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4:45:51 2
專利名稱: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鑽井用的切割工具,特別是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 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在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為了 了解油層儲量及分布等情況通常需要進 行鑽井取心,而針對鬆散地層一般採用玻璃鋼保型取心以保證巖心的完整 性和提高樣品的選取率,在採樣時需對玻璃鋼內筒進行切割。目前切割玻 璃鋼內筒使用手鋸或手持電鋸,手鋸勞動強度大而且速度慢,難以保證巖
心出筒速度和採樣的質量,用手持電鋸雖然速度快,但也存在如下缺點 在切割過程中手持電鋸震動比較大,難以控制切割方向從而造成切口質量 差,高速旋轉的鋸片對人身安全也會造成一定的危險。最重要的是採用以 上工具在進行玻璃鋼內筒的切割時,操作人員距離近,切割過程中產生的 大量玻璃纖維粉塵容易被吸入人體,對操作人員身體健康損害很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玻璃鋼保型取心內筒在切割過程中存在的上述質量和安全問題 而研製了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該裝置可實現快速對玻璃鋼內筒 縱向切割開窗和橫向截斷,既能保證巖心出筒速度和採樣的質量,又使操 作人員遠離危險點而確保人身健康和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主要由鋼管、V形隔板、滑車、電動切割機和操作扶手組成;鋼管為兩根,形成導軌;滑車中 間為平;f反,截面為半"工,,字形,其四角各有一個固定滑輪,滑車通過固 定滑輪可沿鋼管滑動;電動切割機由活動緊固螺栓固定在滑車的平板上, 由滑車引導切割機的切割方向和速度;V形隔板不僅固定支架,還固定玻璃 鋼內筒;滑車中間開有"十"字形槽,使電動切割機的鋸片在此槽內可旋 轉90度;電動切割機底座中心位置裝有一個固定旋轉軸,通過改變活動緊 固螺栓的位置可使電動切割機以固定旋轉軸為中心旋轉0至90度,實現由 縱向朝橫向切割的轉換;滑車一端安裝操作扶手,操作扶手為T形圓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一是操作人員可以遠程控制,從而保護操作 人員的身體健康且更加安全;二是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更加高效快 捷。
附圖1 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 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 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依據附圖1至3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鋼管1、 V形隔板2、滑車3、電動切割機5和操作 扶手6組成;鋼管1為兩根,形成導軌;滑車3中間為平板,截面為半"工,,字形,其四角各有一個固定滑輪4,滑車3通過固定滑輪4可沿鋼管1滑動; 電動切割機5由活動緊固螺栓9固定在滑車3的平^反上,由滑車3引導電 動切割機5的切割方向和速度;V形隔板2不僅固定支架,還固定玻璃鋼內 筒7,巖心IO位於玻璃鋼內筒7內;滑車3中間開有"十"字形槽,可使 電動切割機5的鋸片11在此槽內旋轉90度;電動切割才幾底座12中心位置 裝有一個固定旋轉軸8,通過改變活動緊固螺栓9的位置可使電動切割機5 繞固定旋轉軸8為中心旋轉0至90度,實現由縱向朝橫向切割的轉換;滑 車3 —端安裝操作扶手6,操作扶手6為T形圓管結構,用來控制切割的速 度。
權利要求1.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主要由鋼管(1)、V形隔板(2)、滑車(3)、電動切割機(5)和操作扶手(6)組成,其特徵在於鋼管(1)為兩根,形成導軌;滑車(3)中間為平板,截面為半「工」字形,其四角各有一個固定滑輪(4),滑車(3)通過固定滑輪(4)可沿鋼管(1)滑動;電動切割機(5)由活動緊固螺栓(9)固定在滑車(3)的平板上,由滑車(3)引導電動切割機(5)的切割方向和速度;V型隔板(2)不僅固定支架,還固定玻璃鋼內筒(7);滑車(3)中間開有「十」字形槽,可使電動切割機(5)的鋸片(11)在此槽內旋轉90度;電動切割機底座(12)中心位置裝有一個固定旋轉軸(8),通過改變活動緊固螺栓(9)的位置可使電動切割機(5)以固定旋轉軸(8)為中心旋轉0至90度,實現由縱向朝橫向切割方式的轉換。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其特徵是滑車(3 ) —端安裝操作扶手(6 ),操作扶手(6 )為T形圓管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鑽井用的保型取心玻璃鋼內筒切割裝置,主要由鋼管(1)、V形隔板(2)、滑車(3)、電動切割機(5)和操作扶手(6)組成;鋼管(1)為2根,形成導軌;滑車(3)中間為平板,截面為半「工」字形,四角有固定滑輪(4),滑車(3)通過固定滑輪(4)沿鋼管(1)滑動;電動切割機(5)由活動緊固螺栓(9)固定在滑車(3)上,由滑車(3)引導電動切割機(5)的切割方向和速度;滑車(3)中間開有「十」字形槽,使鋸片(11)在此槽內旋轉90度;電動切割機底座(12)裝有固定旋轉軸(8)。本實用新型可避免近距離操作,保護操作人員;可減輕操作勞動強度,更加高效快捷。
文檔編號B26D7/26GK201371477SQ200920005400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日
發明者朱玉峰, 浪 李, 王開華, 王雄鷹, 野 袁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克拉瑪依鑽井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