02-500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2)將牛腱膠原蛋白加入到5倍重量的水中,高速攪拌下使其溶解,過濾溶液去除未溶解膠原蛋白和氣泡,得到牛腱膠原蛋白溶液;
(3)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5倍水中,室溫靜置8-24h使其溶脹,得到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4)攪拌下向製備的牛腱膠原蛋白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鈉,聚甘油脂肪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聚合氧化鋁,萜烯樹脂,升溫至40-60℃攪拌15-60min,再加入酸或鹼物質調節ph值至6-7,再100-500rpm/min50-60℃保溫攪拌20-40min,後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5)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環氧大豆油,沸石粉,秸稈粉,中藥液和剩餘去離子水,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過濾得到成膜液;
(6)成膜前將成膜液2000-5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10-20min,再將成膜液塗布在成膜板上,然後30-50℃乾燥12-24h,乾燥後揭膜,將其保存在環境溼度為45-65%的密閉容器其中。
所述酸或鹼性物質:酸物質為稀鹽酸溶液、醋酸溶液、碳酸溶液中的一種
或一種以上;鹼性物質為碳酸鈉、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製備的食品包裝膜具有明顯抗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防止此類菌對肉食品的汙染,有效防止肉類食品變質和腐敗;包裝膜安全無毒,不用擔心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殘留等問題;包裝膜有韌性,不易撕裂破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牛腱膠原蛋白60、羧甲基殼聚糖50、環氧大豆油15、海藻酸鈉15、聚甘油脂肪酸酯4份、單硬脂酸甘油酯3份、中藥液20份、聚合氧化鋁3份、萜烯樹脂5份、沸石粉2份、秸稈粉2份、去離子水40份。
其中中藥液包括:麻黃30g、穿心蓮30g、夏枯草30g、雷公藤多甙30g、虎杖30g、秦皮30g、枳實40g、金銀花40g、敗醬草30g、葛根30g、大青葉30g。
根據上述配方進行包裝膜製備,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優質的麻黃、穿心蓮、夏枯草、雷公藤多甙、虎杖、秦皮、枳實、金銀花、敗醬草、葛根、大青葉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15min,後轉為小火慢熬4h,待藥液煮濃厚後,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澱過夜,後棄沉澱取上清2000rpm/min離心,棄沉澱取上清,後上清進行孔徑為0.02-500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2)將牛腱膠原蛋白加入到5倍重量的水中,高速攪拌下使其溶解,過濾溶液去除未溶解膠原蛋白和氣泡,得到牛腱膠原蛋白溶液;
(3)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5倍水中,室溫靜置24h使其溶脹,得到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4)攪拌下向製備的牛腱膠原蛋白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鈉、聚甘油脂肪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聚合氧化鋁、萜烯樹脂,升溫至40℃攪拌20min,再加入酸或鹼物質調節ph值至6,再200rpm/min60℃保溫攪拌20min,後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5)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環氧大豆油、沸石粉、秸稈粉、中藥液和剩餘去離子水,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過濾得到成膜液;
(6)成膜前將成膜液2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10min,後將成膜液塗布在成膜板上,然後30℃乾燥12h,乾燥後揭膜,將其保存在環境溼度為45%的密閉容器其中。
所述酸或鹼性物質:酸物質為稀鹽酸溶液一種;鹼性物質為碳酸鈉一種。
實施例2:
牛腱膠原蛋白80份、羧甲基殼聚糖80份、環氧大豆油20份、海藻酸鈉1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6份、單硬脂酸甘油酯4份、中藥液80份、聚合氧化鋁3份、萜烯樹脂6份、沸石粉4份、秸稈粉3份、去離子水20份。
其中中藥液包括:麻黃40g、穿心蓮40g、夏枯草40g、雷公藤多甙40g、虎杖30g、秦皮40g、枳實50g、金銀花50g、敗醬草30g、葛根40g、大青葉30g。
其製備方法如下:
(7)選擇優質的麻黃、穿心蓮、夏枯草、雷公藤多甙、虎杖、秦皮、枳實、金銀花、敗醬草、葛根、大青葉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15min,後轉為小火慢熬3h,待藥液煮濃厚後,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澱過夜,後棄沉澱取上清3000rpm/min離心,棄沉澱取上清,後上清進行孔徑為0.02-500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8)將牛腱膠原蛋白加入到5倍重量的水中,高速攪拌下使其溶解,過濾溶液去除未溶解膠原蛋白和氣泡,得到牛腱膠原蛋白溶液;
(9)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5倍水中,室溫靜置18h使其溶脹,得到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10)攪拌下向製備的牛腱膠原蛋白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鈉、聚甘油脂肪酸酯、單硬脂酸甘油酯、聚合氧化鋁、萜烯樹脂,升溫至50℃攪拌30min,再加入酸或鹼物質調節ph值至7,再300rpm/min60℃保溫攪拌40min,後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1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環氧大豆油、沸石粉、秸稈粉、中藥液和剩餘去離子水,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過濾得到成膜液;
(12)成膜前將成膜液3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20min,再將成膜液塗布在成膜板上,然後40℃乾燥12h,乾燥後揭膜,將其保存在環境溼度為45-65%的密閉容器其中。
所述酸或鹼性物質:酸物質為醋酸溶液一種;鹼性物質為氫氧化鈉溶液一種。
對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分別進行試驗應用,實驗中設置三組:
a組:不含中藥液;
b組:含有中藥液;
c組:去離子水
實驗1:上述實驗分組分別對沙門菌屬(samonella)、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proteu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cusaureus)進行抑菌試驗研究,試驗菌種由當地院校提供。
實驗方法:在無菌環境下,製備各菌培養基,採用直徑9cm的培養皿倒平板,待培養基凝固後,分別向培養皿中單獨接種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100-200cfu/皿,採用塗布法每皿菌株均勻塗布,每種菌株製備2個平板,後分別向每皿中加入a組、b組、c組樣品,其中a和b組各採用直徑1cm的膜放於塗培養皿中間,c組吸取0.5ml去離子水塗布各培養皿,各平板倒置培養,分別於24h,48h,72h,96h,120h觀察各皿情況。
實驗結果如下:觀察時間測量各抑菌圈直徑大小:mm(平均值)
沙門菌屬
致病性大腸桿菌
空腸彎曲菌屬
變形桿菌屬
金黃色葡萄球菌
結論: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包含藥液組分的包裝膜對每種菌株抑菌作用比不包含藥液的強;且該配方包裝膜對每種菌株均起到抑菌作用;隨著時間延長,包裝膜對菌株抑制作用不減弱,至少在5天內都能起到有效作用。
實驗2:上述實驗分組分別對沙門菌屬(samonella)、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proteu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cusaureus)進行抑菌試驗研究,試驗菌種由當地院校提供。
實驗方法:在無菌環境下,製備各菌培養基,採用直徑9cm的培養皿倒平板,待培養基凝固後,分別向培養皿中單獨接種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屬、變形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100-200cfu/皿,採用塗布法每皿菌株均勻塗布,每種菌株製備2個平板,後分別向每皿中加入a組、b組、c組樣品,其中a和b組各採用直徑1cm的膜放於塗培養皿中間,c組吸取0.5ml去離子水塗布各培養皿,各平板倒置培養,分別於24h,48h,72h,96h,120h觀察各皿情況。
實驗結果如下:觀察時間測量抑菌圈直徑大小:mm(平均值)
沙門菌屬
致病性大腸桿菌
空腸彎曲菌屬
變形桿菌屬
金黃色葡萄球菌
結論: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包含藥液組分的包裝膜對每種菌株抑菌作用比不包含藥液的強;且該配方包裝膜對每種菌株均起到抑菌作用;隨著時間延長,包裝膜對菌株抑制作用不減弱,至少在5天內都能起到有效作用。且配方中隨著藥液組分增加,包裝膜在單位時間內抑菌效力增強。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顯示此配方的包裝膜抑菌效力優於傳統的包裝膜,且安全,無毒,且能夠延長食品保存時間,並強有力防止肉類食品的二次汙染,及運輸途中的汙染。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