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轉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4:00: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轉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轉子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小型電機的轉子的結構複雜、尺寸設計不合理,加工精度低、轉子的端部的倒角上存在有批鋒,從而導致轉子轉動時的噪聲增大,影響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的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加工精度高、噪聲小的新型轉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轉子結構,包括轉軸和套設在轉軸上的轉子鐵芯,所述轉子鐵芯呈圓柱狀,所述轉子鐵芯的第一端面與轉子鐵芯的側面之間的轉角處設有第一倒斜角,轉子鐵芯的第二端面與轉子鐵芯的側面之間的轉角處設有第二倒斜角,所述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的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的角度a均為60°,所述第一倒斜角的斜面平滑連接轉子鐵芯的第一端面和側面,第一倒斜角的斜面與第一端面的連接處設有第一倒圓角,所述第二倒斜角的斜面平滑連接轉子鐵芯的第二端面和側面,第二倒斜角的斜面與第二端面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倒圓角,所述轉軸的長度A為6-8cm,直徑D為0.7-1cm,所述轉子鐵芯的直徑a為3-4cm,所述轉子鐵芯的d長度為4-5cm,所述轉子鐵芯上設有中心孔,轉軸穿設在轉子鐵芯的中心孔上。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作以下進一步改進。
所述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的表面粗糙度為Ra0.4。
所述轉子鐵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0.6。
所述轉子鐵芯的側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0.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轉子鐵芯的兩端面與其側面之間的轉角處分別設有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轉子鐵芯的兩端面分別通過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與其側面平滑連接,第一倒斜角和第二倒斜角上沒有批鋒,轉子鐵芯的兩端面與其側面之間的轉角處設有倒圓角,轉子鐵芯的兩端面與其側面的粗糙度合適,因此本實用新型轉子結構合理、尺寸設計合理、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合適,本實用新型轉動時的噪聲低,不會影響電機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轉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新型轉子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
圖5是圖4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實施例一,一種新型轉子結構,包括轉軸1和套設在轉軸1上的轉子鐵芯2,所述轉子鐵芯2呈圓柱狀,所述轉子鐵芯2的第一端面21與轉子鐵芯2的側面23之間的轉角處設有第一倒斜角24,轉子鐵芯2的第二端面22與轉子鐵芯2的側面23之間的轉角處設有第二倒斜角25,所述第一倒斜角24和第二倒斜角25的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倒斜角24和第二倒斜角25的角度a均為60°,所述第一倒斜角24的斜面241平滑連接轉子鐵芯2的第一端面21和側面23,第一倒斜角24的斜面241與第一端面21的連接處設有第一倒圓角211,所述第二倒斜角25的斜面251平滑連接轉子鐵芯2的第二端面22和側面23,第二倒斜角25的斜面251與第二端面22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倒圓角221,所述轉軸1的長度A為6-8cm,直徑D為0.7-1cm,所述轉子鐵芯2的直徑a為3-4cm,所述轉子鐵芯2的d長度為4-5cm,所述轉子鐵芯2上設有中心孔26,轉軸1穿設在轉子鐵芯2的中心孔26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具體的技術方案。
所述第一倒斜角24和第二倒斜角25的表面粗糙度為Ra0.4。
所述轉子鐵芯2的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的表面粗糙度為Ra0.6。
所述轉子鐵芯2的側面23的表面粗糙度為R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