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發現神秘的物種(俄羅斯漁民發現奇怪物種)
2023-07-25 10:32:10 1
據外媒報導,一位名叫Roman Fedortsov的俄羅斯漁民最近在挪威海捕魚時,意外捕上來一條樣貌怪異的海洋生物,由於這位漁民同時也是一位網絡達人,因而他在社交平臺也發布了照片,不少網友表示,這個生物長得像一個「新孵化的龍寶寶」。
想必看到這,很多朋友感到納悶了,這東西哪裡像龍了?那些外國人真沒見識!其實這個生物如果非要和龍扯上關係的話,我們應該從西方人的角度出發,畢竟覺得它像龍寶寶的是外國網友嘛!這時候,請看下面這張西方龍的圖像
對比先前的照片,是不是覺得模樣有幾分形似?尤其是兩對「翅膀」,再加上不大的身軀,這也難怪外國網友會覺得像龍寶寶了。
實際上這名漁夫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時常會發布一些樣貌怪異的深海物種,下面就是他以往發過的一些照片:
不得感嘆,真的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不過感嘆歸感嘆,那開頭提到的那個長得像西方龍的生物,到底是個啥呢?
此生物名為「幽靈鯊」實際上這位漁民捕上來的「龍寶寶」其實是一條魚,它的英文名字叫做「ghost shark」,翻譯過來就是「幽靈鯊」或者叫「鬼鯊」。
首先我們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物種應該和鯊魚有點親戚關係,後來資料一查,不出所料,大約在4億年前,從鯊魚那一支分離出來了,所以可以稱得上是遠親。其次從顏色判斷,應該還沒有到成年期,否則全身應為黑紫色。
實際上,幽靈鯊還有著活化石的稱號,因為它屬於軟骨魚綱下的銀鮫目,其全身都是由軟骨構成。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牙齒很有特點,見下圖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有點像小兔子的齙牙?其實也正因如此,它的動物學分類裡面,是在銀鮫目的銀鮫科下的兔銀鮫屬。實際上關於幽靈鯊,人類並沒有很深入的了解,因為它的首次發現還是在2009年的時候,在美國南加州海域發現並確定的一個物種。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幽靈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溫帶深海海域,下面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於2014年在海深1200米附近拍攝到的幽靈鯊(這照片上的長相真的是有夠驚悚的)
雖然從上文讓我們知道了這位漁民捕撈上來的只是一條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與我們東方龍,抑或是西方龍,都毫無關聯,但這也讓我們想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黑暗寒冷的海洋深處,是否存在著巨型生物呢?一種人類至今都沒有發現的生物,就像傳說故事裡那樣的大海怪。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從兩個方面去回答,第一個方面,首先我們得確定水深多少以下才能算深海?
從目前國際上的標準來看,一般水深達到200米以上,就可以稱為深海了,這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光照、水壓、鹽度、水溫、水流速度等等來定的,相比於淺水,深海的光照近乎沒有、水溫也下降、水壓也增高(這幾個方面基本上是與深度成正比的)。
讀到這,是不是感到有些驚訝,200米也太淺了吧?這就能叫深海了?我們腦中對深海深度的印象可都是論幾千米數的啊。
其實一點都不淺啦,粗略來講,每增加10米,水壓就會增加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數值,因此200米以下,就相當於物體要承受20個大氣壓以上的壓強,以人類的軍事潛艇為例,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下潛深度也就小几百米,最深的一個記錄是前蘇聯研製的685型核潛艇,極限深度1250米,原因是它採用了鈦合金作為材料才達到的效果,否則強大的水壓將會把這些鋼鐵之軀輕易壓碎。
第二個方面,怎麼樣才能被稱為巨型生物呢?
如果按照200米以下就是深海的定義,那麼海洋中還是存在很多巨型生物的,比如鯨類,什麼藍鯨、抹香鯨等等,還有大王烏賊、大王酸漿魷也算,這其中還不乏深潛高手,比如抹香鯨,目前發現的最深記錄是2250米(不過鯨類當中下潛最深的當屬柯氏喙鯨,2292米,幾乎算是3000米了)。
柯氏喙鯨
而這種幾百到上千米的水深,對於大王烏賊、大王酸漿魷來講,也能達到,畢竟這些物種都屬於抹香鯨的食物,抹香鯨經常會潛入深海去和它們打架。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所謂深海巨獸應該是指那種,不但體型上能與鯨魚媲美甚至超越,而且它們正常的生活環境要在極深的海底,一般不會上浮,沒錯就是那種電影裡描述的那種海底巨獸一般。
深海巨獸想像圖
然而這樣的想法,或者說這樣的生物真的存在嗎?
很遺憾,從目前的科學理論來講,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我們並沒有將覆蓋地表3/4面積的海洋深處全部搜索過,但至少這樣的生物即便存在,那它也活不了幾天,為什麼呢?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拿藍鯨來講,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體重能達到180噸,體長最長能有33米,而如此龐大的身軀,也意味著它的食量極度誇張,以磷蝦為食物主要來源,每天要吃掉五噸以上才夠!也正因如此,藍鯨生活的水深不可能太深,否則就吃不到足量的磷蝦了。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食物鏈的重要性,畢竟再龐大再兇橫的生物,它都得吃飯啊。而那種極深的海底能供養得起與鯨魚類似的龐大生物嗎?答案顯而易見。
首先深海缺少陽光,溫度也低,對於那些所謂的初級生產者來講,環境根本不允許它們大量存在,而食物鏈的源頭都缺乏了,你說還能產生啥更高級的捕食者?即便是考慮到一些海底熱泉的存在,但仍舊是杯水車薪,物種豐富度遠不及淺海來得多。
海底熱泉
實際上,海底底部的能量來源只有兩種,一個是剛才說的海底熱泉,靠的是地殼運動在海底形成的一個熱液冷泉區,而另一種則是海洋上層的生物屍體分解飄落到下面,比如著名的「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
總結雖然深海底下生存著千奇百怪的物種(開個玩笑,可能是沒有光照,誰都看不見誰,所以長相也就肆無忌憚了),但總的來講,這並不能否認海底食物來源匱乏的事實,我們想像中的那種生存在海底深處神秘恐怖的巨型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